第八十二章 再戰海州

經過張可君多年不斷的努力,海州城的規模不斷擴大,這麼一來就在海州形成了一個相當完善的防禦體系,外敵來攻海州,只能從海州的西門進攻,卻破壞不了海州碼頭,也就無法從陸上徹底圍困海州,不管任何時候,只要敵軍控制不住海面,那麼海州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從海上獲得江南那邊的支援。

這一次盧王發兵來攻海州,可以說是下了大本錢,動用的乃是他手下的名將,還有一萬五千精銳兵馬,同時還在徐州當地徵調了三萬青壯充作輔兵助戰。

當盧王軍一踏入海州境內,張可君便主動放棄海州所轄的外圍三個縣城,並且在發現盧王有意攻打海州之前,就已經提前將這三個縣的縣民轉移到了海州城,所以當盧王軍動手之後,奪佔了這三個縣城,也只是三座空城,城內只剩下了少量老弱以及不肯離開的縣民,縣內的百姓也都早已是逃得十室九空,讓盧王軍一點便宜也撈不到。

就連盧王軍最擅長用的驅民攻城這種辦法,現在也沒法使用,因爲他們在這裡根本抓不到足夠用的百姓。

盧王的殘暴海州百姓是都很清楚的,第一次盧王發兵來攻海州,就在海州境內屠殺了大量的無辜百姓,這些年來更是不斷的聽聞盧王在各地屠殺百姓的傳聞,但是張可君在海州對待民衆,卻比較溫和,加在民衆身上的負擔也不大,在當地官聲一直不錯。

當得知盧王來犯之後,張可君令百姓遷往海州暫避兵禍,絕大多數百姓都聽從了張可君的諭令,立即拖家帶口,收拾了細軟糧食,逃往了海州,至於帶不走的東西,就地找地方挖坑掩埋起來,基本上算是做到了堅壁清野。

至於有些人不想背井離鄉,張可君也不強求,但是留下的多是一些老弱之人,即便是盧王軍抓了他們,也沒有什麼大用。

海州這裡和另一個位面上的地形有很大的不同,海州直接瀕臨大海,而且在海州之外,還有一座大島,上面有淡水,並且建有一個很大的糧倉,儲存了不少的糧食,足夠海州軍民吃很長時間了。

同時在海州碼頭和海面上的這座大島邊,還駐守了十幾條李霖的戰船,防備盧王從海面上偷襲海州碼頭和這個大島。

等盧王軍攻入海州地面之後,這裡的民衆已經大多逃到了海州城或者是那座大島上,於是他們只奪得了三座空蕩蕩的縣城,什麼實惠都沒有撈到。

於是盧王軍只能殺奔海州城,但是等他們到達海州城之後,這裡已經早已被海州軍給弄成了一座鐵桶一般,在城外構築起了大量堅固的防禦設施。

盧王軍勸降不成,於是只得強攻,驅趕被徵發來的徐州民衆,爲他們清理城外的各種防禦設施,而海州守軍則不斷出擊,阻止盧王軍破壞這些防禦設施,雙方在海州城展開了一場爲期數月時間的攻防戰。

而這一次海州之戰打的十分慘烈,當然受害者主要還是盧王軍以及盧王軍裹挾來的民衆,經過這些年來,海州的城防已經被張可君和駐守在這裡的李霖麾下的兵將打造成爲了一座極其堅固的城池,並且在這裡佈置了大量的拋石機和牀弩、弩炮等物,各種石彈更是在城內準備的極爲充足。

加之海州百姓也知道海州對於他們的重要性,海州一旦被破,那麼以盧王軍的兇殘,肯定會破城之後進行屠城,到時候他們肯定也都活不成,於是不少海州百姓,在張可君的徵召之下,也都站出來參加了防守城池的作戰。

所以雖然表面上海州城中的守軍數量不多,但是參戰的民壯數量卻非常多,根本不虞缺少人手。

民壯雖然戰鬥力很弱,但是爲守軍運送滾木礌石、燒開水燒金汁卻沒有一點問題,另外還可以操作拋石車這種簡單粗苯的城防器械,或者搶修被毀的城防設施,必要的時候朝城下丟石頭,推滾木還是沒有問題的。

加之李霖早已提前在海州城囤積了大量的火藥彈,這纔是盧王軍的噩夢,盧王軍好不容易在付出了慘重代價將城外的防禦設施清理掉之後,開始抵近到城牆腳下攻城的時候,火藥彈終於閃亮登場。

當大批盧王軍湊到了城下,開始紛紛頂着城頭上的矢石豎起雲梯,並且準備攀城而上的時候,在守將一聲令下,城上的拋車以及弩炮,紛紛開始朝着城外盧王軍拋射出了黑乎乎的霹靂雷,同時守軍也點燃了小型的火藥彈,開始朝着城下猛丟。

從未見識過這種熱-兵器的盧王軍,頓時便被炸的屍橫遍野,血肉橫飛,一顆霹靂雷丟到他們人羣之中,就能炸死炸傷幾十個盧王軍的兵將,很多人並不是被彈片所傷,更多的是被爆炸的衝擊波給震死或者震傷,更有不少人是被巨大的爆炸聲給震聾了。

守軍也很缺德,覺得火藥彈和霹靂雷還不夠勁,有幾個聰明的軍中負責控制火藥的兵士,居然乾脆把上百斤的火藥包裹結實,用繩子死死的纏牢,在裝入到大木箱之中,在城牆上點燃引線之後,直接就推下了城牆,投擲到了盧王軍最密集的地方。

結果一聲巨響之後,城牆腳下騰起了一個小型的蘑菇雲,巨大的爆炸氣浪,足足衝出去了幾十米遠,一下子就在城牆腳下清出了一大塊空地,爆炸範圍內的盧王軍兵將被炸得屍骨無存,上百米範圍之內的盧王軍兵將,被震得是口吐鮮血,五臟俱裂,體表沒有多少傷痕,但是卻也死於非命。

就連城牆上的一些守軍也被波及,雖然未被震死,卻也被震聾了,一個個被震得暈頭轉向,捂着耳朵倒地不起,結果雖然盧王軍懷着無限的恐懼退走了,可是這幾個弄出這麼大動靜的兵士,也被守將一個個拖下去痛揍了一番。

結果盧王軍雖然精悍,但是面對着擁有火藥的海州城,卻寸步難進,每每組織起進攻,都被最終打退,兵將傷亡無數,最終只能灰溜溜的選擇了退兵。

盧王聽聞消息勃然大怒,但是在聽聞了率軍的主將稟報了戰況之後,也徒呼奈何,因爲對火藥這種東西不熟悉,讓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對付,繼續打下去也只是白白讓兵將送命,於是盧王只得無奈之下再一次停止了對海州用兵。

永和十四年,盧王把主要兵力轉向了進攻晉王所轄的冀州,雙方在冀州和魯地之間展開了大戰。

而此時控制着朝政的豫王,則趁機也出兵河東,在晉王背後捅了一刀,晉王腹背受敵之下終於戰敗,冀州之地也隨即大半落在了盧王和豫王的手中。

於是晉王只能退往了北方的幽州據守冀州北部和幽州之地,繼續和盧王、豫王對抗,但是這個時候晉王已經沒有多少實力,來阻擋盧王和豫王的大軍了。

晉王無奈之下,只好聽從了謀臣的建議,派出了使臣北上進入了浩瀚的大草原之中,去尋求黑胡人的幫助。

北方的草原,在數百年來,一直都是由一個個胡人的部落控制着,他們各自控制着大片的草原,放牧着大量的牛羊逐水而居,這數百年來相互之間爲了搶奪草場,從來都沒有消停過,也從來都沒有真正統一過。

但是就在十年之前,草原的黑胡人之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勇士名叫竭利,率領着他的部落開始在草原上四處征戰,將一個個草原部落擊敗,並且將他們的族人吞併,實力變得越來越強,這些年來隨着他不斷的擴張,一個個大型的部落也不得不臣服在他的腳下,偌大的草原現如今在數百年來,第一次逐漸的被統一了起來。

這個竭利在屢屢征戰之中,因爲他的彪悍還有狡猾以及殘忍,獲得了草原鐵狼的稱號,這個稱號並非是貶義詞,而是黑胡人對於真正勇士的稱呼,只有黑胡人中最強大的戰士和首領,才能獲得這樣的稱號。

在竭利連年征戰之下,數十萬草原的黑胡人,成爲了竭利的臣民,同時也使得竭利擁有了一支數萬人的騎兵。

黑胡人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在草原上放牧牛羊,逐水而居,而草原的環境極其惡劣,而且還有數不盡的狼羣,這些黑胡人從小就要學會在草原上生存,與天鬥,與人鬥,還要和草原上的狼羣鬥,但凡能成長爲成人的,無不是一個合格的戰士,而且他們騎術高強,善於騎射,性情極爲兇戾彪悍,幾乎個個悍不畏死。

所以當他們沒有統一之前,對於中土還構不成太大的威脅,大不了也就是一些部落會經常到和草原接壤的地方,對中原人洗劫一番,搶劫一些他們需要的生活物資。

但是一旦當他們被統一起來之後,就成爲了一股極爲可怕的力量,這些年來在竭利的統御之下,不斷的南下到河西、河東以及幽州等地進行襲掠,將大批中土人搶去成爲他們的奴隸。

北方的道門用觀氣之術,發現在北方的草原上正形成一條黑色的龍氣,而龍氣則最終匯聚在了竭利的身上。

對於道門來說,他們根本不會關心誰來統治中原,而他們只關心誰能給他們帶來利益,他們便會襄助於誰,於是經過李霖這些年不斷派出的細作暗查,已經發現天極門在暗中勾結黑胡人的首領竭利。

第二十四章 回馬槍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韻第一百五十九章 討逆檄文第二十二章 妖丹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禍於人第四章 惡奴第一章 引狼入室第十九章 獸行第十六章 極度憋屈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奸第七章 七步詩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第五章 族堂第二十章 給不行賣可以(求收藏)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九十七章 縣兵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三十二章 觀氣第四十二章 山海縣第七十四章 當場氣暈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七章 陰招第十一章 湖匪第一百二十七章 精鐵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九十四章 新船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禍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五十八章 返程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四十八章 講武堂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十二章 青龍破印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五章 族堂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新書感言第三章 李霖的憤怒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三章 李霖的憤怒第十七章 詭異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五十章 置地1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一百一十九章 刺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十四章 憐人(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決戰荊州2第三章 醫癡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六十二章 老祖2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十九章 人氣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衆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五十五章 神罰天雷第一百三十五章 司徒的懷疑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六十章 栽贓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
第二十四章 回馬槍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韻第一百五十九章 討逆檄文第二十二章 妖丹第一百三十二章 嫁禍於人第四章 惡奴第一章 引狼入室第十九章 獸行第十六章 極度憋屈第一百零八章 道門震怒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奸第七章 七步詩第三十八章 贖買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十四章 趕盡殺絕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第五章 族堂第二十章 給不行賣可以(求收藏)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九十七章 縣兵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三十二章 觀氣第四十二章 山海縣第七十四章 當場氣暈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七章 陰招第十一章 湖匪第一百二十七章 精鐵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九十四章 新船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禍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五十八章 返程第一百零四章 至寶銅爐第四十八章 講武堂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九十二章 當衆考校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推薦一本新書《焚天劍尊》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二十五章 大發利市(繼續三更求票)第十二章 青龍破印第二十六章 死亡之網第二十六章 激鬥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三十四章 赤果果的作弊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第七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五章 族堂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一百一十五章 悲催的神祇新書感言第三章 李霖的憤怒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三十三章 衝突第三章 李霖的憤怒第十七章 詭異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一百二十三章 夜行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四十六章 賬薄的問題第五十章 置地1第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七十一章 襄陽炮第一百一十九章 刺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焦頭爛額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十四章 憐人(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決戰荊州2第三章 醫癡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六十二章 老祖2第八十九章 馮縣令的噩運第十九章 人氣第三十三章 招納山民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衆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血口噴人第五十五章 神罰天雷第一百三十五章 司徒的懷疑第六十七章 內外夾擊第六十章 栽贓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