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

但是程厲也很清楚,憑着他的實力,想要和盧王爲敵,根本就是螳臂當車,所以憑着他自己揚州肯定是保不住的,放眼天下能救他的也只剩下了現如今江南的唐王李霖。

於是程厲思量再三,最終還是派人前往荊州向李霖求援,並且表示揚州之地他程厲是保不住了,但是他寧可把揚州送給李霖,也不願意交給盧王,如果李霖有意揚州的話,他願意將揚州拱手相讓,只求李霖能給他程家在江南留下一席之地,供他程家繁衍下去。

這種送上門的好生意李霖豈有不做之理?更何況現如今盧王已經又一次打上了海州的主意,橫豎都要和盧王徹底翻臉,這揚州遲早他也是要取的。

於是李霖立即就同意了程厲的條件,讓程厲可在江南人選一地,給程家賜田萬畝,供其家族繁衍下去,並且封程厲爲從四品宣威將軍,勳輕車都尉,如果今後有意繼續爲官的話,可授之以知府之職。

程厲得到了李霖的回覆之後,頓時心中大喜,這天下局勢他也早已看清,不管他投靠誰,這揚州他都保不住,李霖的野心肯定不單單隻拿下整個江南就停步不前,遲早有一天李霖肯定會北上加入到爭龍之中。

而揚州處於李霖和盧王之間,不管是盧王和李霖都是必取之地,等他們發兵前來強取的時候,他轄下的這揚州就賣不出好價錢了。

趁着現在盧王威逼他的機會,將揚州獻給李霖,反倒可以賣出一個好的價錢,現在看來他的選擇是對了,李霖給他了足夠好的回報,這樣的結果讓他非常滿意。

於是程厲立即就敲定下了這件事,暗中開始將族人現行轉移到了江寧,並且按照李霖的指示,在揚州當地徵發民壯,將以前淤塞的通往珠湖的河道疏浚了一番,使得這條河道可行大船。

盧王也終於發現了程厲的異動,程厲居然把揚州獻給了李霖,於是頓時勃然大怒,當即下令發兵進攻揚州,誓要把程厲抓住碎屍萬段不可。

可是盧王發現的有點太晚了一些,等他發兵揚州的時候,在揚州卻已經出現了一支由唐軍大將呂成樑所率的兩萬餘人的精銳唐軍,並且一支唐軍水師居然出現在了珠湖之中,並且前鋒已經駛入了洪澤之中。

盧王這一次又一次重重的踢到了鐵板之上,兩萬盧王軍在揚州之地撞上了唐軍之後,一戰之下就被唐軍打了個灰頭土臉,當場大潰,兩萬盧王軍數日之間,便被斬三千餘人,還有六千多盧王的兵將成爲了唐軍的俘虜。

不過唐軍方面相對以前也損失比較大,畢竟盧王麾下的兵將,這麼多年來也都是在血火之中拼殺出來的,遠比以前的荊州軍和蜀軍要難對付的多。

所以兩軍剛開始交戰之際,唐軍方面並不佔多少優勢,相反還有些不太適應面對如此強悍的敵手,起初還受了一些小挫。

呂成樑到底是一員名將,及時調整了戰術,並且將火藥彈投入到了戰鬥之中,沒捱過火藥彈的盧王軍這纔在遭到了一通猛烈的霹靂雷的打擊之後,開始崩潰,最終在唐軍的掩殺之下,全軍崩潰招致了大敗。

此戰暴露出了唐軍存在的一些問題,因爲長期以來一直在對付比他們弱的對手,以至於使得不少兵將養成了一些驕橫的習慣,當突然間遇上強勁的對手的時候,一時間在戰場上找不到感覺,開始有些畏手畏腳,甚至於出現了個別兵卒畏戰試圖逃走的情況。

幸好軍中的執掌軍法的司馬和軍虞侯狠辣的當場斬殺了數名試圖脫逃的兵卒,才遏制住了這種崩潰的趨勢,再加上低級軍官及時彈壓麾下的兵卒,身先士卒頂了上去,這才重新振作了士氣,最終才取得了大勝。

此戰之後,呂成樑下令斬掉了四個畏戰不前的衛將,並且將兩名指揮使拖下去重打了二十軍棍,懲戒了一批作戰不利的軍官,使勁的教訓了一番麾下的兵將,並且寫了一份關於此戰的詳細戰報,呈交給了李霖。

李霖下令將這份呂成樑所呈交的戰報傳閱全軍,作爲對麾下兵將的一種警示,如果連盧王麾下的兵馬他們唐軍都對付不了的話,那麼有朝一日當他們遇上更爲兇悍十倍百倍的黑胡軍的時候,這仗還怎麼打?

這也讓李霖警惕了起來,知道這些年麾下的兵將打仗打的太順利了一些,以至於養出了一些傲慢自大的毛病,如果長此下去,一直不讓他們去見識見識真正的強敵的話,這對於以後他的發展將會造成巨大的影響。

於是李霖便下諭,從諸軍之中,將部分營將、衛將、都指揮使這樣的中低級軍官,從各處抽調出來,臨時編成軍使團,將他們派往了兩軍之前進行觀摩,如需必要的話,呂成樑有權將他們當成普通的部曲派上陣去,讓這些中低級軍將親身去感受感受真正的強敵,省的以後他們倉促上陣的時候,碰上強敵就自亂了陣腳。

而且李霖下諭給呂成樑,令他今後用兵之時,儘量減少火藥彈的應用,避免軍中將士過於依賴火藥彈這種武器,以至於造成萬一有一天軍中的火藥受潮或者用完的話,這些兵將會出現崩潰的情況,離開了火藥這種武器,就不知道仗該怎麼打了。

呂成樑自然領命遵從,在接下來和盧王軍交戰之際,便開始嚴格控制火藥彈的使用,將使用火藥彈的權力收歸到了他的手中,制定下了一套嚴格使用火藥彈的規定,確定了幾種特殊情況之下,纔可以使用火藥彈,否則的話即便是麾下兵將打了勝仗,也不予記功。

唐軍在接下來的數次和盧王軍的交戰之中,很快適應了盧王軍的戰法特點,漸漸的又開始變得強悍了起來。

盧王派兵攻打揚州,首戰失利之後,於是只得繼續增兵,呂成樑也並不急於擴張地盤,據守在揚州一帶,採取守勢,不斷的將一撥又一撥前來攻打揚州地面的盧王軍擊退,像一顆釘子一般的死死的釘在了揚州。

而李霖則下諭不斷從域內各地抽調兵將,前往揚州戰場上參與作戰,把揚州戰場當成了一個實戰輪訓的基地,使得麾下諸軍都趁機得到跟盧王軍這樣一支強軍交手的機會。

雖然這麼做比較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李霖卻認爲這麼做很值得,現在雖然他已經把手伸到了江北,但是還沒有做好全面北上的準備,提前練兵讓麾下的兵將們都體驗一下和北方強軍交手的感覺,這對於隨後的北伐,將會起到相當好的促進作用。

文臣們雖然對此頗有微詞,覺得主上這麼做太費錢了,而且不少兵將要行軍數千裡,才能抵達戰場,這其中的消耗太大,可是李霖堅持這麼做,他們也只有聽命了。

在屢次擊敗盧王軍之後,盧王意識到揚州他已經奪不下來了,如果繼續在揚州消耗下去的話,將會嚴重影響到他既定的攻伐冀州的計劃,於是無奈之下只好下諭停下了對揚州的攻略,轉而開始對海州發動進攻。

海州如同一顆眼中釘肉中刺一般的釘在徐州沿海,讓盧王如芒在背,現在他再傻,也明白海州是李霖早年提前在他的地盤上打下的一根釘子,而且還是帶有劇毒的釘子,如果不拔掉的話,遲早有一天會導致他毒發,甚至可能要了他的命。

所以和對待揚州不同,這一次盧王鐵了心要拔掉海州這顆釘在他背上的釘子,在發兵揚州之前,就已經開始佈置攻取海州的事情。

揚州之戰一開始,一批精銳的盧王軍便開始猛攻海州,這些年來海州一直駐有一支李霖的兵將,數量一般都維持在三千人左右,並且每半年一次,進行輪換,全部都是李霖麾下經歷過戰場的精兵。

而海州就像是一隻釘在盧王身上吸血的的螞蝗一般,這些年來源源不斷的將江南的特產從這裡輸往北方各地,然後又從這裡,源源不斷的將鐵礦等物產運往江南,並且將大量匯聚到這一帶的流民轉送到江南安置,充實江南人口。

所以海州對於李霖來說,從都沒有忘記過,並且被他十分看重,這些年來一直在不斷的加強海州的防禦。

而之前的海州刺史張可君現如今早已投靠了李霖,並且被李霖留任海州知州,一直以來在這裡處理海州地方政事,並且將張可君的家人都轉移到了臨海州進行安置,一方面結了張可君的後顧之憂,一方面也等於抓住了張可君的命脈,使得張可君不能再起其他心思。

所以張可君這些年來在海州做事很是勤勉,主動放棄了對軍務的干涉,並且將以前海州的州兵盡數交給了在這裡統兵的李霖手下的守將,最初李桐親自來此坐鎮,後來換了幾個守將,但是都是精幹之人,張可君和這幾個守將合作基本上還算是愉快。

李霖一直以來也對海州比較傾斜,從不要求海州給他繳納賦稅,海州本地收取的賦稅,都留在海州自用,所以海州的經濟就比較寬裕,所以這些年來張可君就用這些錢,不斷的加固城防,並且在碼頭和城池之間,修築起了一道關城,將碼頭包入到了海州關城之中。

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二十七章 黑胡人的噩夢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二十二章 鬼類襲人(今日三更)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十三章 懈怠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六章 虎將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六十章 栽贓第四章 兵破洛陽城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一百三十五章 司徒的懷疑第二十七章 退敵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一百三十五章 司徒的懷疑第五章 唐王強令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局2第五十七章 甘拜下風第二十二章 妖丹第四十七章 直接拍死第六十八章 天賜八品第二十三章 陷阱第十七章 掮客第四十八章 又蹦出一個第十三章 懈怠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十一章 湖匪第三十二章 震懾第一章 試劍石第一百五十五章 輕騎出擊第九十七章 調教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途艱難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奸第七十九章 餘家老頭子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七章 收服第五十四章 橫財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一百六十五章 崩亂起始第四十四章 暴利第三十六章 撿便宜沒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恩威並重第一百零七章 清理首尾第四十章 兄弟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臨海州第四十八章 收個妖精小弟第六十二章 老祖2第一百一十七章 震怒第二章 意外的同行者第二十一章 鮎魚精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十二章 利誘(求收藏)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十一章 認祖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十一章 鬥法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二十二章 鬼類襲人(今日三更)第十九章 強勢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七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八十四章 禮佛寺第四十章 兄弟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二十二章 傀儡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四十章 兄弟第二十三章 陷阱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九十一章 臨海州刺史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八十四章 禮佛寺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徒家的不滿第十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六章 原形畢露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
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六十五章 餘家的決斷1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二十七章 黑胡人的噩夢第六十六章 餘家的決斷2第二十二章 鬼類襲人(今日三更)第八章 湖州兵變第十三章 懈怠第一百零四章 殺官第六章 虎將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六十章 栽贓第四章 兵破洛陽城第九十八章 再次合作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一百三十五章 司徒的懷疑第二十七章 退敵第九十五章 鎮殺第八十六章 劫殺第一百三十五章 司徒的懷疑第五章 唐王強令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局2第五十七章 甘拜下風第二十二章 妖丹第四十七章 直接拍死第六十八章 天賜八品第二十三章 陷阱第十七章 掮客第四十八章 又蹦出一個第十三章 懈怠第九十九章 黃符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十一章 湖匪第三十二章 震懾第一章 試劍石第一百五十五章 輕騎出擊第九十七章 調教第一百二十九章 道途艱難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奸第七十九章 餘家老頭子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七十二章 鹽田法第七章 收服第五十四章 橫財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四十五章 發難第一百六十五章 崩亂起始第四十四章 暴利第三十六章 撿便宜沒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恩威並重第一百零七章 清理首尾第四十章 兄弟第一百零三章 發財大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臨海州第四十八章 收個妖精小弟第六十二章 老祖2第一百一十七章 震怒第二章 意外的同行者第二十一章 鮎魚精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十二章 利誘(求收藏)第十六章 餘家相逼第一百二十章 死士第五十一章 醫官第九章 狂妄的代價第十一章 認祖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十一章 鬥法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二十二章 鬼類襲人(今日三更)第十九章 強勢第五十七章 楔子第七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十一章 盜墓賊第八十四章 禮佛寺第四十章 兄弟第十八章 兄弟來援第二十二章 傀儡第三十九章 結交第四十章 兄弟第二十三章 陷阱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九十一章 臨海州刺史第一百五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八十四章 禮佛寺第一百三十一章 進階城隍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徒家的不滿第十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六章 原形畢露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二十九章 大破孟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