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局

而李霖雖然討平了劉家莊,把劉家連根拔起,但是卻絕口不提遣返各家大戶家丁之事,而各家大戶也都很識趣的沒有提這件事,現如今李霖已經擺明了態度,要奪山海縣縣令之職,那麼他們現在索還家丁,顯然並不明智,於是各家也就不再提及此事,暫時把這些家丁都交給了李霖控制。

李霖在送走了各家大戶之後,便令李家家丁控制住了劉家莊,這麼大的一個莊子,李霖自不能再讓給他人了。

接下來李霖派李方安撫了劉家莊原來的佃戶一番,告知他們雖然劉家完了,但是並不會奪了他們的佃租之地,一切暫時照舊,另外還給每家佃戶發放了兩石糧食,作爲對他們的賑撫之用,如果有人家在此次攻莊之中死了人,則按照人頭,發放給五貫錢作爲撫卹,雖然不多,但是也總是一個安慰。

如此一來劉家的佃戶便很快被安撫了下來,只是他們擔心劉家莊現在祖靈遭到了“天譴”,今後劉家莊沒了祖靈,他們這些人住在這裡,又該怎麼辦。

對此李霖並未明言,但是自有人會去安排這件事,幾天之後,劉家莊之中,便又建起了一座祭壇,將遊神請到了祭壇之上,成爲了劉家莊的新任正祀。

自然村中的佃戶也都成了遊神信衆,這一點沒有受到任何阻礙,隨着李霖神魂繼任了劉家莊正祀之後,劉家莊也徹底轉化成爲了他的屬地。

臨海州

作爲臨海州刺史的唐通,這幾天可以說是一日三驚,簡直被搞糊塗了,他先是收到了馮春的家丁來投告說山海縣縣尉劉旦殺害了縣令馮春,要舉事謀反,求唐通速派臨海州府兵前去進討劉旦。

唐通聽聞消息,頓時如同被雷擊了一般,驚得是火冒三丈,於是立即便召集州城的屬官們商議發兵前往山海縣進討劉旦之事。

可是他這邊還沒有議出一個如何發兵進討的章程,那邊劉旦的人便到了臨海州州城之中,買通了幾個州城裡面的官員,說這件事乃是因馮春試圖謀害劉旦所起,劉旦自保之時,馮春卻墜馬而亡,怪不得劉旦什麼,完全是因爲馮春的緣故,而劉旦並無任何反心,請唐通明察。

而且劉旦還給唐通送來了高達數百貫的重禮,還給唐通寫了一封親筆信,言辭懇切連連稱冤不已,信中對待唐通也是十分恭謹。

於是唐通便有些糊塗了,把馮家逃到臨海州的家丁提到堂上進行了一番質詢,馮家家丁一口咬定,是劉旦對馮春無禮,致死了馮春,並且派人屠殺他們這些馮春的手下,連連磕頭求唐通休要相信劉旦的狡辯,速速派兵去將劉旦抓起來爲馮春報仇。

唐通於是便將這個馮家的家丁暫時收押了起來,準備先派人前往山海縣去探一下那邊的情況再做決斷。

其實唐通並不喜劉旦,相反和馮春的關係尚可,這次馮春暴斃令唐通十分震怒,但是這件事卻又十分蹊蹺,按理說劉旦根本沒理由這個時候採用如此暴力的手段,將馮春殺了,來謀奪山海縣縣令之職。

此前其實很多人都已經聽聞,劉旦和馮春關係緊張,劉旦這段時間一直在謀取將馮春排擠出山海縣,爲此已經在餘杭郡攀上了司徒家,事情已經多少有了一些眉目,劉旦很可能會在明年取而代之,將馮春排擠走,繼任山海縣縣令之職。

所以劉旦現在完全沒有必要採用暴力手段殺了馮春,來謀奪山海縣縣令之職,因爲這麼做根本就是謀叛的舉動,對劉旦並無一點好處可言。

這也是唐通感到疑惑的地方,雖然馮春的家丁信誓旦旦說劉旦殺了馮春,但是唐通怎麼都覺得這事兒恐怕沒這麼簡單,再加之有屬官爲劉旦進言,所以使得唐通舉棋不定,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決定先派人前往山海縣城,探明究竟再說。

唐通畢竟年紀大了,精力有所不及,身體也不好,早已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那種果決,對於動武這件事,變得非常小心慎重。

雖然臨海州有府兵一千五百人,如果出兵的話,很容易將山海縣給迅速控制住,但是唐通現在卻對於動刀兵這件事,很是忌憚,他自己也知道,他目前身體不行了,弄不好命不久矣,如果這時候動刀兵,一旦打起來期間,他有個三長兩短的話,弄不好他唐家也要跟着倒黴。

現在州城之中,覬覦他臨海州刺史之職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不敢輕易把手頭的武力投到山海縣那邊去。

於是唐通便把這件事拖了兩天,正待派人前往山海縣去查明情況的時候,又一個消息從山海縣送到了臨海州,把唐通一下就給震暈了。

這次送來消息的居然是他前段時間非常看好的那個從徐州初來山海縣建莊的李家公子李霖。

與此同時一併送來的還有一顆血琳琳的人頭,和一份洋洋灑灑的萬民書。

這顆人頭不是旁人的,正是山海縣縣尉劉旦的人頭,劉旦居然被李霖給殺了!

這一下整個臨海州州城就熱鬧了起來,消息不脛而走,傳遍了整個臨海州官方系統,在臨海州惹出了一場巨震。

如果說劉旦殺馮春,是以下犯上的話,那麼李霖只是一個平民之身,卻敢殺了劉旦這樣的縣尉,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是殺官造反了。

可是唐通展開了這份萬民書看罷之後,卻又糊塗了,這份萬民書居然是由整個山海縣十家大戶聯名所寫,在書中力陳此次李霖殺劉旦,乃是爲山海縣萬民除害。

書中明確表述,此次劉旦確確實實是殺馮縣令的真兇,只因二人政見不合,於是劉旦便暴怒之下用馬鞭將馮縣令打下了坐騎,當場摔死,這一點有不少人可以作證,包括當時在場的劉旦的家僕在內,都可以證明。

而且這萬民書中還說,劉旦殺了馮縣令之後,率領家丁圍攻縣衙,將縣衙之中的衙役還有馮春的族人,甚至馮春在縣衙的小妾盡數屠殺,還放了一把火,把縣衙燒燬了大半。

這還不算,劉旦還以武力逼迫縣裡大戶出丁,準備擁兵自重控制整個山海縣,來抵抗臨海州派來進剿於他的府兵,還擅殺了山海縣縣兵之中不肯聽命於他的方營正,控制了整個山海縣的縣兵。

劉旦還縱兵在縣城大掠,濫殺了許多無辜,大肆在山海縣之中搶掠勒逼民衆,總而言之,劉旦和劉家這次是罪魁禍首。

李霖李公子完全是在被迫無奈之下,才悍然逆勢而行,冒死將劉旦斬殺,並且率領各家家丁撥亂反正平定了山海縣城中之亂,現如今要把罪魁禍首劉家徹底誅除。

現如今山海縣官衙已無可以做主的官員,縣中衆民懇請唐通唐大人授予李霖縣令之職,繼任山海縣縣令,統管山海縣。

唐通看罷了這份萬民書之後,真是覺得腦子都不太夠用了,他眼前又浮現出了當日所見的那個謙謙君子般的李霖,怎麼都覺得這件事簡直太過不可思議了。

這已經超乎了他的想象,一個初來乍到的北地富家子,在如此亂局之下,居然能誅殺一個有衆多護衛的縣尉,這怎麼可能?

可是他不相信也不行,眼前可是擺着這一份洋洋灑灑的萬民書,上面足足有上百人聯手的簽字畫押,除了山海縣十家大戶之外,還有山海縣縣城之中的不少讀書人和有些名望的士紳,這就不由人不相信了。

但是他兒子唐宏的一句話,讓他有點相信了這件事的真實性。

唐宏得知了這件事之後,便主動找到了唐通,告訴唐通這次這件事很有可能真是李霖所爲。

因爲他在初次見到範舉之子范進的時候,便聽范進提起過李霖乃是文武雙修,不但文采過人,而且武技也相當厲害,據說李霖在上次南下途中,曾經帶着幾個家丁力戰過百水賊,斬殺賊人過百之多,范進曾經見識過李霖舞刀,據范進所說李霖的刀法極其出衆,就連範家的侍衛都說在李霖手下難以走過兩招。

所以說假如范進不是故意擡高李霖的話,那麼李霖乃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想必劉旦此次極有可能是誤殺了馮春,爲了自保,肯定會逼迫山海縣當地的大戶爲其籌措錢財,並且逼迫他們出人爲其效命,惹怒了李霖以及本縣的大戶。

這纔有可能導致了李霖爲了自保,迫不得已之下趁劉旦不備,突然暴起殺了劉旦,並且藉助了縣中各家大戶之力,將劉旦在城中的手下誅除。

聽了唐宏的分析之後,唐通覺得很有道理,既然范進曾近提及過李霖乃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那麼李霖便不是他想象的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富家子,唐宏的揣測很可能是事情的真相,或者很接近事情的真相。

不管怎麼說,這一次劉旦是故意殺害馮春也好,還是誤殺了馮春也罷,總之劉旦這一次幹了一件蠢事,情急之下想要控制住整個山海縣的局勢,強招兵馬準備擁兵自保,以至於惹得當地天怒人怨,把整個山海縣當地的大戶得罪了個精光。

更何況他已經從唐宏口中,得知了劉家前段時間想要強逼李家將其所煮之鹽賤賣給劉家,未得到李霖的同意,以劉家的強勢,在這個時候,肯定會對李霖施以報復,可以想象在這個時候肯定想把李霖置於死地。

李霖肯定也是在毫無退路可言的情況下,才兵行險招,暴起將劉旦斬殺,並且趁機獲得了本縣諸家大戶的支持,纔將劉旦之亂平定下來。

弄明白這一點之後,唐通不由得暗自嘆息,他果真沒有看錯李霖這個年輕人,此子斷不是一個池中之物,非但文才過人,居然還武力超羣,真想不出這李家是怎麼培養出的這樣一個人才,雖然此子曾經拒絕過他提出的請他出仕的提議,但是這種人遲早總有一天還是會一鳴驚人,只是沒想到事情來的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罷了。

不管怎麼說,唐通對李霖已經有了一個先入爲主的好印象,這一次的事情李霖也並未做錯什麼,劉旦這廝合着也是該死,鑄成如此大錯,算是他咎由自取,這山海縣鬧出這樣的事情,最終能以這種方式平息下去,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至於接下來到底該怎麼善後山海縣這件事,唐通又陷入了爲難之中。

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辯第三十二章 震懾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九十章 金面人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二十三章 船入大湖第十六章 揚州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三十五章 警告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一百一十七章 震怒第三章 李霖的憤怒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五十九章 洪澤劉正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二十八章 裝備優勢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十九章 人氣第一百零七章 清理首尾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桐破陣第九十七章 縣兵第十九章 獸行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二十八章 明碼標價(還是三更)第九十三章 鎮壓第七十四章 當場氣暈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五十四章 天罰第六十七章 決戰荊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男女之防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第八十四章 禁鬼司曹第一百零一章 鴻門宴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三十四章 新政第二章 被釋放的惡魔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三十八章 棉花第三十二章 震懾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三十章 買船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六十七章 決戰荊州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四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三十七章 紅燒豬蹄第十三章 懈怠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二章 被釋放的惡魔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九十九章 馮春投效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一百三十章 李大忽悠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六十五章 嶽州屠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辯第二十三章 露營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一百五十二章 底牌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十九章 人氣第四十一章 歸附之心第九十六章 懸賞開拔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三十一章 鬥法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誘餌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二十章 賞功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六十七章 決戰荊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精鐵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七十八章 伏殺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七十七章 設計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三十三章 衝突
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辯第三十二章 震懾第一百一十二章 吃還是不吃第九十章 金面人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二十三章 船入大湖第十六章 揚州第十五章 歸屬與惡報(求紅票)第七十五章 年底盤點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三十五章 警告第二十四章 鬥法屠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一百一十七章 震怒第三章 李霖的憤怒第七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十八章 打臉(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優柔寡斷第五十九章 洪澤劉正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二十八章 裝備優勢第一百零二章 深入山林第一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六十八章 同行第二十五章 飛火流星箭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六章 北返第十九章 人氣第一百零七章 清理首尾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桐破陣第九十七章 縣兵第十九章 獸行第六十章 再見伊人第二十八章 明碼標價(還是三更)第九十三章 鎮壓第七十四章 當場氣暈第一百二十一章 故人來訪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五十四章 天罰第六十七章 決戰荊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男女之防第一百二十章 恩威並施第八十四章 禁鬼司曹第一百零一章 鴻門宴第四十三章 書院第一百零九章 墨鏡宗的疑慮第八十九章 破城擒將第三十四章 新政第二章 被釋放的惡魔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場第三十八章 棉花第三十二章 震懾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三十章 買船第七十六章 傲海求救第六十七章 決戰荊州第二十九章 僥倖第三十七章 攀交第四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三十七章 紅燒豬蹄第十三章 懈怠第二十七章 背棄第二章 被釋放的惡魔第八十三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九十九章 馮春投效第三十五章 範家少爺第一百三十章 李大忽悠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六十五章 嶽州屠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一百二十八章 自辯第二十三章 露營第六十四章 大妖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一百五十二章 底牌第一百一十九章 再爲正祀第十九章 人氣第四十一章 歸附之心第九十六章 懸賞開拔第七十八章 羣毆第三十一章 鬥法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誘餌第五十三章 氣運限制第五十八章 建州之役第二十章 賞功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五十五章 法域甬道第六十七章 決戰荊州第一百二十七章 精鐵第四十七章 小白鼠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七十八章 伏殺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七十七章 設計第十七章 劍指樂安第三十三章 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