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局2

按理說他身爲臨海州刺史,並無權直接私授一縣之令,但是這次李霖爲平定劉旦之亂,確確實實立下了大功,不賞肯定說不過去,而且這一次李霖還獲得了山海縣境內衆家大戶的鼎力支持,這說明李霖確實有手段能服衆,將山海縣縣令之職授予他,也並不算過分。

但是一縣之令卻並不是他一人可以說了算的,臨海州乃是餘杭郡之下的州,下轄之縣官員的授命權力並不在他手中,他只是有建議的權力,至於真正授命的權力,卻在餘杭郡郡守江楓手中,包括他這個臨海州刺史,也要聽命於江楓的指派。

於是唐通思量再三之後,當即派出了一名州衙的屬官,前往山海縣查實當地的情況,然後再做定奪。

原本在大陳朝縣一級官署之中,除了縣令之外,還設有縣丞、縣尉作爲縣令的佐官,這種情況在北方乃是常例,但是在江南這邊,縣丞卻並非常設,畢竟江南許多縣雖然地域很大,但是卻人口不多,縣一級的官署也就減少了官員的任用,以至於江南許多縣都沒有設縣丞之職。

否則的話這一次劉旦殺馮春之後,又被李霖所殺,如果山海縣有縣丞的話,那麼這個縣丞便可以接管山海縣的控制權,臨時代行縣令之職。

可惜的是山海縣正好沒有設置縣丞之職,這也使得李霖在殺了劉旦之後,擁有了覬覦縣令之職的機會。

就在唐通這邊爲了山海縣事件頭疼的時候,山海縣的消息也傳至了餘杭郡之中。

餘杭郡乃是江南吳地之中的大郡,百年以來始終由江南郡望豪門江家把持,其下共有明州、湖州、臨海州、吳寧州加上餘杭本地,一共五州,在江南吳地之中,算是勢力最大的一郡。

而大陳朝本身實行的是郡州縣三級行政區劃,在大陳盛世之時,地方郡守皆由大陳朝廷任命,甚至包括部分州縣的主官,也需大陳朝廷進行任命。

但是隨着大陳朝廷日漸衰落之後,朝廷對於地方的管控便在近幾十年來,逐漸喪失了有效的控制力,以至於各地郡守成爲了世襲制,被一些門閥郡望之家所持,其下控制的州縣主官的任命,也歸於了這些郡守所私下相授,使得郡守成爲了很多地方的土皇帝,一家獨大作威作福,朝廷再難將其權力收回。

爲此多年之前的大陳先皇曾經做過一些努力,但是卻遭到了各地的郡守一致抵-制,甚至引發了不少起叛亂之事,最終收權的事情也只能不了了之。

而現今大陳皇帝在數年之前,想出了一個大封諸王的辦法,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希望通過分封這些皇族的子嗣爲各地封王,通過他們來收回地方郡守的權力,來以此維護大陳皇族對於天下的統治,並且諸王之間相互牽制,使其不能覬覦皇位,否則的話將會招致天下其他諸王的一致抵-制。

但是在江南吳地這邊,大陳朝雖然立國二百餘年,卻始終都沒有能真正的把江南吳地徹底控制在大陳皇族手中。

所以吳地之中的諸郡,出了江寧郡在吳王直轄之下,其餘諸郡則還是被各地郡守所把持,吳王始終沒有能有效的將封地之中的諸郡權力收歸到他一人之手,這也導致了後來北方發生十王之亂的時候,吳王卻始終都沒有參與的原因。

而餘杭郡目前,便被餘杭郡望江家所持,這江家在前朝時候,便是本地世家,但是後來大陳立國,發兵南下之際,審時度勢祖上投靠了大陳先皇,助其取下了餘杭,得以傳承了下來,並且在百年之前,一舉擊敗了當事餘杭郡守,將其全家連根拔起,取而代之成爲了餘杭郡守。

這百年以來,這餘杭郡便始終被江家所持,郡守之職也世代傳了下來,直至此代的郡守江楓手中。

江楓現年四十出頭的年紀,算是正值壯年之際,他是在三十歲的時候,獲得家父傳位給他,繼任了餘杭郡郡守之職,在初登大位的時候,江楓倒是雄心勃勃,試圖將餘杭郡整治成鐵桶一個,徹底控制住餘杭郡各州縣。

但是很快江楓發現,事情沒他想的那麼簡單,餘杭郡之中各種世家的勢力錯綜複雜,他想要收權於一身,便牽一髮動全身,郡內各世家都暗中較勁,就算是他手握兵權,但是卻也不能肆意行事,如此和郡內的世家之間明爭暗鬥十幾年下來,江楓也有些泄氣了。

於是這幾年來,江楓開始把精力轉移到了酒色方面,開始漸漸疏於這種爭鬥,幾年間納了十幾房妾室,這才使得郡內這兩年的暗流減少了許多。

江楓徹底意識到,他們江家當這個餘杭郡郡守,也並不是真正的一家獨大,根本不能肆意妄爲,他們江家不可能把持住所有官位,把利益吃光,那樣的話定會遭到郡內那些世家大戶的巨大反彈,甚至可能釀成大亂。

於是這兩年來,他開始轉向了無爲而治,表面上放鬆了對郡內權力的收斂,轉而開始暗地裡玩兒起了平衡術。

現在郡內範家和司徒家還有另外幾家世家豪門之間爭鬥很激烈,表面上看是一團和氣,但是暗地裡卻恨不得將對方撕碎。

前段時間司徒家抓住了範家一個把柄,逼迫範舉辭去了長史之職,換上了另外一家繼任了長史,這豈是就是江楓暗中推波助瀾。

但是對於司徒家,江楓也並不放心,司徒家的人同樣野心很大,把持着很大的權力,這段時間司徒家逼範舉辭官之後,隱隱間已經有點尾大不掉之勢,開始在下面各地打壓範家和其他幾家。

江楓表面上只當不知道,但是暗中卻一清二楚。

但是這些天江楓卻爲了臨海州山海縣的事情有點煩,原因無他,也正是山海縣縣尉劉旦和縣令馮春之間的事情。

馮春乃是屬於臨海州刺史唐通一系之人,早年通過唐家的運動,獲得了提拔,成爲了山海縣縣令,但是縣尉劉旦所在的劉家起初家勢並不算強,對於江家比較恭順,爲了制衡唐家,於是江楓便把劉旦任作了山海縣縣尉。

山海縣雖然面積不小,但是在餘杭郡之中,卻只能算是一箇中縣,只因山海縣地勢多山,可耕地並不很多,也沒有什麼特產,人口一直不多,在餘杭郡所轄的州縣之中,很不起眼,所以一直以來江楓並不關注這裡。

但是沒想到這幾天山海縣卻發生了這樣的大事,讓江楓不由暗自慍怒,雖然他對這個縣尉劉旦有些好印象,這些年來劉家每年都給江家投效不少錢財,但是這一次的事情劉家卻做的太過了。

江家作爲把持着餘杭郡的家族,豈能沒有一點他們的情報來源,實際上江家暗中存在着一個青衣閣,對外名義上是養士的地方,選一些寒門士子,入青衣閣之中由江家進行供養,給其提供衣食,供其讀書。

但是實際上青衣閣暗中卻是江家的情報系統,算是一個特務組織,專門負責在郡內爲江家打探各種消息,觸角基本上伸到了郡內各個州縣之中。

江家利用青衣閣織就了一張大網,把餘杭郡罩在了網中,江家就居中而坐,任何地方有什麼風吹草動,江家便能很快查知,這一點在餘杭郡各大世家之間,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山海縣雖然不受江楓重視,但是發生這麼大的事情,江楓還是很快便收到了消息,聞聽之後頓時震怒了起來,認爲劉旦如此行事,實在是太過分了一些,正待下令讓臨海州刺史唐通發兵前往山海縣將劉旦抓捕起來問罪與他,這時候卻發現了一個問題。

司徒家這一次卻跳了出來,站在了劉旦這邊,爲劉旦鳴冤叫屈,說此事乃是縣令馮春的不是,乃是馮春意圖謀害劉旦,才逼迫劉旦爲了自保,誤傷了馮春的坐騎,令馮春墜馬而亡。

司徒家還出面力陳劉旦乃是忠臣,這些年來在山海縣爲了平靖地方做了不少事情,乃是一個能吏,力主維護劉旦,讓劉旦繼任山海縣縣令之職。

這麼一來江楓就起了疑心,令青衣閣立即查證劉家和司徒家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劉家在一年之前,投靠了司徒家,試圖藉助司徒家的勢力,將馮春排擠掉,謀取山海縣縣令之職。

江楓得知這個情況之後,頓時便對司徒家產生了一絲忌憚,這段時間司徒家似乎有些尾大不掉之勢,先是竭利排擠範家,進而又在暗地裡收買各地的大戶,使之成爲司徒家的羽翼,甚至於不惜在這個時候,爲劉旦出頭,這就讓江楓心裡面對司徒家起了戒備之心。

江楓坐在書房之中,看着劉旦的陳條,上面劉旦信誓旦旦的說,此次並非是他主動要謀害馮春,而是馮春在趁着和他出城巡視河道的時候,意圖謀害於他,才起了衝突,馮春乃是自己墜馬而死。

而且劉旦信誓旦旦的保證,如果他繼任了山海縣縣令之職以後,將會把山海縣每年給餘杭郡所交賦稅提高五成,這一點讓江楓不由得有些動心。

雖然江家把持着餘杭郡守之職不假,但是江南始終人口並不興旺,各地每年所交的賦稅並不多,這讓江家始終在擴兵的事情上因爲財力的緣故,有些捉襟見肘,既然劉旦表態,願意今後把山海縣賦稅提高五成,那麼這對江家來說是一件好事。

最關鍵的是目前他正利用司徒家打壓範家,暫時還不易太過折損司徒家的面子,這山海縣也不是什麼緊要的地方,不妨可以賣給司徒家一個面子,今後另找機會再把劉旦給罷去也不遲。

於是江楓便拿定了這個主意,正待和幕僚商議一下,便擬令拔擢劉旦爲山海縣縣令,另外對於馮家加以厚撫,把這件事按下拉倒。

可是還沒等江楓最終下定決心的時候,山海縣卻又傳來了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劉旦居然被縣內一個李家的子弟給殺了!

第二十章 水妖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二十八章 誰是兔子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五十四章 奇怪傢伙(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六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男女之防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十一章 坑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五十四章 奇怪傢伙(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三十六章 撿便宜沒門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十一章 認祖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六十九章 誅殺厲鬼第八十八章 劉家上門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討逆檄文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衆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五章 小霸王周成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防第十三章 懈怠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章 惡奴第二十二章 妖丹第一百二十八章 成刀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一百四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六十二章 背水一戰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二章 被釋放的惡魔第十三章 逐出家門(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禁鬼司曹第八十八章 劉家上門第四十章 兄弟第七章 七步詩第四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九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一百四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四十二章 小施懲戒第十六章 揚州第四十八章 收個妖精小弟第六章 願賭服輸第三十五章 遷族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十九章 人氣第四十章 兄弟第四十四章 暴利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第七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三十六章 贈劍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七十七章 設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六十二章 稱候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徒家的不滿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八十六章 勁敵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五十八章 返程
第二十章 水妖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二十八章 誰是兔子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五十四章 奇怪傢伙(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爭搶第六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二十六章 暗手第六十九章 襄陽堅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男女之防第一章 崩亂重生第十一章 坑殺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五十四章 奇怪傢伙(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路見不平者第三十六章 撿便宜沒門第四十九章 開科取士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十一章 認祖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六十九章 誅殺厲鬼第八十八章 劉家上門第一百零六章 另闢大道第八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一百五十九章 討逆檄文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衆第一百一十五章 郡守召見第五章 小霸王周成第六十一章 李家老祖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防第十三章 懈怠第八十二章 討價還價第四章 惡奴第二十二章 妖丹第一百二十八章 成刀第一百六十八章 誅心強逼第一百四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六十二章 背水一戰第八十五章 小施懲戒第二章 被釋放的惡魔第十三章 逐出家門(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禁鬼司曹第八十八章 劉家上門第四十章 兄弟第七章 七步詩第四十五章 險象環生第七十九章 文武分治第一百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八十二章 打通海路第九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磕到底第一百四十二章 當頭棒喝第五十一章 置地2第五十章 千金買馬骨第七十四章 撿漏的蜀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做反第二章 李家棄子第四十九章 死豬不怕開水燙第四十二章 小施懲戒第十六章 揚州第四十八章 收個妖精小弟第六章 願賭服輸第三十五章 遷族第八十一章 授職第六十三章 招兵(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揚州之役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兇第一百五十章 惱羞成怒第三十一章 立契第三十九章 生離死不別第十九章 人氣第四十章 兄弟第四十四章 暴利第一百一十六章 司徒之怒第九十二章 小勝一局第七十六章 登門拜訪第三十六章 贈劍第四十五章 林家祖靈第七十七章 設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拔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一章 糗大了第二十二章 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第八十四章 直逼徐州第三十二章 惹得衆怒第二十三章 血食飼養第六十二章 稱候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徒家的不滿第四十章 火燒藤甲兵第二十九章 驚退厲鬼第八十六章 勁敵第八十章 最悲催的一天第八十九章 入山剿匪第五十八章 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