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

馮家丫鬟?

衆臣面面相覷,眼神交換着一個同樣的訊息:馮家丫鬟不是賤籍麼?有何值得一提的?

李素垂瞼苦笑,是啊,一條賤籍的命拿到朝堂上來說,似乎玷污了這些權貴國士們的耳朵。

可是,賤籍也是一條命啊。

李世民也頗覺意外,怔了片刻後,展顏笑道:“李素,你想說什麼,儘管說來。”

李素看着滿殿朝臣,道:“關於馮家命案,張御史查得很細緻,還了太子殿下和臣的清白,臣衷心感激,然而,馮家命案真的結束了嗎?張御史細述馮家命案,卻絕口不提那位被馮貴姦淫虐殺而死的丫鬟,雖然兇手已被鄭小樓殺了,但命案仍是命案,而且那位丫鬟纔是馮家命案真正的源頭和起因,丫鬟的那條命,朝堂之上如何評說?”

殿內衆臣露出怪異的表情。

一個賤籍的丫鬟,爲何要拿到朝堂上來說?能進太極殿參知國事的,自然都是一些顯赫權貴,或是世家子弟,可以說,這裡全是金字塔頂尖上的人物,對於賤籍的印象,只知道都是一些比牛馬更賤,身上天生帶着價格標籤的低等人,有價格的東西自是容易解決的,玩壞了,不的?

看着@@,m..co↙m滿殿朝臣怪異的表情,李素頓覺心寒。

努力強迫自己就此罷手,自己已洗脫了冤名,已然超脫事外,此時正是下臺階的時候,李世民要自己說說看法,他想聽的無非是自己的感恩戴德,滿足他的帝王虛榮心。丫鬟只是一件連牲口都不如的活物而已,鄭小樓殺了人自然要償命……

腦海裡冒出無數句勸告,李素努力說服自己見好便收,案子到了這個地步,已然很不容易了。

額上青筋暴跳,李素陷入劇烈的掙扎之中。

良久。自嘲地一笑,李素躬身道:“臣……臣想說的是,是……多謝陛下隆恩聖眷,多謝張御史明察秋毫,斷案如神,臣……無話可說。”

見李素忽然轉了話鋒,殿內君臣皆露出滿意的笑容。

是的,剛纔這小子怕是剛剛洗脫冤名後太高興了,所以語無倫次。現在多好,正常了,看起來很可愛的樣子。

李世民也滿意了,欣然笑道:“聽說你生平最喜銀錢,朕便賜萬金予你,算是朕爲你壓驚,無故被冤也難爲你了,嚇歸嚇。日後莫再弄什麼裝病辭官之類的把戲。”

羣臣一聽,轟然大笑。殿內緊張的氣氛被李世民一句話塗抹得乾乾淨淨。

李素默默退回朝班,然後靜靜看着朝會進行下一個議題,接下來的事情與他無關了,懶得理會現在討論的是賑災還是興建水利,李素跪坐在朝班末尾不起眼的角落,獨自發呆。

腦海裡勸慰的聲音仍不斷在耳邊響起。危機已安然度過,該知足了,現在已是最好的結果,不能再好了,鄭小樓怎樣關自己何事?跟他很熟嗎?

李世民太厲害了。李素費盡心機散播流言,把事情鬧上朝堂,然而李世民卻只是淡淡的一個眼神,整件案子便化黑爲白,皆大歡喜,於是大唐的太子仍是那個溫文有禮,孝順仁德的太子,可是,……丫鬟和鄭小樓呢?誰爲他們鳴一聲不平?

今日朝會過後,馮家的案子永遠被塵封於刑部,不會再見天日,而鄭小樓,明年的秋天,將會毫無懸念地綁赴刑場斬首,而他李素,此刻卻只幹坐在朝堂上,什麼話都不敢說……

毫無預兆地,李素眼中忽然升騰起一團火焰。

還是不公!還是不甘!

這不是一個公正的結果!

朝堂上,長孫無忌正向李世民稟奏河東道蝗災賑濟事宜,正說到關鍵處時,忽然身後傳來一道堅決的聲音。

“陛下,臣有話說!”

滿殿頓時一靜,無數道目光再次聚集在李素身上。

李素站起身,輕輕一拂官袍下襬,站在大殿中央,微風拂來,衣袂搖曳輕擺,如臨世謫仙。

李世民皺起了眉:“李素,剛纔你不是已無話可說了麼?”

李素淡淡一笑:“臣,現在又有話說了。”

“說。”

李素扭頭環視羣臣,道:“臣還想爲張御史剛纔細述的馮家命案補充幾句,馮家命案,始於一位丫鬟,沒錯,她是賤籍,殺了她,大概只需要去官府交二百文罰錢,此事便可揭過,可臣還想爲這二百文多說幾句……”

“那是一個才十二歲的女子,比臣還小几歲,這輩子纔剛剛開始,或許連花信之期都未到,十二歲,容貌和身段漸漸長開了,有了幾分姿色,諸位皆是大唐權貴,家中丫鬟婢女無數,必然清楚一個賤籍的丫鬟,特別是有姿色的丫鬟,等待她的是什麼命運。”

“沒錯,馮家兒子馮貴對她生了覬覦之心,那天晚上,馮貴強行進了她的房,欲對她強暴,丫鬟不從,她雖是賤籍,但卻也是有血有肉有魂魄的人,活生生的人,她知道自己只值二百文,可她還是反抗了,她撓破了馮貴的臉,然後跑了出去。”

“一個十二歲的姑娘,無依無靠,舉目無親,獨自在馮家外面的林子裡呆坐了一整晚,那一晚她在怎樣驚懼害怕惶恐中度過,沒人清楚,她流了多少眼淚,也沒人清楚,到了早晨,她擦乾了眼淚,準備回馮家,因爲她無處可去,踏出莊子一步,她便會被官府當作逃奴,受到更嚴厲的刑罰,她只能選擇回馮家,而且她也做好了準備,做好了順從馮貴的準備,這是她的命,怨不得旁人。”

李素低沉的聲音在殿內傳揚:“……然而丫鬟還是太小了,她不知道世間的人心有多髒,她以爲只要順從便會保住性命,可她剛踏進馮家的門,便受到慘絕人寰的對待,馮貴將她拉到房裡姦污。姦污過後,不顧丫鬟的痛哭求饒,馮貴仍將她的雙手雙腿生生砍斷,然後繼續姦污,丫鬟還留着一絲氣息,到這個時候她似乎還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會遭遇到如此殘忍的對待,直到最後,馮貴一刀割破了她的喉嚨,丫鬟她才終於從這世上解脫……”

看着滿殿靜寂不語的權貴們,李素從他們臉上看到了沉痛和震驚。

是的,命案沸沸揚揚半個月,卻從沒人說過丫鬟遭遇到怎樣的命運,因爲在權貴眼裡,馮家父子是人。他們死了纔算“命案”,丫鬟不算,她只是一件價值二百文的物件,沒人會關心這二百文最後會是怎樣的命運。

直到今日,聽李素在朝堂低聲述說過丫鬟的命運後,他們頓覺渾身發冷,爲丫鬟的命運,也爲馮家的殘忍。

李世民神情緊繃。面頰上的肌肉一跳一跳,不知他在想什麼。可是臉色卻很難看。

李素哂然一笑,既然開了口,就不管後果了。

公理,正義,這樣的字眼太蒼白,李素無心去維護它。至少馮家那所謂的妾室和遠親被張行成指爲兇手,他也沒興趣爲他們鳴冤。

他的正義感不多,只有一點點,這一點點充其量只能管一管親眼看到的不平,或許大多數時候。連親眼看到的不平都不敢管。

李素只是一個凡人,庸俗的凡人,懦弱,膽小,欺軟怕硬,貪小便宜……凡人有的毛病都能從他身上找到。

可是,他也有和凡人不一樣的地方,真正的凡人,一生只會永遠懦弱下去,而李素,此刻卻站在朝堂上,爲一個素不相識的賤籍丫鬟鳴不平!

看着朝堂衆臣或震驚或沉痛的表情,李素悲涼一笑,接着道:“臣年紀太小,不懂怎麼做官,爲了一個賤籍丫鬟,竟不知輕重敢在朝堂金殿上鳴不平,是臣的不對,可是,賤籍也是一條人命!在馮家命案裡,她是最無辜同時也是死得最慘的受害者,朝中諸公爲何絕口不提?憑什麼不提?”

“陛下,臣知賤籍一命只值二百文錢,這是高祖皇帝定下的祖制,也是大唐無可移轉的律法,但臣還是想爲這二百文錢發出一聲抗訴,抗訴這無情的律法,抗訴這冰冷的人世!陛下,大唐有多少土地,多少戶人口,相信您和朝中諸公比臣更清楚,可是,大唐有多少賤籍,他們活在怎樣朝不保夕的日子裡,這些,您和朝中諸公清楚嗎?主家對他們任打任罰,形同牛馬,他們沒有犯過法,沒有欺負過人,可爲何卻受到如此對待,他們活該嗎?”

“陛下,武王伐紂,兵臨朝歌,牧野之戰,陣前倒戈給予商紂最後一擊的,正是那些連賤籍都不如的奴隸,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陛下,大唐諸多權貴地主家中的賤籍奴僕,亦同樣是陛下的子民,可是大唐律法裡,他們只值二百文!”

李素話音剛落,身邊忽然充斥着一迭聲的“大膽”“放肆”“竟敢妄論祖制”之類的叫罵聲。

人羣裡,程咬金神情漠然,牛進達憤怒不忿,正待站起身,忽然被程咬金拽住了袖子,牛進達回頭看去,卻見程咬金微微搖頭,扔給他一個狡黠的眼神,牛進達也不笨,呆怔片刻後重新跪坐回位,不言不語形同老僧入定。

隨着李世民一聲暴喝“肅靜”,朝堂內終於停止喧譁。

李世民目光復雜地盯着李素,李素面色坦然,無懼地直視李世民。

良久,李世民哈哈一笑:“好個少年英傑,今日朕方見到爾之鋒芒!諸卿何必慍怒?李素是朕親封的五品縣子,進了朝堂自有議政之權,誰說他‘妄論祖制’了?爾等未免太小瞧朕的胸襟氣度。”

李素躬身一禮:“臣年幼不懂事,多謝陛下寬宏。”

擡頭看了一眼李世民,李素的後背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李世民在笑,可他笑得很可怕,目光森然可怖。

靜靜注視李素片刻,李世民忽然淡淡道:“今日朝會便散了吧,李素,隨朕進甘露殿。”

宦官悠揚尖細的呼喝聲裡,百官恭敬行禮,山呼萬歲後各自散去。

李素忐忑不安地跟隨宦官往甘露殿而去。

到了甘露殿,宦官示意李素脫鞋進去,李世民還沒來,散朝之後皇帝也很忙的,忙着卸妝。

是的,皇帝上朝時要化妝,身上穿的衣裳,戴的佩飾,頭頂的金冠,臉上的眉毛還要塗描斜飛而上,如此才能在朝臣面前顯出皇帝的威儀。

而日常生活裡,李世民是決計不會如此裝扮的,太累。

李素安坐殿內,等了小半個時辰,恢復一身輕便明黃長衫的李世民才姍姍來遲。

李素急忙起身見禮,李世民乜斜着眼瞥了他一下,然後輕哼一聲,看也不看他,徑自龍行虎步走進殿內。

快冬天了,殿內已燒起了暖爐,烘得殿內暖融融的,李世民將雙手湊到暖爐邊烤了一會兒,李素則老實耷拉着腦袋不出聲。

良久,李世民哼道:“那個殺了馮家兒子的兇手,名叫鄭小樓吧?”

“是。”

“他是你家護衛?”

“是。”

李世民冷笑:“爲了救你家護衛,你也算用心良苦了,當着朝臣的面把那丫鬟說得那麼慘,孔穎達魏徵倆老貨眼淚都流出來了,朕若不處置,他們明日便敢指着朕的鼻子罵朕是昏君,李素,你玩弄小聰明玩到朕的頭上了,嗯?”

“臣不敢,臣有罪。”李素急忙躬身。

李世民這時才正眼看着他,笑裡藏刀地道:“你是不是還存着更改大唐律法的心思?把賤籍奴僕的地位往上拔高一截,嗯?”

李素充滿期待地擡頭:“真的可以嗎?”

“不可以!”李世民咬牙,似乎想踹他,又覺得失了儀態,只好用力指了指他:“混帳小子,大唐祖制連朕都不敢碰,是你能輕易撼動得了的?”

“既然更改不了,那就算了。”李素很隨和地道。

李世民額角青筋跳了幾下,神色很不善,狠狠瞪了他一眼後,才緩緩地道:“馮家父子生性殘暴歹毒,虐殺家中奴僕,實屬不仁,如此人家,不配做朕的子民,今日起,馮家一脈被打入賤籍,馮家父子死後不得立碑,不得祭奠……”

李素小心看着李世民的臉色,試探地道:“那個鄭小樓……”

李世民終於忍不住了,一腳狠狠踹在李素的屁股上,怒道:“馮家已是賤籍,鄭小樓殺個賤籍兒子算甚事?自行去官府交二百文罰錢,此事作罷!你滿意了嗎?”

李素大喜,急忙行禮:“臣多謝陛下網開一面,法外施恩……”

李世民盯着他許久,長長一嘆:“你滿意就好,你有苦處,朕亦有苦衷……”

沒頭沒腦的一句話,旁人不明白,可李素卻瞬間明白了。

李世民需要一個穩定的政局,需要一個世人讚頌的太子,所以構陷李素的人從太子突然變成了刑部的右司郎中。

然而此事李素終究受了委屈,後來李素又在朝會上說起馮家丫鬟的命運,李世民很清楚李素要的是什麼,於是順水推舟,隨便找個理由把馮家打入賤籍,鄭小樓無罪釋放,算是補償了李素被太子構陷的委屈。

帝王左右平衡之道,由此可見一斑。

至於馮家父子,事因殺了賤籍丫鬟而起,最後因賤籍丫鬟而償了命,馮家也淪爲賤籍,一啄一飲,一因一果,輪迴得如此圓滿。

*****

ps:懶得分章,大章算兩章,沒偷懶哦。。。求月票!!!(未完待續。。)u

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罰過第四百零三章 喪心病狂第六百二十七章 滿城風雨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
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三百七十二章 逆流而上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七百一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九百三十七章 歸鄉團聚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錯情錯愛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一百二十九章 登門悔婚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六百二十三章 懲戒清洗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 下第八百五十七章 凌煙閣前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七百八十章 佈局脫罪第七百七十七章 積年恩怨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謂聖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坤顛倒第八百二十二章 詭譎莫名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八百八十四章 遼東城破第八百九十三章 用兵詭譎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七百零八章 王爺所請 上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 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第八百八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親香澤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一百零六章 校場聚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霧挾制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驟然生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釜沉舟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罰過第四百零三章 喪心病狂第六百二十七章 滿城風雨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八百一十章 劍指何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六百七十二章 溫柔惡客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皺秋水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種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七百六十三章 漸生波瀾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六百七十六章 先抑後揚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回程還鄉第五十五章 混世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