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

以往西州城是怎麼守住的,李素不得而知。

這面夯土城牆居然能擋住敵人四次攻城,對他來說很不可想象,或許,那兩支神秘的突厥騎兵起到了關鍵作用,可是今日,李素不可能把守城的希望寄託在那兩支虛無縹緲的突厥騎兵身上。

一切還得靠自己。

“再派人從東面出城,將外面巡邊的那支折衝府將士火速召回西州,還有,再派人去沙州求援,西州告急,危在旦夕,請沙州守將務必領兵來援!”李素平靜地連下兩道軍令。

蔣權應了一聲,然後撓撓頭,遲疑道:“城外這支敵軍只剩兩千多人,與咱們西州的守備兵力大致相差不大,況且我唐軍將士威猛,往往能夠以一當三,現在就算出城與他們擺開陣勢正面與敵,贏面也是十拿九穩的,李別駕,咱們似乎不必求援吧?”

李素瞥了他一眼,目光帶着幾許冷意。

蔣權不自在地揉了揉鼻子:“咳,李別駕,末將說錯了麼?”

李素嘆道:“你沒說錯,但你看到的只是眼前……蔣將軍,你是不是以爲,把城外這支三千人的敵軍擊潰咱們就算大獲全勝了?”

蔣權眼皮一跳:“難道……”

李素望着大漠盡頭的遠方,神情浮上幾許苦色:“擊潰城外這支敵軍並不難,正如你所說,出城擺開陣勢,正面接敵,區區兩千多敵人,一擊即潰。可是……西州要面對的,並非只有這兩三千敵軍啊。”

蔣權眼睛漸漸睜大,額頭頓時沁出一層冷汗,呼吸也加快了許多。

“別駕的意思是……後面還有敵軍?”

李素苦笑點頭:“我大唐北征薛延陀,抽調國中兵力。致令國中兵馬空虛,而西州位置如此重要,西域諸國覬覦多年,如此絕佳的機會,他們焉能不傾舉國之兵悍而佔之?城外這兩三千人的高昌國敵軍只能算是西域聯軍的一支前鋒而已,只在試探我西州的虛實。咱們把前鋒打得落花流水,對大局並無太多影響,反而會使我們城中兵力消損愈發嚴重,待到西域諸國大軍兵臨城下,我們拿什麼去抵抗人家?”

蔣權臉色頓時白了。

作爲武將,戰場上的事情他能應付,而且得心應手,可是戰場之外的事,他卻預測不了太多。

“如此說來。西州危矣!”蔣權頓了片刻,忽然站起身,隨手從後面蠻橫地拎了一名親衛出來,神情猙獰地瞪着他,低聲道:“你從東面出城,往沙州而去,一路不準耽擱,到了沙州後。向守將求援,西州有大變!”

親衛被蔣權猙獰的模樣嚇到了。傻呆呆地點頭,然後轉身便準備跑。

“回來,另外叫個人,去把巡邊的另一支折衝府將士召回來,那支折衝府據說大概在北邊庭州一帶巡視邊備,莫耽誤。快去!”

親衛走後,蔣權的臉色終於好看了一些,一屁股坐在李素身邊,頹然道:“沙州若能遣一支援軍,再加上召回來的那支折衝府將士。四五千人約莫能守住西州了吧?”

李素笑了笑。

“西域諸國不是傻子,他們既然敢派兵來攻我西州,事前一定通盤瞭解了咱們西州的現狀,包括可能出現的援兵,既然瞭解之後還敢派兵來,說明他們有底氣拿下西州,對他們來說,如今的時機正是百年難遇,他們怎捨得放棄?”

蔣權急了:“援軍來了也沒用麼?”

李素瞥了他一眼:“我只個十多歲的孩子,你問我,我問誰去?”

深深嘆了口氣,李素悠悠道:“盡人事,聽天命吧……你看,我們該做的都做了,甚至比別人做得好,整軍,招商,遷民,練兵,甚至爲了守城,我還奪了曹刺史的權……做完了這些,城池的攻守之戰已不是過程,而是立等可見的結果,無論結果是好是壞,我們都應該接受它,因爲我們盡力了,對大唐的國土城池,對城裡數千戶百姓,以及對我們守城的將士,我們都盡力了。”

蔣權神情陰鬱地嘆道:“別駕此言在理,可末將是大唐的武將,武將爲國戰死疆場,也是應當應分的下場,城池若守不住,末將以身殉國是必然的,只是,就算我死了,城池終究失去了,縱然九泉之下,我也難以瞑目,因爲城池是在我手上丟的,而且,長安家中的妻兒老小日後怕也擡不起頭,因爲我縱死亦是敗軍之將,我丟了大唐軍人的臉,愧對陛下和社稷……”

李素皺了皺眉,顯然,蔣權的想法與他很不一樣。

“以身殉國?你怎會有如此想法?”李素滿臉不認同地看着他:“打不過就跑啊,爲何要殉國?”

蔣權吃驚地擡起頭:“打不過也要打啊,大不了一死,怎能逃跑?別駕的想法恕末將無法苟同!”

李素背靠着城牆箭垛,半躺半坐在地上,此時已是深夜,攻城的敵軍已撤回中軍,今晚估摸不會再打了,城牆下,一隊一隊的民夫和城中的婦孺們擡着一筐筐熱氣騰騰做好的晚飯,蹣跚走上城牆,給守城的將士們輪着分發。

大戰之後,西州的城牆上仍散發着濃濃的血腥和焦煙味道,可是此刻的畫面看起來竟有幾分寧靜祥和之氣,委實很奇怪。

既然閒着,李素不介意跟蔣權談談人生,很嚴肅的談人生。

他很擔心,若他和蔣權的思想不能統一的話,將來他逃跑時蔣權很有可能扯他後腿……

“殉國……能給大唐帶來什麼好處?”李素忽然問道。

蔣權愕然:“好處?這個……殉國,全臣節也,與好處有何干系?”

李素嘆道:“打個比方啊,如果西州守不住,我們是領着百姓逃出城去,還是死守在城池裡,與敵血戰至死?如果我們死了,那麼,死了便死了,敵人會用刀劍在我們的屍首上戳來戳去,讓我們死得更徹底,更零碎,結果呢?城還是丟了,人也死了,敵人親手把我們變成一具具屍體,敵人也放心了。可是如果預見到守不住西州,我們事先逃出去了,然後呢?”

蔣權傻傻地看着他,遲疑道:“然……然後呢?”

“然後,我們可以回沙州和玉門關求援兵,我們可以上疏陛下和三省,請求撥付兵馬和糧草,請求大唐將士助我們奪回西州,最後還可以領着兵馬,橫掃整個西域,今日對我大唐失了臣禮,膽敢進犯我大唐城池的小國們,皆是我們大唐鐵蹄將來必踏之地……”

李素攤了攤手,笑道:“你看,我們如果不死,留着有用之身,能做多少事情?這些雖然是西州失守後的事,可它的結果最終還是揚眉吐氣的,而且這些事,死人是絕對做不出來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死了,就真的永遠失去翻盤的機會了,而活着,卻有無限可能。相比之下,城池失守時以身殉國,你覺得有價值嗎?”

一番說不上正理還是歪理的言論,蔣權被李素洗腦了,傻傻地搖搖頭。

李素很欣慰:“蔣將軍,你終於悟了,我心甚慰……話先說前面,西州失守,我若想跑時,你不但不能攔着,還要一路護我周全,畢竟我……值得被人捧在手心裡。現在嘛,你該去巡城整軍了,你看,我們仍在爲這座城池而盡力,直到它失陷前的最後一刻。”

蔣權如同被催眠了似的,傻呆呆地站起來,雙目無神空洞,彷彿雙腳離地般飄着走了出去,顯然李素一番歪理令他的信仰有崩塌的先兆……

李素仍坐在地上,摸着下巴開始琢磨下一步。

理智而現實的說,西州恐怕真的守不住了,城裡不到兩千兵馬,即將到來的敵人卻很可能數萬,敵我太懸殊,李素縱有通天之能亦回天乏術,所以,擊潰眼前這兩千多敵人後,在敵軍大部圍城之前,必須想好退路,該跑路時一定要毫不猶豫地跑,而且跑得問心無愧,因爲他盡力了。

李素沉浸於思緒中,可蔣權卻回來了,這次雙腳穩穩踏在地上,不是飄回來的。

“李別駕,末將剛纔仔細想了想,覺得還是應該以身殉國!”蔣權語氣堅定地道。

李素收回思緒,然後嘆了口氣,很敷衍地拱拱手:“願聞其詳。”

“沒有理由,身爲戍邊武將,城在人在,城失人亡!至於以後的收復,報仇等等,自有別人來做,我看不到了,可我能讓敵人看到的是,我大唐永遠不曾屈服的精與氣!一個國度,它的將士有與敵皆亡的勇氣,那麼,任何鄰國從此以後都不敢輕捋虎鬚!嗯,就這樣!末將巡城去了。”

說完蔣權轉身便走,每一步都邁得很踏實,像一座推不倒的碑。

****

ps: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七百二十五章 舅甥相見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戰餘生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七百一十章 取捨抉擇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求本月保底月票!!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命官司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
第七百二十二章 君臣議農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東宮第九百零四章 亂後反擊第一百四十五章 冷靜屠夫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七百二十五章 舅甥相見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衣錦還鄉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門認親 上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三百九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禍言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戰餘生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七百一十章 取捨抉擇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 上第四百一十章 去留之爭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七百三十七章 豁然開朗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六百零七章 自亂陣腳第三百一十五章 單手活擒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求本月保底月票!!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三十六章 再入長安第三百一十六章 小試身手第五百一十六章 長安亂戰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別後敘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獄問罪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瀾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三百四十六章 稱量英雄第四百八十九章 太子失德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命官司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舊案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三百四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盡孝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晉爵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二百零一章 化解干戈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信不敬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進意圖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門閥無情第七百二十章 故人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