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命官司

恐龍的話題不好解釋,當然,對李素來說,最主要的是懶得解釋,這個話題延伸開了,大概要從物種起源開始說起,從單細胞到白堊紀,再到猿猴,而且這個話題很明顯跟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有衝突,李治肯定不服氣要和他爭執,爭到最後必然以李素的**爲結局。≯ >

因爲一個話題,搞出這麼多事,多麻煩。

所以李素決定略過去,重新找一個能完美符合李治智商的話題,以求達到賓主盡歡的效果。

不過小屁孩李治卻顯然不想錯過如此有趣味的話題,李素試着轉移了兩次話題,都被他成功繞了回來。

“霸王龍是啥意思?傳說中龍生九子,囚牛,睚眥,嘲風等等,可裡面沒有一個叫霸王龍的啊……”李治的眼睛眨啊眨,充滿了求知慾。

“哦,可能是龍的私生子吧,要不就是妾室生的庶子,不記入族譜的。”李素隨口敷衍道。

敷衍的答案令李治若有所思:“聽起來似乎有點無稽,但也不是完全沒道理……聽說貞觀九年時,有農戶在岐山挖出一塊很大的頭骨,看起來像龍,其頜張開可完整含下一個壯年男子,想必龍確實是存在的……”

李素有些驚訝,這個年代的人居然就挖出恐龍化石了?

想結束這個話題,李治卻又提出了新的疑問:“不過還是說不通,龍是騰雲駕霧,凌於九天之上的,它們應該早已脫離了生死輪迴,與天同壽纔對,爲何還能在人間現它的骸骨?”

“可能飛行時失事了吧……”李素笑撫狗頭:“回去問你父皇,理論上來說,你父皇就是龍進化而來的,到了晚上說不定還會在寢宮裡嗷嗷的叫……殿下吃飽了嗎?吃飽了還不滾回家,老賴在我家幹什麼?”

…………

招待吐蕃大相的差事比較容易,等他來了長安便帶着他滿城遊玩,像給皇軍帶路的漢奸翻譯似的,如果這位吐蕃大相比較好色的話,還得帶他逛青樓,每當他兩眼放光說一句“花姑娘喲西”之類的吐蕃語,李素就得屁顛屁顛幫他安排好,順便還得給他付嫖資,然後站在門外乖乖等他完事……

這種差事……看起來不是一般的賤啊,李素忽然覺得有點心塞。

第二天,禮部來人了個通知,吐蕃大相官駕已至鳳州,五日內到達長安,請李縣侯做好準備。

李素左思右想,覺得自己唯一能做的準備便是給錢袋裡裝滿銀餅,用來給吐蕃大相付嫖資,當然,還得開票,不然沒法跟戶部報帳,如果嫌丟人的話,票開成“辦公用品”也可以。

***

時已夏至,雪災的陰霾漸漸從大唐散去,從去年隆冬到今年夏至,大唐可謂咬牙撐過了又一次嚴峻的考驗。

春播誤了時,土地仍舊荒蕪,朝廷從各道緊急籌備來的賑災糧食一車車地運往長安,長安城外的流民仍過着半飢半飽的日子,儘管人人都知道這是個災年,可是城外難民棚帳區卻沒有了那種凝重緊張的氣氛,大家守在棚帳裡,每天到飯時便從居住區走出來,安靜且有秩序地排隊領糧,吃完後自覺地默默地回到棚帳區,繼續等待下一個飯時。

偶爾能聽到從居住區裡傳出幾聲含糊不清的秦腔小調,伴隨着一陣輕鬆的鬨笑,和婆姨們羞澀不堪的叫罵聲,顯然有人閒暇時開了葷腔,一陣笑鬧過後,棚帳恢復了安靜,沒過多久又能聽到小孩的哭聲,接着又是大人哄,小孩鬧……

很生活化的氣氛,哭也好,笑也好,罵也好,每一道聲音都飽含着濃濃的市井味道,一片片無垠的棚帳彷彿變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城鎮集市,生活在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是城鎮的一員,大家同悲同喜,甘苦與共。

可惜的是,棚帳並非城鎮,它頂多只是一座收容過客的驛站,有人來,也有人走,每天重複着相聚與分離。

終是故土難離,當大雪融盡,天氣轉暖,流民們開始攜家拖口離開,官府的官員每天都在聲嘶力竭的宣傳,勸百姓回到家鄉,抓緊農時,準備種植一些應時的作物,麥子種不成還能種豆,種油菜,種瓜,並且一再保證當地官府仍舊提供賑糧,直到撐過這個災年。

百姓終究都是有骨氣有自尊的,誰也不願意像個廢人似的被官府養着,於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棚帳區的離別越來越頻繁。

與朝夕相處的鄉親告別,再鄭重地朝長安城方向跪拜,一戶又一戶的流民離開了棚帳,踏上了歸鄉的路途。

因災難而相遇,因希望而離別,每天每時,長安城外的棚帳內上演着同樣的告別與痛哭,轉過身時,又是充滿憧憬的微笑。

*****

許敬宗很突然地來到李家。

算算日子,似乎很久沒見了,李世民北征薛延陀一役,震天雷在其中揮了重要的作用,薛延陀滅國後,火器局的地位似乎越來越重要了,李素被調離火器局後,許敬宗暫代火器局監正一職,從此沒日沒夜爲大唐製造大殺器。

有時候李素總會忍不住惡意地揣度許敬宗的心理,每天坐在一個只需一點火星就會轟然爆炸的火藥桶上辦公,不知道許敬宗會是怎樣的感受,想升官,想抓權,可惜又沒有技術型的本事,終歸還是要付出一點代價的。

許敬宗來李家不是串門,從進門開始,他的臉色就不太好看。

如今李素與許敬宗不是上下屬關係了,再加上他是許明珠的堂叔,李素便以晚輩禮接待,執禮甚恭地將他迎進前堂。

下人奉上茶水,李素堆起了笑,還沒來得及開始客套寒暄,許敬宗便擺了擺手,憂心忡忡地道:“李監正……”

話剛起個頭,許敬宗苦笑道:“真是叫習慣了,改都改不了,現在該稱李縣侯了,你我既是曾經的上下屬,亦是姻親,尋常的客套虛禮還是免了吧,今日許某前來,是因爲有了一樁麻煩事,這樁麻煩事生在昨日……”

李素笑容頓時有點僵硬。

又是麻煩事!難道老天送他來這裡時怕他日子過得太無聊,順手便給他加了一個天生招惹麻煩的特殊屬性?加屬性也就罷了,爲何不順便再給他加一個擺脫麻煩的技能?

“堂叔且說,侄婿洗耳恭聽。”李素無奈地道。

許敬宗捋了捋一把飄逸的青須,不得不承認,老帥哥還是跟當初一樣的帥,哪怕此刻滿腹心事,那也是個滿腹心事的老帥哥,緊皺的眉頭令他更多了一抹成熟滄桑的魅力,同時李素也不得不承認,與許敬宗久違多日,今日一見仍有一種強烈的往他臉上潑硫酸的想法,這副長相實在對他在帥哥界的地位是一種嚴峻的挑戰,毀了那張臉才覺得舒心。

許敬宗渾然不覺李素此刻心中那些見不得光的陰暗念頭,捋着長鬚嘆道:“許某且先問李縣侯,多久不曾見過你的丈人了?”

“丈人?”李素愕然:“明珠她爹?”

許敬宗帥臉黑:“不然你還有哪位丈人?”

李素嘴脣囁嚅了一下,很想告訴他,理論上來說,當今陛下也勉強算他的丈人,只是這事搬不上臺面而已。

撓了撓頭,李素迷茫道:“今年開春我便被陛下遣至晉陽平亂,幾日前纔回長安,倒是去年時丈人來我家探望過一次,順便與我商量茶葉買賣一事,後來聽明珠說,丈人將家財散盡,拿出全部家當專做茶葉買賣,而且舉家搬到了長安城東市,在東市內買了一個店鋪……”

看着許敬宗沉默的神情,李素的表情不覺也凝重了。

“老丈人他怎麼了?”

許敬宗嘆了口氣,道:“我那堂弟,也就是你丈人,如今怕是處境不妙了。”

“出了什麼事?”

許敬宗嘆道:“他吃上官司了,而且……是人命官司!”

李素大驚:“丈人是老實巴交的買賣人,對誰都是笑臉相對,怎會扯上人命官司?”

許敬宗苦笑:“我也覺得不對勁,可他確實吃上官司了,如今已被打入了刑部大牢待審,昨天生的事,你丈母急得不行,急忙先給我報了信,本打算今日來你家求助,被我安撫住了,你丈母一介女流,此事還是由我來跟你說比較合適。”

李素急忙道:“明珠還不知情嗎?”

許敬宗搖搖頭:“她並不知,此事還是莫讓婦人知道比較好,她們對官司這種事一竅不通,只會又哭又鬧,知道了反而添亂,李縣侯你說呢?”

李素深吸一口氣,短暫的震驚後,此刻他已鎮定下來了。

麻煩來得猝不及防,許敬宗的話有道理,這個時候能支撐大局,解決麻煩的,還得靠家裡的男人,許明珠那裡暫且瞞着也好。

於是李素起身,走到許敬宗面前盤腿坐下,壓低了聲音道:“到底怎麼回事,還請堂叔詳細道來。”

許敬宗苦笑道:“昨天刑部差役來東市拿的人,除了你的丈人以外,茶葉店裡的幾名管事和夥計都被鎖拿了,說是你丈人賣的茶葉喝死了人……”

李素驚道:“這不可能!”

炒茶法是李素親筆寫下的秘方,然後交給了老丈人,炒茶這東西后世普通人家裡誰沒有個一兩斤常備?除了翻炒烘烤,裡面根本沒加過任何東西,純天然的茶葉怎麼可能喝死人?

許敬宗看着李素越來越鐵青的臉色,嘆道:“李縣侯,不管可不可能,事情畢竟生了,昨日你丈人下獄後,我急忙去刑部打聽了一下,半是仗着監正的身份,半是攀着以往的交情,才從刑部一個員外郎嘴裡套出了一星半點案情經過……”

嘿嘿冷笑兩聲,許敬宗道:“這事啊,麻煩很,不光是喝死人的事,還有更多的揪扯,你丈人去年買下東市的那家店鋪作爲茶葉店來經營,那家店鋪位於東市最熱鬧的地方,鋪面很貴,當時你丈人的錢財幾乎全部押進了茶葉裡面,所餘不多,於是便跟那店鋪的主人商議妥當,言定兩年內付清店鋪本金利息,那店鋪主人也答應了……”

“你也知道,茶葉這東西,其實還未曾普及開,如今大唐人喝這東西無非嚐個鮮,多數人喝茶還是習慣以前的老法子,所以這大半年你丈人的買賣其實並不太好,勉強保個本而已,那店鋪主人現你丈人的生意不太妙,擔心你丈人還不上買店鋪的錢,於是突然反悔了,說是必須半年內把錢交齊,否則收回店鋪,你丈人懇求多次,後來最近這兩次你丈人不知道是不是上了火,竟與那店鋪主人吵了起來,似乎吵得很激烈,差點動了手……”

李素疑惑道:“這與人命官司有什麼關係?”

許敬宗盯着李素,緩緩道:“因爲你丈人賣的茶葉,喝死的人正是那店鋪的主人!”(未完待續。)8

</br>

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給大家拜年!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六百六十二章 身處絕境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
第九十五章 公主索酒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七十五章 盡釋誤會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七百八十四章 深陷泥沼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殘 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雨過後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九百四十三章 官升右丞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給大家拜年!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涉朝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處世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八百四十章 毛遂自薦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商引資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八百零二章 得我爲君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宮第九百三十四章 踏上歸途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糧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第四十四章 行宮遇刺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六十九章 奏對問策 上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五十章 脫困求生 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圓滿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十二章 上達天聽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七百五十九章 復官晉爵第四十七章 遭遇挾持第十三章 藥王問道第二百七十章 醉翁之意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六十五章 少年英傑第一百八十六章 東市事發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二百三十一章 朔望朝參 下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現第一百八十章 文武有別第四百六十八章 丈量賜地第二百九十章 彎仔碼頭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世鄉愁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滿長安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戰 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六百六十二章 身處絕境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一百七十三章 度盡劫波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六百八十一章 宮闈密奏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盛裝赴約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