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

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天』 籟 小』說李素一不小心又把自己內心的陰暗面展現出來了。

說的其實沒錯,從祿東贊目光裡一閃而過的驚慌之色來看,李素覺得自己的猜測還是比較準確的,這傢伙果然跟自己想象中的一樣無恥,至於自己爲何會猜到如此無恥的想法……算了,不深究。

祿東贊臉色難看,他沒想到李素一語便道破了他的想法,當初在李承乾謀反之時,祿東贊便派人回吐蕃稟報松贊干布,請求派兵至兩國邊境,視唐國局勢而定進退。誰曾想唐國那位謀反的太子實在太不爭氣了,謀反被平定後,李世民也對朝堂進行了清洗,但作爲深富政治經驗的帝王來說,清洗的尺度和範圍是有着縝密思量的,原則就是亂朝堂而不亂天下,清洗的這些日子,與太子謀反案有牽扯的人等悉數被拿,可是三省六部每日仍舊不慌不亂地處理國事朝務,一點也沒耽擱,更沒有意料之中的天下大亂。

原本以爲走了一步妙棋的祿東贊,現在明顯感到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大軍陳兵邊境,反倒被唐國君臣拿住了把柄,原本對唐國和親之事出爾反爾而理直氣壯的吐蕃使團,現在現自己並沒有那麼理直氣壯,風水輪流轉,現在似乎輪到自己心虛了,因爲在和親之前,吐蕃已對唐國幹過一件理虧的事,這事還偏偏無法辯解,怎麼解釋都說不通,沒事向兩國邊境增兵五萬,該怎麼解釋?難道說這是我們吐蕃的福利,請這五萬人來邊境郊遊燒烤開年會麼?

看着祿東贊陰晴不定的臉色,李素笑了笑,道:“祿兄,若說仁義,我大唐君臣對兄弟友鄰向來仁義無雙,寧教天下人負我,不使我負天下人,平定李承乾謀反已經有段日子了,我大唐皇帝陛下早在月前便接到了邊城急奏,陛下失望之餘,對祿兄可仍是以禮相待,並無半點怠慢之處,對貴國使節,大唐自問仁至義盡……”

頓了頓,李素接着笑道:“祿兄深諳中原文化,當知我們千年前有位聖賢,名叫孔子,他曾說過一句話,他說‘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就是說,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若你負了我,做了對不起我的事,那麼,我也不會熱臉貼冷屁股,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以公正之心對待辜負我的人,這就是所謂的‘以直報怨’,祿兄,貴國大軍陳兵邊境,對我大唐虎視眈眈,如此情勢之下,我大唐若還依照前約,送文成公主去和親,貴國未免太天真了,真以爲我大唐怕了你們?大唐有必要自甘下賤去維護吐蕃和大唐之間那可笑的和平嗎?”

祿東贊表情尷尬中帶了幾分憤怒,然而,再也沒有像剛纔那樣激烈了,顯然李素這番話將時勢剖析得很透徹,而且說的都是實情,祿東贊已無言以對。

沉默半晌,祿東贊終於找到了理由,緩緩地道:“李縣侯恐怕所言不實吧?據老夫所知,貴國皇帝陛下之所以反悔和親,實因文成公主殿下與真臘國王子有了私情……”

看着李素冷笑了一聲,祿東贊接着道:“李縣侯不知收取了江夏王殿下多少好處,竟充作幫兇,在此事裡推波助瀾,慫恿貴國皇帝陛下背信棄義,這一切皆因李縣侯而起。”

李素正色道:“胡說八道,沒有證據不要亂說污我清名,什麼收取好處,你哪隻眼睛看見了?世人皆知我爲官清廉,怎麼可能做出如此無恥之事?”

祿東贊怒哼一聲,捋着長鬚嘿嘿冷笑。

“再笑得這麼難看我便拉你見官了啊,告你醜陋罪。”

祿東贊怒目而視。

李素點點頭:“對,維持這個表情,比剛纔好看多了……不怕實話跟你說,文成公主與真臘國王子確實是兩情相悅,早在一年多以前便互許終生了,若沒有你們吐蕃跑過來突然橫插一槓子,如今二人只怕早已雙宿雙飛,只羨鴛鴦不羨仙了……”

嫌棄地瞥了祿東贊一眼,李素嘖地一聲:“你看看你們吐蕃,造了多大的孽,棒打鴛鴦要折陽壽的,你們不但沒有一絲愧疚,反而質問我大唐反悔和親,貴國的禮樂早已崩壞了吧?”

祿東贊臉都氣綠了,深深覺得跟這種混賬無法聊下去,並且再次對中原儒家文化產生了懷疑,宣揚人類真善美的儒家文化環境,爲何培養出了這麼一號無理取鬧的貨色?

祿東贊決定不跟他聊前因了,只聊後果。

沒辦法,李素的口才屬於胡攪蠻纏那一類,任何理虧的事到了他嘴裡打個轉兒,立馬變成了對方理虧,自己反倒成了受害者,一派歪理胡言卻偏偏無從爭辯,一開口爭辯便有更多的歪理等着他,一環接一環,形成了一個解不開的惡性循環,漸漸把自己逼進死衚衕。

祿東贊是吐蕃大相,有着高貴的身份地位,他沒有興趣跟一個無恥的年輕人繼續爭辯下去,就算爭贏了,對吐蕃來說也毫無益處。

“閒話休提,李縣侯,老夫只問你,貴國和親一事你打算怎麼辦?”祿東贊沉聲問道。

李素眨眨眼:“我先反問一句,貴國邊境的五萬大軍,祿兄做何安排?”

祿東贊冷冷道:“文成公主啓程赴吐蕃之日,便是吐蕃大軍撤兵之時。”

李素冷笑:“施以兵威,逼大唐就範?祿兄,你考慮清楚了?或者說,你這個決定是否也是貴國松贊干布的意思?”

祿東贊臉上閃過一絲遲疑,接着點點頭:“是,貴國出爾反爾,背信棄義,吐蕃揮義師而伐不義,王道也。”

李素嗤笑:“王道?義師?祿兄,這裡就我們兩個人,冠冕堂皇的話就沒必要說了,聽着噁心,若是吐蕃執意要戰,那麼,便戰吧,兩國和親一事就此作罷,明日我恭送祿兄離開長安,咱們兩國各自整軍備戰。”

祿東贊眼睛眯了眯,李素的反應令他有些不解,今日二人你來我往說了那麼多,算是不正式的兩國談判了,而談判是有技巧的,一般來說,只要雙方仍有一絲意願,當一方強硬時,另一方便會適時地妥協半步,然後各自繼續討價還價,就在這種互相不停的強硬,妥協的過程裡,力求找到一個雙方都能勉強接受的臨界點,那個臨界點往往便是最後能夠確定的條款了,這便是談判的作用。

祿東贊剛纔所謂的“揮義師而伐不義”,便是一種以強硬方式的試探,試探大唐的底線到底在哪裡,要怎樣纔會願意把文成公主嫁過來。

可是沒想到這個李素再次不按牌理出牌,居然沒有絲毫的妥協退步,一句話便強硬地堵了回去,讓談判霎時陷入了無法解開的僵局。

祿東贊開始猶豫了,從李素的語氣裡,他察覺大唐似乎真有跟吐蕃開戰的意思,就因爲五萬大軍陳兵邊境,大唐便欲開戰?這……皇帝陛下的脾氣也太大了吧?

思忖猶豫間,李素卻忽然站起了身,瀟灑地拂了拂袍袖,接下來的話不幸證實了祿東讚的猜測。

“沒什麼好談的了,祿兄,你我各位其主,來日戰場相見,也只能各自忠君之事,刀劍相向了,告辭。”

李素說完隨意地拱拱手,轉身便待離開。

祿東贊急忙起身,剛跨出一步,便見屋門外副使拉扎一臉惶急地走進來,顧不得失禮,當着李素的面,湊到祿東贊耳邊,輕聲耳語幾句。

祿東贊悚然大驚,目光陰沉地盯着他,用吐蕃語問道:“確定了?”

拉扎點頭:“確定了,尚書省和兵部的調兵令已出了長安城,連同皇帝的聖旨一起走的,直赴劍南道交州都督府。”

祿東贊神情閃過一抹慌張,喃喃道:“調撥三萬府兵……”

拉扎低聲道:“據傳聞,唐國皇帝有意任鄖國公張亮爲山南道行軍大總管,統領這三萬兵馬,明日便將啓程,對鬆州,茂州,綿州三城兵馬進行整合,伺機進軍鬆州邊境,與我軍遙相對峙。”

祿東贊眼皮猛地跳了幾下。

麻煩了!

看樣子,唐國皇帝似乎並非隨口說說的,當初李承乾謀反,吐蕃動五萬大軍威逼邊境,不可否認,在當時來說確實是個正確的做法,兩國之間並不熟,所謂“趁你病,要你命”,正是題中應有之義。

可是誰能想到,當初的一步妙棋,如今竟成了吐蕃早早埋下的一個隱患?

祿東贊來長安幾個月了,最初滿懷世界和平的美好願望,促使兩國結成親家,永結秦晉之好,現在事態卻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展,鬼知道這幾個月自己究竟經歷了什麼,好好的和親最後變成了兩國開戰……

祿東贊心中不由涌起一股悲憤之情。

剛纔我說開戰……真的只是隨便說說的啊,你們唐國的君臣是不是瘋了,居然玩真的?

**

ps:各位兄臺好厲害,開單章求了一下票,一天時間居然漲了一千多票,嚇壞寶寶了。。。

多謝各位慷慨,老賊無以爲報。。。。還有一更。。。(未完待續。)

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命官司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今天請假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
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九百四十五章 父子衷腸 上第九百二十四章 左右逢源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賜婚聖旨第五百零九章 無私奉獻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五百七十四章 聖命差遣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三百三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五百一十七章 召入宮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兕子頑疾第八百零三章 無藥可救第九百三十一章 入新羅境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六百三十九章 息事寧人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胡人商隊第七百七十一章 博取功名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十八章 胡家鉅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緣第一百一十四章 鏖戰鬆州 中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三百二十一章 西行艱辛第八百一十一章 局中局外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帥難決第五百一十二章 才人武氏 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間煙火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八百九十六章 再次攻城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地交易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五百四十六章 荒野截駕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二百零四章 寂寞高手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漸堅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閒落棋子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六十四章 橫截聖意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相逢夜色第八百四十三章 武氏問情第三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六百九十章 父子相殘 上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四百一十四章 戰前交鋒第七十二章 東陽傷情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師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一百五十五章 程府訓斥 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人命官司第六百一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六十三章 無意獻策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一百九十二章 傾軋猜疑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今天請假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三百三十章 民心不穩第八十三章 避而遠之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五百四十三章 丈人登門第三百八十四章 璀璨明珠封推感言兼求雙倍月票!!第一百零四章 聖意徵召第五百零六章 暫退一步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八百三十八章 曉以情理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三百三十二章 羣狼環伺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