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危言聳聽

無論歷朝歷代,百姓打官員是很嚴重的一件事,在各朝律法裡,不論對與錯,百姓打官員少說也是殺頭的罪,更嚴重的可能會被滿門抄斬,因爲官是皇帝統治天下百姓的代表,打官就意味着直接挑釁皇權,等於打皇帝的臉。

孫輔仁被揍得很慘,從政治角度來說,等於李世民的臉被揍腫了。

孫輔仁的憤怒當然能理解,如果李素被揍成這樣,早就氣得自爆了,只是孫輔仁話裡的“反賊”倆字,卻令李素神情凝重起來。

“孫縣令說‘反賊’,不知何意?”

孫輔仁強撐起身子,旁邊的夫人急忙扶起他,給他背後墊了一張褥子。

喘了幾口氣,孫輔仁輕聲道:“下官這幾日在晉陽西城外的營頭村,城中謠言四起,營頭村尤甚,下官聽說自上月因天災而誤春播始,營頭村的鄉民便頻繁鬧事,不僅村中盜掠案件增多,甚至一些謠言都是從營頭村先傳出去的,村裡百姓人心動盪,里正前往勸說也被打成重傷,下官這次帶了十來名差役去營頭村,爲的就是從源頭上把那些大逆不道的謠言全掐了,然後將造謠之人拿問以儆效尤……”

李素想了想,道:“孫縣令,不知營頭村的謠言主要說的什麼?”

孫輔仁道:“……說的全是誅心之言,什麼今上不仁,故上天降災於人間,是爲警醒百姓,若不能改換天地,不僅是今年,往後十年裡,天下都將災難不斷,謠言還說,這些都是可以證實的,從今上登基的貞觀元年開始,幾乎每年都有重大的天災,比如貞觀元年的山南道的蝗災,貞觀二年黃河決堤,貞觀三年江南道洪災……”

李素皺眉道:“這些鬼話百姓也信?”

孫輔仁露出苦笑,嘆道:“百姓信,因爲……這些不是鬼話,真的是事實,下官到了營頭村後聽到這些謠言,馬上命隨侍書吏翻閱志書,打算以事實駁斥謠言,可是書吏翻閱志書後告訴我,謠言裡說的從貞觀元年一直到今年的災難,是真實存在的,每一件都有志可查,顯然造謠的惡徒確實做足了功夫,百姓中有年長者,自然也清楚這些話的真假,於是一傳十,十傳百,營頭村的百姓們便都信了,只不過所謂的‘改換天地’之類的話太過誅心,村民不敢言罷了……”

李素不由也露出了苦笑。

謠言這種東西,也分低級和高級,低級的謠言自然是滿嘴跑火車,一通胡說句實話,經不起任何推敲和證實,這種謠言是最容易平息的,因爲它根本站不住腳,哪怕一句話都不辯解,謠言終究有不攻自破的一天。

而高明的謠言就麻煩了,九句真話摻一句假話,聽的人前面九句真話全信了,也推敲查證過了,最後再來一句假話,誰能不信?這種謠言往往生命力是最堅韌的,一旦起了頭就會如星火燎原之勢迅蔓延,而且謠言裡僅有的那句假話,往往是造謠者最終的目的,摻雜在真話裡的假話很容易被取信,而被取信的後果就是殺傷力巨大,不容易平息,造成的後果也是很可怕的。

從古至今的改朝換代,那些野心家們往往以宗教或上天之名煽動造反,謠言便是他們主要的手段方式。

晉陽城的謠言,無疑是屬於後者的,很麻煩很難平息的那一種,配合着李世民曾經不光彩的事蹟,還有這些年不斷的天災,以及今年降臨到每個百姓頭上的絕望生計,謠言迅醞釀酵,最終蔓延成災。

李素揉了揉鼻子,沒好氣地瞥了李治一眼,目光裡的意思很清楚,看你爹乾的好事!

李治渾然不覺李素不善的目光,反而憂心忡忡嘆了口氣:“如此說來,晉陽的謠言平息不了了?”

神情忽然一變,李治換上一副惡狠狠的表情,道:“本王倒想看看,到底何方惡徒膽敢煽動百姓改換天地,活膩味了,全都拿下砍了!”

李素斜瞥着他,道:“惡徒摻雜在百姓裡,你分得出誰是良民誰是惡徒嗎?”

李治惡狠狠的表情頓時一滯,接着像一隻扎破了皮的球,迅泄了氣,無比頹喪地道:“我分不出……”

李素淡淡地道:“那就等你分得出以後再放狠話,現在多看,多聽,少說,咱們如今要做的也是這件事,分出善惡,然後懲惡揚善。”

孫輔仁朝李素看了一眼,讚道:“侯爺年歲尚輕能有如此睿智,下官佩服,早年下官便聽說過侯爺之名,今日一見,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陛下遣侯爺和晉王殿下巡視晉地,實是聖明。”

李素笑道:“這些話可以留到以後再說,孫縣令再說說,你是如何知道打你的人不是鄉民而是惡徒,甚至是反賊?”

孫輔仁嘆道:“下官到營頭村後,先便召來當地里正詢問,里正說,咱們大唐的里正制分得很細緻,以四戶爲鄰,五鄰爲保,百戶爲裡,五里爲鄉,營頭村二百戶人家,恰有兩位里正,二人都說最近村裡多了不少生人,都是過路暫歇的行商走販,賣些雜物針線粗布等等,今年大災方興,村裡人心惶惶時,那些過路的行商卻愈多了起來,哪怕一天什麼都賣不出去,也笑呵呵的不以爲意,反而很喜歡跟村民們聊天,談天說地無所不言……”

“這些人從來不爲生計所憂,每到飯時便離村,午後又來,不偷不搶不討,就喜歡往村民扎堆的地方鑽,從此彷彿在村裡定居下來似的,里正年初時便感覺到蹊蹺,向縣衙稟報過兩次,可那時正好晉陽宮殿被大雪壓垮,下官忙得焦頭爛額,對此事並未上心,過了一個月,大災來臨,營頭村先便亂了起來,據說有人煽動鄉民搶了村裡的一家富戶,並且就在那時,一些大逆不道的謠言便毫無預兆地傳開了……”

“下官那時才知情勢嚴重,急忙領了差役去營頭村平息此事,結果剛聽完兩位里正的稟報,外頭便聚集起了無數鄉民,說什麼天災已至,百姓生計無望,要縣衙給個說法,朝廷到底管不管百姓死活之類的話,下官急壞了,便走到百姓人羣裡,對他們好言相勸不要相信謠言,並且許諾誓朝廷定會給百姓一個交代,定會撥付糧食賑濟百姓,然後……人羣裡便出一個聲音,叫百姓們不要信我的話,說什麼朝廷國庫已空,糧草顆粒俱無,哪有什麼糧食賑濟大家,這句話令百姓勃然色變,最後終於一不可收拾,百姓們便朝我和差役們動手了……”

“下官是個讀書人,本無縛雞之力,被打時只能雙手抱頭,旁邊的差役拼命護住我,可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周圍的百姓密密麻麻,拳腳如雨點一般,差役們拼了命也無法護我周全,下官依稀記得有人用木鋤的柄朝我太陽穴擊了一下,然後我就昏過去了,有幾人倒練過幾天把式,性子也火爆,一見情勢亂了,也不敢拔刀,怕鬧出大事,於是以刀鞘相抗,混亂中一通亂拍,這才從人羣中把我救了出來,大家護着我匆忙回了城……”

孫輔仁說了很久,似乎精力愈不濟,臉色更白了,虛弱地嘆了口氣,擡頭望向李素,道:“此事下官有做得不周全的地方,當初那些行商頻繁來往於營頭村時,下官就應該派人徹查此事,這是下官的不對,此事了後,下官自會向朝廷請罪,只是今日之事,下官敢問一句李侯爺,若說是鄉民無知,向下官動手也只是逞一時血勇,這話李侯爺信嗎?”

李素苦笑,孫輔仁的敘述很詳細,幾乎每個細節都說得很清楚,雖然沒有直接說出結論,可是連白癡都聽得出來,毆打縣令這件事,或許是鄉民動的手,但後面必有指使之人,那些莫名其妙出現的行商走販怕是脫不了干係。

“那些行商走販呢?”李素問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孫輔仁嘆道:“下官被打昏迷,差役們擡我回城的路上我曾有過短暫的清醒,當時便馬上下令將那些行商拿下,誰知差役們去了營頭村後現鄉民已散,不知所蹤,那些行商更是人影俱無,差役們沒有任何收穫,反倒是現兩位里正被打得重傷吐血,躺在地上動彈不得……”

李素想了想,扭過頭看着李治,道:“殿下,你覺得此事當如何處置?”

李治呆了一下,然後道:“馬上向晉陽周邊城池海捕文書,將那些行商的模樣畫下來遍貼晉中,哪怕能拿下一個都行。”

李素笑了笑。

嗯,還是個孩子,能想到這一層也算不容易了。李素也說不清爲什麼,如今總是有意識地在鍛鍊李治,考究他處事的方式方法,提點對錯,教他明辨是非善惡,而李治的態度也很端正,這些日子下來,李素都覺得自己漸漸成了他的老師了。

“殿下,如今最重要的不是緝拿那幾個小角色,其實那些人拿不拿下,於大局並無影響,重要的是穩定人心,人心穩了,謠言自然不攻自破,殿下再想想,我們現在應該如何穩定人心?”

李治偏着頭思索半晌,道:“糧食!糧食能穩定人心,咱們帶了糧食來,賑濟晉陽城內外百姓纔是迫在眉睫的!”

李素笑道:“殿下英明,就照殿下的意思辦。”

見二人如此對話,孫輔仁的眼神頗爲怪異,目光一直在二人身上打量不停,似乎對這兩位長安來的王爺和侯爺很好奇,好奇他們此行的主次位置似乎……顛倒了?而且這位小王爺居然也不生氣,活脫脫一副甘之如飴的樣子,似乎天生就覺得應該矮這位侯爺一頭,模樣特別的……賤?(未完待續。)8

</br>

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求保底月票!!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上架感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雨夜刺殺 上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上架感言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
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七百九十章 漸生疏離第二十八章 賣詩鬻文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將仇報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五百八十章 凍土難播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九百一十一章 軍心可用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第六百二十一章 入宮述職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求保底月票!!第九百六十一章 柩前即位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識利害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一百五十一章 挑撥是非第八十六章 蒙塵明珠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七百三十二章 以直報怨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義之士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上架感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第三百六十章 國戰私仇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第五百八十九章 借糧度厄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八百四十五章 責問訓斥第四百三十八章 誠信買賣第六章 王家損友第七百五十七章 請教釋疑第五百三十章 掘地三尺第七十三章 突降其禍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主夜宴 中下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老婆要生了,請假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三百七十五章 貶謫原由 上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三百六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獻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遷調西州第四十五章 行刺有因第六十一章 建蓋新房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雨夜刺殺 上第九十二章 溫柔歲月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家貴客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過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七百二十九章 東郊演武 上上架感言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節送禮第五百二十三章 侯爺滅佛 上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職加身第二百六十三章 聯姻作罷第九百二十七章 君臣決戰 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五百八十七章 立箸即倒第七十八章 損己利人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章 武家兄弟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六百一十四章 圖窮匕見 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二百三十章 朔望朝參 中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