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

“何錯之有”。

這是李世民的態度,一切壞事的生,他都不覺得自己有任何錯,錯的是別人,李世民太自負了,自負到了狂妄的地步,隨着這些年大唐擴充越來越多的版圖,李世民的自負和傲慢也隨着版圖的擴大而擴大,他漸漸把自己活成了一座不可攀爬的高山,永遠站在神靈的角度俯瞰世人。

神靈怎麼可能犯錯呢?

這位失敗的父親最失敗的地方在於,他從不覺得自己是失敗的。

兒子造自己的反,錯的當然是兒子,自己這個父親對他多年教導,爲他遍請世間名師大儒,時刻督促他的學業,給他灌輸治國安邦的道理,縱容他的各種胡鬧和殘暴不仁的行徑等等……

李世民捫心自問,自己這個父親已經做得足夠好了,是李承乾沒有珍惜,一次又一次消耗着他的寵愛和耐心,最終寵愛耗盡,他徹底對兒子失望寒心,這纔有了後來的易儲之議。

作爲父親,能給的都給了他,李世民曾經自省過,到底自己還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一次又一次的自問後,李世民愈覺得自己沒錯,是的,對這位嫡長子,李世民做得足夠多,足夠好了,仁至義盡之後,換來的卻是兒子刀劍相向。

這一刻,李世民的心痛得無以復加,曾經那個在他面前俯帖耳,恭敬孝順的兒子,今日搖身一變,變成了一隻嘴角噙血的白眼狼,此痛猶如萬箭穿心,生不如死。

相比兒子的背叛,更令李世民感到事態嚴重的是侯君集的參與。

“君集亦欲反朕乎?”李世民沉聲問道。

常塗垂頭道:“不知侯君集其意,但是這段日子東宮中人頻繁與其接觸卻是事實。”

李世民怒視他:“爲何不早報?”

常塗面無表情地道:“事無憑據,徒增麻煩,亦傷臣心,老奴壓而未報,直至今日方纔查實。”

李世民怒哼一聲,臉色卻愈凝重。

李承乾造反,他只是痛心,拋開感情方面的事不說,客觀看來,李承乾造反在李世民這種久經戰陣的人眼裡簡直就像一個大笑話。

長安都城擁兵十數萬,十二衛大將軍互不統屬,並無兵權,所有的兵權都牢牢掌握在李世民手中,李承乾年紀輕輕,朝中漸失陣營,軍中毫無根基,他造反頂多能湊幾千個烏合之衆,李世民撣撣灰塵的功夫便能輕易將李承乾平了。

可如今麻煩的是,侯君集竟參與其中了。這個人的出現令李世民不得不重視。

李世民很清楚侯君集對他有怨恨,滅高昌都城之後,李世民爲平衆怒而不得不將侯君集流放,雖說是依國法軍法而爲,但這個決定多少有些鳥盡弓藏的意思,李世民對他其實也是有些愧疚的,所以當初李素求情赦免侯君集,李世民等於有了臺階,順勢便下了,答應了李素的請求。

畢竟是多年的君臣,李世民原本打算對侯君集多加安撫,以恩典和手足之情消弭侯君集的恨意,可是……誰能想到侯君集竟捲入了太子造反一事中。

跟李承乾不同的是,侯君集在大唐軍中的分量可是非常重的,他曾任左右衛大將軍,李世民還是秦王時,侯君集便已是立功無數的高級將領了,雖然大唐軍制改變,大將軍並無調兵實權,可每個大將軍麾下舊部如雲,這些舊部各自統兵無數,若被大將軍誘之以情利,這些統兵的舊部若擰合成一股力量,那就實在太恐怖了。

一個大將軍的存在,對鄰國無異於一顆核彈,可一旦倒戈,對內也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威脅。

李世民面沉如水,冷冷道:“侯君集究竟反還是沒,你查不出嗎?”

常塗搖頭:“東宮中人入侯府皆是密議,無從得知。”

李世民仰頭閉眼,緩緩道:“如此,朕便當他已反了。……常塗,調集羽林禁衛,還有,擬旨予程知節,牛進達,李績三人,程知節接管左武衛,牛進達接管右武衛,李績統龍武軍,三軍進長安城,左右武衛入太極宮,龍武軍擊敵,左右武衛防衛宮門,羽林禁衛在兩儀門內佈下箭陣,任何人膽敢闖宮皆射殺之!”

常塗躬身領命。

殿外一道驚雷忽然炸響,雨勢如山洪傾注,打在殿頂的琉璃瓦上噼啪作響。狂風捲入殿中,吹滅了殿內幾盞宮燈,大殿陷入一片黑暗。

常塗剛準備命宮人點燈,卻見李世民朝他無力地揮手:“你去吧,朕想獨自坐一會兒。”

常塗躬身退出大殿,邁出門檻後忍不住回頭張望了一眼,卻見李世民孤獨地坐在殿內,像一個形將就木的老人,身軀佝僂蒼老,偌大的甘露殿被一種濃濃的悲涼痛苦氣氛包圍着,常塗看不清李世民臉上的表情,但他卻深深感到從李世民身上散出來的那股悲愴的氣息。

常塗看着李世民孤獨的身影,無聲地喟嘆。

江山共主,手握天下,那又如何?終究逃不過世情反覆,人心薄涼。

常塗走後,空曠寂靜的大殿內,忽然出一聲沙啞的咆哮,其聲若困獸嘶鳴,若鵬鳥哀啼,聲聲泣血,最後咆哮漸漸化作了哽咽,痛哭。憤恨痛苦的聲音在殿內悠悠迴盪。

“朕何錯之有,我兒何以負朕!”

太平村東面,窯洞外。

閃電,雷雨,一傾如注。

雨夜下,一場生死廝殺激戰正酣。

鄭小樓已身負大小十餘道傷,手中的利劍不知何時捲了刃,人已無力,劍尖低垂,鮮血順着劍刃蜿蜒,匯聚於劍尖,然後一滴一滴落在被雨浸透的爛泥裡。

李素留給李道正的十名部曲已戰死三人,餘者皆負傷,衆人強撐着力竭的身軀,在窯洞外稀鬆不成形卻難以逾越的防線。

窯洞內,是李家的主母和丫鬟,雜役們,部曲們這道用生命構成的防線成了他們最後的希望。

半個多時辰的激戰,敵人付出了三十餘條性命的代價,然而終究還是沒能越過那道防線。

敵我雙方膠着對峙,雙方都在用這短暫的時光迅恢復體力,等待迎接下一場更激烈的廝殺。

鄭小樓面無血色,鮮血從身上的各處傷口汩汩流出,他感到一陣頭暈目眩,只覺身體已虛脫,那柄輕盈的利劍握在手中都彷彿有千鈞之重,虛弱得連胳膊都擡不起來了。

與鄭小樓並排而立的七名部曲是方老五的手下,他們都曾經與李素經歷過西州血戰,今夜的情勢與當年一樣,都是以寡敵衆,都是斷絕生望,部曲們並無懼色,反而平靜地看着對面數丈之遙的敵人,嘴角帶着輕蔑的笑。

從西州回長安,進了李家的莊子,年輕的侯爺待他們不薄,侯爺的親人也待他們不薄,他們喜歡侯爺夫人帶着丫鬟不講道理似的給他們安排屋子,天熱送冰塊,天冷送被褥,他們更喜歡與李道正蹲在田邊,老老實實聽老爺子告訴他們農事技巧,順便開幾句葷玩笑。最喜歡的是侯爺,那個時刻懶散彷彿打不起精神的年輕人,卻有着一副寧死不屈的剛烈脾氣,無形中彷彿有種魔力,讓人忍不住追隨他,爲他搏命,爲他效死。

爲這樣的一家人捨生赴死,此生已無遺憾。

所以部曲們都很平靜,哪怕明知自己已陷入死亡的邊緣,他們仍滿不在乎,寥寥數人,慷慨從容,寧死不退。

李家部曲的對面,領隊的校尉已膽寒心顫。

原本以爲奔襲而來只是殺幾個老弱婦孺,手到擒來般輕易的事,最後卻變成了一場遊走在生死邊緣的驚心血戰,區區十來人,楞是把上百號人攔在窯洞外,每邁進一步都要付出性命的代價!

對方也有傷亡,從十來人到現在只剩了七八人,校尉看得出他們已力竭,已疲憊,甚至有的人連刀都握不住了,可看到他們平靜從容的模樣,校尉打從心眼裡畏懼,外表再如何不堪,橫在他們面前的都像一座無法攀越無法征服的高山,偉岸,堅硬,不可動搖。

扭頭看着自己身後大約七十餘袍澤,再看看對面稀稀垮垮隊不成形的七八個人,校尉心中掙扎不已。

七八個人對七十人,原本毫無懸念的廝殺,可他卻越來越沒有把握,因爲他們的敵人似乎強大到無法戰勝,不知怎樣的意念在支撐着他們,居然硬挺到現在。

猶豫半晌,校尉狠狠一咬牙。今夜已是必敗之局,無論太子事成與否,李家人若未除,等待他的都是軍法無情,不如索性放手一搏,先攢點籌碼在手裡,方可保得性命。

“兄弟們,再鼓把勁,他們撐不住了!”一道炸雷響起,校尉揚刀厲聲吼道。

七十餘人強打起精神,如同狼羣一般扇形散開,呈半圓狀舉刀緩緩朝鄭小樓等人逼近。

鄭小樓半闔的雙目猛然圓睜,看似力竭的身軀不知哪裡冒出來的勁道,手掌一翻,利劍在夜色下暴射寒光,劍尖遙指前方,微顫而堅定。

其餘的七名部曲也忽然露出剽悍之色,橫刀而立,目露兇光。

又一場生死豪賭,在雨夜下緩緩開啓。

“上!”校尉下了軍令,七十餘人蜂擁而上,數十柄利刃朝鄭小樓等人劈砍而來。

鄭小樓和部曲們慘然一笑,卻毫不畏懼地迎上。

這是最後一次搏殺了,因爲他們僅餘的力氣只夠支撐這一次搏殺了。

雙方短兵相接前的一剎,鄭小樓身後忽然傳出一道暴烈如火般的怒吼聲。

“欺人太甚!當我李家無人麼?”

雙方頓止,同時扭頭望去,卻見李道正穿着一副不知從哪裡掏出來的老舊皮甲,皮甲上厚厚的灰塵都沒擦,手裡握着一支丈二長戟,戟尖已鈍,佈滿鏽色,顯然是很早以前的老物件了,此刻李道正皮甲披掛,手執長戟,目露煞氣,威風凜凜地站在窯洞外,與往常那佝僂畏縮的老農形象盼若兩人。

敵人驚呆了,李家的部曲們也呆了,從來沒見過老爺這般形象出場。

唯獨鄭小樓彷彿早已知曉,臉色仍舊平靜如水,絲毫不見驚訝之色。

校尉被李道正的模樣嚇到了,因爲這位老農模樣的人此刻的扮相說不出的怪異,連他也搞不清這人到底是誰,爲何在這最後的緊要關頭忽然冒出來。

“你,你是……”

李道正冷哼:“我是李素他爹,你們辛苦跑來趕盡殺絕,我就是你們趕盡殺絕的對象。”

校尉一驚,接着大喜:“兄弟們,除了他!”

七十餘人轟然而上,鄭小樓和部曲們大急,奮力廝殺,且戰且朝李道正方向退去,試圖保李道正周全,然而對方畢竟有七十餘人,鄭小樓等人使盡力氣和招數,終究擋不住敵人不要命似的衝擊,仿若大堤決口一般,二三十人繞過鄭小樓,從側面迂迴而過,迅將李道正包圍起來。

李道正仰天哈哈大笑,身軀突然一沉,手中生了鏽的長戟猛地橫掃,光影掠過,地上頓時躺下了七八人,隨即李道正嘿然大吼,一戟戳去,正中一人心窩,戟尖入胸數寸,一條人命已收割。

敵人被李道正隨手使出的凌厲兩招驚呆了,數十人圍着他,一時竟無一人敢上前捋其鋒芒。

“這,這是……龍武軍中的招數!”一名敵人失神地喃喃道。

李道正豪邁大笑,長戟猛地朝地上一頓,喝道:“眼力不錯,某曾是大將軍麾下親衛,退則牽馬墜蹬,進可轅門射戟,帳下效力十年,百戰而還,尚有餘勇可賈,爾等宵小,可敢試我鋒芒!”

校尉不甘心地咬咬牙,赤紅着雙眼,厲喝道:“上!”

李道正哈哈一笑,手中長戟幻化漫天虛影,看架勢分明是個殺人的老行家,二三十人蜂擁而上,漫天虛影化實,長戟橫掃下路,虛晃過後猛然一挑,又是一人被刺得透心涼,衆人大懼,紛紛後退,這一招虛虛實實,竟不知如何抵擋,比起前面那個執長劍的沉默漢子鄭小樓,眼前這個揮舞長戟的傢伙似乎更難對付,因爲他的招式套路是真正兩軍對陣時使的招數,簡捷有效,招出必見血而歸。

連殺兩條人命,李道正似乎激了心中隱藏多年的豪情和殺氣,舉戟斜指夜空,雙目怒視羣敵,口中忽然如山崩地裂般迸出一個字。

“殺!”

一字落音,天地變色!(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宮消息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四百八十四章 和風細雨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威無常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一章 貞觀你好
第四百二十二章 王師徵西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將相鬥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五百零五章 斯文打劫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請圈禁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五章 談談理想第二百八十一章 帝心欲糜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四百五十八章 近鄉情怯第八百一十二章 途窮問計 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論道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輕狂第四百七十八章 東宮消息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第八百九十九章 親自上陣第六十章 再談人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霸臨西州 下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有生之年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職第三百零二章 諫書犯顏 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八百九十二章 前憂後患第七十四章 擄掠進府第六百一十九章 製造時機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八百二十九章 清者自清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僱於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決意易儲第八百八十一章 航海回訊第七百四十一章 迎刃而解第八百三十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陽鬧喪 上第五百七十八章 江湖險惡第四百三十一章 潰敵克復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龍入海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第七章 天降橫禍第六十七章 微服訪賢 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三十一章 各爲其主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七百零五章 英雄羽翼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四百八十四章 和風細雨第三百四十七章 所謂民心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東征啓戰第八百一十五章 開誠佈公 上第七百零六章 蹊蹺之禮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二百一十六章 無端生禍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十一章 活體實驗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六百三十四章 善惡之念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二十一章 上學讀書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威無常第二百六十五章 解除婚約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滿院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九百四十九章 冊立太子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綢繆第八十九章 魔王醉酒 上第九十六章 酒入天聽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關節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六百六十九章 李家丫鬟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七十一章 東陽探監第六百四十三章 庶子直諫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襲第六十八章 微服訪賢 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大恩未報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第二百五十七章 江湖伎倆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一日定情第一章 貞觀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