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陽舊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李承乾從中年道士的話語中聽說了濃濃的哀傷之意,這絕不是爲了現今遇害的百姓,而是對當年南陽發生的事耿耿於懷,所以李承乾相信他一定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中年道士複姓諸葛,單名一個逸字,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後人,其父當年在南陽也算是個名士,頗具家財,爲了紀念其先祖諸葛亮的豐功偉績所以修築這座道觀。

大業年間,天下大亂羣雄並起,在南陽一帶也出現一個反王-朱桀,這個反王剛開始確實是打着爲民請命的、拯民於水火的旗號起事的,也正是如此才吸引了不少的人才投效,所以在短短几年的光景,在荊襄一帶闖下了赫赫威名,就連貞觀初的兇匪-丁捷也只是其麾下的一名小校。

如果不是朝廷派了侯君集前來鎮壓,那荊州、襄陽一帶姓不姓李,就是未可知之數了,由此可見朱桀調教出來的人有多難纏了。

諸葛逸的父親也是投效南陽軍的謀士之一,和其他荊襄的文人一樣,他們都覺得朱桀是劉備、曹操一樣的梟雄,正所謂時也勢也,王侯將寧有種乎,當年漢高祖劉邦不也是州府小吏嗎?他不也開創了大漢數百米年的基業嗎?

就在衆文士志得意滿想輔佐明主在亂世中開創一番大業的時候,朱桀變了,變得突然不可理喻起來,其中最不能讓人理解的就體現在他的練兵之法上,那就是讓部隊食ren練膽。

也不知道是誰告訴他,秦始皇之所以能以十年之功便統一天下,就是因爲手下有一支悍不畏死的軍隊,而這練兵之法就是食ren練膽,泯滅了人性,自然就無所畏懼,所向睥睨了。

對於這樣的無稽之談,朱桀是深信不疑,他沒讀過多少書,當然不知道秦統一天下是六代君王辛苦耕耘的結果,他所看重的正是秦軍兇悍的戰鬥力,所以坐着皇帝美夢的他當年想借此打造一支無敵於天下的虎狼之師。

剛開始的時候,朱粲先在部隊中宣傳食ren肉的好處,什麼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就是人肉,食ren肉能夠吸收他人的力量使自己更強大等等。之後,朱粲還在部隊中開展食ren比賽、舉辦ren肉烹調比賽、交流食ren心得等等。

朱粲還把ren肉分成三六九等,他認爲小孩的肉爲上等,稱其爲“和骨爛”,意思是說小孩子肉嫩,燉的時候連肉帶骨一起煮爛。年輕女子的肉稍次,稱其爲“不羨羊”,意思是說這種人肉的味道比羊肉還好。最次的人肉是老人的肉,稱其爲“饒把火”,意思是這種肉在蒸煮時要多加把火才能煮爛。

在食用ren肉的方法上,朱粲的部隊想出了各種令人髮指的烹調方法。有的是把人置於大的容器內,用文火慢燉;有的是把人綁在鐵架上用大火猛烤,有的是把人大卸幾十塊,用於蒸煮、煎炒;還有的是把人掏空內臟後,像醃鹹魚一樣,用鹽醃上,曬成肉乾,當作軍糧,隨吃隨取。

當時人們聽到這位著名的吃人魔王朱粲的名字就避之不及。吃ren肉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食ren肉上癮。朱粲帶領的部隊所過之處,不僅殺光、搶光、燒光還要全部吃光。到了戰亂後期,人肉已經成了朱粲部隊的常規軍糧。

大唐立國後,朱粲派遣使者到長安請求投降,李淵下詔封朱粲爲楚王。隔月,又派遣段確慰問朱粲,段確是有名的酒鬼,一次在酒桌上問朱粲:“聽說你愛食ren肉,ren肉到底是什麼滋味”

朱粲回答說:“吃酒鬼的肉就像吃酒糟豬肉。”這話讓段確很生氣,隨即罵道:“狂賊,你入朝後不過是個奴僕頭目而已,還能再食ren肉嗎”

朱粲下令捉住段確和幾十名隨從,把他們全部煮熟,分給身邊的人吃,隨後朱粲前往洛陽投奔王世充。武德四年,次子秦王李世民率軍攻打王世充,王世充兵敗投降,並抓獲朱粲給這個食ren魔王的罪惡的一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也正是這個時候,諸葛逸的父親和幾個好友趁着亂勢逃離的軍中,回到的臥龍崗,並在道觀中出家,每日都在神像前懺悔不已,沒過幾年就都鬱鬱而終了。

諸葛逸也是在其父臨終前的懺悔中才得知他們當時爲了保住性命,是如何昧着良心爲這魔王贊畫兵機,禍害了無數的生靈。所以他要求諸葛逸不要把他藏入祖墳,他沒有顏面去地下的列祖列宗,同時也要求兒子在道觀出家,懸壺濟世,替他多贖上幾分罪孽。

在說法其父輩經歷的時候,諸葛逸面色顯得非常痛苦,可以看得出來他對當年父親等人投效朱桀深感不值,一腔爲民請命的熱血結果是助紂爲虐,換成是誰也會抱憾終身,要是沒有那一時衝動,到了現在也是樂天知命、知足常樂了。

“亂世之中,人如芻狗,活着本就不易之事,道長不必如此掛懷!據晚輩所知朱桀的舊部除了大盜丁捷之外,都被皇帝全部處斬於洛陽,那支食ren軍隊已經徹底滅亡,根本就沒有漏網之魚。”,李承乾放下手中的茶盞淡淡地說着。

聽完李承乾的話,諸葛逸搖了搖頭,隨即說道:“那也未必,丁捷是不願離開故土半路跑的,可既然家父他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能跑出來,那些五大三粗的軍士就不能跑出來兩個嗎?顯然是存在很大的可能的,少年時貧道見識過那是個什麼樣的軍隊,所以這也是貧道坐立不安的原因。”

“三位問的如此詳細,怕是朝廷派來調查此案的官爺,要是有什麼能幫上忙的請儘管開口,貧道在附近幾個縣行醫多年,熟悉的鄉親有很多,有他們幫忙的話,相信對你們破案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道士與和尚不同,在亂世中,和尚封寺以求避世,不沾因果,而道士則背劍下山拯民於水火,回過頭來,天下太平了,他們這兩種人則又顛倒過來,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李承乾對於和尚從來都是不假眼色的。

“道長既然如此盛情,那我就不藏着掖着了,我們還真的急需熟悉當地民情又有人情的嚮導,不知道道長意下如何?”

“這是義不容辭的事,可不能走的時間太長,你們也看到了,這些小道童都是半大的孩子,根本就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他們都是貧道撿回來的,本就可憐之人,要是因此丟了性命,那貧道這心怎麼能安呢!”

諸葛逸的話說完,李承乾滿意的笑了笑,這道士還真是有良心的高尚之士,就憑這一點,自己也得表示下安他心啊!

於是笑着回了一句:“這個無妨,你這道觀不小,再住下點人也沒人,我把隨行護衛留下二十人來保護這些孩子,這下道長可以放心了吧!”......

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宮就是要樹立一個榜樣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鴻臚寺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給誰看!第六百二十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五百零三章 飯桌上的學問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絕不含糊的李麗質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吳府作客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枕頭送的太及時了吧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六百七十五章 別給臉不要臉第九百零八章 手腳乾淨的“賊”!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七百七十一章 九屍迎賓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臣閒話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一十一章 愛妃,你辛苦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雙“虎”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五百六十二章 歡聲笑語中的人心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三百四十七章 爺的錢可不好拿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團和氣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二章 東宮的新主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給誰看!第七百七十七章 專門坑舅舅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五百五十一章 見過坑的,沒見過這麼坑的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願的時候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
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沒問題!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宮就是要樹立一個榜樣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層層封鎖啊!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六百六十章 荒島會議那點事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鴻臚寺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給誰看!第六百二十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一百八十章 矯枉必學過正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九百七十八章 亂花迷人眼!第七十七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1)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時候第五百零三章 飯桌上的學問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絕不含糊的李麗質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開天闢地的李世民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說不讓我吃你的東西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吳府作客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願看到的背叛!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爲賊第四百零八章 知錯能改的皇帝第二百四十八章 這枕頭送的太及時了吧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四百零九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六百七十五章 別給臉不要臉第九百零八章 手腳乾淨的“賊”!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陽宮級別最高的保安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一百三十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七百七十一章 九屍迎賓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節,貧道日你大爺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爺永遠是你舅爺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臣閒話第五百七十六章 繼續唱、繼續跳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七百一十一章 愛妃,你辛苦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雙“虎”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們可是親兄弟!第八十八章 視察書院工程第五百六十二章 歡聲笑語中的人心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請你們吃肉!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慶殿駁論(2)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三百四十七章 爺的錢可不好拿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團和氣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六百六十五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六百七十九章 險中求富貴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四百九十四章 豔名一夜蓋長安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來越有意思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二章 東宮的新主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給誰看!第七百七十七章 專門坑舅舅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實你不必這樣!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訴那禿驢,本宮在這等着他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賣員”惹得禍!第五百五十一章 見過坑的,沒見過這麼坑的第七百零五章 父子之間是要糊塗着過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二百七十章 貞觀朝第一孝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輕輕的一拳!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煙閣(二)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願的時候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