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狹鄉遷寬鄉!

土地是生民立身之本,賦稅是國家收入之源,農桑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永遠都是重中之重,歷朝歷代無不以此爲國之大政,大唐要想永遠保持國力上的優勢,那調整農桑上的弊端就成了刻不容緩之事。

朝廷每年大考的時候,農桑之論都是必考之題,其目的就是讓入仕之官勿忘國家、生民之本,好生在野爲天子飼牧一方。

前番朝廷收天下fo門之地,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地方土地上的矛盾,可這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根本的上的問題;是以李承乾特意上了一本論狹鄉遷寬鄉,移民戍邊的本章。

可這是關係國家根基之事,李世民不得不持重處之,並沒有着急與諸相商討,而是把三個兒子叫來,家中的意見統一了,外面的事纔好說。

自北魏至唐,在土地政策上皆施行均田制,凡諸地狹人多之處,有進丁受田而不樂遷者,則不能依例受田,其民戶受田數量大多少於寬鄉。換一種說法就是地廣人稀的地方爲寬鄉,地狹人稠的地方爲狹鄉。

且勳貴士紳皆不用納賦從役,國家的財政來源皆來自於小民百姓之身,一旦出現什麼天災人禍,則百姓顆粒無收,朝廷府庫也將陷入空虛之境。於國來說這完全就是一場豪賭,好壞全看天意,不管皇帝還是李承乾都不願意拿國作賭。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靠租田過活的人已經不少了,如果不加以調理,那這種情況則會成爲愈演愈烈之勢,漢時土地兼併的產生的惡果就在面前,前車之鑑不可不查。

是以,有鑑與此,李承乾在奏本之中提出以下幾種建議:其一,凡狹鄉牽着寬鄉者,移一百里免一年賦稅勞役,移兩百里免兩年,移三百里免三年,根據所遷的距離定免稅的年限。

其二,攤丁入地、地丁合一,內容爲廢除人頭稅,減輕低層的百姓的負擔,放鬆對人口的控制,使之從根本上杜絕因爲逃稅將兒女賣身爲奴,既讓國家損失人口壯丁,又使百姓受子女分離之苦。

其三,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此政策是指官員地主也必須繳納賦稅,即廢除他們免稅的特權,他們必須與百姓一樣納稅繳賦,優化稅收結構,使富有的階級承擔更多的稅收責任。

其四,增加養廉之款項,朝廷爲吏治嚴刑峻法是沒錯,可也估計官員們的生計,沒有了後顧之憂才能放手爲君王盡忠,爲百姓謀福,反之則與取死有道矣。

其五,移民與新佔之地屯墾,延長免稅、免役時限的同時,給多量田地,賞以耕牛,以安其業。不管是向西,還是向北,大唐自貞觀以後新佔之地頗多,此法不僅能緩解土地的緊張,更是鞏固邊境的統治。

“青雀,爲輔,你們倆也說說,對你們大兄之言如何看啊!”,李世民心裡清楚,高明是故意爲之的,爲什麼,就是因爲整飭fo門的時候,他已經作好了大動干戈的準備,所以進言天下兵馬一律戒嚴。

之所以到現在都沒有上書解禁,就是想借着這股子勢頭,以力破之,順者昌、逆着亡,諸臣、諸貴當以fo門之例引以爲戒,否則轉身就有殺身之禍,連累闔府、全族之命。看起來是粗魯了一些,但於今日之況,也不失爲一步好棋,反正早晚都是要動,何不趁熱打鐵呢!

看到李泰躲躲閃閃的樣子,李佑不由在心中罵了一句滑頭,隨即起身回話:“回父皇,兒臣對大兄之言甚爲贊同!兒臣讀書少,不知道那麼多大道理,可帶兵多年,也去過不少地方,知道百姓但凡有生計可活,有糧度日,便不會爲奸佞之人所利用。”

“且大兄之策可防豪門勳貴作大危機國家根本,在財帛、蓄奴方面大加約束,那時候就是有再多的土地也無用,又能增加賦稅、鞏固邊境之地,何樂而不爲呢!

是,凡是觸及利益者,必心生怨恨,可我橫刀再手又有何懼,如有不臣者作亂,兒臣願爲父、兄蕩之。”

李佑說這話的時候心裡是一點負擔都沒有,他不僅是國家的親王,更是東宮的臣屬,太子說怎麼辦,那就怎麼辦,他聽的是命令;至於對錯,那跟他關係不大,要不是父皇問,他肯定不會說的這麼詳細。

父皇這話問的不是多此一舉嗎?李佑是在東宮長大的,他當然與太子穿一條褲子,那今兒這事還有什麼可議的,未免太有失公允了吧!爲什麼不把諸臣都叫過來呢,大夥一起才能正理!

可李佑這一向裝啞巴的人都說話了,自己也不能再拖下去了,不如太子也就罷了,總不能比這傻子一樣的老五還不如吧!

心中嘆了一口氣後,拱手回道:“大兄之言乃治國安邦之正理,民古邦本、本固邦寧,兒臣自是萬分贊同!可兒臣亦有些許疑慮,勳貴士紳是朝廷的根基所在,是不是把他們與庶民區別開,緩個三年五載,慢慢來,省得落人以口實。”

有老三的前例在那擺着,李泰心裡清楚,誰與太子硬碰硬的來,誰吃虧,就算是死了也是白死。是以,只能用勳貴士紳爲藉口,挑個毛病,也算是一家之言,讓父皇不至於小覷自己。

二人的話回完,李世民眯着眼睛點了點頭,隨即又扭頭看向了李承乾:“高明,青雀之言,你意下如何!”

“快刀斬亂麻,用鈍刀子割連皮的豬肉恐生無窮後患,兒臣以爲還是一同視之爲好,這與父皇在貞觀初並省官吏的道理是一樣的。”,老四的打算早在他意料之中,他都能看出來其用意,父皇就更不用說了。

“好,既然你們都沒什麼太大的分歧,那這事就可在朝上議論了,廷議過後,由高明主理,青雀、爲輔佐之。

你們三兄弟務必記住,兄弟齊心,其力斷金,家和才能萬事興,此事是於國於民都是好事,不可出現一點紕漏,明白嗎?”,話畢,李世民還特意撇了李泰一眼,等三兄弟俯首聽命之後,才擺了擺手,讓他們退下。......

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幫忙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學子的屁股和溫彥博的牙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顯擺的李世民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有情 臣有義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 讓長孫無忌的心臟坐回過山車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七百零四章 你們爺倆商量好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殺親夫的鄭麗婉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事,朕管不了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是誰家養的狗第六百一十章 魏徵vs竇寬(一)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一百六十三章 截殺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們活祖宗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擊計劃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五百一十四章 鹹吃蘿蔔淡操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計劃 (一)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輩子就硬氣一把的李靖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婦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個發明家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五十一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秋天的第一捆菠菜!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六百二十七章 張大財主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九百五十四章 這法場劫了也沒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閉嘴嗎?第三百八十六章 世上最陰毒的詛咒第二十章 上元節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
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幫忙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戰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對得起你爹嗎?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二百九十九章 學子的屁股和溫彥博的牙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顯擺的李世民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一百二十章 蕭瑀的險惡用心 (1)第四百三十三章 丟人特麼丟大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有情 臣有義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績的小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 讓長孫無忌的心臟坐回過山車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七百零四章 你們爺倆商量好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謀殺親夫的鄭麗婉第五百九十三章 這事,朕管不了第三十章 你們真是讓夫子蒙羞啊(1)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是誰家養的狗第六百一十章 魏徵vs竇寬(一)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褲腰帶惹的禍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2)第一百六十三章 截殺第三百七十六章 壓到駱駝的後一顆稻草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們活祖宗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擊計劃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計劃 (四)第五百一十四章 鹹吃蘿蔔淡操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計劃 (一)第三百章 天子腳下的豆腐渣工程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個龜孫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九百四十九章 風,蕭蕭兮!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戰(6)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輩子就硬氣一把的李靖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賬!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九百五十七章 盡歸於唐!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讓你不說清楚了?第八十四章 緊箍咒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變歷史的一刀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虧是福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婦了第五百二十八章 這是新年的第一場風化案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會讓你爲難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驃騎營(一)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五百三十一章 蕭瑀的新爸爸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七章 華州之亂(1)第七百五十八章 這是人情,也是體面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個發明家嘛!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五十一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一百四十六章 憤怒下的食慾第四百三十一章 愛妃,你咋也成開國功臣了?第八百八十八章 秋天的第一捆菠菜!第八百四十七章 莽夫嗎?第六百二十七章 張大財主第九百七十章 有這麼玩的嗎?第二百二十一章 驚慌失措的伏允第八百七十三章 靚麗的風景線!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七百九十二章 長孫家的另一個外甥!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九百五十四章 這法場劫了也沒用!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閉嘴嗎?第三百八十六章 世上最陰毒的詛咒第二十章 上元節第六百零二章 比程知節還精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