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個死腦筋的老頭兒

當了這麼多年的太子,李承乾自問是什麼樣兒的官都見過了,有人投機鑽營,有人膽小怕事,有人貪婪成性,也有人清正耿直。可要是說看書,查閱典籍能把自己給看過去的,這還是頭回遇見。

看着孔穎達和于志寧二人這副不修邊幅的樣子,李承乾頗爲無奈的問道:“二位老師,你們這是鬧那樣啊?孤可是問過了,你們這幾天都沒出過這間屋子,是什麼書這麼吸引人啊?”

廢寢忘食已經不足以相容二人癡狂了,別說李承乾想不明白,就算是站在一旁的長孫無忌也搞不懂這兩位老兄到底是爲了什麼。

整理了下雜亂的袍子後,孔穎達挺了挺乾癟的胸口:“殿下,貞觀四年的時候,陛下下旨命老臣和仲謐修著《五經正義》將來好運用於科舉。可隨着編著的時間越長,這問題也就越多起來......”

孔老頭說的五經是指五部儒家經典著作,即《詩》(《詩經》)、《書》(《尚書》、《書經》)、《禮》(《禮記》)、《易》(《周易》)、《春秋》。漢武帝時,朝廷正式將這五部書宣佈爲經典,一直都是走上仕途必通之書。

現存的各經大多依據自古而來,特別是兩漢魏晉南北朝至隋的多家註釋整理刪定而成,“事必以仲尼爲宗”,試圖“去其華而取其實,欲使信而有徵。”

國家長期分裂,經學也逐漸形成了南學、北學之爭。儒家經典散佚,文理乖錯,再加上儒學內部宗派林立,各承師說,互詰不休,經學研究出現一派混亂局面。

大唐開國之後,爲了士子們的思想,鞏固朝廷的統治,消滅宗派之間的傾軋,所以整頓混亂的經學,由朝廷出面撰修、頒佈統一經義的經書,就成了一刻不容緩的事。

於是皇帝下令召集孔穎達等著名的儒士共同撰修《五經正義》,因國子祭酒孔穎達年輩在先,名位獨重,故由他負責此事。皇帝還曾當着衆臣誇讚孔穎達:卿皆博綜古今,義理該洽,考前儒之異說,符聖人之幽旨,實爲不朽。

這不是個簡單的活兒,各家都有各家的說法,既要消除他們之間成見,把他們聯合起來,還要錙銖必較般的去考證各家所持經典中的每一個子,每一句話,再找出無數的旁證後才能敲定下來。

其工作量不可謂不大,這也難怪這兩位熬成這樣。尤其是最近江南送上來的東晉時期的書籍,有很多字和人們熟知不一樣,如此一來,經典意思都不一樣了。

不僅如此,這些字的讀音更是生澀難懂,他們這些飽讀詩書的人尚且弄不明白,更不要說讓那些懵懂的學子去學了。

有道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語,就算是關中,同一個州,不用的縣,這鄉音多少都是有些差距的,更不要說遙遠的江南的。

至於說那些字就更不用說了,很多學派的大家都隨性的去書寫一些東西,不是少一批撇,就是少一捺。他們的這些手書傳給弟子們後,他們也都跟着模仿,搞到最後到底那個正確,誰也搞不清楚了。

“老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先編撰一本工具書啊?”,有本字典不就行了,光靠查驗和碰腦門有什麼用,就算想破腦子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啊。

工具書?什麼鬼,難道是墨家的典籍嗎?只要能把咱們把事整明白了,管他誰家的呢,好用就行啊。

孔穎達急忙往前跑了兩步,不顧禮儀的抓着李承乾的袖子說道:“殿下,那呢?那工具書那呢?”

這麼近的距離,老孔這好幾天都沒有漱口的口氣讓李承乾有一種想吐的感覺,但又不敢表現出來。所以走到桌子前,拿起一本論語說道:“老師,此書非彼書也,爲什麼就不能把所有的文字同意寫到一起呢,這個你們沒有想過嗎?”

看着孔穎達和于志寧搖着腦袋,一臉懵逼的樣子,李承乾接着說:“就拿陳這個字來說,我們將它的偏旁部首拿出來,將所有和它擁有一樣偏旁部首的字編輯到一起,以此類推,所有單個的文字都照此處理,在每個字頁面上都標註好。

這樣一來,你們只要負責把書考證好了就可以了,學子們有什麼不認識的字都可以通過這個工具書解決,這不是一舉兩得的事嗎?”

李承乾的這個辦法讓兩位老夫子頓時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對啊,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是啊,如果有了一個這樣的工具書,學子們學起來也就跟加方面和快捷。

“可是殿下,這要如何讓那些學子知道怎麼去讀那些字,各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要是讓他們一個個去教,那可就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長孫無忌的這個意見提的好,立刻就得到孔、於兩位老學究的贊成。他倆教了一輩子書的,二人非常清楚知道,歷來教學之難就是在學生如何去記住那些,對他們來說無比生僻的字。如果有了這麼一本書,能夠讓他們快速弄懂怎麼去讀,那自然所有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舅舅,孤的話還沒有說完呢,你們如果......”,隨後李承乾在紙上將拼音寫了出來,仔細給三人講解了在工具書中應該如何來運用這些拼音,聽得三個是吱吱稱奇啊。

“殿下,你可真是大才啊,如此一來,在咱們大唐識字認字就不再是難事了。這讀書人多了,自然人人知禮而向善,國家自然也就長治久安了。你的這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于志寧毫不吝嗇的向李承乾豎起了大拇指,在他眼中,弄出這麼一本書來,要比李承乾在外面打的那些勝仗強多了,這纔是一個儲君應該乾的事嘛。

“可是據老臣所知,你們國子監修五經正義的經費是有限的,要想增加這麼一項工具書,那可是這錢可就捉襟見肘了。而且戶部現在的錢比較緊張,要想讓他追加款項那基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長孫的話比較實際,孔穎達二人也知道想讓戶部出錢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可這麼好的書要是不編出來,那可就太可惜了。

就在三人苦死無果的時候,李承乾唰唰的在紙上寫下了“貞觀字典”四個打字,隨即言道:“孤認爲將這四個字交給父皇,他一定願意從內府中拿出些錢財來。”

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權奪回來!第七百零九章 當男賊碰上女匪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李綱後悔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宮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魚終現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七百九十七章 滾出去,開府!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一百零六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1)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計劃 (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催婚進行時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仙?妖怪?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李靖還是不放心啊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誅地滅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強的孫思邈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顯擺的李世民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這老不死的咋又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二十章 告訴伏允,老子來了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八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的道爺!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一百零六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1)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二百零一章 這是逼死人的節奏啊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鮮出爐的城門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絕不含糊的李麗質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擊立止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
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權奪回來!第七百零九章 當男賊碰上女匪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時也是警告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城最不尋常的一年第一百五十章 瘋魔的竇奉節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說敢不敢吧!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沒事找事吧!第八百章 誰纔是真正的勝利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術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李綱後悔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當差第六十四章 還有爺們嗎(1)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宮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二百四十五章 誰家都有不爭氣的孩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臣不能白拿殿下的東西!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魚終現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戲劇!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七百九十七章 滾出去,開府!第八百三十一章 馬車內的交易!第一百零六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1)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變化第五百六十三章 強心針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計劃 (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記住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催婚進行時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達靈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太子盜牛-稱心立功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樣的老子,不一樣的兒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聰明也不如我兒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學會站隊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仙?妖怪?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李靖還是不放心啊第九百五十六章 縱橫天山!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誅地滅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強的孫思邈第八百三十五章 劉員外!第八百五十九章 東宮版“知新錄” (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師父,真是久仰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顯擺的李世民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這老不死的咋又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二十章 告訴伏允,老子來了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八十章 大唐需要水師(2)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軌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四百零二章 《秘記》的來源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三百八十五章 論補腦的重要性第六百四十章 讓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退維谷的李績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國使團的要求第九章 華州之亂 (3)第八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的道爺!第三百一十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一百零六章 長安城瀰漫的陰謀(1)第二百八十二章 長生不老藥的配方第二百零一章 這是逼死人的節奏啊第八百九十六章 師生之談!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一百九十四章 專業的事兒,還得找專業人士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爛肉!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鮮出爐的城門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絕不含糊的李麗質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十六章 國舅爺升官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計劃 (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擊立止第九十二章 爭糧打井(2)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狂的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