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

金秋九月,豔陽高照,長安城雖然熱了一點,但長孫衝卻依然神態怡然,一點都不在乎外面下火一般的溫度,不管平日是否交好,見誰都是一副樂呵呵的表情。

原因嘛,很簡單,長樂公主在三天前產下一子,皇帝得了這個外孫甚爲歡喜,特賜名爲-長孫延,取:延,年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從這個“字”就可以看出來皇帝對這個小外孫殷勤的期盼。

這不,進了明德殿後,獨孤謀和獨孤睿這對堂兄弟不顧滿頭的大汗,捧着茶壺灌水,而長孫衝則恰恰相反,倒了一杯坐下來慢慢地品着。

在李承乾看來,這位樂得找不着北的表哥現在的狀態,用“心靜自然涼”或者“人逢喜事精神爽”來形容,那就再貼切不過了。

“仲良,有道是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你這是不是太得意忘形了,誰還家還沒添人進口啊,用不了多久,我們獨孤家也要有小外甥降生了,你顯擺什麼啊!”

獨孤睿對於長孫衝的顯擺感到非常憤怒,多大的事兒,幹嘛有事沒事就問別人,你有兒子嗎?咋地,就你們長孫家能娶會生,我們獨孤家就落在人後了嗎?

開什麼玩笑,你們家那個將來最多也就是國公,可咱家這位就不一樣了,那可是“太孫”,將來是要承繼大唐這萬里河山的,你比的了嗎?

對於堂弟的反擊,一向穩重的獨孤謀甚爲贊同,他的聘妻安康公主還沒有及笄,獨孤睿的親事還沒有着落,所以子嗣一項就只能看向太子妃,長孫衝如此的作爲不就眼氣他們倆嘛。

“哎呦,睿兄弟,爲兄還真沒看來,你小子現在也能出口成章了,不錯,不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看來這走了正道就是不一樣。恩,你說的對,小殿下自然是尊貴無比的,我的兒子當然不能和他比較。我要比的你們倆,是不是,獨孤兄!”,話畢,長孫衝還一臉小人模樣的拍了拍獨孤謀。

看着他們三個在下面胡謅八扯,李承乾放下了手中的本子,淡淡說:“孤說你們三個都多大的人了,真是沒個正形,今兒在座的都是舅舅,誰也分不出那個比誰高在那裡!”

“今兒詔你們三人來,就是希望你們兩家能出來把世襲刺史的詔書先領了,孤知道這項政策不合時宜,可陛下的面子也是要顧忌的,總不能都和陛下頂着來吧。先把詔命領了,讓陛下有個臺階下,回頭孤去勸父皇收回旨意。”

這事還得從十天前說起,爲了表彰功臣和鞏固宗室,皇帝特意下旨將十六名功臣和成年的藩王給加恩,允許他們子孫世襲刺史之位,可詔書一發所有受封的臣子都紛紛上書反對。

後來,大夥兒還聯名給皇帝上了一道奏本:承恩以來,形影相弔,若履春冰;宗族憂虞,如置湯火。緬惟三代封建,蓋由力不能制,因而利之,禮樂節文,多非己出。

兩漢罷侯置守,蠲除曩弊,深協事宜。今因臣等,復有變更,恐紊聖朝綱紀。且後世愚幼不肖之嗣,或抵冒邦憲,自取誅夷,更因延世之賞,致成剿絕之禍,良可哀愍。願停渙汗之旨,賜其性命之恩。”

見到自己的親信大臣們連名上了這樣一個本子,把自己的一片共享江山的好心當作了驢肝肺,李世民被頂得好幾天都吃不下飯。

這招世襲刺史的制度當然不是皇帝憑空想象出來,北魏時,曾封元天穆爲世襲幷州刺史,高歡爲世襲定州刺史等,但因政局的變動,實際上其子孫都未能繼任刺史。西魏及北周初沿襲其制,武帝保定三年,令世襲州、郡、縣者改爲五等爵,世襲州刺史者封伯。

在李承乾的印象中,此次應該是十四名功臣授封,這次多出來的兩家就是獨孤謀、獨孤睿這兩支,皇帝這是在擡舉太子妃的母族,算起來這還是自己那雙下翅膀煽動的結果。

皇帝是好心,他認爲封建親戚,以爲藩衛,安危同心,盛衰一體,這些受到分封獎勵的功臣,大多數都是實打實的親戚,在皇帝心中他們是比較可靠的,有朝一日,朝廷受到威脅,親戚們就會帶兵勤王、拱衛朝廷。

既然皇帝真心實意想分封功臣,這些個功臣爲什麼不敢接受呢?原因很簡單,這份恩典實在太大了,大到了功臣們不敢要的地步。對於宗室親王們來說,這倒沒什麼,他們本來就是龍子龍孫,完全坦然接受這份恩典。

可對於功臣們來說,接受世襲刺史之位,就等於接受了列土封疆。外姓功臣接受列土封疆的事情,歷史上有過,比如著名的楚王韓信,最後落得一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杜如晦等功臣都是精通古今之士,他們都有一家老小和數不盡的門生故吏,一旦將來皇帝如漢高祖一般,那他們豈不是要成爲下一個韓信了,所以就紛紛上書辭掉世襲刺史之位,以求保全性命。

“殿下,你也不要多想,家父和房相等人也不願如此,他們也是有着這樣、那樣的苦衷的。臣回去後就跟家父說清楚,你放心好了。”

長孫無忌已經裝病不上朝好幾天了,就連孫子降生也不敢大宴親朋,還不就了等皇帝收回成命嘛,這下好了,有了太子出面就好說了。

待長孫衝的話說完,獨孤家兩兄弟也紛紛領命,他們倆那自然沒有問題,完全可以自己作主,之所以一直沒有上表,一來是那些前輩大臣們都持反對意見,二來是太子還沒有發話,所以他們倆才緘口不言的。

對於世襲刺史制度,李承乾當然知道是沒用,可皇帝這人屬驢的,牽着不走,打着倒退,爲了這樣的事和重臣勳貴們生了嫌隙太不值當了,所以他不得不站出來補一個臺階。唉,攤上了這麼一個爹,成天都跟在屁股後面修修補補,老子這頭髮都要白了,好不好。……

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四十二章 初見長孫悅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請你抽打我的細嫩皮肉吧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虛懷若谷的李承乾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五百三十三章 禮待謝氏的真正目的第六百九十八章 陳家四少爺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點血啊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一樣的北巡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點啊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
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孃家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慣的第九百四十一章 橫生枝節!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來的餡餅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長孫無忌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氣縣令賀欽!第四十二章 初見長孫悅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請你抽打我的細嫩皮肉吧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戰(5)第七十八章 慶功宴上的風波(2)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說了讓你們先串串供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門上還有散去的疑雲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謀深算的岑文本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九百三十四章 馬屁精-劉洎!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虛懷若谷的李承乾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三百四十章 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爺是誰?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麼還想開直播啊!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三百六十二章 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五百三十三章 禮待謝氏的真正目的第六百九十八章 陳家四少爺第四百一十六章 祿東贊 (1)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閻王長孫衝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債惹的禍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二百一十六章 庫山之戰(1)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點血啊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麼纔是高人啊!第五百九十四章 臨海公主的最終決斷第七百六十三章 何苦來哉呢!第六章 承慶殿定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負義啊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六十五 章 還有爺們嗎(2)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戰(3)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發威!第八百零七章 《帝範》第五百七十五章 頗思蜀否?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一樣的北巡第三百章 我想當個女狀元第八百四十三章 癱子?第八百四十章 錯綜複雜的賀蘭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禍首是你們!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風變大風了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頭蛇的作用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三百六十章 長袖善舞的許敬宗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十五章 找頭豬來組隊第九十五章 倒黴的荊王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磚加瓦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一百九十八章 嶺南來的土皇帝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七百八十章 家貧出孝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一百七十章 囂張的岑文本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四百三十六章 單道真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五十五章 並省官吏(2)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婦人心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個壞慫啊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麼好當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點啊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麼回來事啊!第三百二十章 請君入甕第九百八十八章你敗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兵!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詞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順,你服不服?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