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報喪

李承乾猜的沒錯,皇帝是打算讓李道興去下面沉澱一下,改掉他那一身臭毛病後,再調回來出任北衙禁軍的將領。

可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個混蛋東西竟然跑到兒子那邊了,這讓李世民心裡多少有一些不平衡,難道一州的都督在那個傢伙眼中還不如在東宮打雜嗎?直到最後,從兒子身上狠狠地敲了一把竹槓後,李世民的心情纔算好了一點。

當晚,從麗政殿出來回到東宮的李承乾異常的高興,不管怎麼說又從皇帝手裡挖來一個狠人,這是一件多麼值得慶祝的事啊。

剛回到明德殿坐下喝了一口熱茶,就見李少植、李立言哥倆身着孝衣的闖了進來,跪倒在地,納頭大哭,李承乾的咯噔一下,手中的茶盞掉到地上都渾然不知。

“你,你們,老師他,老師。”,哆哆嗦嗦的指着哥倆問道。

“殿下,家父,嗚嗚,家父昨天夜裡就走了,這是他老人家彌留之際由臣代筆的遺言。”

抹了抹眼淚後,李少植從懷裡掏出一份奏章,還沒等他呈上去,紅眼的李承乾上去一把就搶了過來。

奏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尋常人之不過五六十載,況臣業以九十乎,所以殿下大可不爲臣所傷懷。

臣爲官數十多年,勤奮做事,不謀私利,到死房屋不曾增加一間,田地不曾添加一畝,可以無愧於祖宗於九泉。平生學術治術,所行者不過十之四五,所幸心術則大中至正。

歷經三朝,宦海沉浮,歷經風雨無數,平生之志,就是爲天下百姓教導出一位愛惜民力,使國家社稷長久之儲君。

然從學者隋太子楊勇、隱太子建成,皆因德行而廢,唯有殿下,天資英偉,禮賢下士,且常懷仁義之心,九幽之間亦可對儒門先賢有所交代,今日身死老臣死而無憾。

然,老臣還有一事甚爲擔心,殿下入主東宮業已十年,於內恭謹守禮,奉孝父母親族,於外,西征北討,破國於四方,這期間所受欺辱不計其數,因殿下而亡者不可勝數,殿下的心中有太多的怨和恨。.......

待殿下君臨天下、問鼎九五之時,不要把戾氣都灌於三尺刀鋒之上,應嘗以懷德之心,剋制自身的慾望,若如此,則天下甚興,社稷甚幸。......

看着老李綱的臨終遺書,李承乾的手在不停的顫抖着,老人家在最後一刻的時候,惦記不是兒孫,而是自己這個學生,這是什麼樣的品德啊,李承乾哆嗦的嘴脣說不出話來。

即使在這個時代,也會有人在背後稱他爲“太子殺手”,他們認爲老頭兒的教育是無用的陳腐之詞,不管是多麼高天資的皇子交到他的手中,最後要麼成爲一個書呆子,要麼成爲楊勇和建成那樣失敗者。他們永遠都不會明白,老頭兒當年是頂着多大的壓力到東宮執教的。

精神失守的李承乾坐在椅子上,開始回憶起老頭兒風趣又生動的授課方式,有一點自己確實比不上李恪,這小子在崇文館中就從來沒被先生打過。

而李承乾也因爲價值觀等問題,總是要捱上一頓好手板,而且老頭兒從來不手下留情,不打腫了,他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開始的時候,李承乾有些惱火,同樣是老師,人家張玄素爲什麼就不動手,不是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嘛,爲什麼同樣的謙謙君子到了自己這裡處事方法就如此的不同呢!

後來,聽到老頭兒講起他對楊勇和建成的下場是如何的痛心疾首的,李承乾明白了,他這是恨鐵不成鋼,他怕自己再一次失敗,硬生生地再毀了一位儲君才這麼做的。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老頭兒當年的教育是成功,硬生生把他這樣的一個丘八,教成了一個精通經史子集的學者,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如果沒有老頭兒的敦敦教誨,李承乾相信自己的儲君之路,不會走的如此順暢,最起碼,在皇帝那裡,獲得不了如此的寵信。

“殿下,你別憋着,你要是想哭就哭出來吧!”,李立言一邊抹着眼淚,一邊勸着端坐在上頭的太子。

李立言在外任的時候,他是不明白,父親爲什麼不把心思花在教誨子孫上,好讓他們長大後人前顯貴。

可自從他進入蒼文書院後,他算是明白了父親爲什麼不顧腿疾也要幫太子經營這裡了,他說的對孩子們就是未來的希望,他們纔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之才。

更爲主要是太子對父親的恭敬,那真是一點理都挑不出來,這那是君對臣啊,太子做的遠比他們這些讀書讀傻的兒子強多了。

再加上今晚太子的表現出來的悲痛之意,李立言替父親感到欣慰,君不負臣、臣不負君,他們這對忘年君臣才真正是如魚得水。

“老師走的時候遭罪了嗎?”,李承乾想哭,但是他不能苦,因爲老師在信中說了,他這是喜喪,沒什麼可悲哀的,讓李承乾勿以他爲念。

“回殿下,家父走的時候非常的安詳,沒受一點罪。”,李少植在下面恭敬的回道。

恩,沒遭罪就好,沒遭罪就好啊,叨咕完這兩句後,李承乾對李少植招了招手,回到案子上,示意他爲自己研墨。

提筆寫下:孔子云,“邦有道,危言危行。”,如文紀公直道事人,執心不回。始諫隋文,慷慨獲免,終惡楊素,屈辱尤深。及太武皇帝臨朝,諫舞胡鳴玉,懷不吐不茹之節,存有始有卒之規,可謂危矣。非逢有道,焉能免諸?《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文紀公有焉。.......

“這是篇碑文是我作爲學生能爲老師做的最後一件事了,少植,你和恆連馬上就去準備,明天一早孤就要看到成品,記住,料要用最好的。立言,你隨孤一起去麗政殿向陛下報喪,老師的諡號還得議一議。”.......

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八百四十四章 你懂我!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想當這個官(1)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屁高手李麗質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七百四十九章 掙扎與抉擇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七十五章 岷州終戰(2)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異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祿東讚的香餌兒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漁利的李恪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九百一十九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三)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八百三十二章 行了,你也下去涼快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七百二十五章 塑料姐妹情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贏不了的突利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到皇家的無名劫匪第一百二十六章 侯君集嚇尿了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閻王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七百四十四章 請你牢牢地記住這一天
第二百零六章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宮中的失蹤人口案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個人,一個活法!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給孤當一條狗第五百四十二章 朱門酒肉臭第八百四十四章 你懂我!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想當這個官(1)第二百七十九章 馬屁高手李麗質第五十七章 並省官吏(4)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問你知不知錯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褲腰帶都沒有的王爺!第三百五十章 老師,您可得想清楚啊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七百三十九章 晉陽風暴(二)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離!第七百四十九章 掙扎與抉擇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館!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七百章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業捉鬼三人組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瞭解你!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種人叫添頭兒!第八百九十七章 禍兮福所兮!(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相得益彰第六百七十三章 貞觀十三年的第一場雪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來送禮的!第七十五章 岷州終戰(2)第八百九十五章 該走了!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誠意了!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八百一十章 賴上門的長孫衝!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異議!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襲刺史制度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安城的大搜捕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後不要告訴我!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五百六十八章 祿東讚的香餌兒第八百五十三章 不一樣的爲政之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漁利的李恪第五百六十章 多餘嗎?不一定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從生!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圍的風頭兒第二百四十一章 龍有逆鱗,觸之必死第九百一十九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三)第九百三十六章 爛攤子!第八百一十七章 劉相,你是真有眼力見兒!第二百八十章 有個故事叫侍郎是狗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六百零五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來吹牛批行嗎?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來,纔有往!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東谷口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七百零三章 汝戲百姓,吾戲汝命第四百四十二章 憶往昔第八百三十二章 行了,你也下去涼快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頭-李元嘉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勸你善良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五百四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飄過五個字第五百五十八章 漢中風雲第七百二十五章 塑料姐妹情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四百八十章 老頭兒,你太放肆了第五百零八章 這個年,誰也別想過好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們只是好久不見第八章 華州之亂(2)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贏不了的突利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頭兒玩兒壞的吳黑闥第七百零八章 龍門陣不是那麼好擺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到皇家的無名劫匪第一百二十六章 侯君集嚇尿了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帥!第六百零六章 我說你是咋想的第八百七十五章 黃臉漢子也不傻!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麼幺蛾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閻王第六百二十八章 醜鬼縣令-吳有德第五十九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1)第七百四十四章 請你牢牢地記住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