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對宗教的看法

“朕纔是天下之主,衆官信仰應該是朕,而不是那些泥做的神佛。你小子平時鬼主意多你說說應該怎麼做。”

自從聽房玄齡提到梁武帝的時候,李世民的心裡就起了殺心,要是淪爲象梁武帝那樣的神權傀儡,那還不如殺了他痛快呢。

當然這樣的事是不能和臣子說的,皇后又在修養,不能勞神。

而從洛陽事件後,李承乾在他心中地位不斷的上升,所以和兒子發泄下心裡的不滿傾訴的對象也是合情合理的。

李承乾給甘鄖使了個眼神,讓他收拾下皇帝砸碎的茶盞,而他自己則搬了把椅子做在皇帝的身邊。

“父皇,事情有些複雜,這裡面涉及皇權,世家,宗教,土地,人口,賦稅等多個方面,一旦處理不當都會動搖國本,這也是兒臣將事壓下來的原因。”

“這些朕都知道,你就說怎麼辦”

“零敲碎打”。

李承乾的回答勾起了李世民的興趣,這小子總能在關鍵的時候有些奇思妙想。

有時候李世民真想撬開他的腦袋看看這裡面都是什麼。他知道李承乾秉性,沒有十足的把握李承乾是不會說的。

李承乾:“簡單來說限制宗教的發展,遠的不說,周武帝宇文邕和隋文帝楊堅都遇到過父皇今日的難題。

但二人的做法顯然不合時宜,所以都以失敗告終。兒臣以爲他們想法是對的,但做法嘛,有些不如人意。”

聽到兒子要更自己縱古論今,李世民笑了,挑了下眉頭問:“二者因何失敗”

李承乾:“宇文邕即位之初,雖然循例事佛,但他更重視儒學。

天和二年因寺僧日多,滋生是非,國庫收入驟減,還俗沙門改宗道教的衛元嵩上書請刪寺減僧,這也給宇文邕提供了滅fo毀教的藉口。

天和三年,宇文邕在大德殿,集百僚及沙門、道士,親講《禮記》,下旨以儒術治天下,不從者盡殺之。到了

建德三年五月始議禁fo,詔僧人、道人聚集京師,申斥佛教不淨,下詔禁fo道二教:經像悉毀,並令沙門、道士還俗,三寶福財盡皆散給臣下,寺觀塔廟賜予王公。其他奉祀崇拜,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當年六月,設置通道觀,選佛、道名士一百二十人,普着衣冠,爲“通道觀學士”,並置官吏統管。

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宇文邕入鄴城,在原齊境內推行禁fo之令,沙門慧遠高僧與其爭論不果。

禁fo後,北方寺像幾乎滅絕,僧衆多逃奔江南。可就在宇文邕死後沒多久,佛教就又在北方興盛起來。”

“那宇文邕爲什麼失敗呢,就是因爲他太急了,殺戮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呢。

他一邊大肆殺戮,令一邊強制百姓信奉儒術,老百姓目不識丁,壓根就不明白他說禮記是什麼意思。

連肚子都吃飽誰還管禮呢,宗教勸人向善,時常的賙濟貧民,高低立見,百姓當然更信奉宗教了,這也是他失敗的原因。”

李世民仰着頭,迷着眼睛聽着:“那楊堅呢,他是怎麼失敗的。”

李承乾進了一口茶,潤了潤嗓子,看着父皇的情緒逐漸的平息下來心裡格外的高興。

於是接着道:“由於出身的問題,他少年時曾出家了一段時間,在那段時間裡楊堅也深深爲fo教理論所吸引,成爲了一名虔誠的fo教徒。

可當了皇帝后呢,他也發現這裡面的弊病,同時吸取宇文邕的教訓,不搞殺戮了,他選擇大力扶持fo教,並以fo教爲國教,在位期間營造的寺院就高達三千七百九十二所。

楊堅如此推崇fo教,深知父親目的楊家諸子,自然對佛教也是大加親近。

太子楊勇就不用說了,曾號召高僧大德會於長安,和其核心幕僚,宰相高熲一起篤信fo教三階教。

其中高熲自稱三階教護法,三子楊俊篤信fo教,曾在開皇三年請求出家爲沙門;四子楊秀愛造佛寺;五子楊諒自稱靈童轉世,禮佛,供大德,早內城寺皆有其身影。”

“楊堅利用fo教去打壓其他的教派的目的根本就沒有達成,因爲他根本就控住不了日益強大的fo教,

同時朝中的文武大臣又在他的影響下篤信fo教,所以也就尾大不掉了,他這才叫自食其果呢。”

李承乾的話分析了皇權,宗教,官吏,百姓等可謂是絲絲入理,李世民也對兒子的學識感到滿意。

自己雖然是皇帝,但也是父親,人家把你兒子教成這樣,好好犒賞下李剛和張玄素也是應該的。

李世民:“既然你知道這麼多那咱們大唐應該怎麼做呢,朕不能走他們走過的老路,不能讓神權位於皇權之上。

也不能讓他們在百姓身上敲骨吸髓。在朕看來他們比那些貪官污吏更加可惡。”

李承乾:“第一,限制度牒的發放,所有的教派必須在父皇的允許下才能招收門徒。禮部負責對新出家的修士僅進行考覈和登記。

第二,對現有所有的修士進行考試,凡是不能通過經義考試的一律還俗。

第三,對所有教派佔有的土地加以重稅,他們在我大唐的土地上,既然受到了大唐的庇佑,那就得和普通百姓一樣交稅。

第四:不允許任何教派擁有武裝。

李世民當然知道兒子說的是什麼意思,就說鄭善果吧,他能在朝廷和神之間,李世民就是用屁股想都知道他會選擇後者。

第八百一十八章 東宮來了兩位“姑奶奶”!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二章 東宮的新主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們活祖宗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間王府中的暗流!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五百四十八章 吳府作客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鴨子們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宮就是要樹立一個榜樣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李綱後悔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個新買賣,您看怎麼樣?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六百二十七章 張大財主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陽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八百零四章 法師,文章不錯!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宮的特務組織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到皇家的無名劫匪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間的對弈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算盤不要打的太精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戰(2)
第八百一十八章 東宮來了兩位“姑奶奶”!第二百九十四章 結婚是改變命運的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1)第四百七十七章 見微知著者-馬賓王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於送死第二章 東宮的新主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們活祖宗第七百七十五章 煩人的房二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間王府中的暗流!第六百一十五章 爲子孫前途計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師(1)第五百四十八章 吳府作客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把朕放在眼裡嗎?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適合當槍用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進去了?第七十六章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六十一章 新造紙術帶來的影響(3)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給我一個好的理由!第四百八十二章 絕不慣着這樣的刁民第六百二十五章 從何處而來?第四百四十九章 承慶殿外的棋局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遠不死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鴨子們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宮就是要樹立一個榜樣第九十七章 戰事初開 先失要地第六百七十六章 來,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禍第八百五十四章 與商君之後做買賣!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當成鷹熬的程妖精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爺,您的事兒發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三十二章 不服氣,也有招(1)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八百六十一章 道長,你算的真準!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李綱後悔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績帶來的消息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裡的大耳刮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動(2)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個新買賣,您看怎麼樣?第三百八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個唄第六百二十七章 張大財主第六百二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百一十三章 鄠縣農場的小老頭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誰幹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一章 初臨貞觀第三百二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選將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陽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八百零四章 法師,文章不錯!第一百六十七章 東宮的特務組織第七百八十五章 談情懷,是吧!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請留步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個壞種啊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徵vs竇寬(二)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五百零六章 竇寬的新職務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計劃之選將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誰褲襠裡的東西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幹什麼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鬧劇!(四)第一百二十七章 誰的賬也不買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五百六十九章 議和?誠意不夠!第五十四章 並省官吏(1)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勸!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當這個官(2)第三百一十七章 搶到皇家的無名劫匪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純潔啊第七百六十五章 有些禮,必須收!第十四章 將折騰進行到底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點出息第五百四十章 再斷一次太監的根兒第九百四十五章 這一刀切的挺狠!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第四百九十二章 擼胳膊、挽袖子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間的對弈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壞“氣氛”的房遺愛!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十八章 利州之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算盤不要打的太精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個好兒子!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