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遇盧生大談養生術盼方士多言命早夭

上回書說到,因爲我沒有辦法進行深度的觀想,而感到極爲沮喪,乃至於情緒失控,放聲大哭。好在我的周圍沒有人,所以並不感到丟人。與人相處有很多美好的地方,但找一個地方獨居,也會省掉很多麻煩。比如在曠野之中,無論我多麼失控、多麼大哭、多麼失禮,都不會有人在意。人置身於羣體之中,就像是站在舞臺之上,一定要用演技去討好在場的人,希望得到他們的認可。當我閉上雙眼仍舊沒有辦法忘記日月輪轉,忘記四季的變化。忘記過往,忘記對將來的幻想。有一些比較有天賦的觀想者,他們可以把注意力從自己的肉身當中提取出來,投放到無窮的宇宙之中,或者投放到絢麗多姿的幻想世界裡。我極力的想把注意力由外轉到內,以此觀測自己的身體狀況。就在這一天夜裡,我好像忽然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我的肉身就是整個宇宙。忽然我發現,這個宇宙在運行過程當中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

比如說我的視力已經非常的模糊,我的牙齒也隨着牙齦不斷的萎縮以至於齒根露在外面。我的皮膚也有問題,不時冒出一些痘痘來,腳上有腳氣,皮膚出問題,往往意味着睡眠質量非常差。睡眠質量非常差,意味着。食物在體內沒有辦法很好的消化。總而言之,在觀想的過程當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當我的注意力被集中在這些問題之上的時候,我變得非常的痛苦和焦慮。忽然陽光落在了我的身上,雖然它的熱量談不上溫暖,可他對我而言仍舊非常的珍貴。這個時候太陽就像是菩薩的臉,又像是戀人的眼睛。透過陽光,我可以觀想百花盛開的景象。當我把注意力從陽光上移開的時候,我有觀想到雪花飛舞的情形。大自然可以在轉瞬之間發生劇烈的變化,人世間的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很多時候我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在一個地方修行一段時間,然後突然悟透了所有的真理。當我再次來到世間的時候,對於世人而言,我已經過於強大。

而這個時候,李大亮面對的局勢越來越糟糕。何刀兒說:“都督,我們還是向朝廷求援吧!”李大亮說:“如果我想朝廷求援,朝中的重臣們一定會建議皇帝把我換掉。”何刀兒說:“我覺得不至於,我仔細的想過了,除了你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李大亮說:“你真的這麼想嗎?”何刀兒點點頭說:“當然,我追隨都督的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我已經意識到,都督絕對是非凡之人,朝廷交代給你的,一定能夠超額完成。”李大亮說:“你高估我了,我自己都沒有這樣的把握。”何刀兒說:“都督,人有時候就像是鏡子,照得見別人,照不見自己,我相信都督一定可以在這件事情上爲皇上掙來不少顏面。”何刀兒在那裡不停的激勵李大亮,李大亮的心中卻在不停的打鼓,他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焦慮,他不知道下一步等待他的到底是什麼。

天上忽然飄起了雪花,帳篷裡慕容純在跟自己的手下人一起飲酒。慕容純拿着酒碗說:“這新釀的馬奶酒喝着就是過癮,以後我會不斷的改進其工藝,相信不久之後,不僅我們這裡喝着馬奶酒,就連長城以內的人也在喝這東西。”坐在他對面的是一個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梗着脖子說:“這麼好的東西給他們喝,實在是太浪費了。”慕容純用手指敲着自己的腦袋說:“你這個人真是一點心都不用,我們又不是白把馬奶酒給他們喝,我們是要賣錢的。賣來的錢會有各種各樣的用途,我們可以用它購買糧食,購置兵器。”座中一位上了年紀的人說:“這個想法很好,不知道可汗是不是同意。”慕容純說:“可汗自然是同意的,可草原上從來不缺冥頑不靈的人,他們不會同意,可汗這麼做,只要我們和中原人打交道,他們心裡就會覺得不愉快,他們覺得搶來的東西總比買來的東西要好。”

事實就是如此,他們習慣於憑藉自己在武力上的優勢去劫掠別人。對於靠自己勤奮做出別人需要的東西,然後用這些東西去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整個過程對於他們而言實在是太傷腦筋了,慕容順常常爲此感到頭疼不已。因爲他說什麼,手底下的人根本聽不明白,而手底下的人有什麼想法,又常常使他理解不了的。在他想要說服手底下的人同意他的想法的時候,手底下的人同樣也在做相同的事情。於是雙方之間隔閡越來越大,慕容順不停的給慕容順寫信,內容大多是自己如何的孤獨,如何的不被理解。而手底下的那些人覺得慕容順雖然貴爲可汗,內心卻不向着吐谷渾的人,而更像是來自大唐朝廷的爪牙。其中一位不安分的大臣說:“要不這樣,我們乾脆把慕容順做掉,另外選擇一個能讓我們滿意的人做可汗。”其中一位老者捋着鬍鬚說:“這樣做固然簡單省事,但有一個問題我們不能看不見,大唐能不能接受這個變化?”

衆人面面相覷,很顯然唐朝不可能接受這樣的變化,他們一定會選擇一位,能夠讓朝廷滿意的人做新可汗。那個不安分的大臣接着說:“就算是這樣,我覺得做掉慕容順仍然更爲划算,因爲除了慕容順,其他人都沒有在中原待太長時間,慕容順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那些的想法,都更接近中原人。”這個說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於是關於廢掉慕容順的陰謀,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慕容順已經聞到了這一股味道,每次他們之間有通信,慕容純都不會留下文字,而是找一個記憶好的人,把所有的內容都背下來,然後把那個人派過去,被給慕容順聽。慕容順說:“他實在是過於謹慎了,我覺得他所憂慮的事情不至於真的發生,君臣之間雖然想法有所不同,但我並不曾壓制他們。”

慕容順對陰謀的態度讓慕容純更加焦慮,如何才能夠避免陰謀發生呢?或者說萬一發生什麼意外,怎麼應對纔是好的呢?爲此慕容純一夜一夜不能入眠,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突然恍然大悟。原來這一段時間他太過於關注旁枝末節,而沒有注意到眼前就有一條筆直的大道。不久之後慕容純派手下的人走進了李大亮的中軍大帳,這位信使長得眉清目秀,李大亮十分歡喜。聽他一字不落的背出了書信的內容,李大亮更是驚奇萬分。撫着雙掌說:“想不到吐谷渾,還有你這樣的人才,不知道,像你這樣的人在吐谷渾多嗎?”對方說:“我在吐谷渾是資質最差的人。”李大亮說:“既然如此,你就別走了,留下來替我當差如何?”

對方說:“我當然非常願意以爲都督效力,但有一個問題我沒有辦法忽視它,上面交代給我的任務完不成我就沒有辦法在業界立足。”李大亮說:“你不需要在他那兒立足,留在我這裡就行了。”對方說:“難道都督也希望手底下的人完不成任務嗎?”最終他還是帶着任務離開了,李大亮顯得十分失落,看着何刀兒難過的說:“你說這年頭到底是怎麼回事,想留的人留不住,想讓他走的人卻不想走。”何刀兒覺得十分尷尬,李大亮說:“你打算在我這裡待多久?”何刀兒說:“我做夢都想建功立業,我希望我的兒孫可以有一個更高的起點。”李大亮說:“你這麼想沒有任何問題,但你要記住,想要在我這裡立足就要守規矩。”這個時候何刀兒真是後悔不迭,過去在長安的時候,雖然沒有多少晉升的機會,在上面從不與他爲難。李大亮是一位出了名的賢臣,卻如此的不待見他。難道他不是一位賢士嗎?

慕容純派人告訴李大亮說在吐谷渾很可能有人在密謀殺掉慕容純,希望官軍能夠早做準備。李大亮說:“慕容伏允那麼厲害,天柱王也不可一世,現如今這兩個人又在哪裡呢?官軍一到他們就被打得望風逃竄,最終還是難逃一死。我就不相信這些小小鼠輩,還敢做這樣的事情。”何刀兒說:“都督,此一時,彼一時也!”李大亮哪裡能聽得進去,其實不同的話,相同的人說情況會有所不同,相同的話不同的人去說,效果往往也會大相徑庭。何刀兒與李大亮之間的關係非常疏遠,而且他明知道自己沒有得到對方的認可,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去提意見,往往異界不會被接受,提意見的人也會被連累。慕容純見李大亮那邊沒什麼反應,心裡邊就像裝了一鍋燒開的水,自知已經無力迴天了。於是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他登上了高臺,希望跳下去一了百了。就在他打算賣出最後一步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從背後把他拉住了。

回頭一瞧不是別人,正是那位信使。慕容純說:“身爲人臣卻保不住可汗的性命,我還有什麼臉繼續活着呢?”對方說:“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一切自有定數,人只有盡人事聽天命纔是對的,你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這就已經盡到了自己的本分。至於到最後可汗命能不能保得住,那就要看天意了,如果確實保不住,你就應該退而求其次,而不是自暴自棄,想着要離開人世。”這話讓慕容純豁然開朗,於是再次派使者去見可汗,希望讓可汗派嗣君到軍中接受鍛鍊,慕容順接受了他的提議,就把嗣君派了過去。儘管一臉不情願,他還是選擇離開,因爲君命難違。到了慕容純的軍中,嗣君顯得很沮喪,慕容純說:“你現在要堅強,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你都要保持鎮定。”

這沒頭沒腦的話,讓嗣君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樣好。這個時候慕容純說出了自己的本意,嗣君說:“之前我就發現最近那些人都有些鬼鬼祟祟,我還以爲是自己想多了,聽你這麼一說,他們果然是在策劃對可汗不利的事。”慕容純說:“我們會盡全力保住可汗,萬一要是力有不逮,嗣君還在,你仍舊可以憑藉冠軍的支持,奪回屬於自己的社稷。”嗣君一聽這話,別提有多難受了,天氣越來越冷,以至於身上的貂裘都凍硬了,很顯然這是一種錯覺。慕容順越來越感覺。自己與手底下的人關係在不斷的疏遠,這讓他感到不安,於是安排了酒席,請他們來赴宴。傍晚時分,貴賓們陸續來到宴會現場。所有人都到齊了,慕容順舉起手裡的杯子,用刀敲了敲,說:“天可憐見,讓我這樣一個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的人躲在了可汗的位置上,一來是仰仗陛下的龍恩,二來是仰仗衆臣的支持,我希望大家能夠在今後的日子繼續支持我,我願與大家共享吐谷渾國的社稷。”

他的這一段話讓大家有些茫然,慕容順接着說:“我知道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讓大家對我有所抱怨,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因爲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是沒有辦法化解的,只要我們多拿出誠意,就一定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可是他說到最後,也沒有說出自己將拿出什麼樣的誠意來化解這一場衝突,大臣們一個個含混其辭,爭先恐後的在那兒打哈哈。慕容順竟然聽不出他們的話裡邊有玄機,反而樂呵呵的說:“希望今後我們都能夠坦誠相見……”大家喝的東搖西晃,一直鬧騰到半夜才各自離開。慕容順回到寢室,感覺肚子裡像是有一隻手在不停的翻騰,終於將吃進去的東西全部吐了出去,整個屋子裡瀰漫着一股濃烈的酒氣,然而他意識模糊卻什麼也聞不到了,一頭扎進被子裡呼呼大睡。

話說蕭玉蓉在敦煌遊蕩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回到了長安。當她再次見到師婦的時候,很多東西都已經在無形當中發生了改變。在師父的旁邊跟着一個人,單憑長相,沒有辦法準確的判斷他的年紀。這個人一臉的虔誠在孫思邈的身邊,舉手投足都透着恭敬,見到蕭玉蓉,他立刻迎上來拱手說:“給大師姐行禮了。”蕭玉蓉說:“師父什麼時候收了這個新徒弟?”孫思邈說:“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想把平生所學傳下去。”蕭玉蓉一聽這話滿臉的慚愧,孫思邈說:“他會一直跟着我,直到他把我所有的本事都學走。”蕭玉蓉笑着說:“就憑這一條,這位兄弟就要永遠留在師父的身邊了。”孫思邈說:“只要人足夠勤奮,就算是再愚鈍也能夠磨出一點東西來。”

蕭玉蓉說:“在這些遊蕩的日子裡,曾經有人這樣問過我,自己很喜歡收藏兵器,你說是鈍器比較好還是利器比較好呢?”孫思邈說:“是人都喜歡利器,因爲他看起來非常的風光,而且很容易被塑造,這樣的兵器往往名頭非常的響,可是你也應該聽過老子的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銳利的東西沒有辦法長久的保存。而鈍器就不同了,凡是鈍器往往非常的堅硬,不容易被塑造,鍛造鈍器是很費力氣的,可這樣的東西一旦鍛造成功就是一件非凡的器物。”蕭玉蓉說:“師父覺得這位師弟是鈍器還是利器呢?”孫思邈有些爲難,但他還是回答了這個問題,說:“我也想打造鈍器,可我年紀已經大了,做不到了。”蕭玉蓉拱手說:“請問師弟尊姓大名?”對方說:“在師姐的面前不敢居尊,我姓盧,叫盧照齡。”一聽這三個字,蕭玉蓉一下子呆住了,說:“你就是那個詩人盧照鄰?”

盧照鄰說:“不過是做過一點事,但不敢以詩人自居。”蕭玉蓉說:“先生的大作我拜讀過一些,真真是好詩,畫出相同情景之下人的想法。”盧照鄰說:“相比於吟風弄月,我更喜歡養生之道,只要人掌握了,這個東西就可以長久的保有肉身,很多人想着只要超脫了肉身,就可以過上隨心所欲的日子,其實人所有的需求都源自於肉身,沒有肉身,人還能有什麼需求呢?”蕭玉蓉說:“如果有一天你學得了養生之道,打算做什麼呢?”盧照鄰說:“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但我最想做的就是找個地方住下來,然後爭取享盡天年。”蕭玉蓉看着他半天,不知道該說什麼,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已經接受了苗山幽的說法。人生在世總要做點什麼纔好離開,而不是待在一個悄無聲息的度過一生。盧照鄰看着蕭玉蓉的表情,他不敢相信這個人竟然是孫思邈的弟子,蕭玉蓉已經知道盧照鄰這麼想,嘆口氣說:“但願每個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出自己的價值。”

之後三個人同行了一段時光,每到一個地方有人來瞧病,總是孫思邈負責瞧病,盧照鄰負責用筆記錄藥方,因爲孫思邈不是直接提筆寫藥方,而是先從嘴巴里唱出來,再由盧照鄰記錄。蕭玉蓉則負責維持秩序,在瞧病的人當中,有很多人是不耐煩的。動不動就和周圍的人發生了衝突,雖然蕭玉蓉這個人看上去非常的溫和,但在很多時候他能夠做到不怒自威。也許這是因爲她出自南樑皇室吧!瞧病的時候經常從早晨忙到深夜,儘管如此,還是沒有辦法踏實入睡,因爲在他們睡覺的時候,門外有人徹夜的等待。其實。找個地方睡一宿,似乎更有利於他們病情康復,可他們仍然選擇等在那裡,因爲他們害怕,一旦睡一覺再來,自己又不知道要排到哪裡去。

在瞧病之餘,偶爾也會講解養生之法,孫思邈實在是太過於疲憊,所以這個活兒是由盧照鄰乾的。他盤腿坐在一個高高的地方,說:“一個人想要活的長久,那就要知道收斂,無論是在哪個方面,不要過多的求名求利,一旦你在這方面太過於執着,你就會時常感到非常的焦慮,人一旦焦慮就沒有辦法入眠,不能入眠就會食不甘味,排泄也會非常的遲緩,臉上也會變得不乾淨。我們醫家所言,人居住在大宇宙裡,但人也是小宇宙。小宇宙和大宇宙是相通的,共爲一體,所以你只有順道而行,才能夠隨着時間流逝遭遇各種各樣的變故而能夠把損傷減到最低。諸位都聽過庖丁解牛的故事嗎?有的人使用一把刀,數十年仍舊非常的鋒利,就像是新買的刀一樣。而有的人用不到半年刀就鈍了,刃也捲了,因爲他又多又砍。而最厲害的人則不同,熟悉牛身上的骨骼經絡,刀子在牛的身體裡遊刃有餘,如同桑林妙舞,刀是如此,人也是如此。”

提到這個典故的時候,蕭玉蓉的耳朵也在不經意間樹立了起來,等到這一切結束之後,用完了晚餐,蕭玉蓉說:“師父,我聽苗山幽說過,道士就是之前的方士,並非道家真傳,但是今天盧師弟所言用的又是道家的典故,這是爲什麼呢?”孫思邈捋着鬍鬚說:“其實道士既不是方士,也不同於之前的道家,如果你說道士是方士,古代方式也留下了很多著作,他們爲什麼不把這些著作視作經典,而願意推崇老子和莊子著作呢?反過來如果他們真的是老子和莊子的徒子徒孫,爲什麼又不願意順其自然去追求不死呢?其實道士完全是自成一派,既不是之前的道家,也不是之前的方士”蕭玉蓉說:“還是師父說的透徹,不過是寥寥數語就讓我頓開茅塞。”盧照鄰說:“瞧你說的,師父是天下少見的幾個具有大修爲的人。”

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340李大亮臘月死京兆故皇嗣寒冬薨黔州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360房玄齡死諫伐高麗褚遂良一省爲堂官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290侯弘仁銳意開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339玄奘法師迴歸長安洺州刺史見駕行在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323蓋蘇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陽宴舊臣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332鑄爐造鼎偷馬盜牛歡喜樂童刺殺李泰307孫伏伽不恥當年貧苗山幽冒險遊吐蕃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277高士廉率爲氏族志貞觀帝西遊砥柱山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
260魏王泰驕橫誣羣臣今皇上言法不多變116交涉失利無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執着宜假嗣續第76回李世民即位天可汗杜如晦死薦李衛公第36回顯德殿良臣論吉凶保育房比丘說善惡202揮舞霜刀清理羌寇掃除積雪以誠祀天第86回改軍制侯李二虎鬥逞性情蕭瑀喪職官145李淳風製作渾天儀 苗山幽智救童女王第十四回三五奸佞謀害秦王十八學究演說孔孟第32回閱野聞江湖是非起遣宮女去陰以調陽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第37回義安王興兵清君側李世民殺雞儆羣猴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213西平郡王復辟舊邦東宮承乾留守長安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143浪人入廟風塵相隨 學士登科舉家慶賀340李大亮臘月死京兆故皇嗣寒冬薨黔州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第68回苗山幽自詡登徒子顏師古寫就王會圖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200高昌新中藏壯志大比丘南下散妖言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107哀山幽人前失體面 俏龍波掌摑濟平衡第八回秦府開張良禽入慕 懷恨娶親引火燒身134慕容伏允聯絡高昌 南泉上人慾破迷障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350懼風疾修繕隋廢宮聽朝議偏師伐高麗249李承乾請求赦罪人魏王泰開府納賢士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273南平公主下嫁臣家守禮老叟強力持戒182李淳風驚聞壞消息 孫思邈營救老相識360房玄齡死諫伐高麗褚遂良一省爲堂官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153李承乾遊戲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宮169利益衆生魔窟傳法 意氣用事謀害高僧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290侯弘仁銳意開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162苗山風介入盜蠶案 楊鐵超奉命來敦煌第65回杜如晦上書改軍制房玄齡避禍請去職第96迴天子壽誕諸王拜賀吳王英武國舅不安315十二月鸞駕會京師初八日宰相問小事106梓莯書院事多妖嬈 官家職房辱己求生第99回一心護主李綱病故修建新宮戴胄請止240溫彥博進位右僕射魏夫子以疾辭侍中第21回觀音婢豪言激將士魏夫子自嘆命難違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339玄奘法師迴歸長安洺州刺史見駕行在172彌勒院推舉新住持 甘露殿上書諫天子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34皇后患病閒暇時光藥王進宮參詳病理258閉門不納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後世之規191棄宗弄贊遣使入貢 大唐制史前往撫之323蓋蘇文手刃其王武李世民岐陽宴舊臣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331破國賊敕書降封賞喜漢王相約鬥甲兵125李世南開土十六州 苗山幽神交二三友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313李世勣還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虛擊思摩332鑄爐造鼎偷馬盜牛歡喜樂童刺殺李泰307孫伏伽不恥當年貧苗山幽冒險遊吐蕃189段志玄領兵出西域 天柱王奇計襲涼州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306民犯十惡累及刺史贊普蒙恩公主稱心337春三月皇上論名將夜子時大家答諫官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261權萬紀失言丟官位孫思邈詐病請門徒第33回弘文館學士治經典社稷壇天子祈豐年179張士貴領兵平獠亂 安四娘改嫁引風波151苗山風入職尚書省 老黃狗死在小竹林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278趙元楷媚上苦斯民堯君素歲寒知寸心174頡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憂心而傷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穢 房相公下問解民情第十七回魏夫子獻計宜秋宮觀音婢生子承乾殿235高士廉後飲屠蘇酒孫思邈熬製雪香丸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190李衛公白髮領三軍 隋外孫上書乞歸順283苗山幽獻計平獠亂岑文本中正品賢人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紛擾 北方胡天換代改朝277高士廉率爲氏族志貞觀帝西遊砥柱山329舊功臣圖畫凌煙閣齊王佑親佞生反心178立春日舉行籍田禮 豔陽天等待良人歸第23回琵琶女自究窮音理龐相壽去官養天年第三回二公子從戎戰雁門 觀音婢出閣成大禮316張行成夜作言事疏魏王泰獻上括地誌137長孫無忌耕耘東宮 尉遲敬德御前獻醜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335房玄齡看重李大亮唐尚書奪官封德彝第十九回老學究兩定必殺計李楊氏冒死救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