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梅 姐

十來個人,兩兩擡一包麻袋,不算吃力。楊昌庭自然作爲主力,司機也知道楊昌庭的意圖,指揮大家將擡下車的麻袋有序堆起來。

嫩玉米棒子的麻袋可疊堆,辣椒、長豆莢和茄子等則不能疊堆。好在小丘一側空地寬敞,完全能夠放得下。

木材、木炭,竈臺、鋁鍋等也卸下車放一邊,十幾分鍾,所有貨物都卸下來。楊昌庭對年輕人說,“多謝各位,我這裡有嫩玉米,大哥們都帶幾個回家嚐嚐鮮吧。”

開一麻袋,將裡面的玉米棒子倒出來,要給幫忙的人。這些人都笑着推辭,表示幫一把手沒什麼,何況之前楊昌庭還給了一包煙。

看到那個舉起那包開過的煙,楊昌庭笑得很自然,這年月的人,情感是樸質的。對這些人揮揮手,道別,他們繼續到籃球場那邊打球。

準備幹活,楊昌庭也注意到旁邊過來旁觀的美女店主。楊昌庭對她的印象非常好,除了豔美、魅力十足之外,她對人比較熱心,心善。

或許是經營小店的緣故,對到她小店買東西、吃飯的年輕人都關懷。前一世,楊昌庭在小店裡得到過她的鼓勵、勸導,也是如此,在大專裡學習的態度,才得以根本的轉變。

這個叫梅姐的女人,後來楊昌庭做房地產重新到省城時,已經找不到她,不知是什麼緣故。而這一片地也開發了,變成商業大廈。

梅姐是在這邊開始卸貨時,關注他們,等楊昌庭同年輕人告別,她也沒有要回自家小店去。站在小店門外,看着楊昌庭和六妹,可能是好奇他們要做什麼。

楊昌庭不打算主動同梅姐招呼,先將油桶竈支起來,生火,拿着大鋁鍋到操場那邊水龍頭接水。

吃力地端回來,放到火上。然後,要六妹剝嫩玉米。將嫩玉米棒子外地殼葉去掉,將玉米鬚也去掉,丟進大鋁鍋裡煮。

嫩玉米最好吃的模式就是煮熟透,翻花,味道才足;另一種就是燒烤,烤到微焦,那滋味比煮吃更好。

另一個是楊昌庭在柳河臨時做的,借鑑與後世的燒烤工具。用鐵皮簡單地錘成槽,釘一些空洞通風,放上木炭。

到竈裡取一些火炭,這邊木炭很快就燃起來。用鐵絲穿了,放在溝槽上烤,準備的工作基本完成。

梅姐一直在看,不知這兩個大半小孩要做什麼,她在等他們的大人出現,卻一直沒看到。見楊昌庭做了這些事情,也意識到他們要做什麼,走到六妹身邊說,“小妹妹,你這是做什麼呀。”

六妹怕生,不敢說話。楊昌庭對六妹說,“叫阿姨,對人要有禮貌。”

“阿姨,我哥要賣嫩玉米……”六妹說。

“賣嫩玉米?這個東西好。”梅姐之前見楊昌庭開一個麻袋,知道里面裝的是玉米棒子,“你家大人呢,還沒來?”

“只有我三哥……”在六妹心中,三哥已經是大人了。

梅姐看着楊昌庭,見他這時候支起一大塊紙箱片,上面貼着一張白紙,寫着:味鮮嫩玉米,

兩角一個棒。

嚐鮮身體好,

健康又強壯!

這打油詩雖沒什麼文化,但這二十個字卻寫得工工整整,筆力渾厚的正宗楷書。

“你寫的?”梅姐走到楊昌庭身邊,雖然她穿着的確良仿軍裝,但衣服內包裹着豐美之物,讓楊昌庭心跳有些加速。

“不像嗎?”楊昌庭看一眼梅姐,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好字。你有多少嫩玉米要賣?”梅姐說。

“不多,就這些。眼看要開學了,我和六妹的學費還沒蹤影,想着到省城來賣點自家產出的東西,換點錢。”楊昌庭故意說這番話,有梅姐在旁,等會有這個熱心的女人在,很多麻煩都會輕鬆解決。

“這些呢。”梅姐見一些散放的麻袋,指着問。

“自家產出的蔬菜,有辣椒、長豆莢、茄子。”楊昌庭看着梅姐,眼中神采自若,讓梅姐不由地好奇起來。

她在這裡開店好幾年,到店裡來買東西、吃東西的大學生、成年人很多,這些人在她面前,最多是看一眼,然後就轉開了視線。

特別是大學生們,更是不堪,有些人過來,分明是想多看自己一眼,但真在自己面前,卻不敢正視甚至有些人頭都不敢擡起。

而面前這個小傢伙,最多十七八歲,居然平靜地看着自己,沒有半點躲閃。這是怎麼回事?不過,她看到前面這些東西,心裡又坦然起來。

敢一個人帶着妹妹到陌生的省城來,還帶來一大堆東西要賣,自然是不簡單的小傢伙。

“這些菜怎麼賣?”梅姐問。

“阿姨,蔬菜不賣錢,準備用這些菜換一些舊衣服。我想,省城這邊不少人家肯定有舊衣服不穿了的,就用這些舊衣服換蔬菜。”

“你要舊衣服?”

“我們柳河那邊,村裡好多人家都買不起衣服的。”楊昌庭也不多解釋,要給人留推想的空間。

楊昌庭打開另一張紙,寫着:蔬菜換舊衣服,大小不論。

紙片用竹棍夾住,立在蔬菜麻袋旁。

“我買十個玉米棒子。”梅姐遞給楊昌庭兩張一元票子,楊昌庭接了錢,拿一張遞迴給梅姐,說,“阿姨,你是開張第一位客人,半價。”

“好,有意思。”梅姐笑着將錢收了,“我給你做宣傳。”

“謝謝。”楊昌庭也明白,這一世第一次同梅姐見面,接下來肯定會有不少往來,甚至會進行合作。

省城之行,這個開端讓楊昌庭也滿意。

生了火,立起招牌,自然就引人關注。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看熱鬧,大人小孩都如此。逐漸地,這邊吸引不少人圍過來。

有了梅姐第一個買嫩玉米後,就有另外的人開始問價。楊昌庭不多解釋,指着那打油詩讓人們看。

打油詩並不好,但那手正楷大字卻稀罕。這幾行字,也證明了楊昌庭確實是有學問的年輕人。楊昌庭在心中暗笑,自己從2020年過來的人,還拿不準你們這些土鱉的脈?

六妹的主要任務就是烤玉米,炭火很旺,要不斷地翻轉玉米棒子。炭火的熱力,讓六妹連烤得通紅,也顯得更可愛。

“煮玉米和烤玉米怎麼賣?也是兩角一個嗎。”有人問,玉米的香氣彌散,非常吸引人食慾。

楊昌庭輕笑,說,“煮玉米、烤玉米五角一個,不貴。”

“還不貴?”自然有人會細算,質問。

第28章 不要買第31章 留案底第12章 賣光了第10章 小店的美女老闆第19章 能否說服老媽很關鍵第20章 辭 工第13章 聊一聊第22章 租住行,開門店不行第14章 買 表第24章 提 貨第17章 送 表第29章 練 攤第18章 拉着五妹去逛街第44章 李泉師傅第26章 房主張金書第40章 如何安排熊大第9章 去省城第42章 開店及排號第12章 賣光了第12章 賣光了第34章 熊心語找上門第13章 聊一聊第27章 不出價第16章 又見初戀第25章 分 揀第29章 練 攤第37章 打 賭第15章 嚇着老爸了第19章 能否說服老媽很關鍵第39章 熊大的決心第41章 熊大及戰友第32章 賺少與多第30章 拳怕少壯第42章 開店及排號第6章 順路的車第6章 順路的車第41章 熊大及戰友第40章 如何安排熊大第21章 糧油本子深入人心第6章 順路的車第41章 熊大及戰友第25章 分 揀第34章 熊心語找上門第39章 熊大的決心第39章 熊大的決心第45章 按日按月按年算第6章 順路的車第21章 糧油本子深入人心第40章 如何安排熊大第38章 賣身契第27章 不出價第15章 嚇着老爸了第23章 動 工第21章 糧油本子深入人心第12章 賣光了第18章 拉着五妹去逛街第28章 不要買第6章 順路的車第9章 去省城第42章 開店及排號第30章 拳怕少壯第18章 拉着五妹去逛街第13章 聊一聊第7章 老 媽第21章 糧油本子深入人心第30章 拳怕少壯第17章 送 表第1章 老箱子和舊票子第24章 提 貨第4章 準備試手第4章 準備試手第9章 去省城第12章 賣光了第11章 梅 姐第4章 準備試手第11章 梅 姐第9章 去省城第33章 莊小敏第13章 聊一聊第15章 嚇着老爸了第28章 不要買第15章 嚇着老爸了第17章 送 表第42章 開店及排號第13章 聊一聊第29章 練 攤第3章 老爸趕集回來了第4章 準備試手第38章 賣身契第8章 如何帶六妹去省城是個問題第12章 賣光了第11章 梅 姐第18章 拉着五妹去逛街第39章 熊大的決心第42章 開店及排號第9章 去省城第11章 梅 姐第15章 嚇着老爸了
第28章 不要買第31章 留案底第12章 賣光了第10章 小店的美女老闆第19章 能否說服老媽很關鍵第20章 辭 工第13章 聊一聊第22章 租住行,開門店不行第14章 買 表第24章 提 貨第17章 送 表第29章 練 攤第18章 拉着五妹去逛街第44章 李泉師傅第26章 房主張金書第40章 如何安排熊大第9章 去省城第42章 開店及排號第12章 賣光了第12章 賣光了第34章 熊心語找上門第13章 聊一聊第27章 不出價第16章 又見初戀第25章 分 揀第29章 練 攤第37章 打 賭第15章 嚇着老爸了第19章 能否說服老媽很關鍵第39章 熊大的決心第41章 熊大及戰友第32章 賺少與多第30章 拳怕少壯第42章 開店及排號第6章 順路的車第6章 順路的車第41章 熊大及戰友第40章 如何安排熊大第21章 糧油本子深入人心第6章 順路的車第41章 熊大及戰友第25章 分 揀第34章 熊心語找上門第39章 熊大的決心第39章 熊大的決心第45章 按日按月按年算第6章 順路的車第21章 糧油本子深入人心第40章 如何安排熊大第38章 賣身契第27章 不出價第15章 嚇着老爸了第23章 動 工第21章 糧油本子深入人心第12章 賣光了第18章 拉着五妹去逛街第28章 不要買第6章 順路的車第9章 去省城第42章 開店及排號第30章 拳怕少壯第18章 拉着五妹去逛街第13章 聊一聊第7章 老 媽第21章 糧油本子深入人心第30章 拳怕少壯第17章 送 表第1章 老箱子和舊票子第24章 提 貨第4章 準備試手第4章 準備試手第9章 去省城第12章 賣光了第11章 梅 姐第4章 準備試手第11章 梅 姐第9章 去省城第33章 莊小敏第13章 聊一聊第15章 嚇着老爸了第28章 不要買第15章 嚇着老爸了第17章 送 表第42章 開店及排號第13章 聊一聊第29章 練 攤第3章 老爸趕集回來了第4章 準備試手第38章 賣身契第8章 如何帶六妹去省城是個問題第12章 賣光了第11章 梅 姐第18章 拉着五妹去逛街第39章 熊大的決心第42章 開店及排號第9章 去省城第11章 梅 姐第15章 嚇着老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