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車上的第一頓早飯,大家吃的還比較愉快,高明程吃了鄧母拿出來的小菜和糉子,而高明程也拿出自己帶來的食物,跟他們一起分享。
糉子這種食物,一般是在端午的時候食用,但對於出遠門的人來說,攜帶糉子,比攜帶飯菜要好吃,還方便。
因爲冷飯冷菜的口感,是不如冷糉子的。
高明程吃了一個甜口的,又吃了一個鹹口的,覺得都還不錯。
吃過早飯後,整個車廂中瀰漫着食物的氣味,因爲大家都在吃東西,以自己帶來的食物爲主,只有少數人會去餐車買吃的。
高明程有心想打開車窗換氣,因爲這會兒的綠皮車車窗是可以打開的,不像後世的火車,車窗是全封閉,已經不能隨意打開了。
只是纔打開一條縫隙,大量的冷風就灌了進來,吹在周圍人的臉上,於是有人連忙喊高明程把車窗關上。
但其實把車窗關緊了,車廂裡依舊冷颼颼的,因爲車廂與車廂的連接位置不是全封閉的,照樣有冷風從那裡灌進來。
車上頗爲無聊,乘客也不方便走動,於是有人繼續悶頭睡大覺,也有人在自己的牀鋪上看書,還有人聚在一起聊天。
高明程就和鄧婉婉他們聊了一會兒,又誇鄧母做的糉子口味很好。
高明程吃着一份普普通通的飯菜,心想許多美不願意出遠門也好,現在出遠門,其實就是受罪,等97年火車大提速後,出門就會方便很多,並且國內的各項基建,也都開始施工了。
上午是聽二胡打發時間的,下午高明程看到他牀鋪對面的那個年輕人在看書,而他的身邊,還堆着好幾本書。
一分鐘後,他默默地放下手中的書本了。
聽到二胡的聲音後,閒聊的人便不再開口說話,而是安靜的聆聽曲子,等到小姑娘拉完一曲後,又有人喊她再拉幾首曲子。
那年輕人戴着一副眼睛,他先是用指背朝上推了推鏡框,露出一個略靦腆的笑容,斯斯文文的說道:“可以借給你看,但你可能看不懂。”
到中午時,有人推着餐車過來賣飯,高明程自然不願意一天三餐啃麪包,於是買了一份飯。
正閒聊着呢,突然有悠揚的樂聲響起,大家循聲望去,卻見一個扎着小辮子的年輕姑娘坐在牀鋪上認真的拉着二胡。
敢於當衆拉二胡的小姑娘,自然也不是多麼靦腆的人,於是笑着答應了。
再看對面的那個年輕人,眼中就充滿對學霸的敬佩了!
那些書基本都是高等數學和物理,以高明程的學歷,的確看不懂!
第三天的早上,高明程照舊醒的早,他洗漱之後,才陸續有人起牀洗漱,高明程把剩下的那些點心麪包都吃掉了,打算等下車後,再找家飯店好好的吃一頓飯。
整個上午,這節車廂的人們都沉浸在樂曲中。
火車的速度不快,一路上的風景,盡收眼底。直到晚上天黑了,高明程才高興起來,等睡醒後,也就該到首都了!
於是有人抱怨,捨不得花錢的,都寧願啃自己帶來的乾糧。曾經走南闖北的高明程,倒是挺理解的,在火車上做飯不容易,車上的物資少,廚房空間又狹小,在這種環境下做飯,能把飯菜都煮熟了,就已經不錯了!
這話一出,高明程更好奇了,於是伸手拿了一本書,翻看了起來。
後來實在無聊,高明程只能盯着車窗外面看了。
現在山裡的糉葉不夠鮮亮寬闊,包起來比較麻煩,因此每個糉子的個頭不大。
王珣他們也是如此,正在消滅那些糉子,鄧母怕大家不夠吃,特意包了一大袋。
於是高明程就問人借了一本書打發時間。
高明程對曲子沒有太多的研究,但他聽着覺得曲調很流暢,也都是自己熟悉和喜歡的曲子,用來打發時間就很好了。
火車上的飯嘛,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價錢貴,一個是口味差。
鄧母笑呵呵的,說道:“要是端午,我做的糉子更好吃!這會兒山裡雖然還有糉葉,但長得不太好了。”
等把糉子消滅掉後,他們隨身攜帶的行李倒是少了些,下車時也能輕鬆點。
上午十點,有列車員找他們換票,於是高明程又拿到了那張火車票,這張火車票在出站時,是需要向檢票人員出示的。
於是他把票放在衣服口袋裡,這樣方便掏出來。
雖然快要到站了,但車廂裡的人都不急着收拾東西,因爲這輛火車的終點站就是首都,等在首都停下後,車廂裡的人都要下車的。
因此直到火車即將進站,車速開始放慢之後,大家才紛紛帶上隨身行李,等候在車門那兒,不多時,竟是排成一條長隊了。
高明程見狀乾脆不去排隊了,不爭這一兩分鐘。
終於,在衆人的期待下,火車在站臺穩穩地停住了,隨即有列車員把車門打開,讓車上的乘客下車。
高明程見大家都開始下車了,這纔跟在人羣的身後,當雙腳踩在大地上的那一刻,他竟然有種頭重腳輕的感覺。
都說在船上待久了,會不適應地面,但其實在火車上待久了,下地時,身體在短時間內也無法適應。
人在火車上時,時時刻刻有聲響,車身也是搖晃不穩的,整個人的狀態,跟坐船也沒多少區別就是了。
下了車後,王珣就讓高明程緊跟着自己,又讓自己的兩個孩子拉着自己的衣服,千萬不要走丟了。
至於鄧婉婉,她得照顧自己的父母。
車站上,一眼望去,盡是人們的後腦勺,大家穿着各異,但都是大包小包,還有不少如鄧婉婉這般拖家帶口。
高明程看着有人揹着一牀鋪蓋,手裡提着一個裝滿東西的水桶和一個化肥袋,就連胸前都掛着一口做飯用的小鍋,就知道這人是前往首都打工的。
除了這些人,也有少數穿着靚麗,行李極少的人,這些人,只怕就在首都居住的。
隨着流動的人羣,高明程終於出了出站口。
站在車站外面,看到了陌生的環境。
出站後,王珣也鬆了口氣,他開始熟練的帶着高明程他們去坐公交車,這裡雖然人山人海,但首都畢竟是首都,公交車看着還蠻新蠻大的。高明程跟着王珣他們,一路又坐車轉車數次,這才終於抵達目的地了。
下了最後一趟公交車,王珣高興的說道:“餓了吧?我先帶你們去飯店吃飯!等下想吃什麼,就點什麼!”
幾分鐘後,一行人終於在一家飯店坐下,由於這裡距離王珣居住的地方很近了,因此他和飯店老闆挺熟的,一坐下,就搭上話了。
王珣點了不少菜,但鄧婉婉的父母上了年紀,一番顛簸後,儘管很餓,卻沒什麼胃口,而兩個孩子也是如此,只動了幾筷子,就不想吃了。
倒是高明程狀態不錯,見大家都不吃,他乾脆敞開肚皮,把剩下的飯菜都吃了。
王珣看着家裡的老人和孩子狀態不佳,也是沒辦法,只能先帶他們回去休息。
這一晚,高明程也被留下來住了。
站在王珣家的院子,他覺得這裡挺簡陋的。
這裡已經是郊區了,王珣買下的地皮雖然比較大,但建的房子很一般,前面是廢品站,中間院子是堆放廢品的,只有後面一排房間是給人住的。
因爲提前想好要帶老人和孩子過來,住的房間倒是足夠的,也就能騰出一間給高明程暫住。
王珣正給高明程介紹着他的廢品站,笑呵呵的說道:“收廢品需要地方放東西,沒辦法,只能把地皮買在這種偏遠的地方了。”
這地方現在的確算的上偏遠,但高明程知道等首都發展起來後,這裡的地價就會水漲船高。
多年後,光是這片地皮,都能夠讓王珣有不小的身家了!
於是他笑道:“這個地方很好,雖然是郊區,但地方寬敞,住着也舒心,且附近就有田地,買菜什麼的也方便。”
王珣本來還以爲高明程會嫌棄這裡不好,聽高明程這麼說後,當即高興起來:“是啊,我就是這麼想的!我這裡雖然偏了點,但我收的廢品價比別處高兩分錢一斤!因此有的是人揹着廢品到我這裡來賣!”
談話間,就見有人過來賣廢品了,那人騎着一輛改裝的三輪車,車斗很大,裡面堆滿了各種廢品,其中有大量的廢紙,還有一個壞了的黑白電視機和電風扇。
電風扇的外殼已經壞了,露出底座裡的銅絲,這會兒的電風扇用料很實在,每一臺電風扇,都用了大量的銅絲,這些銅絲價錢高,能賣不少錢的。
前面的廢品站是開着門的,王珣雖然帶着鄧婉婉回老家過年了,但還是請了人做事的。
因此有人來賣廢品,王珣也不用上前,只需和高明程一樣站在旁邊看着就行。
不多時,賣廢品的人三輪車就清空了,他拿着剛到手的錢,樂呵呵的走了。
見人走了後,王珣才上前看着剛收到的廢品,然後對高明程說道:“這臺電風扇,是被人砸壞的!嘖嘖,首都的人可真有錢,要是我們縣裡的人,對家裡的電風扇,可寶貝了!”
電風扇是夏天需要的電器,而不需要時,就會用布將之罩上,這樣就不會有灰塵落下去了。
這臺電風扇上的灰塵不多,但裂口顯然是被摔壞砸壞的。
王珣蹲在地上搗鼓了一陣子,然後說道:“電機應該沒壞,賣出去後,能賺一筆錢了!”
雖說如此,但王珣很快就不再理會那些壞的電視機和電風扇了,因爲他雖然跟着表哥學了一些,多少都懂,但並不是很擅長修理。
他最擅長的,還是撿漏!
“明程,我帶你去看看我的寶貝!”王珣知道高明程也在縣裡收舊物,還託他買過兩幅駿馬圖,於是樂呵呵的掏出鑰匙,打開了倉庫。
一些價值不大的廢品,都是堆在院子裡的空地,比如紙殼、塑料瓶等。
而一些價錢貴重的廢品,自然有不一樣的待遇,它們都被分門別類的放進倉庫裡,並且被鎖上了。
當然了,價錢最貴重的,王珣自然不會放在倉庫裡,而是藏在自己睡覺的房間裡,且不會輕易拿出來給人看。
倉庫的門打開後,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堆舊紅木以及一堆太湖石。
對於這些紅木和太湖石,高明程沒有細看,而是看四周貨架上擺着的東西。
王珣在倉庫的三面牆都做了貨架,上面多多少少都堆着一些東西。
一進門,王珣就伸出手,開始介紹起來:“這裡放着的,都是一些我喜歡的東西。明程,你看這個——集郵冊!不過這本集郵冊上的郵票,大多都是用過的,是我從廢品信封上一張張揭下來的。價值沒有那麼高,純屬個人愛好!”
“還有這堆舊報紙,也是我特意收集的,我打算把建國後的報紙都按年月日攢齊了,當然了,現在還沒有攢齊!”
“這些,是民國時的報紙,紙張都泛黃變脆了,不過我先留着,反正當個愛好。”
“這些是筆記本,有幾本的主人頗爲有名,但大部分沒什麼名氣,甚至不知道主人是誰,不過我看裡面的內容有些意思,就先留下了。”
“還有這些,都是各種各樣的書,我看着還不錯,也就先留着,打算以後給孩子看,或者有機會再賣出去。”
“這些就是我收來的舊物了,什麼瓶瓶罐罐小杯小碗的,都有,還有一些女人用的妝匣。”
隨着王珣的介紹,高明程的目光一一看了過去。
他翻開那本集郵冊,看到裡面果然有不少郵票,因爲這裡是首都,因此王珣竟是收集到全國各地的郵票,甚至連國外的郵票都有。
但因爲是從廢品中扒拉出來的,這些郵票自然是用過的,上面都蓋了一個章,甚至還有個別沒有揭好,有些殘損了。
因此價值不大,但作爲個人收藏也不錯。
“王大哥,我能在這裡看看嗎?”高明程問道,他不想走馬觀花,想翻翻看看,看是否有珍貴之物在其中。
對於這個要求,王珣自然滿口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