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程跑羊城,也算是跑熟了。
到了羊城後,他先去目的地卸貨,再把蜂蜜賣給範承耀,然後照舊和範承耀見了面,兩人一起吃了一頓飯,適當的聯絡了彼此間的感情。
席間,範承耀問起範立成最近有沒有聯繫高明程。
高明程笑道:“自從立成跟着老師學習後,他就沒什麼時間給我寫信了,過年前,我給他寫信,信裡說了年後去首都看房子的事情,之後他給我回了一封信,直到現在,他還沒有再給我寫信了。”
範承耀聽了這話,就嘆息了一聲。
他端起酒杯,跟高明程乾杯,一口飲盡後,才感慨的說道:“是啊,孩子一下子忙了起來,學的那些知識,也都是我們不懂的了。”
說完之後,又心塞的說道:“我在猶豫,要不要請個老師,也跟着學一些知識,不然以後打電話都沒有什麼話題聊了。”
高明程聽了這話,一下子緊張起來,現在就開始這麼捲了嗎?
範承耀愁啊,他開了好幾家店,還要替賽燕飛打理這邊的工廠,一天到晚那是忙個不停,要不是因爲高明程和範立成的關係不錯,範承耀都騰不出時間跟高明程見面吃飯的。
之前還好,範立成雖然聰明,但到底還是小學生,就算聊天時,話題偶爾涉及到知識上,也不會超過範承耀知道的範疇。
但自從範立成跟着大學教授開始學習後,範承耀先是很難找到兒子聊天溝通感情了,再一個也很難有合適的話題了。
高明程想象了一下自己兒子以後的學業問題,緊張的說道:“也沒這個必要吧?”
範承耀本來在猶豫,但現在卻堅定的點頭,表示有這個必要。
“立成的媽媽,已經偷偷的請老師上課了!哦,不對,她一直都有在學習,但現在增加了國內教育方面的知識了。”
“我想了想,我也得學!看來以後每天都要抽出一個小時來學習才行了!”
範承耀很堅定的說完後,卻又以一聲嘆息結束,他倒酒,舉杯,跟高明程碰杯喝下。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啊!
這一頓飯吃完,高明程只覺得消化不良!
他想到後世的雞娃和雞爸雞媽了!
果然,不管是什麼時代,都有卷王存在。
是跟上卷王的腳步,還是如普通的平民百姓一樣,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呢?
高明程在兩者之間權衡着,最後以小旭旭還小爲由結束。
第二天,他就把卷王帶給他的無形壓力甩掉了,開始爲生活奔波着,裝貨,拿貨,再去買了一些羊城纔有的雜誌、書籍和玩具。
準備妥當後,下午就開始行馳在回程的路上。
一路奔波後,於一個下雨天抵達縣城。
下雨後,路況不好,高明程在路上比平時多花費了一些時間,淅淅瀝瀝的雨水從天而降,擊打在車頂上,又濺在車窗上。
爲了防止雨水飄進來把貨物弄溼,高明程只能把車窗全部關閉。
到了縣城後,高明程先把卡車開到服裝店的門口,打算先把屬於自己的貨物卸下車,然後再把車開回運輸公司那邊。
但在車門一開一關間,短短的一小段距離,就把裝服裝的袋子淋溼了一點點。
高明程冒着雨把貨物和私人購買的東西卸下,然後對許多美他們說道:“趕緊把貨物清出來!”
“哎,好!”下雨天,店裡沒什麼顧客,因此許多美、高淑芳和張金玲,都立即忙了起來。
一共有三大包貨物,打開最外面的編織袋後,裡面就是各式各樣的衣服,這些衣服全部都是夏裝。
新款的夏裝自然要掛起來售賣,但同款的衣服,不可能全部都掛起來,需要一部分堆放在乾淨的牆角,一部分則要搬到三樓的倉庫去。
三個人分工合作,這活幹起來就又快又好,至於小旭旭也沒有閒着,而是在一旁拿着衣服玩耍,彷彿這些東西,成了他的新玩具了。
但很快,小旭旭的手裡,就多了一樣高明程特意給他買的玩具了。
等高明程再次返回服裝店,那三大包的衣服,都已經被清理出來了,許多美則在給摺痕較重的衣服進行熨燙。
“爸爸。”小旭旭看到高明程,立即張開雙手,試圖讓高明程抱他。
高明程彎腰,兩手抱住他的肋下,將之舉高高,逗弄了一會兒,就把人放下了。
“你先自己玩,爸爸先去洗澡換身衣服。”高明程身上已經溼了,他可不敢抱兒子,怕把兒子也弄溼,到時候着涼了。
但小孩子懂什麼?小旭旭只知道他好幾天沒看到爸爸了,現在就只想要爸爸抱!
高明程沒辦法,只能帶着小旭旭去了二樓的衛生間,一個在裡面洗澡,一個在門外看着。
哎,這小屁孩,難帶啊!
換了衣服後,高明程清清爽爽的,小旭旭才總算如願的得到一個抱抱了。
“二哥,你洗好澡了嗎?麪條給你煮好了!”高淑芳的聲音從樓下傳來,高明程應了聲,立即抱着小旭旭下樓去。
他是在下午時抵達家中的,這會兒不早不晚的,但高淑芳她們認爲高明程肯定餓了,於是把貨物理清好後,就給高明程煮了一碗麪條。
用的麪條正是上次高明程從市裡買回來的滸灣油麪,這油麪很細,一煮就能熟,快的很。
從高明程回家,到他洗完澡,一大碗的麪條就已經擺在桌上了。
細細的油麪浸泡在湯裡,最上面放着兩個荷包蛋和幾片青菜葉子。
麪條剛出鍋,散發着熱氣,食物的香味,也隨着這熱氣飄散而出。
高明程拿起筷子,就準備美美的飽餐一頓,開車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饒是他身體素質好,一路長時間開車回來,也是又累又餓了。
不過在大口吃麪之前,可以先給小旭旭喂上幾口解饞,看小旭旭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碗裡的麪條,高明程懂了,立即夾起一點喂到他的嘴裡。
看到他給孩子餵食,許多美笑道:“小旭旭挺喜歡吃這麪條的,不過這種麪條只有市裡那邊纔有。我打算等家裡的這些吃完了,就在這邊也買些掛麪來吃。”他們當地,自然也是產掛麪的,只是口感要差那麼一點而已。這點差距,對於普通人來說,倒也不是很明顯,因爲價錢也會彌補這些不足。
高明程說道:“是後柳巷那家的掛麪嗎?”
許多美點頭,後柳巷那邊有一戶人家,就是以做掛麪爲生的,據說他們家做麪條的手藝也傳承好幾代了,口碑不錯,就是產量有限,在外面的名氣也不大。
高明程自然吃過,並且後世這戶人家依舊在做麪條,那會兒的年輕人不愛去這種手工作坊裡買,但本地上了年紀的人,卻會紛紛前去購買。
在他們這輩人的心中,那家手工作坊製作出來的掛麪,纔好吃,比那些工廠生產,然後用花裡胡哨包裝的麪條要好吃的多!
高明程說道:“那你明天多買一些,下次回村時,我給奶奶和細奶奶都帶一些,掛麪好消化,適合她們吃。”
“好。”許多美點頭應下,並且在心中決定再多買一些,給她二姐也送兩斤吧!
住的近就是如此,許多美多多少少都會想着她二姐,至於大姐和三姐,平時沒事的話,很少走動,只有過年時纔會來往一下。
第二天時,天公作美,並沒有再下雨了。
許多美找了個店裡顧客少的時間,準備去後柳巷那邊買掛麪。
她不會開車,但會騎自行車,於是騎着自行車朝後柳巷而去,出發前,因爲要購買大量的掛麪,高明程還曾提議開車去,卻被許多美白了一眼拒絕了。
後柳巷離這邊不算太遠,走路的話得二十多分鐘,但也沒必要開車去,汽油不要錢的啊!
於是高明程捱了一記瞪眼,老老實實的在店裡帶娃。
後柳巷是一排低矮的房子,房子有新有舊,新些的房子,大多是兩層樓的,而舊房子則是平房。
製作掛麪售賣的那戶人家就姓柳,他家是舊房子,但佔地寬闊,並且樓上不是蓋瓦,而是搭了一個簡易棚架,因此屋頂上和後院,都擺着百十根竹竿搭架,竹竿上則掛着很多面條。
許多美把自行車停靠在屋子的旁邊,然後大步走了進去。
一進去,就看到一羣人在做事,有人揉麪、有人拉麪、還有人往缸裡倒麪粉,然後再按照比例加水、鹽、油等。
看到許多美登門,立即有人放下手中的活,前來接待她,得知許多美要買掛麪,當即領着許多美來到放置成品掛麪的地方。
這家手工作坊,從業人員全是自家人,像攪拌麪粉和揉麪的,是力氣大的男人,而負責拉麪和把拉好的麪條掛起來晾乾、以及包裝的,則是細心的女人。
除了掛麪,他們家還賣普通的麪條,而這普通麪條又分爲兩種價錢,貴點的是一次性成型的麪條。
便宜點的則是二次成型的麪條。
這二次成型的麪條,用的原料就是一次成型麪條的邊角料,比如說裁剪下來的,或者不小心弄斷弄碎的。
這些邊角料積攢的多了,就再次加水攪拌,然後將之製成麪條。
如此,價錢自然要便宜點。
至於許多美要買的掛麪,則是這家店最貴的一種麪條,因爲掛麪的工藝複雜,用料也是最好的。
“我要三十斤掛麪。”許多美說道,然後看着對方拿出一個袋子,然後往袋子裡放了十五包掛麪。
這種掛麪是兩斤一包的,用舊報紙包裝着,再用細繩綁好,這樣就不容易鬆散了。
買好掛麪後,許多美把掛麪放在自行車的後座上,然後用繩子把東西捆綁固定好。
騎着自行車,許多美卻沒立即返回服裝店,而是去了高明萬的家中。
昨晚她和高明程商量了一下,既然都準備送人了,那就送全面了,讓許多美給王秀秀也送兩斤過去,順便看看王秀秀恢復的怎麼樣。
至於其他的掛麪,給奶奶和細奶奶各送六斤,她二姐兩斤,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家吃了。
家裡吃飯的人多,十多斤的掛麪看起來多,吃起來卻也快的很呢!
距離王秀秀生產,也有好幾天了。順產雖然疼痛了點,但產後的恢復卻要快很多,許多美過去看望王秀秀時,她看上去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
天氣逐漸暖和,但王秀秀依舊穿着長袖長褲,甚至還穿着一件薄外套,且戴着月子帽和穿着襪子和鞋子。
這時高明萬還放假在家,有高明萬和胡茵陳幫忙照顧孩子,王秀秀自然能夠恢復的快。
許多美的到來,讓王秀秀很是高興。
原本四妯娌中,王秀秀和許多美的關係就是最近的,等生產前住到服裝店那邊後,和許多美的感情自然就更深厚些了。
當然,她們和張金玲的關係也不錯,在無形中,已經形成三人抱團,孤立大嫂黃素娥的格局了。
“二嫂,坐,喝茶!”高明萬看到許多美,也挺高興的,忙不迭的喊許多美坐下休息,又給許多美倒了一杯茶水。
許多美喝了茶後,就問高明萬還有幾天假休。
高明萬伸出一隻手,五指打開,他笑着說道:“還能休五天假!”
那也挺不錯了,許多美拿出一包掛麪,對王秀秀說道:“今天我去買了不少掛麪,順便給你也送兩斤來吃,這掛麪下奶,你多吃點。”
王秀秀把掛麪接下,笑着道謝:“哎,謝謝二嫂。”
胡茵陳正抱着孩子哄呢,當即說道:“秀秀的奶水好的很!明萬給她買了不少下奶的東西,前幾天她孃家那邊又送來一些甜酒和雞,家裡好吃的東西,多到吃不完呢!”
許多美聽了這話,倒也不意外,畢竟高明萬家的條件也不差,高明萬對王秀秀也挺好的,這生了孩子後,好吃好喝的供着,也是正常。
她意外的是羅小華還沒有來看王秀秀和孩子。
“上次明程回村時,媽說了等家裡的磚燒好後,就會來縣裡看你們呀,還沒有來嗎?”許多美奇怪的問着,算日子,家裡的磚應該也燒好了。
斷火封窯後,需要挑水洇窯,等窯內溫度降低,就可以開窯把裡面的青磚搬出來了。
如此一窯磚就燒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