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長亭送別

文笙踟躕半晌,還是向譚瑤華道明瞭來意。

譚瑤華答應幫她打聽消息。

說完了正事,兩個人一時竟有些相對無言。

譚瑤華垂下眼睛,手無意識地劃過身前的古琴,道:“祖父說話,向來言出必行,我估計着此次去白州,你的隊長、華兄和鍾師弟的副隊長都不會輕易更改,他一直拖着不見你們,大約想再加幾個人。”

文笙聽得認真,譚老國師本身是樂師中的絕頂高手,堪稱古往今來第一人,又教出這麼多徒子徒孫,大亂已起,他的態度簡直舉足輕重。

未來,譚老國師以及譚家會繼續爲建昭帝的子孫保駕護航,乃至肝腦塗地麼?

難道他就看不出來楊昊儉心胸狹隘,手段卑劣,全無人君之相?

“原本祖父是打算循序漸進,你們是第一撥,後頭還有第二撥、第三撥,沒想到延國公的人馬敗得這麼快,他想叫玄音閣的師長們,甚至是我父親和幾個叔伯到軍前去,又怕引得新任主帥和陛下不渝,所以他還要再等等。”

文笙心中涌起了希望:“那麼譚兄你呢?”

譚瑤華爲人正直,且又顧全大局,更不用說還是自己的朋友,在玄音閣的樂師中間有着很高的威望,他若是去了白州,必能幫上自己很大的忙。

譚瑤華笑了:“我不是最近要離京遊歷麼,也許走着走着,就走到白州去了。”

也就是說,就算去,也不會明着同他們五十人一起。

“那譚兄你路途上一定要多加小心。”

“知道。我等你打聽的事定下來再走。另外,華飛舟、江煥他們那裡我也可以幫着打一下招呼,叫他們到了白州之後好好配合你,令蕙這些日子常做東請他們來小聚。”

譚令蕙請客,自然是別有深意。譚瑤華這作堂哥的看起來心裡一清二楚,文笙感激莫名,華飛舟等人若能與她同心協力。救出李承運的可能性便大了幾分。

譚瑤華卻不聽她感謝:“你我之間。不必這麼客氣,況且你每回找我,也都不是爲了你自己。雖然我不希望你有事。但遇着爲難事,和我說說也是無妨。”

文笙心中暖洋洋的,眼前這人雖然訂了親,與她見面的時候大大少了。卻還是她認識的那個譚瑤華沒有變。

譚瑤華對文笙的事果然很用心,不過半日就打聽到了結果。

建昭帝想從江北調朱子良回來。卻遭羣臣一致反對,他無人可用,終於想起了紀南棠,卻又不放心。準備像之前平叛那樣,派個位高權重的欽差去擔任監軍。

魯大通資歷夠老,李承運身份夠高。再想找個能壓得住這兩位的,還真不好找。

銘王楊安身份合適。身體卻不行,建昭帝只能在兩位皇子和幾個上了年紀的老國公中間選。

楊昊儉人還在江北,目前看來,大皇子楊昊御的可能性頗大。

將軍府諸人聽到消息都覺頭疼。

皇子做監軍的滋味紀南棠之前就嘗過,這回的敵人不像王光濟那麼好對付,再說白州那邊符大人已經和魯大通徹底翻臉了,再去一尊神,三方勢力將紀南棠夾在中間,這仗還怎麼打?

麻煩的是這話還不能說給建昭帝聽,老皇帝自從遇刺越來越多疑,不要監軍,還想着大權獨攬,你紀南棠莫不是想造反?

趁着聖旨還沒下,正是籌劃活動的時候。

杜元樸在挖空心思走門路,文笙也在想辦法,總要叫建昭帝改變主意,放權給紀南棠。

她去程國公府求見魯氏。

魯氏剛由宮裡回來,被譚皇后和銘王妃輪番一通勸,知道朝廷鐵了心不準備贖回李承運,一時心灰欲死,吩咐閉門謝客,誰都不見,正在屋裡掉眼淚呢。

文笙上門,程國公府的老管家親自迎出來,老爺子當年是服侍長公主的,兩眼紅腫,先同文笙行了禮,說明難處,又小聲道:“夫人帶着世子剛從宮裡回來,很是難過,說是連延國公府的老夫人來都不見。”

文笙亦小聲道:“那麻煩你去和夫人提一下,就說我通過了玄音閣大比的選拔,過幾天就要去白州陣前,國公爺那裡……看看夫人有沒有什麼交待。”

老管家暗吃了一驚,連忙點了點頭,道:“顧姑娘您稍後。”

他把文笙讓到門房的小花廳,叫她先喝茶等着,一溜小跑去向魯氏報告。

老管家心裡明鏡一樣,魯氏不見延國公夫人,那是怪老父狠心叫女婿斷後。

她在宮裡沒討着好,回來肯定得找個撒氣,是以連老孃都一併怨上了。

可顧姑娘不一樣啊,一個馬上要去白州的樂師,說不定有機會見到國公爺……

魯氏果然叫人趕緊把文笙請進去,老父打了這場大敗仗,回頭還不知道要面臨怎樣的處罰,兒子還小,家裡全靠李承運撐着,若是李承運死了降了……魯氏簡直不敢往下想。

馬上要去白州的顧文笙儼然是她絕望之後撈到的最後一根稻草,哪裡還記着當日的那點嫌隙和誤會。

一開始,魯氏想叫文笙幫忙牽線搭橋,去和東夷商談私下裡贖人的事。

她不說,文笙還不知道對方已經提了兩千萬兩銀子的條件。

對於掏銀贖回李承運,文笙真沒抱着什麼期望,但她沒有再潑魯氏冷水,只是叮囑她湊錢的時候動靜小點,別鬧得盡人皆知。

然後她又提了朝廷派出增援主將的事。

魯氏有些猶豫,若是她說話算,她更想叫朝廷把符良吉老兒招回來治罪,父親統領兩路二十萬大軍,說不定能打個勝仗把李承運救回來。

不過有一點她和文笙達成了共識,絕不能叫大皇子楊昊御去白州。

順帶的,她看了文笙一眼。拜這丫頭所贈,二皇子也不成。

兩人商量一番,魯氏抖擻精神,重整旗鼓,再度踏上了征途,這一次她不進宮了,直接去跪銘王妃。

婆婆長公主活着的時候。同這位弟媳婦感情一直不錯。死前還曾單獨留她說過話,說的什麼還用問麼,自然是不放心。叫她幫着管看點李承運。

魯氏悲從中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銘王妃無法,只好和她一起進宮去找譚皇后。

這一回連譚皇后也勸不住魯氏了。因爲她不是要朝廷出面贖回丈夫,而是懇請聖上不要派兩位皇子到白州監軍。

這一鬧將起來誰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李承運和兩位皇子不對付。和二皇子楊昊儉淡淡的,雖然不親切,卻沒有撕破臉,主要還是針對的楊昊御。自從麗姬死後,兩個人已經到了坐不同席,有你沒我的程度。

楊昊御快氣死了。心裡這個膩味。

叫魯氏這一鬧,搞得他頻頻請戰去白州是急着置表哥李承運於死地似的。

天知道他當日是中了楊昊儉那小畜生的毒計。根本不知道那美人是李承運的心肝寶貝,這兩年他一心修好,是李承運咬着不放。

魯氏這個瘋婦,明明從麗姬的死裡頭得了好處,就跟她和魯大通乾乾淨淨,與麗姬的死一點瓜葛也沒有似的。

到這時候他也有些興味索然,他去不去白州李承運都完了,何必巴巴地去惹一身腥呢。

白州本來就是一個燙手山芋,有魯大通和符良吉的前車之鑑,幾位老公爺這兩天病得病傷得傷,唯恐叫皇帝看上,最積極的楊昊御再往後一縮,建昭帝竟是無人可派。

無奈之下他拖着病體,單獨召見了紀南棠。

一番奏對之後,紀南棠立下軍令狀,以大敗敵軍、收復沿海州縣以及盡最大努力救回李承運等數條保證換得帥印,統領朝廷現在白州的近二十萬人馬。建昭帝同時下旨,命魯大通和符良吉即刻回京,將人馬交由副將暫帶,他要拿這兩人算賬了。

如此花了不少心思,紀南棠身上又多了道看不見的枷鎖,形勢才終於往文笙期盼的方向有了發展。

紀南棠要奉旨出征了。

消息傳出,大梁的老百姓總算不那麼恐慌了,奉京城裡也恢復了稍許往昔的繁華。

只有紀南棠身邊的人才知道,這一次,將軍掛帥壓力之大前所未有,兇惡的敵人,狡詐的對手,艱難的任務,還有一個並不怎麼安定的後方。

紀南棠出征在即,譚老國師終於抽出空來在絲桐殿見了見準備去白州的五十名學生。

主帥官爵低,建昭帝唯恐再發生相互掣肘的情況,特意將壞了事的魯大通和符良吉全都招回京,這等情況,譚老國師也沒辦法再打加人的主意,他叮囑衆人此去要用心多看多學,遵守軍令,不得因爲自己是樂師便鬧特殊。

“紀將軍麾下,向來是將士用命,軍令森嚴,你們五十人代表了我玄音閣的樂師,在軍前紮下根之後,過段時間我會派人去輪換你們,要給後邊的人做個榜樣,不要叫我知道,你們中有人因爲違犯軍令給紀將軍添麻煩,否則不要說軍中會處置你們以儆效尤,我玄音閣也不會再留這樣的學生。”

他說得嚴肅,衆皆凜然。

“在閣裡,你們分南院、北院,出了玄音閣,你們便是一個整體。按照之前大比的結果,顧文笙是此次出征的隊長,華飛舟、鍾天政是副隊長,你們三人可有問題?”

譚老國師終於宣佈了正副隊長,文笙鬆了口氣,同華飛舟和鍾天政出列,毅然回覆定不辱命。

譚老國師盯着顧文笙看了一陣,文笙今天一身男子裝束,穿了件窄袖長袍,玉冠束髮,雖然有掩耳盜鈴之嫌,但粗看上去在五十人裡好歹不那麼打眼了,顯是知道在軍中女子多有不便。

對於這個隊長,說實話,最初他不是很滿意。

不過紀南棠做主帥的話,又另當別論,現在再看,沒有人比她更合適。

所以他連單獨叮囑都免了,強調完了叫衆人遵守軍紀又鼓勵一番,方令他們散去。

文笙同紀南棠商量過後,決定帶着玄音閣的樂師們隨他一起出發去白州。

大隊人馬都在白州等着,紀南棠此次離京只帶了數千人馬。

臨離京之前,魯氏給文笙送了幾十個人過來,說是網羅的各路好手,到了白州負責保護文笙,傳遞消息,若是有需要花用的地方也儘管開口。

文笙會意,請紀南棠代爲安排了這些人。

白州軍情如火,也不用等黃道吉日了。建昭帝四月二十五日下的聖旨,文笙等人跟着大軍二十七日一早便離開奉京。

這是第二次往兩軍陣前派援兵,大皇子楊昊御代建昭帝爲衆人送行。

因爲沒有皇命,出京路上文武百官來送的不多,只有奉京城的數萬百姓聞風而動,很多人在路邊燒香磕頭,乞求紀將軍此去旗開得勝,早早將窮兇極惡的敵人趕回海里去。

文笙身着男裝,騎在馬上,一手抱着琴,和玄音閣的樂師們夾雜在隊伍中。

看到這一幕,她暗自嘆了口氣。

這個腐朽的皇朝,不知還要叫百姓們跟着吃多少苦。

這一路見過這麼多生死離亂,何時纔是盡頭?

鍾天政一身玄衣已經到了她前面,在馬上扭頭回望。文笙一夾馬腹,趕了上去。

隊伍出了奉京城東門,送行的人先後回去,往東十餘里,路邊有處白石砌成的長亭。

長亭外柳樹旁系着匹高頭大馬,旁邊有侍從守着,亭子裡坐了一個身着錦衣的年輕人,旁邊站了個胖嘟嘟的孩童。

那年輕人見大軍過來,撥動身前古琴。

琴聲清越蒼涼,其中有龍吟鳳鳴之聲,有清風拂過長亭,託着這琴聲飛向蜿蜒長隊。

離遠文笙就聽出有異,有熟人趕來送行了。

譚瑤華出發晚了一步,此時還在京中,特意趕在今天,在大軍的必經之路,爲衆人送行。

送的是誰,是玄音閣的五十名樂師,也或者是鍾天政,是華飛舟,是她。

文笙催馬,衝他揮手示意,而後越過長亭,隨着隊伍漸漸走遠。

琴聲由清晰至不可聞,到最後消散在初升的朝陽裡。(。)

第91章 京城的蜘蛛網第366章 九死一生第106章 奉京紈絝第433章 原來你藏在這裡!第477章 一張琴、一座城第312章 探花第468章 天女湖的星空第52章 另謀出路第361章 真面目——鬍子的執念第217章 活見鬼第99章 智者樂水第478章 院長VS院長第486章 離京第103章 孤雲坊第471章 密探第48章 找麻煩的鳳嵩川第8章 胡琴悲歌第401章 江審言的條件第427章 又見面了第264章 新樂第421章 等人上鉤的婚禮第81章 硬充高手第531章 無法回頭第360章 玉盤雲水第272章 大比開始第403章 我住隔壁我姓王第233章 誠意第496章 譚家隱第241章 相邀第3章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第256章 不公平的對決第105章 薦書難求第15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之黃金鼓第443章 鼻血第413章 鬧花燈(三)第498章 危如累卵第491章 香消第440章 吉魯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445章 發威第161章 冤家路窄第12章 點睛之手第298章 運籌帷幄第173章 狗攆兔子第195章 七月流火第204章 再接再厲第554章 甕裡捉鱉第386章 惱人的噴嚏第94章 矇混過關第102章 姚華其人第56章 夢迴洛邑第363章 爲你摘下滿天星第440章 吉魯第533章 深入虎穴第228章 縱橫顛倒第395章 尾巴第301章 抓住他第113章 君子約定第404章 你有困難我幫忙第300章 烈焰焚城第234章 夜遊第100章 情迷夜第138章 善後事宜第548章 發財了第528章 一勞永逸第484章 父與女第414章 鬧花燈(四)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536章 曲終人散第34章 邸報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285章 朋友還是對手第3章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第58章 隱士王昔第7章 人情多冷漠第227章 三杯通大道第442章 第一夜第35章 縣衙大牢第336章 許大/麻子第434章 勝利!第184章 街戰第548章 發財了第312章 探花第358章 三分之二的機會第161章 冤家路窄第367章 病中柔情第341章 鋌而走險第293章 首戰第286章 退讓第464章 衣鉢第69章 古琴名家厲建章第479章 願賭服輸第165章 計從何出第424章 反客爲主第233章 誠意第478章 院長VS院長第78章 路遇第445章 發威第420章 談判第395章 尾巴
第91章 京城的蜘蛛網第366章 九死一生第106章 奉京紈絝第433章 原來你藏在這裡!第477章 一張琴、一座城第312章 探花第468章 天女湖的星空第52章 另謀出路第361章 真面目——鬍子的執念第217章 活見鬼第99章 智者樂水第478章 院長VS院長第486章 離京第103章 孤雲坊第471章 密探第48章 找麻煩的鳳嵩川第8章 胡琴悲歌第401章 江審言的條件第427章 又見面了第264章 新樂第421章 等人上鉤的婚禮第81章 硬充高手第531章 無法回頭第360章 玉盤雲水第272章 大比開始第403章 我住隔壁我姓王第233章 誠意第496章 譚家隱第241章 相邀第3章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第256章 不公平的對決第105章 薦書難求第15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之黃金鼓第443章 鼻血第413章 鬧花燈(三)第498章 危如累卵第491章 香消第440章 吉魯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445章 發威第161章 冤家路窄第12章 點睛之手第298章 運籌帷幄第173章 狗攆兔子第195章 七月流火第204章 再接再厲第554章 甕裡捉鱉第386章 惱人的噴嚏第94章 矇混過關第102章 姚華其人第56章 夢迴洛邑第363章 爲你摘下滿天星第440章 吉魯第533章 深入虎穴第228章 縱橫顛倒第395章 尾巴第301章 抓住他第113章 君子約定第404章 你有困難我幫忙第300章 烈焰焚城第234章 夜遊第100章 情迷夜第138章 善後事宜第548章 發財了第528章 一勞永逸第484章 父與女第414章 鬧花燈(四)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536章 曲終人散第34章 邸報第385章 暖房奇遇第285章 朋友還是對手第3章 人生,真是寂寞如雪第58章 隱士王昔第7章 人情多冷漠第227章 三杯通大道第442章 第一夜第35章 縣衙大牢第336章 許大/麻子第434章 勝利!第184章 街戰第548章 發財了第312章 探花第358章 三分之二的機會第161章 冤家路窄第367章 病中柔情第341章 鋌而走險第293章 首戰第286章 退讓第464章 衣鉢第69章 古琴名家厲建章第479章 願賭服輸第165章 計從何出第424章 反客爲主第233章 誠意第478章 院長VS院長第78章 路遇第445章 發威第420章 談判第395章 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