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香消

打發走了簡公紹,譚夢州逐漸冷靜下來,命人叫來了譚大先生父子。

“當初我覺着簡家小子雖然不聰明,好歹忠厚老實,沒想到老實與蠢不過隔着一線,如此也好,省得令蕙嫁過去之後受氣。我已與簡公紹說好,先不要宣揚,等風頭過了就說令蕙要給祖母守孝,不願耽誤對方,兩下解除婚約。”

譚大先生頗爲意外,想想簡師兄這麼多年鞍前馬後侍奉父親,同自己交情也好,沒想到臨了卻因兒女婚事與譚家起了芥蒂。

令蕙任性胡爲被人在背後說長道短,他這做父親的難辭其咎。

他黯然道:“都怪兒子沒有將令蕙教好。”

譚夢州擺了擺手:“我譚夢州的孫女,何需受那些臭規矩束縛,更別說令蕙是樂師,豈能以尋常女子的標準要求,難道她還一輩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管相夫教子?”

譚大先生欲言又止,他隱隱覺着老父的脾氣較以前母親在時大了不少,也許是五弟失蹤、母親去世、三弟殘廢這接二連三的變故刺激了他,叫他變得護短起來。

譚錦華卻不理會祖父、父親怎麼想,直言道:“我看這事也怨不得簡家,簡師伯不是外人,最好別因此生了嫌隙。華家還有幾個小表妹,瞧着都比令蕙懂事,等我回頭給簡二做個媒。”

譚夢州向來拿這大孫子沒辦法,無奈地道:“你看着辦吧。”

解決了簡二的事,譚錦華若有所思:“最近亂七八糟的傳言有點兒多啊,無風不起浪,怕是有人在悄悄拿令蕙的婚事做文章。”

譚大先生皺眉:“這般可惡,會是離水的那些人,還是姓鐘的?”

鍾天政陰魂不散,什麼卑鄙無恥的事都能做出來,譚令蕙自從幾年前認識他,簡直就像是前世欠他的。中了邪一樣。

至於離水方面,嫌疑更是不小。

全大梁都在議論王十三的身世,對顧文笙要嫁他口誅筆伐,這節骨眼上。攪黃了令蕙的婚事,相當於大大減輕了顧文笙所受的壓力。

譚大先生越想越覺得這大約便是事實,嘆了口氣:“一會兒我找秦和澤談談,他這奉京府尹還想不想幹,怎麼能任由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散佈謠言。”

譚夢州冷笑:“那些王公大臣與咱們不是一條心。巴不得看我父子熱鬧。他們當老夫是聾子瞎子,不知道他們在暗地裡同李承運眉來眼去!”

說到這裡,他也有些意興闌珊:“罷了,各人有各人的緣法。叫令蕙的娘和大嫂好好勸着些,跟她說,簡家本是低嫁,既然不滿,咱們也無需將就,祖父一定給她挑個勝過簡家小子千百倍的夫婿。”

譚大先生回去怎麼同夫人交待的暫且不提,單說譚錦華。回了自己的院子,同妻子呂氏將簡家退婚的事說了說,道:“娘少不得找你,到時候你自己掂量着說兩句,幫幫腔就得了,反正她也聽不進話去,說再多也白搭。”

呂氏也是名門閨秀,聞言嗔了丈夫一眼,道:“哪有這麼說自己親妹妹的。”

譚錦華嗤道:“就因是親的,纔不得不給她擦屁股。從小就心比天高。想學祖母自己選夫婿,結果如何?你等着瞧,知道簡家退婚,說不定她還會大大鬆一口氣。”

解除了婚約。譚令蕙是不是如釋重負,呂氏沒有看出來,她只覺着小姑聽到這消息之後臉上的神情似喜似怒,說不出的古怪。

華氏不放心,摟着女兒雙目發紅:“我兒別怕,祖父最是疼你。等你孝期一滿,肯定會給你找個好夫婿,比那姓簡的好過千百倍。”

譚令蕙點了點頭,見母親面有戚色,淡淡地道:“這話是祖父說的麼,那您還擔心什麼?我們譚家人不但是領袖樂師,更掌着兵權,如今祖父發話,滿朝文武誰敢說個不字,以前是孩兒想差了,生爲女子又如何,想要什麼,我應該自己去拿。”

她見母親和大嫂都呆呆望着自己,嘴角翹起,古怪一笑:“再說那顧文笙都要嫁王十三了,女兒再是倒黴,也不會比她更不濟。”

華氏一聽顧文笙這名字就覺着頭疼:“那不過是個山野村姑,雖然會彈兩下琴,終是難登大雅之堂,你理她做什麼?”

譚令蕙依在母親懷裡,眼睛直勾勾盯着窗幔上的金鉤,喃喃自語:“天下女子,只有我和她是樂師,我不同她比,別人也會把我們聯繫到一起。”

雖然譚令蕙看上去十分冷靜,不哭不鬧,對退婚一事表現得很淡漠,華氏依舊是柔聲細語開解了很久,過後又和兒媳說好了,兩人輪流來陪伴譚令蕙,更吩咐紫竹等幾個貼身丫鬟好好侍候小姐。

府衙差役與官兵一齊出動,在茶樓酒肆一番抓捕,敢於在這等公衆場合放肆議論的少了,但譚家大小姐已經退婚的消息還是不脛而走。

老百姓頓時將注意力從顧文笙和王十三身上收回,悄悄議論原來真要把譚家大小姐嫁到吉魯國去,以換得吉魯軍隊從大梁退兵。

譚老國師真是德高望衆,一心爲百姓着想啊。

沒見和吉魯國談判事宜便是譚家在全力推動麼?

譚夢州父子聽到這些話別提多窩火。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有人在背後推動,製造散佈謠言是怎麼都跑不了了。

顧文笙可以不在乎名聲,譚家的閨女卻是奉陪不起。只有儘快解決吉魯國大軍,才能釜底抽薪,叫衆人不再死盯着和親這件事。

譚家人緊鑼密鼓地商量佈置,那邊廂,譚令蕙在府裡呆着氣悶,要出府去散心。

以前譚令蕙還時常去去玄音閣女學,自從鍾天政鬼公子的身份敗露,她便很少去了。

到不是怕被人嗤笑,在譚家的地盤上,還沒誰這麼大膽,而是隨着局勢不斷變化,她的那些同窗姐妹也已逐漸離心,很多姑娘由家裡做主,匆匆退學出嫁。她即使去,也找不到可以說話的人。

身處熱鬧之中,心中的寂寞卻無處排解。

這一回,她要去西山。說是想看一看深秋的紅葉。

華氏不放心,想叫兒媳婦陪着一起去,譚令蕙卻不願意。

她又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再說西山她也常去。樂師出行,有三兩個隨從足矣。

華氏犟不過女兒。最後譚令蕙帶着紫竹綠榴兩個丫鬟,外加四名侍衛,一行共是七人,乘坐兩輛馬車,出了國師府直奔西山。

此時正是深秋時節,恰逢這天天氣很好,萬里無雲,涼風習習,馬蹄踏在山道上,一路留下清脆的響聲。宛如一篇曲譜,一段樂章。

紫竹留在譚令蕙身邊伺候,見她自從上了西山便叫捲起簾子,眉頭也慢慢地舒展開,心神一鬆,笑道:“這景色真是美,小姐早該出來了。”

譚令蕙笑笑,沒有作聲。

紫竹又道:“不過一年裡只有這前後半個月滿山紅葉如火,咱們來的正是時候。”

譚令蕙慨嘆:“是啊,又是一年深秋了。時間過得真是快。”

紫竹一時不知該如何接話,怔了怔笑道:“小姐,一會兒咱們挑那最美的景緻,您撫琴來上一曲。那可真是美人美景相得益彰,等您彈完琴,一定什麼煩心事都沒了。”

主僕兩人說着話,馬車漸漸上到山頂。

居高臨下,纔好賞那滿山的紅葉。

車伕找了個視野開闊處將車停穩,紫竹扶着譚令蕙下了車。

衆侍衛散開來。在四周警戒。

這西山本是奉京權貴們別院首選之處,山莊林立,走在山路上,時常能遇到貴人家眷的車馬。

但如今的西山較建昭帝活着的時候無疑冷清了好多。

好多山莊別院已被查抄,也有人去樓空,爲主人所棄的。

譚令蕙賞了一會兒紅葉,看上去並沒有撫琴的雅興,吩咐丫鬟隨從道:“我們沿着這山路走走吧。”

走不多遠,前面樹木掩映中露出一角飛檐,這一大片莊園佔地着實不小。

紫竹突見小姐站住,眼望莊園方向怔怔出神,暗覺不妥。

再一細想才反應過來,那片莊園的主人曾是程國公李承運,莊園南邊是個莊子,北邊是個馬場,而那馬場又被李承運送給了顧文笙。

小姐這是睹物思人了麼,真是的,怎麼哪裡都避不開那顧文笙的影子。

她上前好說歹說,才分散了譚令蕙的注意,離開了那地方。

“小姐,時間不早,不如咱們先回去,明天再來接着逛吧。”

“嗯。”

“小姐,婢子腳都走疼了……”紫竹綠榴一邊一個,仗着譚令蕙平時寵她們,想撒撒嬌早些回去。

“再轉轉的。”譚令蕙這次卻很固執。

一來二去,一行人轉到了楊昊儉的山莊外頭。

楊昊儉舉兵造反,在京裡的賢妃等人全都倒了黴,他的家產盡數被封,這山莊也不例外。

不過在建莊之初,他可是倍受建昭帝寵愛的,山莊位置之佳在整座西山數一數二,裡頭有山有河,修得巧奪天空。

紫竹笑道:“小姐可還記得,二皇子有回請您來赴宴……”

譚令蕙皺眉輕斥:“慎言,什麼二皇子!”

紫竹掩口不迭,吐了吐舌頭,道:“婢子這不是看沒有外人麼,呸呸呸,我說楊昊儉,他想要討好您,卻上了大公子的當,弄錯了您的生辰。”

譚令蕙淡淡一笑,她自然記得,那時候自己還小,還不認得鍾天政,楊昊儉丟了個大臉不說,後來那晚還鬧起了刺客……

譚令蕙臉上的笑容慢慢凝固,刺客墜河而逃,一直沒有抓到,只聽說是一男一女,男的武功甚好,女的會彈琴。

原來鍾天政和顧文笙那時候就勾結在一起了。

她在衆人護衛下走到了河畔,今年夏秋雨水甚多,河中水流很急。

譚令蕙隨便找了塊石頭坐下來,將琴放在膝上。

她心中鬱結,落指於弦,琴聲悽清,散諸於河面,傳出去很遠。

譚令蕙彈琴,紫竹等人不敢打擾,齊齊向後散開。

只是稍停,兩個丫鬟並四個侍衛驚訝地互望一眼,再向後退。

大小姐今天琴聲有些古怪,絲毫沒有顧及到他們的感受,若離得近了,他們不可避免覺着耳鳴心跳,承受不住。

四個侍衛足足退出了十餘丈遠,紫竹和綠榴更是不濟。

譚令蕙沒有管他們,目注前方,兩眼放空,左手中指用吟,轉動自如,直如“寒蟬吟秋”,右手食指連抹帶挑,如鶴鳴九皋,聲聞四野,帶起一陣涼意。

譚令蕙自己都沒想到,這等地方,這等心境,她竟然摸到了突破的契機。

琴絃“錚”的一聲,戛然而止。

與此同時,似傳來“嘩啦”流水聲。

紫竹几個不疑有它,怕打擾大小姐練琴,一時未敢過去,停了停,才試着走近,喚道:“小姐?”

可方纔那塊石頭上只剩下一張琴,哪還有譚令蕙的身影。

幾名侍衛登時嚇得魂魄出竅,口裡呼喚,一齊圍上來尋找。

光天化日之下,就這麼一眨眼的工夫,若說有人將譚令蕙掠走,那可真是太神出鬼沒了,再說這附近根本沒有能藏身的地方。

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大小姐表面裝着渾若無事,其實因爲最近的流言,心裡已經萌生了死志,趁下人不注意,投河尋了短見。

幾名侍衛紛紛下河去撈人,但河中水流太急,直到半日之後,纔在下游找到了譚令蕙。

她被衝上岸,躺在那裡一動不動,早已經溺水而亡。

消息傳回譚家,華夫人頓時昏倒,全家陷入了悲痛當中。

官兵將整座西山封鎖,譚老國師親自帶着兒子孫子趕到出事地點,召集奉京最有名的幾位仵作一起驗看,到最後也沒查出什麼疑點來。

譚令蕙從關中回來便性情大變,儼然受了很大的刺激,如今被退婚,名聲又受損,萬念俱灰,以死來證清白,不知有多少人在心裡做了這樣的判斷。

譚老國師到真的受了很大的刺激,滿腔怒火無處宣泄,很快他就找到了遷怒的對象。

都是顧文笙!

若不是顧文笙以令蕙來轉移衆人的視線,散佈流言,令蕙不會死。

她不識好歹,拒絕聯姻,又投機取巧贏了平雄嶺之戰,踩着譚家出名,以爲老夫就奈何不得她?

出離了憤怒的譚夢州理智全無,直接向離水方面下了戰書,他要親自與文笙鬥樂,一對一,一決生死!(。)

第12章 點睛之手第430章 戰白州第20章 首提離家第357章 驅蛇鼓第65章 林中惡戰第165章 計從何出第215章 要命的套路第330章 接風第365章 笨辦法第362章 摘星節第15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之黃金鼓第507章 將行第464章 衣鉢第91章 京城的蜘蛛網第99章 智者樂水第224章 艱難的突破第20章 首提離家第513章 索囚第181章 開宴第160章 應天塔第371章 禪離的秘密第509章 醒酒藥第195章 七月流火第174章 盟友?第265章 鳥官人皇第38章 塵埃初定第9章 兩個選擇第203章 震翻天第340章 李承運現身第537章 兩國爭端第83章 求嫁第531章 無法回頭第539章 回京決戰第344章 風雲會第416章 救雲鷺第46章 瑤琴殺人第311章 夢有醒時第109章 歌與畫第57章 月夜琴殺第4章 惡媒第539章 回京決戰第465章 算學、天文和術數第457章 分魚第165章 計從何出第142章 逍遙遊第4章 惡媒第46章 瑤琴殺人第205章 乍逢強敵第196章 備戰第111章 麗姬開口第456章 白雲塢第548章 發財了第204章 再接再厲第309章 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508章 復仇第369章 靜謐之夜第319章 遺失的琴徽第264章 新樂第50章 步步緊逼第483章 遊說第286章 退讓第93章 西山夜宴第4章 惡媒第366章 九死一生第205章 乍逢強敵第218章 遠方來信第363章 爲你摘下滿天星第187章 殘酷檄文第340章 李承運現身第200章 巧第269章 李承運的新差事第201章 私鬥第260章 《古平琴歌考》第172章 金蛟化龍第225章 首戰告捷第271章 去白州的機會第34章 邸報第498章 危如累卵第417章 衝出重圍第373章 刺吳計劃第358章 三分之二的機會第262章 提親第318章 一封信第160章 應天塔第525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183章 滿城烽火第531章 無法回頭第169章 路途上的較量第98章 敗露第223章 心底的惡魔第229章 天下第一鼓第116章 大教訓第150章 異端邪說第367章 病中柔情第433章 原來你藏在這裡!第436章 欽差來了第277章 狐狸尾巴第356章 借路紅月村第329章 王十三的小秘密第301章 抓住他
第12章 點睛之手第430章 戰白州第20章 首提離家第357章 驅蛇鼓第65章 林中惡戰第165章 計從何出第215章 要命的套路第330章 接風第365章 笨辦法第362章 摘星節第155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之黃金鼓第507章 將行第464章 衣鉢第91章 京城的蜘蛛網第99章 智者樂水第224章 艱難的突破第20章 首提離家第513章 索囚第181章 開宴第160章 應天塔第371章 禪離的秘密第509章 醒酒藥第195章 七月流火第174章 盟友?第265章 鳥官人皇第38章 塵埃初定第9章 兩個選擇第203章 震翻天第340章 李承運現身第537章 兩國爭端第83章 求嫁第531章 無法回頭第539章 回京決戰第344章 風雲會第416章 救雲鷺第46章 瑤琴殺人第311章 夢有醒時第109章 歌與畫第57章 月夜琴殺第4章 惡媒第539章 回京決戰第465章 算學、天文和術數第457章 分魚第165章 計從何出第142章 逍遙遊第4章 惡媒第46章 瑤琴殺人第205章 乍逢強敵第196章 備戰第111章 麗姬開口第456章 白雲塢第548章 發財了第204章 再接再厲第309章 還可以再搶救一下第508章 復仇第369章 靜謐之夜第319章 遺失的琴徽第264章 新樂第50章 步步緊逼第483章 遊說第286章 退讓第93章 西山夜宴第4章 惡媒第366章 九死一生第205章 乍逢強敵第218章 遠方來信第363章 爲你摘下滿天星第187章 殘酷檄文第340章 李承運現身第200章 巧第269章 李承運的新差事第201章 私鬥第260章 《古平琴歌考》第172章 金蛟化龍第225章 首戰告捷第271章 去白州的機會第34章 邸報第498章 危如累卵第417章 衝出重圍第373章 刺吳計劃第358章 三分之二的機會第262章 提親第318章 一封信第160章 應天塔第525章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第183章 滿城烽火第531章 無法回頭第169章 路途上的較量第98章 敗露第223章 心底的惡魔第229章 天下第一鼓第116章 大教訓第150章 異端邪說第367章 病中柔情第433章 原來你藏在這裡!第436章 欽差來了第277章 狐狸尾巴第356章 借路紅月村第329章 王十三的小秘密第301章 抓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