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過大年

江老夫人一哭就停不下來,吳氏和柴壽家的在旁勸了好一陣,她才勉強收聲,拿帕子擦了擦眼睛,仔細端詳王十三。

這張面孔,令她回憶起了很多往事,一時間百感交集。

王十三也有些無措,猶猶豫豫站起來,道:“那個……外婆,我還帶了個朋友來。”

當着眼前的老人,他不好意思瞎說那是他媳婦。

江老夫人這纔想起來,擡頭去看門口的文笙。

文笙上前見禮。

江老夫人這次打量的目光就挑剔多了,由頭至腳看完了,暗暗點頭。

嗯,這姑娘彬彬有禮,看着就沉穩大方,比她想的外孫在外頭無依無靠,胡亂找了個江湖女子可好太多了。

文笙看着舉止氣度不一般,她沒敢細問,連忙叫柴壽家的去給搬個座過來。

至於後頭的狄秋衡,老太太到現在還沒注意到屋裡有那麼一號人物呢。

王十三被江老夫人硬拉着手,彆彆扭扭坐在了牀榻邊上,若不是看他長得人高馬大,老太太說不定還想要抱一抱他。

“好孩子,快和外婆說說,這些年你去了哪裡,都是怎麼過的?”

王十三被她瘦骨嶙峋的手摸得有些尷尬,搔了搔腦袋,從頭說起:“我從記事起,就是在江北的王家善堂裡……”

他將善堂裡的情況大致講了講,江老夫人聽說那善堂裡的孩子被師父盯着沒白沒黑地習武,每日裡只能睡兩三個時辰,連吃飯都得靠搶,心疼得說不出話來。

王十三滿不在乎地道:“其實也沒啥,還有好多人羨慕我們想取而代之呢。反正他們都搶不過我。我也從來沒有餓過肚子。”

江老夫人聞言心裡跟針扎一樣:“什麼善堂?聽着就是個土匪窩,這都是造的什麼孽呦1

吳氏見她又去拿帕子,勸道:“娘,人既然平平安安找回來,您也別一個勁兒地難過了。”

柴壽家的幫腔:“是啊,老夫人,今兒剛好是除夕。您和外孫團聚。這是大喜事埃”

文笙沒有作聲,含笑望着因爲突然受寵手足無措的王十三。

十三是個性情豁達的人,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自得其樂。

他倆好上以後。十三有時會爲了達到某種目的裝裝可憐,可從來沒有拿這段經歷出來博取同情。

所以由小到大在王家善堂裡的遭遇旁人看來或者很苦,在他卻未必。

他更介意的是“大哥”王光濟的欺騙與利用。

這會兒閒雜人等早就退了出去,屋裡只有老太太這邊的三個人。再加王十三、文笙和狄秋衡。

狄秋衡被當了這麼長時間的空氣,可算找着了開口的機會。

“老夫人明鑑。那就是個土匪窩。江北王家靠着飛雲江走私發家,同各路賊寇相勾結,所謂善堂,不過是他們沽名釣譽和培養死士的地方。這些年他們殺人越貨的事沒少做,後來更是直接想着殺皇帝造反。”

江老夫人倒抽了一口氣,這叫她想起姑爺陸鴻大來。

文笙察言觀色。當即笑道:“老夫人無需爲不遜擔心,不遜起初留在王家。乃是基於報答之心,後來他知道南崇這邊的親人曾以重金相托,便看清了王家人的真面目,早早與他們一刀兩斷了。”

她看出來狄秋衡是想叫老夫人因爲顧忌,對剛見面的外孫生出隔閡來,故而用了春秋筆法,將王十三跟着王光濟造反那一段含糊過去。

江老夫人果然神情一鬆,拍拍王十三的手背:“那就好,那就好。”

說到這裡,她小心地問:“那王家……是不是沒有教你讀書識字?”

既然狄秋衡說王家是那個樣子,估計着也不會給外孫讀書的機會,唉,這麼大的個人,睜眼瞎怎麼行?

若非對讀書這碼事看重,江老夫人也不會守着寡還督促着江審言從小挑燈苦讀,在她心裡,不識字那便是粗人,天生低人一等,女婿那是沒有辦法,外孫若也是如此,豈不遺憾。

果然就聽王十三道:“可不是,外婆你看。”

說話間他便動手將上衣脫了,露出光溜溜的背脊。

柴壽家的年紀大了,吳氏雖是長輩,到底和王十三這纔是初次見面,不禁十分尷尬,連忙避開了眼睛,就聽着婆婆“哎呀”一聲,心疼地道:“這是怎麼弄的,這麼多傷疤?”

只聽江老夫人這一聲驚呼,不管吳氏還是狄秋衡都意識到,大人的外甥確實不是善茬,這殺手鐗一出,除非他真是個十惡不赦之徒,否則誰在老太太面前說他壞話也不管用了。

王十三沒有急着將衣裳穿回去,道:“看見沒,最長的那道,那是我小時候偷着認字,被善堂裡的師傅抓住,念是初犯,拿鞭子抽的。”

這下不但江老夫人難受得眼淚又掉下來,就連吳氏、狄秋衡都有些動容。

若是陸鴻大兩口子活着,對這寶貝兒子必定愛逾珍寶,只有拿鞭子逼他念書的份,哪可能叫孩子因爲想學幾個字就被打成這樣。

江老夫人哭道:“這幫殺千刀的,也不怕天打雷劈。說到底都是你舅舅沒人性,把孩子害成這樣。沒事,好孩子,咱現在學也不算晚,等過了年,外婆叫人給你好好找個老師……”

王十三笑了,一抖雙肩將衣裳穿好,道:“外婆你別哭呀,我還沒說完,後來我就認識了顧姑娘,她是我的那個,叫什麼來着,對了,良師益友,她一直非常有耐心地教我,我該認識的字都認識,該知道的道理,也都知道了。”

文笙笑盈盈地望着王十三。

叫十三這麼一說,她也想起了當初往來的那些信件。

當時不過一時興起,可沒有想過會有今天。

十三在幫她說好話呢。

因爲江老夫人對他很好,他便想將這份好也惠及自己。

而在文笙看來。最珍貴的恰恰是他待她的心意。

王十三穿脫衣裳,文笙卻沒有特意迴避目光,表現得十分大方。

他們經過那麼多患難,更親密的接觸都有過,文笙裝不出羞澀,也覺着完全沒有必要。

江老夫人不哭了,外孫說的叫她覺着驚奇。若是真的。那自己還真是慢待了這位姑娘,若她真能教着外孫都正途,那說是他們家的大恩人也不爲過埃

柴壽家的趁着這個空趕緊道:“老夫人。是不是叫下頭把年夜飯送上來?呆會兒都涼了。”

江老夫人回過神來:“送上來,送上來。擺大桌。看看兩個孩子想吃什麼,叫廚房馬上做。”

下人們在外頭等半天了,得了命令。很快將菜一道道送上來,擺了一桌子。

江老夫人最近一段時間都病怏怏的。再加上年紀大了,遵照大夫的囑咐,年夜飯菜色清淡,以素的居多。

王十三看了看。也不客氣,大魚大肉點了好幾個葷菜。

江老夫人很是開心,叫下人趕緊去準備。又問王十三喝酒不喝。

王十三其實是想喝的,不過念及頭一回見外婆。猶豫了一下,到底還是裝了乖寶寶,搖頭拒絕了。

江老夫人挺高興:“不喝酒好,喝酒傷身,還誤事。看來顧丫頭你確實管得不錯。”

文笙汗顏:“您言重了。”他平時根本不是這個樣子。

家裡年貨備得齊全,添幾個菜自然不在話下。

江老夫人多少年年夜飯都孤孤單單吃得沒滋味,這會兒也顧不得什麼規矩不規矩了,叫吳氏落座,柴壽家的在旁伺候,兩個小的一旁一個,都坐好了,她看狄秋衡礙眼,叫人給他在外邊屋單獨設個桌。

文笙吃飯的時候秉承食不語,王十三近朱者赤,這段時間也養成習慣了,悶着頭不吭聲,呼啦啦吃完,到叫吳氏有些意外。

江老夫人這會兒傷心勁也過去了,吃飯的時候看看王十三,再看看文笙,眼角眉梢慢慢綻開了笑意。

等吃過了餃子,丫鬟們上來收拾碗筷,江老夫人笑眯眯地對文笙道:“你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吃得太少了。這可不行,明天你們兩個早早過來,陪我老婆子吃早飯。”

吳氏在旁欲言又止,江審言今天在宮裡守歲,按往常年的規矩,大年初一這天早上,他們一家人是圍坐了吃餃子,當補這頓年夜飯,看來今年婆婆是連招呼也不打,就將兒子剔除在外了。

江老夫人沒理會兒媳婦,等王十三和文笙應了,便要將其他的人都打發走,連吳氏和柴壽家的也不留:“行了,你們都該忙什麼忙什麼去,沒事忙就在外邊屋呆着,我要和兩個孩子說說話,都走,我能有什麼事,有事我可以自己來,實在不成還有顧丫頭呢。”

吳氏和柴壽家的猶猶豫豫往外邊去,只有狄秋衡還不死心,想在旁邊賴着不走。

結果還沒等他把江審言臨走時交待的話搬出來,便被江老夫人劈頭蓋臉一痛臭罵,附贈了一個盛着熱茶的杯子,只好狼狽地退了出去。

沒有旁人,江老夫人叫文笙到牀上來陪她坐着,王十三搬張凳子坐在一旁。

“剛纔你舅母在這裡,有些話我不好細問,省得又傳到你舅舅耳朵裡。這會兒我叫他們都出去了,快和外婆說說,你們兩個到底怎麼回事,跑來南崇,可是遇上什麼爲難的事了?”

爲難的事自然有,還不止一件。

難得老太太主動問起,文笙想着反正江審言要查自己也容易得很,而看江老夫人這樣子,對她們到是真心實意的,不管能不能幫上忙,都沒必要瞞她。

所以她和王十三便你一言我一語將他們在大梁如何幫着紀家軍打東夷人,王十三如何臥底詐降救出李承運,結果撤離的時候遇上臭名昭著的鬼公子,文笙和他對決,結果兩敗俱傷,差點兒丟了性命,這前後經過原原本本講給了江老夫人聽。

江老夫人瞠目結舌,半天沒有言語,她沒想到眼前這位顧姑娘看着文弱,竟是大梁那邊出名的大樂師。

至於來到南崇之後的事情,江審言都已經知道了,更加無需隱瞞。

王十三就將自己先是在陳家做門客,又因爲找不到燕白,正好打聽到那吳豐不是個東西,乾脆行刺了他,跟着就被弄來府中的事也說了。

江老夫人雖然足不出戶,可也聽說了府尹吳豐遇刺的事,直嚇得變了臉色,好一通心驚肉跳。

“你這孩子,可不能再這麼胡來了。你放心,燕白和你舅舅交情非比尋常,經常在咱們家躲清閒,他給顧丫頭治了沒有?治了?那就好,你舅舅雖然不是人,在這方面多少還有點兒用處。”

她問明白文笙醫治的情形,就差拍着胸脯給二人打保票了。

王十三很滿意。

看來外婆是他這邊兒的,就不知道她能拿捏江審言到什麼程度,若能救出雲鷺,連同鍾天政那個大麻煩都一塊解決,那就好了。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先將文笙徹底治好了再說。

王十三其實挺好奇,想知道當初爹孃是怎麼回事,江老夫人看起來不會騙他,可大過年的,一旦問起,老太太必定又要傷心。

王十三猶豫再三,終於沒有問出口。

等以後再說吧。

大年初一早上的餃子花樣繁多,文笙坐在老太太身邊,只吃了一小碗,就吃出來棗、花生和豆腐。

至於王十三這等大肚漢,更是時不時就“哎呀”一聲,跟着將咬了一半的餃子拿給衆人看。

柴壽家的在旁不停說着吉利話,江老夫人笑嘻嘻的,身上洋溢着一股喜氣。

至於兒子和媳婦那裡她早就叫人傳了話,兒子昨晚在宮裡熬夜辛苦,今天就晚點起,兩口子都不用急着過來請安了。

江審言知道老孃是什麼意思,和吳氏卡着這邊收拾飯桌的時間,在闔府鞭炮“噼啪”聲中過來給老孃拜年。

江老夫人難得給了他個好臉色。

“這是你外甥和他未過門的媳婦,想來你早就知道了,只是瞞着我一個。我不管你怎麼想的,你妹妹就這麼一點骨血,你要是不能保住他倆,別說你妹妹在九泉之下閉不上眼,我老婆子也不活了。”

第541章 吐真第197章 夜會第62章 山外來客第274章 速戰速決第152章 一師難求第71章 寒蘭會第495章 誰是第一人第277章 狐狸尾巴第190章 另一條路第391章 敢和老子搶雞窩!第379章 受傷第30章 消失的畫第62章 山外來客第152章 一師難求第356章 借路紅月村第420章 談判第461章 兩件憾事第516章 伊人踏月而來第220章 長公主第105章 薦書難求第308章 請假三月第272章 大比開始第160章 應天塔第533章 深入虎穴第371章 禪離的秘密第8章 胡琴悲歌第175章 夜深沉第192章 內訌第314章 海遁第381章 白忙第346章 碎玉第85章 大音希聲第115章 月黑風高第420章 談判第308章 請假三月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521章 靈機一現第156章 蹭課生涯第153章 鍾天政的建議第425章 必經之路第203章 震翻天第237章 暗藏殺機第一局第520章 勸說第170章 天女湖第223章 心底的惡魔第93章 西山夜宴第185章 帶走!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503章 驚聞第434章 勝利!第34章 邸報第496章 譚家隱第491章 香消第295章 齊聚白州第252章 大軍出征第158章 裡外不是人第262章 提親第266章 建昭三十一年上第322章 四駙馬第444章 容華第260章 《古平琴歌考》第153章 鍾天政的建議第442章 第一夜第66章 絃斷人亡第130章 大難題第469章 住宿的煩惱第331章 交換秘密第371章 禪離的秘密第535章 陣中見第205章 乍逢強敵第345章 奪命箭第311章 夢有醒時第448章 三個騙子第343章 亂軍相聚第38章 塵埃初定第423章 現身第413章 鬧花燈(三)第144章 告狀第178章 舊賬第89章 華服美食第201章 私鬥第384章 高人第556章 學院初建第348章 天賜良機第149章 怪異的曲譜第217章 活見鬼第391章 敢和老子搶雞窩!第291章 兌現賭約第399章 認親第52章 另謀出路第316章 天下大亂第158章 裡外不是人第429章 沉江第180章 王光濟的謀算第14章 欺上門來第553章 奪路狂奔第119章 .特別關照第66章 絃斷人亡第67章 一張曲譜第169章 路途上的較量
第541章 吐真第197章 夜會第62章 山外來客第274章 速戰速決第152章 一師難求第71章 寒蘭會第495章 誰是第一人第277章 狐狸尾巴第190章 另一條路第391章 敢和老子搶雞窩!第379章 受傷第30章 消失的畫第62章 山外來客第152章 一師難求第356章 借路紅月村第420章 談判第461章 兩件憾事第516章 伊人踏月而來第220章 長公主第105章 薦書難求第308章 請假三月第272章 大比開始第160章 應天塔第533章 深入虎穴第371章 禪離的秘密第8章 胡琴悲歌第175章 夜深沉第192章 內訌第314章 海遁第381章 白忙第346章 碎玉第85章 大音希聲第115章 月黑風高第420章 談判第308章 請假三月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521章 靈機一現第156章 蹭課生涯第153章 鍾天政的建議第425章 必經之路第203章 震翻天第237章 暗藏殺機第一局第520章 勸說第170章 天女湖第223章 心底的惡魔第93章 西山夜宴第185章 帶走!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503章 驚聞第434章 勝利!第34章 邸報第496章 譚家隱第491章 香消第295章 齊聚白州第252章 大軍出征第158章 裡外不是人第262章 提親第266章 建昭三十一年上第322章 四駙馬第444章 容華第260章 《古平琴歌考》第153章 鍾天政的建議第442章 第一夜第66章 絃斷人亡第130章 大難題第469章 住宿的煩惱第331章 交換秘密第371章 禪離的秘密第535章 陣中見第205章 乍逢強敵第345章 奪命箭第311章 夢有醒時第448章 三個騙子第343章 亂軍相聚第38章 塵埃初定第423章 現身第413章 鬧花燈(三)第144章 告狀第178章 舊賬第89章 華服美食第201章 私鬥第384章 高人第556章 學院初建第348章 天賜良機第149章 怪異的曲譜第217章 活見鬼第391章 敢和老子搶雞窩!第291章 兌現賭約第399章 認親第52章 另謀出路第316章 天下大亂第158章 裡外不是人第429章 沉江第180章 王光濟的謀算第14章 欺上門來第553章 奪路狂奔第119章 .特別關照第66章 絃斷人亡第67章 一張曲譜第169章 路途上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