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石砸狗叫(求訂閱)
“機器人的前景運用和研發製造?帶學生.”
領導拿起四機部遞交上來的一份文件看了起來,發現裡面是這麼高端的技術,不由合上看了一下署名。
發現果然是周豐年遞交上來的文件,於是便認真看了起來。
機器人在國外也發展了許久,阿美研究了幾十年,但小日子卻是剛剛起步。
相比這兩個國家,華夏已經算是慢的。
周豐年之所以拿他們比,主要是一個是他們以後要超越的,另一個是周豐年在有生之年希望能看到報仇的。
他繼承了原身的記憶,出生的時候忘事了,但三四歲的記憶還有點印象,那時候還是小日子侵略的時候,周圍的沒有人不恨小日子的。
以後有機會報仇,周豐年絕對是鷹派中的鷹派。
周豐年在這上面說明的很詳細,從發展機器人的技術到應用,以及未來的前景等等。
許多危險場景,都需要機器人來工作;海底探索、太空探索、地下深井處理等等,甚至還能用在戰爭中。
而且發展機器人的兩個硬需,機械領域和計算機領域,他們已經有不錯的基礎,是時候發展起來了。
現在發展,周豐年可以保證在十年內超過阿美幾十年的進度,讓小日子永遠在後面追趕卻追不上。
“嚯,豐年同志的承諾,這下不得不答應了.”
領導看到周豐年寫的保證後笑着說道,敢這麼保證,就說明周豐年他有十足的把握。
招學生也可以,領導還挺希望國內的科學家多多培養下一代學生,讓他們的科研事業不要出現人員斷層。
就是這個登報招學生.領導很快便想明白周豐年的打算。
要是招學生,他跟教育部和各個大學說一聲,連學生檔案都能看到,何必還要登報這麼麻煩。
費時費力不說,而且結果還沒直接跟教育部說的好。
唯一的可能,就是今天領導在報紙上看到的那篇暗暗諷刺周豐年的文章.那夥人還沒罷休,好像一定要往周豐年身上潑點什麼一樣。
不讓周豐年這麼做,好像跟打壓他一樣,領導很快便否決這個想法,周豐年又沒錯,只是不願意受委屈,而且他也不能讓有功的人受委屈。
於是很快,在這份文件上做出同意批示,並且讓教育部配合招收學生。
好幾個工廠的技術人員都算是周豐年的學生,不過只算半個,他們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周豐年也沒承認他們。
大學那些也不算,現在唯有跟身邊待着,才能真正說一聲是他的學生。
建造機器人研發中心,由四機部出錢就夠了;現在四機部肥得流油,部裡財政富裕的快趕上一機部了。
他們管理的工廠雖然遠遠趕不上一機部,但四機部下的工廠,七成以上的工廠都保持營收大於開支,更何況還有計算機廠這個外銷創匯第一。
就算被國家抽走許多,部裡依舊富裕不少,建一個機器人研發中心是沒問題了。
領導的批示很快傳回教育部和四機部,教育部那邊倒是一頭霧水。
周豐年他們知道,也算是小半個他們的人,當初清大邀請周豐年當教授,跟他們報備過。
招學生也不是什麼大事,不少大學生畢業後都留下當研究生,就是這個登報招收他們這有點看不懂。
最後教育部的一位元副領導,決定派一位主任去找周豐年問問,看看他是什麼章程,這邊需要怎麼配合。
周豐年那邊也收到領導的回覆了,其中還有私下回復批條,意思是讓他稍微收斂一點,登報的時候得注意影響。
影響周豐年自然會注意,反正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刊登報紙回覆,畢竟是四機部副職,還是後補委員。
那些人是什麼身份?早起買辦的狗腿子而已,配和他吵架? ωωω¤ TтkΛ n¤ co
周豐年很快便寫好要刊登在報紙上的話,隨後喊來王明傑,說道:“明傑,還得麻煩你跑一趟,這也算是最後一次了。”
“領導,這是我應該做的,你儘管吩咐就行.”
王明傑看到周豐年寫的內容後,話都沒說完就怔在原地,隨後擡頭對周豐年說道:“領導,這有點.萬一報社要潤色一下?”
周豐年道:“你和他們說,他們要是潤色我的,我就潤色他們。”
最後一次了,不讓他罵爽怎麼行,不能讓他捱罵不還嘴吧。
王明傑點點頭,隨後便向外走去。
離開四機部後,王明傑很快來到青年xx報社。
見到主編後將周豐年寫的條子交給主編,說道:“這是領導希望在你們報紙上刊登的話,嗯.最好不要修改,不然領導會很生氣。”
“哦不修改的話會不會不太好?”
主編見到後也暗暗嘖了一聲,他是挺想見到兩方人在他們報社的報紙上吵架,這兩天銷量直接翻了兩倍。
但這次周豐年的話太激烈,對方看到後估計會破防。
“不過既然是領導的要求,那我們會照辦的.”
主編無奈的說道,要是一般的領導,他還能輕視上級,畢竟不是一個單位的,他們也算是‘文人’。
但周豐年的話,地位太高,他們領導的領導的領導估計也要聽周豐年的意見。
王明傑說道:“那就行,這也是領導最後一次刊登報紙了。”
“誒?以後沒了嗎,王助理,能不能跟周委員說一下,我們報社十分歡迎他來投稿”
“領導哪有時間做這種事,他有時候忙的連飯都忘了吃。”
王明傑拒絕說道,跟在周豐年身邊,他是打心眼佩服;這位心裡很少有發展之外的想法,想的全是國家和民衆。
“好吧,那真可惜,我這就去安排,明天肯定會刊登上去。”
主編有些可惜的說道,要是周豐年能一直在他們報紙上說點什麼,說不定能讓他們的報紙發展到四九城第一。
說不定還有機會成爲全國性的報紙。
——————
“同學們,新的報紙來了,今天有周教授的話!”
買報的同學回來後在門口大聲喊道,隨後整個教室的人都向那人衝去,想要要來自己買的那份。
現在的報紙不貴,大學生咬咬牙也能買得起,而且最近的內容很好看,以前捨不得買的這次也掏錢單獨買了一份。
不然擠在一起看報紙實在太彆扭了。
“別急別急,這次我只買到了二十份,咱們四人看一份,等看完後我再退錢給你們。”
有人聞言後開口問道:“大江,怎麼就買了二十份?”
“搶的人太多了,還有學長也在搶,二十份不少了,還有很多沒搶到呢!”
劉大江開口說道:“來來來,四人一組來我這領報紙。”
今天的報紙很快便發下去,四人看一份也不顯得擠,周顯陽也和同學湊一塊認真看了起來。
等看完周豐年今天說道,一名學生突然忍不住的說到:“說的真好,向一羣狗扔石頭,叫的最大聲的絕對是被砸中的。
誰心裡髒誰聲音大,我看周教授說的就沒什麼感覺,我光明正大!”
“沒錯,別看他說什麼,得看他做什麼;打着爲你好的名聲,不斷攛掇你賣東西,跟這種人走得近絕對倒黴。”
“那幫人就是欠罵,周教授的貢獻還用說嗎,他們拎出來加一塊也比不上一個周教授”
“不過周教授要招學生了?我能去嗎。”
“別扯淡了,咱們還沒上大三,能跟周教授的至少是研究生你能看懂周教授的問題嗎?”
“不太懂,機器人是什麼?”
“你先別看機器人,周教授關於機械結構和計算感知系統的問題,你能看懂幾個?”
“.”
這名學生被問住後臉憋得有點紅,隨後轉頭大聲喊道:“顯陽,你來講講。”
“別鬧了,這是招研究生,你們真以爲我是天才啊!”
周顯陽連忙說道,他頂多被吃了幾頓小竈,但是吃小竈不代表吃補藥,不可能讓他學會研究生都在學習的問題。
在周顯陽說完後,教室內接着議論起問題來,至於所謂的‘罵戰’,許多人都認同周豐年的觀點。
一個叫聲大的狗,毫無貢獻不說,意識形態都歪了,還搭理他們幹什麼。
隨後便熱議起周豐年在報紙上出的十道題,他們甚至還請教來教課的老師。
要是能答出來幾道給周教授寄過去,不說當他的學生,至少也能在周教授留個好印象。
他們大二快大三的學生興致勃勃的到處詢問,大三和快畢業的學生就真的在努力思考了。
偷偷找老師請教,甚至去翻閱資料。
機器人發展最快的,現階段肯定是阿美,他們甚至將機器人用在登月上。
國內這方面的資料消息不多,但是認真找的話,還是能找到的。
本來要挑選三十名學生,不過周豐年想起羅建業後,便將他也加了進來。
雖然現在羅建業沒什麼基礎,但周豐年可以給他開小竈,跟他學的進度肯定比在學校裡面快。
四九城一個大學中,有個剛復起被任職的老師,在看完今天的報紙後,臉色慢慢激紅了起來。
隨後氣的眼睛一翻,直接倒地昏了過去。
好在辦公室還有其他老師,見到同事暈倒,着急的上前查看後,連忙跑出來喊人
“快來人啊,紀老師昏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