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交付的責任
翌日一早。
周豐年早早的睡醒後又睡了一個回籠覺,一直到快八點的時候才起牀洗漱。
最近每天都加班,一週七天,他有六天得忙碌十五個小時以上,就週日能休息了一會。
“起來了?”
周燕來到後院,看到周豐年正在洗臉刷牙,不由笑着說道:“趕緊來吃飯吧,澤謙剛纔還問他爺爺什麼時候睡醒,小傢伙想跟你學習呢。”
周豐年一邊擦臉一邊問道:“就澤謙嗎,書玉那丫頭有沒有想我?”
周燕頓時笑道:“呵呵,書玉聽到你在,都想讓清安帶她回去呢,誰讓你老是逼她學習。”
“這哪是逼,提前學以後輕鬆,不過看起來書玉的學習天賦是不太行了。”
周豐年搖搖頭嘆氣道:“別和她那兩個姑姑一樣就行了。”
他的後代有點怪,男孩就特別聰明,女孩就有點學不進去。
周顯陽就十分聰明,因爲特殊時期幾年沒上課,然後複習一年多直接考上清大,在大學裡的表現也很高。
要不是耐不住性子,以他的聰明才智絕對是一個科研好手。
至於孫子周澤謙,那就更聰明瞭,透着一股早慧的勁,學什麼東西都很寬;現在周澤謙學到的知識,已經不比初小的差了。
而且這小子也喜歡學,至少不反感,懂事的不像孩子,像周書玉那種纔是小孩子的正常表現,聽到學習就煩的想跑。
洗完漱吃完早飯,周豐年休息了一會後,便開始給孫子上課。
他教的比許多小學老師好多了,而且帶了這麼久的學生,周豐年的教學能力也有七級,已經是相當專業的水準。
如果讓他每天都帶,加上週澤謙能堅持下去,他一年就能教完兩門所有的小學課程。
臨近中午的時候,前院突然有人敲門。
龔琳聽到後走上前將小門打開,發現敲門的是周豐年的兒子和兩個侄子,便側開身說道:“你們來了,領導在後院呢。”
周顯陽笑着說道:“那我們先進去了,龔姨,麻煩你跟楊師傅說一下,中午多加四個人的菜。”
龔琳點頭道:“行,我這就去拿點。”
周賢哲和周顯瑞將帶來的禮品放在前院儲藏室,除了一小包精美的茶葉盒和幾個罐頭沒放下外,三人便向後院走去。
來到後院,周顯陽便看到自家兒子在小黑板上寫寫畫畫,正在算一道數學題,而且算的還有模有樣。
看到自家兒子這麼天才,頓時高興的上前將周澤謙抱起,親熱的蹭了蹭說道:“澤謙,學了多久?累不累啊?要不要歇會.”
“哎哎,別打擾孩子,放下來!”
周豐年見狀後,頓時將手裡的書卷好,在周顯陽腦袋上敲了一下。
等他嘶的倒吸了一口涼氣,將孩子放下來後,周豐年才繼續問道:“你們三兄弟怎麼一起來了.哦呵,還帶了禮物啊,這是有什麼事要求我?”
周賢哲連忙將茶葉遞過去,隨後笑着說道:“三叔,這件事只有你能幫忙了,東北那邊資源豐富,而且還能從老毛子那邊進貨,所以我和顯瑞想開個罐頭廠
但是我爸和其他人研究的罐頭總感覺不太對勁,拿給老毛子看了後,他們也不太喜歡,所以希望三叔你給幫幫忙。”
周豐年聞言後,伸手指了指說道:“你們啊,真是一會都不讓我休息.行了,把那些罐頭打開我看看。”
“哎,哎,好的三叔。”
周賢哲聞言後便笑着給周豐年打開罐頭遞了上來。
種類不少,不過周豐年看完後就微微皺眉,隨後說道:“怎麼都是熟菜罐頭?你們這真是多此一舉了,外國佬肯定不喜歡,咱們國內的人也沒必要買。
現在街邊的小飯館和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隨便走幾步就能找到炒菜的地方,爲什麼非要買你的罐頭?”
“.對啊!”
周顯瑞聞言後頓時感覺有道理,點點頭的說道:“三叔說的有道理,難怪咱們覺得味道還可以,但老毛子卻像是聞到了垃圾一樣嫌棄.
他奶奶的,我們當初還以爲自己生產的是臭豆腐罐頭!”
周豐年剛想說點什麼,便聽到一旁的孫女周書玉用脆響的聲音學話道:“他奶奶的~”
“哎,書玉,這種話不能學!”
周顯陽連忙抱起女兒,然後牽着兒子向外面走去:“走,爹帶你們去玩會。”
等他們父子三人離開後,周顯瑞不好意思的撓頭道:“忘了孩子在這裡”
“下次注意點,也別在自己孩子面前罵人。”
周豐年叮囑了一句後,繼續說回剛纔的事道:“咱們國家的人沒有吃罐頭的習慣,吃的圖一個新鮮,罐頭這東西可能會好奇的嚐嚐,但絕對不會有人天天吃
但是國外不同,他們大部分人都圖省事和節約時間,是罐頭的消費主力,所以你們一開始就要想好賣給誰。”
“其實不用想什麼配方,去國外轉轉,看看他們的罐頭品類,然後做到他們的生產安全要求,之後直接生產就行了。
像什麼口味這些,只是附加分,並不是決定選項,只有咱們才比較注重口味,外國人吃不了細糠.”
周豐年說了一些罐頭方面的瞭解,還有一點就是在國內的罐頭是個奢侈品,賣賣水果罐頭就行了,其他的別指望了。
真正想賺錢的話,還是往國外賣罐頭吧,反正可以靠低廉的物價佔一份市場,只要生產質檢過關,沒人不喜歡便宜的。
至於這些創新川菜罐頭他都有點不想嘗,能吃現炒的幹嘛非要吃罐頭。
他們倆兄弟就是思路錯了,看到周父的辣醬廠賣的紅火後,也想搞點受歡迎的配方。
但罐頭和辣醬不一樣,服務市場就不一樣,罐頭想賣好只能瞄準外國佬,國內賣不了太多。
這段時間兩兄弟不能去老毛子那邊,於是周豐年便勸他們去香江或者歐洲逛逛,反正他們隨便出國。
不像自己,幾乎沒有出國的可能,而且就算能出國,周豐年也不打算出國。
以前出國是跟着領導,而且那時候他的名氣沒有現在大。
現在周豐年要是一離開國家,不用想就能猜到,外國的那些特工,絕對像蒼蠅一樣蜂窩向他身邊涌來。 周豐年和他這倆侄子聊了一會,也出了一些點子;不過他出的點子是基於未來的記憶,以及他對技術的瞭解。
經營上的事周豐年就不多插嘴了,他了解的真不多。
不過了解周賢哲和周顯瑞兩人近幾年的成就後,周豐年心裡也十分滿意。
近幾年他對家裡的親戚很少關注,不過他們也不太需要自己的幫忙了,各自都發展的不錯。
尤其是周賢哲和周顯瑞兩兄弟,發展的雖然不如周顯陽迅猛,但也是穩紮穩打的建立一份基業了。
幾家實業工廠,工人三千多,年收入上億,這時候還沒進入九十年代,周賢哲和周顯瑞兩兄弟已經走在全國前列了。
周豐年聽完後笑了笑,他對親戚算是幫到頭了,以後也不太需要他了。
中午吃完飯他們就走了,在周豐年這裡沒有多待,就連周顯陽都被趕走。
難得休息一天,周豐年不想看到這幫鬧心的兒女;他那小女兒一大早就出去了,也不知道去哪野了。
下午休息了一會後,周豐年跟周燕也出門去逛了逛,他也有好久沒外出,趁着和妻子都空閒,於是帶着她逛了逛公園,然後又去百貨商場看了看。
回家的時候,周豐年感慨的說道:“變化真大啊,好久沒來公園和百貨商城,我印象中還是供銷社的樣子,現在這變得越來越和我.”記憶中有些像了
後面那句話周豐年沒說出來,只是在心裡想了一下。
周燕笑着說道:“你現在兩點一線,除了工作就是回家休息,就算在家裡,只要不教孩子你就看書,不說你根本不知道休息”
說到這裡的時候,周燕忍不住伸手戳了戳周豐年的腦袋,隨後繼續說道:“搞科研的是不是都像你這麼忙?”
“哎,我其實算清閒的,至少還能回家,有的連家都回不了。”
周豐年沉思了一會後,繼續說道:“我當初也在想,要是也下海做生意,咱們家的狀況是不是會走上另一條道路。
我要是做生意的話應該也能做大,發展到全國、然後是香江、最後是全世界.當時要是改變一下想法,咱們現在可能就全世界遊玩了。”
周燕問道:“那你當初怎麼沒這麼決定?”
“還是決定不了,兩個領導拍肩膀跟我說,以後華夏的發展就看我們這一代人了,所以只好繼續搞研究,爭取多做點成果,讓國內變的強大起來”
周豐年笑了笑說道:“那幾年的時間,我要是受點委屈,說不定真下海了,但是我一點委屈都沒受着。
反而霸道的罵這罵那的,還沾了不少便宜.就更不能去做什麼生意了;反正有老大老二他們,也不差我一個。”
那幾年的時候周豐年惹了不少人,最後全都被領導幫着擺平了,加上他送的書和寄託的希望,周豐年肯定不能甩手離開。
而且他腳下的這片土地,發展的這麼迅速,周豐年也感覺榮辱與共。
四九城的變化確實很大,國內幾個發展迅猛的城市,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四九城都位數前列城市。
改開後經濟發展是一提再提,周豐年主持的不少研究,都是軍民並用,既能用到國家軍事安全方面,也能用來發展民生經濟。
這兩年計算機也發展的很好,全國的初高中微機課也落實,大部分城市連小學的微機課都開展。
計算機網絡也漸漸發展起來,不過更多的還是政府主導的,私人想瀏覽互聯網,還是看公家網站或者外網。
民間的計算機私企幾乎沒有,現在也沒有人能經營互聯網公司並且變現。
不過也算不錯了,在這個年代不說讓計算機走進家家戶戶中,至少能讓上學的孩子接觸到就行,不然他們畢業後都不知道計算機是什麼,那發展纔算慢。
——————
“領導,你看看這份報紙!”
科學院,錢志敲門進來後連忙將一份報紙放在周豐年桌上。
還沒把報紙拿起來,周豐年便看到那醒目的標題:【廣闊的紅色國家——消失了!】
周豐年笑了一聲後說道:“這標題誰取的,他工作沒了。”
錢志開口道:“領導你別說,我還真打電話問了一下朋友,四九城報紙的主編上午已經被開除了,這事好像是他瞞着總編乾的,不過報紙發出來了收不回去.”
自從他成爲周豐年的秘書後,級別提了兩級,而且以前的老同學還經常聯繫他。
錢志還認識了四九城日報的總編,剛好打聽了這件事;這個擅自做主的主編快把總編氣死了,錢志打電話的時候總編正大發雷霆。
“別說瞞不瞞的,能發出這種東西,他少不了一個失職。”
周豐年說完後看了一下,上面說的消息他前段時間就知道了,不過昨天是正式宣告。
老毛子已經成爲歷史,接下來登場的是烏拉俄以及其他兄弟國家。
對他們來說也算有點好的影響,至少北邊的壓力沒那麼大了。
烏拉俄的壓力肯定沒老毛子的壓迫強,就算繼承了老毛子大部分軍事遺產,他們現在也不敢招惹他們了。
邊境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重新貿易,而且他們也有更多的精力和分離出來的兄弟國家打好外交關係。
除了接下來要應對阿美的麻煩,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
“接下來又有的忙了,準備一下思想報告會議吧。”
周豐年對錢志說道:“估計我也要發言,這兩天多給我準備一些稿子,就這件事,要深刻總結。
對了,二十多年前的資料和語錄可以多多參考,那時候的事你還記得吧,不記得就多找找。”
錢志聞言後立刻答應下來:“我知道了,領導。”
他之前就是筆桿子,寫報告文件是一把好手,不然也不會被周豐年選中。
至於要寫什麼,剛纔周豐年也說的很清楚,而且也有參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