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

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

不提醒還好,一提醒就糟。

張安世的墓被盜,和張安世的兒子的墓被盜,兩者的概念天差地遠。

關鍵還在於,旁邊就是杜陵。

前者,頂多公安部門給區一級的文保單位通知一聲,讓看緊點。

後者,得省級部門往上報。搞不好報上去的第二天,上面的工作組就下來。

就像那一年,耿市長要修雲岡石窟,還沒動工,就被人給告了.第二天,單局長就帶人到了大同……

關興民哪還能坐的住,當即就給領導彙報。

領導當即指示:集市鑑、省廳的所有技術力量,對遺策、玉溫明進行鑑定。同時通知長安區,組織警力排查、巡邏。

市鑑的人全被抽走了,還怎麼鑑玉?再說了,楊志高已經抓了,又跑不掉? 送走關興民,師生倆轉頭就去省博。

……

林思成開車,王齊志坐在副駕勢,一臉唏噓:“這次欠你人情的,可不止一個公安局,嘖,這運氣!”

因爲不管是申遺、工藝研究,更或是考古,科研項目,但凡與“文物”、“古玩”相關,不管什麼活動,都在文化部門管轄之下。

所以,與公安部門相比,要更爲直接,也更爲便利。

關鍵的是,之前倒流壺的人情都還沒還,這又欠了一樁:張安世墓?

林思成暗暗點頭:運氣確實不錯。

如果不是遺策和玉溫明,他還想不起來:就是今年初,國務院批准,在西京設立航天產業爲特色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大概在七八月,發改委批覆,在韋曲鎮成立航天產業基地,同步動員徵收建設用地,並同步拆遷。

第二年,也就是明年春,徵拆完畢,基地開始基礎建設動工。地基挖到一半的時候,大概也就是到明年夏天,纔會發現張安世家族墓葬。

之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考古隊對墓地進行系統性發掘。然後發現,整整十四座墓葬,已被盜了個大半。

重點在於:除了之前零星的盜掘外,百分之八十的盜掘活動,都集中在一年之內。

說簡單點:知道墓葬所在的韋曲鎮要被徵收後,盜墓份子進行了報復性的盜掘。以拆遷隊的名義進駐,表面給農民拆房子坪地,暗地裡盜掘。

開挖掘機挖盜洞的見過沒有?一條盜洞,直直的從拆遷村挖到了陵腳下,整整挖了一公里多。

被盜走的文物有:兩乘鎏金銅車馬。可以參考始皇陵銅車馬:真車真馬有多大,這一輛就有多大。

金縷玉衣兩件:張安世夫婦。

銀縷玉衣四件:子富平愛候張延壽夫婦,子陽都候張彭祖夫婦。

另有列候金印兩件、青銅鼎七件,青銅簋四件,青銅鈕鍾九件,甬鍾四件。

另有雁魚銅燈、傅山爐、青銅雁尊、玉舞人、論語、葬律、引書(醫書)、醫藥方簡等等等等。

就林思成買的那樽玉溫明,連零頭的零頭的零頭都算不上。

知道頂多一年後就會敗露,盜掘的同時,團伙緊急銷贓。之後主要頭目出逃國外,大部份的文物流入黑市。

之後被追回來了多少不知道,林思成懷疑,可能還不到十分之一。

有多少人被問責,林思成也不少知道,但絕對不少。反正爺爺被請去開會,回來後唏噓了好久。

現在肯定不會了:拆遷工作八月分纔開始,才拆了兩個來月,估計盜洞也就挖到一半,頂多剛挖通。

不遠,就在杜陵往西七八公里那一片。但光是航空基地第一期,就有二十多平方公里。具體在哪一塊,林思成還真不不知道。

具體是哪一家拆遷隊乾的,他更不知道。所以就只能用笨辦法:先找墓。

不難找,甚至比王齊志猜測的還要輕鬆一點。只要找到墓,順藤摸瓜就能逮到人。最後能落多少人情不好說,但肯定不比倒流壺那次少。

其次,關興民又要立功了,而且是大功……

暗暗感慨,大切開進省博。

車剛停穩,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下了臺階。人還離着十來步,就笑着打招呼:“林同學,我姓張,叫張平,是姚教授的學生。老師讓我來接你……”

林思成怔了一下,連忙迎了上去,王齊志默默的跟在後面。

這次來,是林思成聯繫的,只說是過來查一下資料,再請教幾個問題。但姚漢鬆依然派了學生在樓下迎接,可見林思成在他心目中的份量?

暗暗轉念,林思成又介紹:“張研究員,這是我老師,西大文保學院的王教授!”

“哦,王教授,你好!”

笑的比之情更熱情,但王齊志還能看不出來,哪個是真笑,哪個是公式化?

張平又來接箱子,林思成連忙推辭,三人上了臺階。

應該一直在窗邊看着,剛上三樓,姚漢鬆恰好出了辦公室。

先是衝着王齊志笑了笑:“王教授。”

而後又看着林思成,嘆了一口氣:“我還以爲第二天你就會來,結果等了兩個星期?”

林思成連忙陪笑:“姚教授,不好意思,這段時間出去找了一下研究標本。回來後又研究了一下,所以沒顧上!”

“黃金材質的標本與物料確實少,館裡真品雖然不多,但仿品還是有幾件。你不用刻意去找,想練手,直接過來就行。”

姚漢鬆笑了笑:“你也別覺得不好意思,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再怎麼研究,金子又不會少!”

“對,您說的對!”

邊說邊進了辦公室,林思成不住點頭,王齊志暗暗嘆氣。

再是仿品,那也是金的。

幾人坐定,張平泡茶,林思成打開了箱子:“今天來,就是想請姚教授看一看,這兩件東西能不能用得上!”

姚漢鬆點着頭:“好!”

起初,他並沒有在意,心想林思成是不是又去了之前的那家店,買了兩件何錦堂的仿品回來? 當然,何錦堂的手藝確實沒得說,比他,乃至比館裡的金藝老師都高。

但說實話,畢竟是現代的民間工藝仿品,銅多金少,甚至是銅器鎏金。如果要研究真正的唐代宮廷黃金工藝,剛開始學的時候,還是儘量別碰的好。

容易誤入歧途,被帶偏了。

但等林思成打開箱子,拿出東西,姚漢鬆先是一怔,而後瞳孔倏地一縮。

明代五樑金絲冠? 宋代朱漆戧金蓮瓣式奩?

關鍵的是,不像是仿品?

他下意識的站了起來,從林思成手裡接過金冠:

金箔鏨紋,瑪瑙壓光,金絲網用的是“編燈籠空兒”。

冠樑爲辮股,用的是堆灰法。

內襯赤金樑,外部累金珠。

特別是最後這個“累金珠”:承自於唐,更勝於唐。與唐代的炸珠工藝有最直接的關聯。

關鍵的是,竟然是真品:等於照描畫虎,依舊文獻中的古法炸珠,只要能炸到金冠樑珠這個程度,就說明技藝復原完全合格。

上面還粘着一朵珠花……咦,壓玉法、壓印法?

哈哈,宋代的三師官冠珠花?

再看另一件,宋代朱漆戧金蓮瓣式奩,這個更真! 而且,與林思成和王齊志準備研究的,已接近失傳的“唐代金銀平脫工藝”,同樣有直接的聯繫。

不算直接繼承,而是反向創新,但宋代的戧金工藝的工藝邏輯,確實源自於唐代的平脫工藝。

一是載體相同:同爲漆器。

二是材料關聯:均以金銀爲裝飾材料,展現奢華質感。

區別在於:戧金是漆器中刻槽,嵌裝金料。平脫是先裝金料,而後打磨。

至少用來印證“宋時,平脫工藝仍未斷絕”,綽綽有餘……

姚漢鬆看了好一陣,又擡起頭來:“從哪找的?”

“金絲冠是從買了瑪瑙杯的那家店裡買的,漆盒是從杭州找來的!”

“花了多少錢?”

“漆盒八十五萬,金絲冠三十五萬!”

姚漢鬆怔住,直愣愣的盯着林思成。

等於,總共才花了一百二十萬?

但只論經濟價值,這三件,五個一百二十萬都不止。這還沒算工藝體現,歷史屬性……

姚漢鬆看了看王齊志,又轉過頭來,眼睛漸漸明亮:“你之前學過鑑賞?”

“姚教授,我爺爺也是西大的教授!”

“哦哦……不好意思,你之前提過,我給忘了!”

姚漢鬆笑着,又看了看王齊志。

王齊志想罵娘:你忘了就忘了,看我是幾個意思? 意思是,肯定不是我教的,對不對?

暗暗腹誹,姚漢鬆又放下漆盒:“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好東西,非常有借鑑意義,你準備怎麼研究?”

“姚教授,我想試一試,看能不能逐步實驗,推演關鍵工藝!”

姚漢鬆怔了一下:“直接試?”

林思成點頭:“是的姚教授,直接試,實驗用的物料我也帶過來了!”

姚漢鬆眉頭微皺:這根本就不是有沒有物料的問題。

打個比方:走都沒學會,就想飛……

(本章完)

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99章 仿作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205章 徹談第57章 包票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141章 狗都不幹(月票加更24)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44章 我撿的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87章 都剛樓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章 西京城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180章 白勸了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229章 慢慢來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166章 開始第47章 書上學的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1章 家學淵源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9章 賣撣子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22章 我就知道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76章 又得翻案?調整一下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25章 扯什麼淡?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25章 扯什麼淡?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39章 我還是雜項專家?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57章 包票第6章 雞毛撣子第222章 得不償失
第251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139章 他在發光(加更14:上月末發錯章節,說聲抱歉!)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253章 半天發掘一座墓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99章 仿作第88章 林思成,你趕快買第205章 徹談第57章 包票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255章 又紮了一釺子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141章 狗都不幹(月票加更24)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44章 我撿的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87章 都剛樓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章 西京城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180章 白勸了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93章 戰鬥要開始了第121章 想不想拿獎?(月票加更77)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229章 慢慢來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126章 你有什麼本事?第90章 乾隆御寶(4K第一更,求月票)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166章 開始第47章 書上學的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1章 家學淵源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158章 翻不翻臉?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27章 說個理由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29章 既真又假(月票加更1111)第9章 賣撣子第106章 你禮貌嗎?第75章 我也很好奇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22章 我就知道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43章 他竟然沒說謊?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76章 又得翻案?調整一下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25章 扯什麼淡?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25章 扯什麼淡?第91章 怕是要糟?(4K第二更,求月票)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112章 你個大白癡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39章 我還是雜項專家?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55章 這小子有點邪門第57章 包票第6章 雞毛撣子第222章 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