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趙孟頫《心經》?

第85章

趙孟𫖯心經? 女人的目標很明確,氣勢也很足。

同事們都很剋制,但目光掠過葉安寧的時候,嘴角還是會勾出一絲譏諷的笑意。

這樣的熱鬧,應該看了好多天了吧? 王齊志再懶得和那女人糾纏,皺着眉頭:“葉安寧,東西呢?”

“我去拿!”

葉安寧轉身離開,不多時,捧着一口長盒出來,放在茶几上。

師生倆對視一眼,林思成坐了下來,從王齊志的手裡接過工具包。

有些突兀,圍觀的人一頭霧水。

說要解決問題的是葉安寧的舅舅,說懂鑑賞的也是他,但爲什麼坐下來的,是跟在後面的年輕人? 挺好看,也挺鎮定,被這麼多雙眼睛盯着,一點兒都不緊張。

但太年輕,頂多也就二十左右。

要是大上十來歲,女人說不定就被鎮住了。但俊秀的五官,以及眉眼間略帶奶味的青澀,再加上這副故做嚴肅的架勢,總感覺有點搞笑。

女人挑了挑眉毛,語氣中帶着幾分戲謔:“小弟弟長的真水靈!”

林思成沒說話,拉開了包。

女人不依不饒:“你是葉助理的弟弟,還是她男朋友?”

林思成依舊沒說話,皺起眉頭看了她一眼。

表情很平靜,眼神也不銳利,但女人感覺,那兩道目光像是兩把刀,直直的刺了過來。

女人討了個沒趣,撇了撇嘴,那眼神好像在說:你毛長齊沒有,就學人看古玩?

其實不止是他,圍觀的那些同事大都是類似的表情:所謂鑑定,一憑經驗,二憑眼力,三憑知識儲備。而其中哪一樣,不需要陳年累月的積累?

其中不乏從業十多年的資深人士,比如主任,比如主管。也別說眼前這個年輕人,就葉安寧舅舅那個年齡的,他們都沒見過幾次。

好奇歸好奇,不可能不上班全圍在這看熱鬧。將職員攆散,現場就留下了兩位領導和那位馬老師。

林思成不疾不徐,一樣一樣的取工具,然後又打開盒子。

但剛揭開盒蓋,他先是一怔:稀奇了,竟然是一幅梵文書法,還是橫軸。

可惜,只有半張,屬於殘卷。

外行一看,就覺得不倫不類,似是而非。但懂行的都知道,歷史上有不少名家謄抄過梵文佛經,也有不少真跡留存下來。

早一些,有“南宋五宗”之稱的張即之的金剛經梵漢雙文寫本。

稍後一些,有元代趙孟𫖯手書的心經梵漢雙文冊頁,這兩件都收藏於臺北故宮。

再晚一些,有朱棣敕制,解縉手抄的梵漢雙文對照抄本金剛經。再再往後,還有乾隆御筆尊勝咒、大日經、心經。

後面這幾幅,都藏於故宮博物院。

民間流存的也不少:元代的鮮于樞、鄧文原,明代的文徵明父子、唐寅、沈周,清代的傅山、王鐸、劉庸等等等等。

畫家更多:八大山人、石濤、貫休、巨然……當過和尚的畫家幾乎無一倖免。

至於是真是假,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粗看這幅,全篇不見一個漢字,只有梵文,着實少見。

大致掃了一圈,林思成拿起放大鏡和手電:老規距,看畫先斷代,斷代先看裝池。

但只是一眼,林思成的眼皮禁不住的一跳:暗花天地靠山背? 這是元代獨有的裝裱風格:天地指畫紙兩邊的邊框,宋代上層用織錦,下層用絹,且重彩重色。

元代時改成了綾,主張簡淡雅緻,裱不奪畫。

明代文化承於宋,又改了過來,多用錦與絹。偶爾也用綾,但重色也重彩。直到中後期蘇裱風盛,才採用素色綾絹,但多爲明紋,視覺感要更強一些。

而這一幅,用的就是暗花素綾。

所謂的靠山背也一樣:宋、明兩代裝裱都講究薄裱,再加工藝過關,一般裱背只裱兩層紙:一層託底,一層覆面。

唯有元代,因宗教元素的影響,再加造紙和裝裱工藝退化,裱褙極厚,戲稱“靠山背”。

像這一件,足足裱了四層紙。

當然,天地也罷,褙裱也罷,指的只是風格,現代自然是想怎麼仿就怎麼仿。

問題是,林思成越看越覺得,這上面的綾和紙,都是真東西? 仔細再看:蠶絲用的是江南細絲,柔而長,綾質細密均勻,質地輕薄柔滑,織法爲雙經雙緯,密度高,且耐磨。

底紋爲蒙元特有的“八瓣蓮花團花”,間飾卷草紋,佈局對稱而規整。

有明顯的氧化痕跡,有些褪色,但蠶絲仍舊柔韌……換句話說,卷軸上這幾條,就是元代的青綾。

但問題又來了:元代等級森嚴,工藝退化,民間凌絹多不染色,染也只染常見的紅綠黑。只有少數宮廷用品,纔會染成這種顏料極貴,工藝極複雜的靛青色。

而且放了幾百年,質地仍舊柔韌,綾色仍舊明亮,就只有一種可能:這是元代貢綾。

不是民間不讓用,而是貴的離譜,能用得起必爲權貴。

翻過來再看裱背:四層託裱,用的全是黃櫱(黃柏樹皮)染色的桑皮紙。

同樣,元代獨有。

再看僅剩的那隻軸:呵……象牙? 軸頭雖貴,但裝飾風格卻極爲簡樸,只刻有稀疏的聯珠紋……也挺符合元代特色:貴重材質爲骨、素雅紋樣爲表。

但不奇怪,如果是普通的木軸或是鎏金軸,配不上那三條青綾。

最後,林思成摳了點斷茬裱縫中的漿糊嚐了嚐:小麥面加了明礬防蛀,又摻了少量蜂蜜和糖,既能增強黏性,又便於揭裱修復……這種配方,也是元代纔有的。

所以,綾也罷,託紙也罷,軸頭也罷,以及粘裱用料、乃至於裝池風格,無一不指向元代中後期。

且整體風格統一,年代特徵明顯,沒有任何現代仿製和僞造的痕跡。

用俗話說,就是哪哪都像。

但話說回來,這幅字如果真的出自元代名家,保力絕沒有不收的道理。

照這麼想,畫心有問題?

林思成轉着念頭,打開手電。

內容爲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標準的梵文種子字體,在密宗教義中,種子字是佛與菩薩的“心印”,象徵宇宙本源。

說通俗點:自帶法力。

寫的也極好:即有梵文幽古神秘之感,亦不失漢楷結構嚴謹,格局分明的特點。

難得的是博衆家之長,圓勁遒麗,氣韻貫通。且隱約間透着幾絲外柔內剛,透逸中含的韻味……

看到這裡,林思成下意識的皺起眉頭:用筆精妙,章法和諧只是一方面,關鍵的是,這筆法,這字勢……怎麼這麼熟悉?

但話說回來,純梵文的心經,自己纔看過幾篇? 稍一回憶,林思成的瞳孔霎時一縮:珍藏於臺北故宮,元代趙孟𫖯手書心經梵漢雙文冊頁? 閉上眼睛,再猛的睜開,雙眸中泛起了光:兩篇心經,筆跡幾乎一模一樣……

(本章完)

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44章 提個醒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79章 彙報一下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65章 搬家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47章 書上學的第164章 逼着讓人使絕招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6章 雞毛撣子解釋一下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266章 被震住了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7章 匪夷所思第49章 請客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54章 朱頭五銖第38章 一看就是有錢人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26章 曼生壺第229章 慢慢來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86章 名家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265章 保密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151章 倒脫靴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217章 帝璽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79章 彙報一下第49章 請客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6章 雞毛撣子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64章 陽謀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78章 洗貨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4章 孫承祖業第164章 逼着讓人使絕招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79章 彙報一下第164章 逼着讓人使絕招第4章 孫承祖業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26章 曼生壺第26章 曼生壺第29章 八萬!請假一天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59章 不可能第89章 大清內廷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
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144章 提個醒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第79章 彙報一下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65章 搬家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148章 漢代的棺材板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30章 同一類的東西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47章 書上學的第164章 逼着讓人使絕招第50章 都是爲了最後一句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6章 雞毛撣子解釋一下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266章 被震住了第136章 斷人財路,七級浮屠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7章 匪夷所思第49章 請客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54章 朱頭五銖第38章 一看就是有錢人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40章 歡迎林工第26章 曼生壺第229章 慢慢來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62章 這碎娃是個行家第86章 名家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265章 保密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151章 倒脫靴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217章 帝璽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79章 彙報一下第49章 請客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6章 雞毛撣子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85章 趙孟頫《心經》?第264章 陽謀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78章 洗貨第245章 工藝不可能憑空而來第161章 就這麼輕鬆的?(二合一,四千月票加更)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173章 該乾的不該乾的,全讓他幹完了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4章 孫承祖業第164章 逼着讓人使絕招第67章 能不能教得了?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79章 彙報一下第164章 逼着讓人使絕招第4章 孫承祖業第204章 翻不了天第192章 雄關漫道,從頭邁步第26章 曼生壺第26章 曼生壺第29章 八萬!請假一天第201章 何止是三百萬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81章 太好用了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59章 不可能第89章 大清內廷第124章 誰敢說這是補的?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