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

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 商妍取出了放大鏡和手電,林思成也取出了放大鏡和手電。

但老闆並沒有在意:憑他多年的眼力,一看就知道這是學生伢子。

包括那位所謂的商教授,他也不是很擔心:因爲能看出這樽佛像真正底細的,壓根就沒幾個。

反倒是方靜遠和方靜姝很是新奇,盯着林思成看了好幾眼。

但被方靜閒隱晦的一瞪,兩人錯開目光,轉而看佛像。

兩人算是剛入行,眼力有限,也就看個熱鬧。再說已來了四五次,早就看膩了。

隨意的瞅了幾眼,兩人又本能的看了看林思成。

咦,怎麼感覺跟他倆一樣? 雖然拿着手電和放大鏡,但左晃一下,右晃一下,很少有一個地方能盯住看到十秒以上。

反觀商妍,一動不動,目不轉睛,光是看佛頭,就看了三分鐘。

兩相一對比,如果拋開大姐所說的“極年輕的鑑定專家”這個身份,就感覺這傢伙根本沒什麼耐心,敷衍了事,吊兒郎當。

兄妹倆對視一眼,又看了看大姐。

方靜閒面無表情,依舊是清冷中帶着幾絲愁緒的模樣,其實心裡也有點嘀咕:這小孩,也太隨性了?

不怪她懷疑,委實是這一次的交易,關乎到公司的生死存亡,她不得不重視。

就這樣,誰也不說話,商妍和林思成靜靜的看,其餘人靜靜的等。

許久,商妍直起腰來,語氣有些不確定:“技法以‘陰刻’、‘浮雕’爲核心,輔以圓塑、平雕的手法,有點像明清時期的南派刀法?”

林思成沒說話,只是點了一下頭。

“身材勻稱,比例協調,細眉長目,高鼻薄脣,表情端莊,又不失柔和。衣飾輕薄貼身,衣紋簡潔,卻又流暢,有點像明代早期的宮廷造像。也可能是明晚與清初繼承的明廷遺風?”

稍稍一頓,林思成依舊點了一下頭。

說準確點:身材倒也算勻稱,但與國內佛像相比,身形過於瘦長。只突出了神像近似於骨感的優雅美,卻忽略了一點:過於瘦,就顯得單薄,失於莊重。

何況還是釋迦摩尼像? 當然,這是基於國內佛教而言,既漢傳與藏傳。如果是國外佛教,比這瘦的都有。

商妍繼續往下看:“木質肯定是紅木,顏色很深,結構細密,質地堅硬,花紋自然而流暢,有點像是鐵刀木!”

林思成又點頭:這是雞翅木,與鐵刀木算是同屬,木質很相似,不專門研究紅木的,看不出來很正常。

“表面氧化層很溫和,光澤瑩潤,肯定是自然包漿!”

稍一頓,商妍估摸了一下:“有沒有三百年?”

林思成眼睛亮了一下:“有!”

商妍預估的稍短點,還得再加兩百年:明早。

但林思成仍舊想豎個大拇指。

商妍不像爺爺,目標那麼長遠,幹勁也足,什麼都要學一學。她這半生就爲一件事:研究瓷器!其它任何的文物、古玩,都只是因爲和瓷器相關,順帶涉獵了一下。

所以,她能鑑定到這個份上,真的很了不起。

商妍也覺得自己挺了不起,滿意的點了點頭。

但從小看到大,她更瞭解林思成:你要敢順着這小子的話往下說,他就敢把你哄得上天,然後再賣個好價錢。

商妍擡了擡眼皮,又抿了抿嘴:“你別光點頭,哪不對就直接說!”

“好!”

林思成笑了笑,“確實是明代的物件,不過稍早點,大致永樂至宣德左右,也就是明早時期……包括雕刻風格,更包括自然包漿!”

“確實是紅木,而且是正兒八經的鐵刀木:白花崖豆木!”

商妍翻了個白眼,又眉開眼笑:就知道你小子嘴甜。

明早時期和“距今三百年”,差了兩百年還有餘?

白花崖豆木確實屬紅木,但和鐵刀木有本質的區別。

“白花崖豆木,也就是雞翅木,對吧?”

“對!”林思成點頭,“也就是文獻中的鸂𫛶木,既木質文理像水鳥而得名!”

商妍又指了指佛陀手中的經文:“這是梵文吧?”

“對,巴利語,創建於公元前三世紀,爲古梵文分支。起初,只是古印度中部地區的方言,但到公元后,被南部上座部(小乘佛教)尊奉爲聖語,即佛陀的語言……”

“這經呢?”

“貝葉經,即寫在貝葉上的經文,類似於中國晉及以前的竹簡。但在印度,這種葉子極少,所以專門用來書刻佛經……經文內容爲四分律,爲上部座律藏部分,”

林思成侃侃而談,老闆夫婦面露喜色,方氏三姐弟更是雙眼放光。

方靜姝,就最小的妹妹沒忍住:“貝葉經,是不是大雁塔裡也有?”

林思成點頭:“有!”

而且還不少。

唐三藏從印度取經六百五十七部,有五百二十六部都是貝葉經,如今大半都珍藏在大雁塔第三層。

除此外,第四層還珍藏有三藏並經文一併取回的一百五十粒印度高僧佛舍粒,八樽金銀佛像,並三藏親筆手書大唐西域記手稿。

而且這還只是第三層和第四層,其它五層並地宮寶物更多。所以,大雁塔真不爛慫……

三姐弟看了看林思成,又對視了一眼。

來了五六趟了,專家請的不少,但第一次有人說的這麼全面? 果然,人不可貌相。

商妍也挺高興,頗有幾分自得:看吧,我沒說錯吧:我說他行,他肯定就行。

再想想林思成的論斷:明早,宮廷雕刻風格,雞翅木,貝葉經……當然,只是木刻仿貝葉經,但刻的卻是古梵文。

最關鍵的是,品相還這麼好,等於把“有價值”、“好值錢”的屬性全迭滿了? 方靜閒猛呼了一口氣:她不怕東西貴,就怕遇到贗品。

和商妍對了眼神,她又看了看老闆,正準備問價,林思成點了點佛像:“等會,我還沒說完!”

怔了一下,方靜閒和商妍對視了一眼。

商妍給了稍安勿燥的眼神,又看着林思成:“不急,你慢慢說!”

林思成當然不急,慢條斯理:“東西沒問題,雞翅木佛像,也確實具有明早宮廷雕刻風格,時間也對:距今至少五百年。但造型不對,地點也不對……先說材質:雞翅木……

明格古要論:鸂𫛶木出西番,內有蟹爪紋……西番作駱駝鼻中絞子……所謂的西番,在明代指的是藏民和其相鄰的緬甸牧民。等於在當時,這東西是給牲口帶繮繩用的……

說白了,雞翅木在明代不值錢。要問從什麼時候開始貴的?清末民國的老八旗:睡紫檀、坐酸枝、入藥黃花梨、器皿雞翅木……”

林思成把佛像轉了一圈:“再看工藝和風格:確實具有明早宮雕風格,但只是部分。另外一部分,則揉合了明朝宣慰(羈縻)時期,緬甸瓦漢王國時期南傳佛教的藝術風格:即瘦而雅……

當時,從洪武到宣德,短短的四十餘年間,緬甸就先後嚮明朝朝貢了三十餘次,平均一年近一次。幾代皇帝龍顏大悅,什麼都賜:綢、茶、瓷……以及各種工藝及科學技術。

所以,當時也是緬甸科技、工藝大發展時期。所以不只是木雕,包括建築、繪畫、音樂,只要是保留下來的,都具有濃郁的明代風格……

再說回這樽佛像:說多了可能不太好理解,我就說一點:國內的寺廟中,有沒有見過這麼瘦的釋迦摩尼像?”

方靜閒怔住:類似風格的木雕倒是見過不少,像仕女、書生,都是大致的風格。

但佛像?好像,確實沒見過這麼瘦的?

而歷朝歷代佛雕:漢長於飽滿,唐長於肥腴,宋長於樸實,元長於粗獷,明長於柔美,清代厚而僵……但這一樽,卻瘦而骨感? 越想越覺得林思成說的有道理,她猛的擡起頭:“還有沒有?”

“有!”林思成指了指經文,“藏傳佛教是七世紀,由松贊干布的印度王后尺尊公主傳入,當時帶來的是紙質經書,且爲笈多梵文,相關文獻中都有明確記載。

所以藏傳佛像上,不可能雕巴利語的貝葉經……而全世界,只有印度本土和泰、緬的南傳佛教,纔會用巴利語,纔會用貝葉經……再說一點……”

林思成照着佛像,做了一個一手託物,一手下垂的手勢:“這種姿勢,源於南傳佛教的託鉢佛,既爲釋迦摩尼的七化身之一,象徵化緣佈施……

唯有在緬甸瓦漢王朝時期,才改託鉢爲託經,意爲度法……但存在時間極短,大概七十年,瓦漢王朝遷都勃固改爲勃固王朝後,又從託經改爲託鉢……

但不管改成什麼,只有一個名稱:星期三佛:……說準確點,泰緬兩地的信徒一週中的每天拜的佛不一樣:這一樽,只有星期三才會拜……

所以,這是一樽雕於明早時期,隸屬大明藩屬國,既緬甸瓦漢王朝的南傳佛教星期佛佛像……和漢傳佛教、藏傳佛教沒任何關係。”

三姐弟聽的一臉懵,怔愣了好久。

突然,方靜閒反應了過來:“南傳佛教在國內有沒有信徒?”

“有!”林思成點頭,“只限雲南西雙版納和周邊一些縣市……但有一點:只尊佛陀,也就是釋迦摩尼,其它神一概不認,也不管你是星期幾!”

方靜閒愣住,臉色由白轉紅,又由紅轉青:國內連信徒都沒有,這東西如果買回來,能賣給誰? (本章完)

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82章 鬼面具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151章 倒脫靴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193章 道賀解釋一下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211章 燈會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51章 倒脫靴第180章 白勸了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79章 彙報一下第12章 怎麼可能第11章 家學淵源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27章 說個理由第215章 帝王像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205章 徹談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63章 買不起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219章 這就叫專業第86章 名家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6章 雞毛撣子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172章 聽不懂?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49章 請客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11章 家學淵源第169章 總得要乾點什麼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32章 支鍋貴姓?調整一下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4章 我不坑爹我坑爺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80章 白勸了第61章 你要不要?第217章 帝璽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18章 核輻射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52章 要糟第79章 彙報一下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181章 試試手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249章 強迫症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7章 匪夷所思第152章 協調會第12章 怎麼可能第254章 收穫不小
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128章 錯版日報?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82章 鬼面具第123章 要開始了(月票加更88)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252章 他說多深就多深第151章 倒脫靴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193章 道賀解釋一下第10章 都沒你牛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108章 一個都跑不掉第58章 我拿錘子努力?第42章 還是別讓他知道的好第203章 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第211章 燈會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51章 倒脫靴第180章 白勸了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127章 十個心眼都不夠(月票加更1010)第132章 支鍋貴姓?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79章 彙報一下第12章 怎麼可能第11章 家學淵源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27章 說個理由第215章 帝王像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205章 徹談第243章 言之尚早第63章 買不起第196章 搗亂的還在後面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235章 升了半級第104章 我姓林(月票加更23)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219章 這就叫專業第86章 名家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6章 雞毛撣子第74章 開山大弟子,宗門大師兄第183章 想想後果第172章 聽不懂?第223章 關公門前耍大刀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49章 請客第23章 小嘴淬了毒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11章 家學淵源第169章 總得要乾點什麼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41章 誰讓你是舅舅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32章 支鍋貴姓?調整一下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165章 菩薩面相,霹靂金剛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64章 你爺也是倒漿糊的?第14章 我不坑爹我坑爺第138章 萬一不行,就自己來!第115章 五樑金絲駙馬冠(月票加更55)第180章 白勸了第61章 你要不要?第217章 帝璽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54章 不會說話,以後就少張嘴第18章 核輻射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52章 要糟第79章 彙報一下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224章 抽絲剝繭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13章 就因爲畫了幾張圖?第181章 試試手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249章 強迫症第109章 做人要知足第17章 匪夷所思第152章 協調會第12章 怎麼可能第254章 收穫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