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

乍一聽,極有道理。

但細一琢磨,漏洞百出。

後面那兩個月,兩撥人都住在古垛村。每天有什麼進展,有什麼發現,相互清清楚楚。

出於好奇,孫嘉木還跟着參觀了一段時間,林思成怎麼找到的古垛梯田遺址,怎麼找到的上、下八畝遺址,又怎麼找到的固鎮北澗疙瘩遺址,孫嘉木從頭看到尾。

且每週定時定點彙報,孫嘉木知道,也就代表吳暉知道。

包括後來市政府文物局無視協議,單方面終止合作,把林思成當日本人糊弄,吳暉也知道。

當時,他就直覺不對:他不瞭解林思成,但他了解王齊志。

從來都是王公子掀別人桌子,這次別人掀他桌子不說,還騎他頭上拉屎。

他倒好,從頭到尾忍氣吞聲,夾着尾巴任人欺負?

這不是王齊志,這是王窩囊,信不信等他回京,他家老爺子能把腿給他敲折?

還有林思成,這小孩如果真是他表面表現出來的那樣:溫恭有禮,人畜無害,那他一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是怎麼把一幫省級機構的燥漢子管理的服服帖帖的? 所以吳暉懷疑,這師生倆應該在憋什麼招。直到孫嘉木給他打電話,說林思成邀請他們到西京參觀。

再一聽林思成找到了上噸的卵白玉標本,吳暉更懷疑了。

好了,現在破案了:林思成就是在憋大招。

雙方的合作協議已經終止,林思成現在完全可以單方面研究。不管有什麼進展,不管研究出任何成果,都和山西那邊再沒半毛錢的關係。

打個比方:如果工藝復原成功,林思成可以自己註冊專利,更或是把全套工藝賣給哪家名窯,比如定窯鈞窯,對方完全說不出任何話來。

但如此一來,河津窯的考古價值,就會打好幾個折扣。

借用領導指示全國考古、文物工作的指示:尋找歷史脈落,讓文物活起來,建立有序的動態傳承……

宋金時期燒過卵白玉的名窯那麼多,給誰傳承不是傳承?

至少別人家是真金白銀掏錢買,不會坑人。

等那時候,你引以爲傲的貢瓷工藝成了別人家的技術,你還怎麼活起來? 不誇張:運城和文物局絕對能後悔到腸子發青。

所以,在發現固鎮遺址,或是更早之前,林思成就知道霍州窯。更知道,有足夠多可供他研究的卵白玉樣本。

不然,他不可能把估量只有幾百公斤的遺存標本六家平分。

轉着念頭,吳暉猛的一怔愣。

照這麼一想:估計林思成當時當時就料到,對方會出爾反爾,違信背約。後面發生的一切,不過是順水推舟? 咦,這小子城府夠深啊……

唏,不對……這小子把自個當傻子哄? 什麼陰差陽錯,歪打正着,突然發現了霍州窯,全是扯雞巴蛋。

但吳暉關注的重點不是這個,而是前面那些:就這小子說的BTA是怎麼研究的,從哪來的思路,爲什麼研究了這麼快等等,是不是也是張口就來,信口開河? 下意識的,吳暉轉過頭,先看了看王齊志。

既驚且喜,狐疑中帶着點茫然……不像是裝的?

但不排除,林思成連他老師一起鬨……

再看林思成:臉上帶笑,謙和溫恭。

但想起孫嘉木說的,吳暉心裡又打了個突:

這小子可以,搞歡送會那天,他手下那幫人氣的要炸,但這小子見了當地那幾位,臉上半點兒都不顯,從前到後,都是笑着說的。

換成自己,當時能不能笑的出來?

吳暉眯住了眼睛:“林思成,你是不是在糊弄我?”

“吳司長,真不騙你:我之前連霍州都沒去過?”

沒去過,不代表不瞭解。

你之前不也沒去過河津,五處遺址不也一找一個準?

吳暉嘆了口氣:“我說的是BTA!”

“更不可能了!”林思成睜大眼睛,“根本就沒這個必要!”

感覺,確實沒必要?

林思成連核心數據和研究成果都敢讓自己看,還能有什麼需要隱瞞的東西?

心裡雖然這樣想,但吳暉依舊覺得哪裡不對。

想了半天,始終捋不出頭緒,他索性做罷:只要知道這是個人才,能力夠強,人品夠硬就夠了。

爲了手下,能放着到手的利益不要,這樣的人城府再深,又能壞到哪裡? 該頭疼的是他的對手,而不是隊友……

吳暉環指一圈:“那你準備怎麼幹?集中力量,恢復卵白玉工藝?”

“對,同步發掘霍州窯與河津窯!”

吳暉頓住:啥東西?

霍州在山西,別說發掘,你只要一提,對方就能轉過彎來:霍州白瓷和河津卵白玉,是同一種東西。

吳暉不否認林思成的研究能力,他已經用了一週的時間,親自驗證過了。

但說句心裡話:一個校級的實驗室,和一個省的研究力量,兩者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在物料足夠的前提下,即便林思成下手的早,甚至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但如果對方全力以赴,最後誰比誰快,還真就不一定。

吳暉就覺得:不應該是偷偷摸摸的,先把工藝搞出來嗎?

但這話他不能明着說。

正想着怎麼給王齊志使個眼色,林思成往外一指:“吳司長,再請你看幾件東西!”

還看?

還能看什麼? 狐疑着,三個人出了物料室。

林思成打開成品間的櫃子,一樣一樣的往外拿。

吳暉眯着眼睛,仔細的瞅:一隻碗,一隻盤,一件玉壺春,四五隻杯。

有些認識,比如玉壺春瓶,看釉色就知道,和剛剛纔在物料室看過的那種高足杯同出一爐:霍州窯。

還比如那隻盤,一看就是林思成整天掛在嘴邊的河津窯卵白玉。

剩下的幾件暫時不好判斷,需要上手鑑證。但無一例外:全是白釉瓷。

林思成先拿起那隻盤和玉壺春,擺在了一塊:“孫處長,你看,是不是挺像?”

當然像。

前者是霍州薄胎瓷,後者是河津細白瓷,用的同樣成份的瓷土,同樣的工藝。

只有釉色稍微有些差別:霍州玉壺春白中閃黃,呈象牙色,河津盤白中顯黃,黃中又透着一點青。

說直白點:霍州窯爐溫不夠,釉料中的氧化鐵轉化的不夠徹底。

當然,更大的區別還有:敲一下就知道,霍州瓷一敲一個窟窿,河津瓷你得使勁砸。

正轉念間,林思成拿起另一隻碗,遞了過來。

吳暉接到手裡,仔細的看:胎質細膩,釉色潔白,潤澤如玉。

碗底印花,爲纏枝蓮紋。胎體比較厚,足有三毫米,釉色雖潤,卻給人一種失透的視覺感。

這是典型的鹼系釉,因爲添加了大量的助溶劑,燒結溫度相對較低,釉料黏度大,且極厚的緣故。

再看年代,應該也是元代瓷。主要的是,器型也罷,釉色也罷,晶相也罷,和前面那兩件都很像。

狐疑間,吳暉把碗翻了過來:

底上印着楷體的銘文:樞府。

感覺有點印象……

吳暉努力的回憶,雙眼一亮:“元代卵白釉!”

明格古要論: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字者高……這裡的高,是與元代官窯所有的瓷器類型而言。

說直白點:這是元代宮廷御器。元代的青花、釉裡紅,就是以卵白釉爲基礎,創燒的釉上彩。

據傳:元代的卵白釉工藝,就源自於宋代官窯的卵白玉。

因爲無據可考,所以只停留在“據說”的程度。

但卵白玉叫法,確實來源自於卵白釉。

格古要論·古饒器條謂:歷朝御土窯者,體薄而潤最好,唯元喜厚……元朝燒小足印花者,體厚色白且潤尤佳,內有樞府字者高。色白而瑩最高,又謂卵白玉,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

啥意思? 在元代,這種胎厚、質潤、小足、印花的白釉瓷,不論在皇室和貴族之間的口碑,還是喜好程度,都比青花、五色瓷高的多。

再看手上這一件:體厚、色白、而瑩,內有樞府……百分之百的元代宮廷御器。

“哪來的?”

“高價買的!”

一聽高價,吳暉再沒有過問。

放下後,林思成又遞過來一隻。

瞄了一眼,吳暉眼皮一跳:看器型,看包漿,看氧化程度,肯定是宋瓷。

但是這釉色,汝窯的天青釉?

不對!

汝器雖少,但吳暉不是沒見過:天青釉的青色要比這個深。

仔細再看:釉色似鵝蛋,白中微泛青,更趨向於青白瓷。

想到這裡,吳暉頓了一下,腦海中閃過一道光:宋代青白釉?

這是宋代景德鎮湖田窯在後周柴窯、北宋官窯代表的宋代青白瓷系的基礎上,結合邢窯、定窯白瓷的燒製工藝,創燒的釉色介於青白之間的瓷器釉種,官稱影青釉、映青釉,俗稱青白釉。

幾年前他還看過,故宮有就有這麼一隻:宋代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嬰戲紋碗。

兩相一對比,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不得不說,林思成這門路確實廣,眼睛也好使,淘的物件一件比一件稀奇,一件比一件少見。

如果給王齊志,他能不能打問到先不提,少說也得打個十次八次眼。

感慨間,吳暉又鑑賞了一下,但突然,他眼睛一突:一直說的都是卵白玉,林思成給他看這種東西做什麼? 不可能無緣無故。

再細一琢磨:青白釉、卵白釉、卵白玉……這三種瓷器,名字是不是很像?

但問題是,只是名字像嗎? 乍一看,釉色當然不像,至多是相近。但在特定的條件下:導致這幾種呈色的因素,區別並不是很大。

嚴格來說,宋代青白釉也是白釉瓷,而非青瓷。但給人的視覺直視感,卻是青在先,白在後。

這是在還原氛圍中的一氧化碳作用下,氧化鐵轉爲二價鐵的呈色表現。

霍州瓷白中透微黃,這是氧化氛圍中,因爲爐溫不足,氧化鐵轉爲三價鐵,但轉的不夠充分的呈色表現,不然就會更白。

比如元代青白釉:窯爐內部空氣流通充分,形成穩定的氧化氣氛,氧化鐵穩定的轉爲三價鐵,燒成後的呈色就是這種溫潤的暖白色。

河津瓷白中透微黃,又轉微青,這是氧化轉還原氛圍中間的過渡色。說直白點:再要轉的稍多一點,就是青白釉。

再說直白點,吳暉懷疑的特定的條件,指的就是這四種瓷器用的很可能是同一種燒製工藝。

高溫悶燒,人爲造成缺氧狀態,最終形成青白交融的獨特釉色,燒出來的就是宋代青白釉。

半悶燒,達到既缺氧又不缺氧的臨界點,燒出來的就是河津瓷:白中透微黃,又轉微青。

如果不缺氧,但因爲結釉溫度極高,爐溫卻不足,導致鐵元素不能完全氧化,燒出來的就是霍州瓷的這種象牙色。

如果氧氣夠,溫度也夠,燒出來的就是元代卵白釉。

再排個順序:高溫缺氧,宋代湖田青白釉——高溫半缺氧,金代河津卵白玉——半高溫富氧,金晚元早霍州象牙白——半高溫富氧,元代卵白釉……

這難道不是這種工藝,從宋代到元代,完整的傳承和演變鏈條? 如果問:爲什麼同樣是半高溫,霍州窯燒出來的那麼脆,元代燒出來的卻那麼結實?

看那隻卵白釉碗就知道:元代不再一昧的追求薄胎,增加了胎的厚度,厚了三倍還有餘。

更關鍵還在於,元代在胎土和釉料中添加了足夠多的助溶劑,不需要一千三百度以上的窯溫,只需要一千二,就能完全燒結……

一時間,腦海中念頭紛飛,吳暉越想,就覺得可能性越大。

當然,只是可能,這玩意眼睛看不出來,也更不可能只靠推測。

好像在猜到他在想什麼,林思成遞來了一本文件。

吳暉連忙翻開,匆匆一掃: 四種瓷器的基礎成份,微觀結構、胎土與釉料配方、微量元素溯源、以及工藝痕跡對比實驗……等於林思成把該做的,能做的實驗分析全做了個遍。

再看對比結果,吳暉就跟凍住了一樣:林思成,你是要上天嗎? 幹了半輩子考古,從來不知道,這幾種瓷器,不但名字像,實質也像! 更沒想過,用的全是同一種工藝?

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77章 完了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71章 又撒謊?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84章 道歉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166章 開始第35章 念出法隨第35章 念出法隨第69章 鋦金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69章 鋦金第271章 我見過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8章 核輻射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調整一下調整一下第87章 都剛樓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271章 我見過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87章 都剛樓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7章 佛像第47章 書上學的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18章 核輻射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82章 鬼面具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215章 帝王像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52章 要糟第267章 屈才了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241章 洞坑窯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99章 仿作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268章 全是運氣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184章 道歉第18章 核輻射第215章 帝王像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225章 口音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57章 包票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61章 專家也有錯的時候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164章 逼着讓人使絕招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180章 白勸了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38章 一看就是有錢人第23章 小嘴淬了毒
第168章 你比臉呢?第157章 給個思路(二合一,月票3000加更)第77章 完了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212章 鐵口直斷,濟世神仙!第171章 又撒謊?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84章 道歉第134章 這怎麼好意思?(二合一)第166章 開始第35章 念出法隨第35章 念出法隨第69章 鋦金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214章 帶你去看大傻子第239章 不是壞事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第99章 好男不跟女鬥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69章 鋦金第271章 我見過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246章 綽綽有餘第107章 劉海粟(月票加更33)第256章 先找了再說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18章 核輻射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159章 唐墓和漢墓埋重了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258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調整一下調整一下第87章 都剛樓第83章 步入職場的第一課第271章 我見過第150章 穿越了一樣?第68章 從日本人的書上學來的?第87章 都剛樓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206章 龍之未升,魚鱉爲伍。及其昇天,鱗不可睹。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7章 佛像第47章 書上學的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18章 核輻射第113章 絕技重現第80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第213章 海地祥雲雙鶴爐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94章 幹私活的女助理感謝、彙報,並求月票第82章 鬼面具第37章 考都不用考第215章 帝王像第53章 這還是不是個科學的世界?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52章 要糟第267章 屈才了第33章 有些人,總是與衆不同第143章 找墓去了(月票加更34)第207章 你也是敢講?第241章 洞坑窯第76章 又得翻案?第199章 仿作第167章 給老子封第268章 全是運氣第175章 這些案子,全都犯過?第184章 道歉第18章 核輻射第215章 帝王像第40章 漲見識了第16章 願不願意讀研究生?第225章 口音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第117章 這人挺厲害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137章 把你埋到古墳裡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57章 包票第222章 得不償失第261章 專家也有錯的時候第105章 臉上貼金第164章 逼着讓人使絕招第228章 有些眼熟第163章 魚咬鉤了第180章 白勸了第142章 東園溫明第200章 沈度真跡第38章 一看就是有錢人第23章 小嘴淬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