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這一番話正說中了何進心中最擔心的問題,何進從政這麼多年,自然知道一旦□□結束後失敗方的慘痛下場,這樣的結果當然不是何進想要的,除了對生命的渴望之外,權利的誘惑更是刺激着何進的大腦。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一個消息的傳來,更令何進下定了決心。
只聽堂外一聲高喊:“潘司馬到。”何進大喜,沒想到潘隱竟能拾得性命,擡眼一看,卻見潘隱渾身是血的跑了進來,剛剛到了何進跟前,說了一句讓衆人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卻是震驚萬分的話:“皇上,晏駕了。”
見了潘隱渾身上下的傷勢,衆人本已是夠吃驚的了,但是聽了潘隱帶來皇上駕崩的消息更是吃驚萬分,沒想到皇上這麼快就駕崩了,衆人都不約而同想到是不是蹇碩弒君,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說出來。
聽到這個消息,衆人竟然都忘了潘隱的一身傷勢,只見潘隱氣喘吁吁道:“皇上宴駕後,董太后和蹇碩商議,要矯詔將小皇子劉聰扶上帝位,而由董太后臨朝聽政。眼下小皇子估計已被接到了嘉德殿,由蹇碩的親信嚴密守護,大皇子劉辨目前卻是不知影蹤。宮中情況萬分緊急,請……請大將軍快想辦法,遲則不但大皇子性命不保,何皇后恐也難逃蹇碩……蹇碩毒手。”潘隱本就傷勢嚴重,勉強說了這些話,便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死去。
潘隱的話引起了大家的一陣小小的騷動,潘隱的死更使得大家義憤填膺,豪情萬丈,只覺得能像潘隱這般死去方是爲國盡了忠。何進一臉肅穆,看着潘隱的屍體,木然地朝門口的守衛揮了揮手,讓他們將潘隱的屍體好生安葬。
這時候,曹操突然道:“大將軍,以操來看,爲今之計,應安嫡長先正君位,然後討賊。請大將軍速以何皇后名義,召集三公並文武大臣,立即扶持大皇子登九五之尊。爲了防止蹇碩從中阻撓,可就近調動京師禁衛,以護送大臣進入南宮,完成新帝登基大典。然後,再派人遊說張讓等人,曉以大義,勸其不要和蹇碩同流合污,以免遭殺身之罪。大將軍以爲如何?”
何進邊聽邊頜首道:“孟德之言正合我意。”然後又道:“只是,本將軍又何須以皇后名義?我若是以皇上名義豈非更顯師出有名,難倒只能他蹇碩能夠矯詔,我何進便不能矯詔嗎?”
何進話音剛落,袁紹便站起鼓掌道:“大將軍此言甚是,大將軍就說皇上早有遺命,令你擁立大皇子繼承皇位,並且對於一干阻止此事之人,可格殺勿論,試問誰又能分得清真假呢,大將軍以爲如何?”
有了袁紹的煽動,何進再無顧及,拳頭往桌子上一擂,顧不上手疼,眼中精光一閃,森然道:“吾意已決,就這麼辦。”隨即下令:調動京師禁衛五千人,由中軍校尉袁紹、典軍校尉曹操、右軍校尉淳于瓊率領,分別從城南的苑門、城西的雍門和城東的望京門進入,在南宮周圍佈防。車騎將軍何苗,助軍左校尉趙融,虎憤中郎將袁術等,速回各自軍營整頓兵馬,嚴密監視鮑鴻、馮方等的禁衛軍,截斷其與蹇碩的聯繫。老將軍盧植親自出面,出城拜會皇甫嵩元帥,請他控制司隸地區驃騎將軍董重的軍隊,勿令董重一兵一卒進入皇城。
之所以選擇讓皇甫嵩去控制司隸地區驃騎將軍董重的軍隊,是因爲皇甫嵩在黃巾復出之後的數戰中大顯神威,戰無不勝,是繼楊奉之後大漢的第二個常勝將軍,所以在軍中威望甚高,因爲楊奉遠在青州,急切之間到不得洛陽,所以現在也只有皇甫嵩能夠控制司隸地區的士兵。
然後,何進便矯詔召集京城內六百石以上的文武官員,立即去南宮嘉德殿集合,奉大皇子劉辨即皇帝位,併爲先帝劉宏舉哀獻祭。
一切都在何進的掌控之中,在袁紹的率領下,五千禁衛軍很快便包圍了皇宮南宮,接下來在袁紹的指揮下,禁衛軍很快就登上了南宮的城頭,並且也撞開了南宮的大門,守衛的羽林軍已經是擋不住禁衛軍強大的衝擊了。
蹇碩的親信鮑鴻和馮方也在何苗等人的嚴密監視下,不敢有任何的舉動,畢竟實力相差懸殊,明智的鮑鴻和馮方等人在看到勢頭不對的情況下立即率衆投靠了何進。如此一來,蹇碩再無幫手,成了孤軍奮戰。
袁紹率軍進入南宮之後,蹇碩的手下的鬥志已經被完全瓦解了,不是戰死就是投降,蹇碩大勢已去。在未時的時候,眼見情況不妙,蹇碩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放棄南宮,從玄武門的地道退進北宮。
蹇碩的退走,使得袁紹更加輕易地衝進了嘉德殿。在嘉德殿,袁紹並沒有看到董太后、何皇后和兩位皇子,只有幾個忠誠的宮女守護在靈帝的棺材旁。後來,袁紹在玉堂殿中才找到了抱成一團,縮在牆角的何皇后和大皇子劉辨。
很快,在何進的率領下,文武百官進入南宮,在滿朝文武高呼“萬歲”的聲浪中,劉辨登上了御座,接過皇帝玉璽,正式成爲了東漢的第十二代皇帝。因皇帝年幼,由剛被尊封爲太后的何氏臨朝聽政,頒詔大赦天下,改元爲天熹,封劉聰爲渤海王(後來改爲陳留王),擢升後將軍袁槐爲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同參錄尚書事(相當於宰相),袁紹與袁術統領禁衛軍,何J任北軍中侯,荀攸任黃門侍郎,鄭泰爲尚書,這些人直接參與了此次的宮廷政變,必然要受到提升,這是在意料之中。
爲了穩定局勢,另外還有二十餘位“清流”也被徵召,登上朝堂身居要職,這是李膺、杜密等“黨錮之禍”之後二十年來所爲有過的事情,所以,人們眼睛爲之一亮,覺得大將軍之舉乃是順應潮流,乃是正義之舉。
登基大典剛剛結束,大將軍何進便領受聖旨,親自出馬,率軍攻打北門。
北門裡面有蹇碩指揮的羽林軍,也有宦官郭勝、趙忠率領的擔任帝后宿衛、殿堂執勤的軍士,也有一千餘人。但是,此時的蹇碩已經完全落入了下風,局勢已由何進控制,所以郭勝、趙忠就不可能再繼續與何進對抗,而是很識時務地準備選擇了投降,但是對於郭勝、趙忠的變化,仍在率軍抵抗的蹇碩並不知道。
擊退了何進組織的幾次大規模的進宮,蹇碩不禁暫時鬆了一口氣,也知道事已不可爲,也準備尋找脫身之計,但是在何進大軍的團團圍困之下,脫身談何容易。好在有董太后和小皇子劉聰爲人質,蹇碩倒也暫時不用擔心自己的安危。
但是,兩天兩夜沒有閤眼,使得蹇碩感覺到十分的疲憊,看到何進的軍隊暫時沒有發動進攻,便想趁這個時候稍微休息一下,但又擔心何進會趁機突襲,所以在進行了一番視察之後,蹇碩才放心地將防務暫時交給了郭勝、趙忠兩人,蹲在城牆一腳,迷迷糊糊睡去。
就在蹇碩睡着的這一會,郭勝、趙忠和城外的何進、袁紹等人進行了秘密接觸,並制定好了破城之計。
第二天一早,蹇碩和他的人馬剛剛吃了點乾糧,何進便下令發動了進攻。蹇碩急忙登上城頭,冒着城下密雨般的飛箭指揮着羽林軍進行抵抗。蹇碩生得健壯,臂力過人,善使雙刀,再加上蹇碩對平素對手下士兵極好,在羽林軍中甚得威信,這也是爲何到了這時候,手下的羽林軍竟無一背叛的原因。
但是,就在蹇碩專心組織人馬抵住何進、袁紹的攻城的時候,忽然身後傳來喊殺聲,蹇碩轉身望去,發現一杆繡有“典軍校尉曹”的大旗正在向這邊涌來,蹇碩心知大事不妙,定是有人私開了城門,將曹操放了進來。
正在這個時候,曹操手下的大將夏侯患湎蟈克叮繡克兜撓冶郟克隊沂幟玫恫蛔。暗編ァ幣簧值堵淶兀克度套【繽矗笫治枳諾サ叮富硬肯孿蛭髏哦ァ5牽懿僖丫系藉克痘崬遊髏盤由繅衙畈莧試諼髏毆Ш蟈克抖嗍薄
若是蹇碩並沒有受傷,曹仁還真是不能攔住他,但是右臂受傷,只剩左臂,使得蹇碩的武藝大打折扣,與曹仁交手僅僅五個回合,便被曹仁一刀劈下馬。雖然蹇碩身死,但是一衆羽林軍竟也無一背叛,拼死反抗,直到全數被殺,看得曹仁臉部肌肉不住顫抖,待最後一個羽林軍倒下的時候,曹仁才嘆了一口氣,好像是說沒想到蹇碩也是一個人物,嘆息之後,曹仁也沒有任何猶豫,割了蹇碩的首級自去領功去了。
至此,蹇碩之亂便以何進的全勝而結束,自此何進更加勢大,朝中無人敢觸其鋒,朝廷表面上看好像是平靜了,但是更加洶涌的波濤並沒有浮出水面,這只是暴風雨前的暫時的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