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形勢已經遠遠出乎楊奉的預料之外,沒想到只是一時佩服管亥的忠義而放走了他,卻惹下這無窮的禍患。幾個月以來,楊奉一直帶兵在外,對於朝廷的局勢很少關注,否則的話,楊奉斷斷不會放任管亥離開的,最不濟也會來一個瞞天過海之計。
楊奉的心情自從洛陽回來之後,就一直不太好,唯一知道楊奉偷偷去了一趟洛陽的龐德、成廉二將見主公臉色不好,也不敢多問,只是按照楊奉的命令,不惜任何代價也要攻下廣宗城,攻城的方法和上次攻打濮陽的時候差不多。
楊奉的兵力共有六萬,所以不能在四門同時進攻,而是選擇了東門和北門。在廣宗城的四門當中,西門最低,其次是東門和北門,南門因爲是主門,並且楊奉的大軍就在南門外的三十里處,所以南門被加固的最高最爲難攻。
一般來講,楊奉攻城應該選擇南門,爲什麼呢?因爲楊奉的大營就在南門對面,如果選擇攻打其他的門,很有可能會在進軍或退軍的路上被敵人設伏,同時進軍或退軍的時間也長一些,安全性就小一些。
張樑手下只有三萬人馬,真正能派上用途的也只有兩萬五六,所以楊奉料定張樑不敢出城伏擊自己。再者,最關鍵的一點,楊奉將張樑的主力吸引到北門和東門之後,陷陣營將會突襲西門,張樑必然措手不及,廣宗城會像濮陽一樣不難被攻下,甚至於連三天都用不了。
事情果如楊奉預料的一樣,第一天的時候,楊奉在東門和北門各自派了兩萬五千人全力攻城,龐德負責東門,成廉負責北門。楊奉的心情不太好,所以下得命令也不太符合楊奉以往的風格,不計士兵生死,全力吸引張樑主力。
而楊奉卻率領那兩千陷陣營和八千士兵悄悄埋伏在西門,只等待龐德或者成廉的信號,便突襲西門。
這場攻防戰和濮陽攻防戰差不多,甚至於比濮陽攻防戰還是慘烈,一是廣宗城比濮陽城要小,有利於官軍的進攻,加上楊奉的死命令,官軍無不奮勇上前,前赴後繼,張樑這一方卻是退無可退,只得全力死守,所以抵抗也是相當激烈。
戰鬥持續了兩個時辰,從早上一直進行到正午,雖然官軍數次成功登上城頭,卻被張樑率軍拼死守住,將官軍數次趕下城頭。城頭上、城牆下到處都是屍體和斷肢,滾油不但燒死了不少的官軍,就連城牆角下的草木也全部被燒死,戰況甚是慘烈。
這個時候,張樑武夫的特點便被顯露出來,竟然沒有想到楊奉爲何一直沒有露面,而將西門、南門的部分守軍抽調到東門和北門補充傷亡,犯了和卜已一樣的致命錯誤,甚至於是比卜已更加低級的錯誤。
西門、南門的士兵剛剛到達東門和北門,龐德和成廉的信號便相繼發出。楊奉大喜,命令陷陣營馬上攻城,西門突然出現的一萬士兵頓時讓西門的守將措手不及,抽調過之後,西門只剩下三千士兵,何況又在陷陣營的強大攻勢下,西門僅僅支持了一炷香的功夫,便告失守。
張樑接到西門失守的消息,大驚失色,知道廣宗城不可再守,急忙率領手下兩千親兵,從南門逃走。張樑逃走之後,剩下的黃巾軍再無力抵抗,紛紛跪地請降,慘烈的廣宗攻防戰僅僅持續了不到五個時辰便告結束。
雖然這一仗的時間不長,但是死傷卻是相當厲害,官軍共計死傷一萬五千人,殲敵一萬人,受降一萬八千人,張樑僅僅帶領兩千人馬逃走。楊奉進城之後,連忙派人張榜安民,救治傷員,清掃戰場。
就在楊奉剛剛命人將張樑從城內強搶的十多個民女一一送回家之後,龐德的捷報也傳了過來,生擒張樑,全殲其手下的兩千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