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

呂威璜也是武將出身,謀算上同樣沒有什麼本事。但他確也知道,遇大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之道理。當即他就回道:“顏將軍,莫不如敵人追至太狠的話,我們就將他們殺了好了。如此可以減緩他們回去報信的時間,這樣就算是幷州軍知道了,我們己經回到了幽州,他能奈我何焉?”

“哦,你的意思是一不做二不休?”顏良驚問道。

“不錯。”呂威璜點了點頭,雖然這樣做,很可能讓誤會加深,甚至由最初的無意變成了現在的有意如此。只是雙方比拼更爲看重的是實力。總的說來,袁紹的實力是要強過於張超的,憑此,他們就算是知道了,怕在來不及之下也只能吃一個啞巴虧。

這雖然不是什麼好計策,可是想來想去,顏良也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這就點頭而道:“也只有如此了。這樣,這件事情就交給呂將軍去辦了。”

“諾。”呂威璜見意見被採納,這便點頭而答,退步而出。

來了三名幷州軍斥候,的確是來問那百名勞軍士兵的事情。而在派他們來之前,賈詡便猜到了三人可能會有的結果,但他還是這樣做了。他答應三人,一旦身死,家中人自有大將軍來養活着。

這便是賈詡的計策。他被人稱之爲毒士,所用之計大也如此。

爲了勝利不則手段,這便是賈詡的做式方法。像是先犧牲百人,在犧牲三人,製造出袁紹一方先動手的事實爭取到大義便是如此。

而之所以,賈詡一而再,再而三的用計,確未動手,完全是張超在給他的信函中寫有不得在己方這裡動手之言,不然的話,怕是顏良等人連陰館城這一關都過不得了。

張超的想法並不複雜。即然要戰,他寧可選擇在對手的地盤裡打仗,如此的話,就算是有所損失,損失的也是對方。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使己方之後方得以平安,可繼續的休養生息。

三騎被殺,呂威璜親自動的手。他自以爲這樣做可以封鎖消息,但熟不知,他的所做所爲盡在賈詡的掌控之中。而此刻,雁門郡的兵馬正在向着與其地盤接壤的代郡平舒縣城進軍。

整整三萬整編之後的精銳匈奴騎兵,在太史慈的帶領之下晝伏夜出,神不知鬼不覺的正在靠近着。

繼呂威璜動手殺了三位前來探尋情況的幷州軍斥候後沒多久,賈詡、黃忠帶着五千騎兵,五萬步兵開始向顏良大軍身後追來。

賈詡等人一出城,早有斥候將情況向顏良進行了彙報。得知幷州軍果然追了出來,他是連忙下令大軍加速撤退的速度。

一個追,一個逃,兩軍這就走出了雁門郡的地盤,來到了幽州代郡。

相比於雁門郡的平和環境,代郡天氣更加的寒冷了一些,便是百姓所過的日子也是十分的清苦,因大戰所致,通常路過的一些村莊所剩之人己不足平常十分之三。

這使得原本糧草就不足的顏良大軍一路是捱餓而撤,便是想在半路上尋一些糧草也是極難之事。

好在顏良大軍撤離雁門郡的時候,眼看着與幷州軍即要翻臉,他們是搶奪了平城下面的一些村莊,這纔可以勉強的渡日。

如今眼看着腳步己經跨入到了代郡的地盤,顏良臉上的憂色消失,反被一股怒火所取代。

顏良是一員虎將,性情豪邁,天底下之事能言讓他懼怕之事實在不是很多。但這一次確未戰而後撤,就是因爲心中底氣不足。他不想孤軍伸入後方做戰。現在即回到了自己的地盤,還有何可怕的呢?

在進入代郡地區之後,他便着人快馬通知附近平舒縣城的守城將軍馬延,讓其帶着糧草速度趕來。而他本人則帶着三萬多大軍直奔向靈武附近開始安營紮寨,他倒要看看,幷州軍是不是真的趕追到這裡與自己一戰。

馬延是袁紹部將,歷史後來跟隨了袁尚,在降曹操。

而現在,歷史的車輪還沒有前進,他仍然只是袁紹的部將而己。

馬延守在平舒縣,擁兵五千,爲的就是防止幷州軍可能會對幽州有所動作。

這不過就是袁紹在聽了手下謀士建議之後的一個舉動而己,倒並沒有想過張超真的敢進犯這裡。畢竟無論從實力還是影響力上來看,兩人的實力都是差之甚遠。

而現在,竟然還就真的意外的接到了顏良的命令,當即,馬延將縣衙的衙役留守於城中,他帶着五千士兵押運着城中糧草是傾巢而出,直奔顏良大軍之地而去。

馬延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剛離開不久,太史慈這就帶人趕到,突然出現的三萬鐵騎使得衙役們不敢反抗,兵不血刃的就此拿下平舒縣城。因爲是四面合圍之縣城,這一會,便是連消息都不曾走露出去。

平舒縣城被拿下之後,便等於是顏良北上的後路被切斷了。他如今要麼與賈詡所帶領的幷州軍一戰,要麼就是南下由中山郡(國)返回冀州。

只是這個選擇,現在顏良並不知道。相反,他在由斥候的口中得知幷州軍只是出來了五千騎兵,五千步兵之後,反倒還是一幅非常自信之態,他擁兵三萬餘,在加上馬延的援軍,便有近四萬之衆,如何還會怕了一直被看不起的一萬幷州軍呢?

知對方有五千騎兵之後,顏良這就命令士兵做好了拒馬樁,準備好了弓箭,只等着幷州軍一到,便給對方來一個迎頭痛擊。

在顏良做準備之時,馬延帶着五千士兵,外加足夠一時用的糧草趕到了。

馬延帶兵而至,又有了糧草之後,使得顏良心中底氣十足,在中軍大帳中他甚至還揚言,幷州軍不來則矣,若是來到,必然將他們全數消滅在幽州地界,那個時候便是大將軍張超知道了,也是無可奈何。

此刻,賈詡帶與黃忠將軍帶着一萬大軍也出了雁門地界,來到了幽州。

一路之上,大軍本尋着主公張超之意,並無擾民之舉。但百姓所過的生活他們還是看在了眼中。

要說幽州與幷州就是鄰居而己,可眼看着接壤之地之百姓確是過得如此之清苦,在繁重的賦稅之下,便是辛苦一年所得也是甚少,賈詡與黃忠等人皆是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任何事情沒有比較便沒有輸贏,在幷州地區呆慣了,以爲天下百姓皆是過上了幸福而安定的日子。但真正走出那裡,方纔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幷州百姓是多麼的幸福了。

“軍師,這些百姓的日子好生艱苦呀。”一路所看之下,使得黃忠動了惻隱之心,他曾也不過就是一個守城的伍長而己,蒙張超看重,這才提拔成了將軍,過上了衣食不愁的生活,可是他骨子裡,還是小百姓心思,對於普通百姓更有一種極深的感情。

“不錯,袁本初只知殺伐,確不知道安民,如此下去,他佔領的地盤越大,百姓的日子只會是更加的艱苦。”賈詡看了百姓生活之後,也是同樣發着自己的感概。

看到賈詡與自己心思相同,黃忠便藉機進言道:“軍師,那不如我們幫他們一下可好?這一次我們所帶的軍糧實是不少,不如...”

“黃將軍,軍糧可不能隨意發放。除非有主公之命令。”聽到黃忠在打着軍糧的主意,賈詡連忙制止。

被這一提醒,黃忠當即一臉慚愧的說道:“是,軍師。是我魯莽了。”

看着黃忠一幅羞愧之態,長時間的交往,兩人感情亦也很深的賈詡不忍在責備,反倒是用手一捋鬍鬚而道:“哎,即然黃將軍有如此之心,那不妨就將這些百姓勸進到雁門去吧,兩地本就距離很近,去了那裡,只要他們勤勞,日子是會越過越好的。”

賈詡出了主意,這引得黃忠當即就是一喜道:“好,如此我安排人去和百姓講。”

“嗯,記住一點,可以把政策講給他們聽,有去的便安排他們前去,但萬萬不可強求,更不可用武力來做這件事情,不然的話,難免會落人口實的。”賈詡擔心黃忠情急之下做事不穩,這便囑咐着。

“哈哈,軍師放心,忠知道要如何去做的。”黃忠哈哈大笑着,這就拍馬帶着親兵去和百姓遊說了。

而在黃忠的苦口婆心之下,尤其是他將雁門說成了天堂一般的存在,使得很多原本就活不下去的百姓動了心思。有了第一個人答應去雁門看看,其它人便也開始跟風而上。

如此就有了這般的一幕,那即是賈詡和黃忠大軍所過之處,皆可以看到百姓成羣結隊的向着他們身後的雁門方向而去。

對於這一切,顏良派出的斥候同樣看了一個清楚,他們將事情報回之後,在軍中大帳,引得幾位將軍都是怒火中燒。

高覽、呂威璜、馬延皆是在痛罵着幷州軍的不仁道,他們竟然動搖民心,難道要使整個幽州便是一個無人之地嗎?

第七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無奈之舉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一百零四章 龍虎軍與先鋒軍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七百九十九章 戰事再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二百八十八章 董卓軍敗退第三百零九章 三誘關羽(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班師回晉陽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六百一十八章 陷陣營的威猛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夜突圍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強再入大羅斯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蒙攻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抓現形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一百九十九章 辨別真假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三百八十五章 羣雄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遊說趙雲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張超的無賴第一百二十二章 晉陽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曹仁的絕望第四百七十三章 退至鄭縣第一百四十二章 貪生怕死的張超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一百零九章 路要自己選擇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保張成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六百四十六章 搜索曹丕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延擋道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四百零六章 文丑迎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真實身份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二百九十四章 甘寧歸降第八十一章 張飛VS顏良第六百六十七章 步騭領導下的張家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張超一入西域第五百三十九章 斬王雙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九百三十四章 張家重騎現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守池陽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二百零九章 劫糧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涼州第四百三十四章 袁紹投降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張興戰孫權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解敵心第八百三十九章 生擒孫權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
第七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無奈之舉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一百零四章 龍虎軍與先鋒軍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七百九十九章 戰事再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二百八十八章 董卓軍敗退第三百零九章 三誘關羽(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四百九十二章 董卓派援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班師回晉陽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六百一十八章 陷陣營的威猛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夜突圍第五百八十七章 張強再入大羅斯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蒙攻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抓現形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一百九十九章 辨別真假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三百八十五章 羣雄會第三百三十二章 遊說趙雲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張超的無賴第一百二十二章 晉陽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曹仁的絕望第四百七十三章 退至鄭縣第一百四十二章 貪生怕死的張超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一百零九章 路要自己選擇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保張成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六百四十六章 搜索曹丕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二百五十九章 呂布現身第四百四十八章 魏延擋道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四百零六章 文丑迎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真實身份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二百九十四章 甘寧歸降第八十一章 張飛VS顏良第六百六十七章 步騭領導下的張家軍第七百二十七章 張超一入西域第五百三十九章 斬王雙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九百三十四章 張家重騎現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守池陽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二百零九章 劫糧第七十六章 呂布臣服(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涼州第四百三十四章 袁紹投降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張興戰孫權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解敵心第八百三十九章 生擒孫權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