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特使司馬懿

所以說,派誰人去,這纔是最關鍵的。

“臣願前往。”一旁一直不言的司馬懿,這一刻主動說話了,這一開口還是請纓之意。

司馬懿這一開口,頓時就把兩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顯然張天與李儒都沒有想到,這種危險的任務會竟然有人真會自願前往。

正是因爲別人想不到,司馬懿才決定這樣去做的。

整個天朝,若是加上江東軍團的話,共有十三個軍團,而實際上這些軍團之間也是在互相較量的,只是因爲張超還在,所有很多事情並沒有浮出水面,衆人皆知而己。

可做爲其之一的司馬懿確是很清楚,這十三個軍團之間的爭鬥有時候也是驚心動魄的。

而會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正是因爲大家與天子與皇帝之間的關係有遠有近。

打一個比方吧,像是一軍團就屬於張超的絕對嫡系,可以說在衆軍團之中一直有着超然的地位,以往許多關鍵的事情都是要交由他們去辦,張超這個皇帝纔可以放心的。

或許是因爲時間一長張超也看了出來,所以他纔有意的讓太子的老丈人步騭升任了一軍團長,並且還將他調到了西域配合張天的工作,這件事情說到底不過就是張超爲了不讓一軍團脫離大衆而己,可是儘管這樣做了,但其實各個軍團之中在皇帝的眼中還是有所不同的。就像是普通百姓家庭,一旦孩子多了,也是有近有遠,更不要說一個強大的王朝了。

而在這些軍團之中,自然是越早跟着張超的,立功越多的軍團越受重用了。相比而言,差距差也就出來了。

就似是龍騎軍團一般。軍團長是馬超,說起來跟着張超的時間並不長,也是後期西涼兵敗下的無奈之舉,偏偏自己這個軍師也是在曹操戰敗之後投靠過來的,那這樣的一個軍團,或是說可以得到張超完全的信任和重用,怕是連他自己都不相信,還如何的去說服於別人呢?

打一個比方,若是普通的新兵在訓練完畢之後可以自選軍團進入的話,怕就沒有幾人會去選擇龍騎軍團。那爲什麼呢?正是因爲他們的軍團長和軍師都非是皇上的親近之人。

這等於在根子上就發生了變化,就等於自然而然的出現了差距,而如此一來的話,也就難怪他會有如此大的壓力了。

張超可以說是整個天朝的精神支柱,定海神針亦也並不爲過。

這樣的情況之下,張超若是願意的話,所謂的軍團長與軍師這般重要的位置,不過就是他一言可定。司馬懿可不希望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至少他要讓別人看出他的重要性,如此他被放棄的可能性就會少上一分。

而怎麼樣才能受到重用呢?那就需要行非常之事,立下奇功纔可以。顯然現在就是這樣的一個機會,儘管以現在的局勢,他若是前往西域聯國的話,會有生命危險,可反過來看,何償又不是一次機會呢?

只要這件事情做好了,他的能力就充分的體現了出來,如此一來,在張超心中的地位一定會加深許多,那個時候,誰想輕意動他也要好好思考一下。更要不說,現在太子張天就在面前,討好一下未來的主子也是爲以後的路做好鋪墊不是,怎麼看都值得的。

當然,這些不過就是司馬懿心中的想法而己,表面上他還是主動的解釋着,“太子殿下,我畢竟是龍騎軍團的軍師,以前西域的一些事情一直是我們在管,現在出了差子,臣當然要站出來去想辦法解決了。”

“好。”見到司馬懿這般的解釋,張天也是很激動的點了點頭。“如此就難爲軍師了,你大可放心前去,想來西域各國還不敢把你怎麼樣的,如果他們真這樣做了,本太子定會爲你...爲你報仇。”此刻,張天也只能這樣說了,畢竟現在的天朝雖然強大,但還真不能左右西域各國的態度。

“諾。”司馬懿見張天答應了下來,就知道自己表現的機會到了,而至於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他沒有去多想。他只知道事情成了,自己等於立了一大奇功,反之的話,怕就會丟了性命。可人終有一天會死,有些機會若是不抓住,那活着也就等於是行屍走肉一般,沒有太多的意義了。

司馬懿決定以一身之力去說服西域聯國,準備工作自然是要做一些的,做爲支持者的張天也馬上下了一道公告,那就是天朝會派重臣與西域聯國進行談判,天朝希望看到的一個和平的西域局面,而非是戰火下的屍山血海。

準備工作足足兩天,也就正是西域聯國商量好了要準備一齊向車師國發動攻擊的前一夜,天朝的公告突然而來,並表明明天上午天朝的使臣就會趕到。

原本己經是箭在弦上,直待一發的時候,突然間有這樣的消息傳來,頓時在整個西域聯國之中就起發了熱烈的爭議。

之所以會說有爭議,那是因爲有人不想談,有人確想談。

不想談的以烏孫、大宛、大夏、婼羌這樣的大國爲首。在他們看來,萬事都做好了準備,現在只等攻擊了,只要軍事攻擊到位,那車師國內的三個軍團天朝大軍是必敗了,損失如此之慘重之下,想必一時半會天朝不會在想着將他們如何了。

而想談的是以小宛國這樣的小國爲首,在他們看來,如果能不戰而屈人之兵,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不然戰爭一打,先不說黃金萬兩,需要花多少錢了,就算是打勝了,他們這樣的小國又能得到多大的利益呢?別再弄一個不好,好處被別人吞了去,那就真的是有苦難言了。而若是可以通過和談的方式讓天朝大軍退出西域的話,那自然是再不好不過的結果了。

兩種思想的碰撞之下,最終還是想要和談一方的勝了,沒有什麼別的原因,只是大戰在即,那些西域大國不想此刻內訌,要不然的話豈不是被天朝白白撿了便宜,若是這樣的話,那就等於是先輸了一籌,也證明天朝的和談等於是成功了。

那即然準備和談了,接下來大戰就不能馬上開啓了,大家都在等待着天朝的使者前來。

在這樣的氣氛之下,大戰之際之前,龍騎軍團軍師司馬懿帶着一支兩百人護衛的隊伍出現在了西域聯國大帳之前。

只帶兩百人,這也是司馬懿自己要求的。

這是談判不是打仗,如果人家真人對自己不利,帶多少人都沒有用,只會增加犧牲的數量而己。反之,人家沒有打算動手的話,那兩百人就足以保證他的安全了。

雖然即將開戰,但天朝之強大還是有目共睹的,如此司馬懿的到來還是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一些個西域小國國主都親自走出了大帳迎接,只有一些個大國國主呆在帳中,自恃身份的沒有動作。

對這些,司馬懿絲毫不以爲意,現在不是找毛病的時候,知道自己使命的他,相反還笑呵呵的與那些西域小國國主們打着招呼,不知道的人看到了,還以爲是多年的老朋友那般感情深厚呢。

在衆小國國主的陪伴之下,司馬懿走入到了大帳之中,而一進入這裡,原本那看起來和諧的氣氛頓時不見,衆人也不在說話,而是將司馬懿完全隔離在了一個方向,當下形勢是幾十人對一個。

對此,司馬懿似乎早就有了準備一般,也未多說一個字,而是一臉鎮定自然的在那很是顯得孤兒的位置上座了下來,甚至身邊連一個侍衛都沒有帶。

這倒非是司馬懿託大,實在是帳篷內容積有限,若是每一個人都帶上幾個侍衛的話,怕是這裡很快就會被佔滿了,如此還談什麼事情呢?

隨着司馬懿一座下之後,正對面的烏孫國主元朗即第一個開口說道:“司馬軍師是吧,即然來了,你就直說吧,想要怎麼樣?是不是準備投降呢?呵呵。”

這明顯有些嘲笑的口氣頓時引來了一些附合者的笑聲。在他們看來,即然天朝這一刻派出了特使前來,那顯然就是認慫來的。

面對着元朗的開炮,司馬懿確是臉色鎮定的回道:“元朗國主,不知道你這個話代表的是你自己,還是所有的西域聯國各位國主呢?”

“你這是什麼意思?”元朗有些不解的問着。

“呵呵,如此是所有人的意思,那司馬懿也不必在去談了。大不了你們殺了我就是,然後進攻一下車師國試一試,只要你們不能一口氣吃下我們,一旦我們天始皇帝帶大軍趕到,那個時候就非是你們想和就和想打就打了。反之,若只是元朗國主一個人的意思,那就無所謂了,手下敗將嘛,吃過了虧,總找將面子找回來,這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司馬懿一幅不急不緩的樣子說着,甚至還提到了烏孫國前不久兵敗於天朝的事情。所謂打人不打臉,可這些話着實是等於當場扇了對方一個巴掌。

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儒巧退軍第四百九十六章 呂布VS關羽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張遼提親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五百一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五十四章 馬岱求援第二百二十七章 文丑亂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六百八十三章 徐盛入甕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入高麗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三百一十四章 將演戲進行到底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三百四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二百九十九章 孫權的擔憂第七十一章 海納百川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軍之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張繡的緊張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九百二十九章 調兵應對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匡發兵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八十三章 互挖牆角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二百九十四章 甘寧歸降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八百一十一章 猛將威武第二百四十七章 班師回晉陽第八百四十五章 孫尚香的煩惱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殺關羽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覽攻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二十六章 財寶到手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五百三十二章 目標與理想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七百八十九章 黃忠裝傻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當誘餌第六百七十二章 俘獲鄧艾第一百零九章 路要自己選擇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一百零四章 龍虎軍與先鋒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九十六章 徐榮投牛輔俘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八百三十章 分散突圍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二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過河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皇妃的智慧第八百一十二章 葉塞寧回援第八十六章 劉備的手段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
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儒巧退軍第四百九十六章 呂布VS關羽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張遼提親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五百一十九章 秘密武器第四百五十四章 馬岱求援第二百二十七章 文丑亂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六百八十三章 徐盛入甕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入高麗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八百三十四章 孫權的主意第三百一十四章 將演戲進行到底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三百四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二百九十九章 孫權的擔憂第七十一章 海納百川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軍之戰第四百八十六章 張繡的緊張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九百二十九章 調兵應對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匡發兵第九百零二章 兵發西域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八十三章 互挖牆角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二百九十四章 甘寧歸降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八百一十一章 猛將威武第二百四十七章 班師回晉陽第八百四十五章 孫尚香的煩惱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殺關羽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覽攻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二十六章 財寶到手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五百三十二章 目標與理想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超的消息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七百八十九章 黃忠裝傻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當誘餌第六百七十二章 俘獲鄧艾第一百零九章 路要自己選擇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一百零四章 龍虎軍與先鋒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九十六章 徐榮投牛輔俘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八百三十章 分散突圍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二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過河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第五百八十八章 皇妃的智慧第八百一十二章 葉塞寧回援第八十六章 劉備的手段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