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

這個回答,讓湯金身子就是一震,他原本以爲,對方會客氣一番,也會否認會對西域有什麼想法的,雖然他也知道這非是真話,但表面的工作誰不會做,好人誰不會當呢?可是萬沒有想到,張超就這般的承認了,這讓他倒是有些無所適從了。

當然,這也從側面的反應了,天朝的霸氣。想要對你們動手就敢於承認,僅是這個氣魄,便非是西域其它各國可以相比的。就像是大宛國與烏孫一樣,明明就是想要佔領了小宛國而己,但確硬還是找什麼藉口,說爲了兩國的土地能夠相連,一旦發生了戰爭可以最快的速度互通有無。這一切說的那麼大義,但實際上不就是爲了滅掉他小宛國而強大自己嗎?

相比之下,至少張超的所爲就要磊落了許多了。

想着反正天朝是不是要對西域各國動手,做爲其中之一的小宛國都是難得厄運了。即是如此,湯金便也豁出去了,進一步也是死,退一步還是死,那倒不如好好的賭一下,賭自己是最先投靠天朝的國家,看看是不是能得一些好處和受到一些格外的重視呢?

心中想好了決定,湯金這就將頭向地上磕去,然後以着十分虔誠的口氣說道:“天朝皇帝之魄力無人能及,湯金願帶小宛國三十萬臣民,五萬將士效忠於天朝,天朝萬歲萬萬歲。”

就這樣就效忠了,事情發展之順利倒是有些出乎於張超的意料。他曾想到對方即然來了,定然就是有事,可萬沒有想到,竟然還是來效忠的,且什麼條件都沒有提,就效忠了,這倒還是真他不得不高看湯金一眼。

這其實正是湯金的聰明之處,他是沒有什麼資格與天朝講條件的,即是如此,倒不如光棍一些。他就不相信,自己如此的痛快了,天朝還會不給他一些好處嗎?

“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西域各國現在是什麼狀態,不知道湯金國主是不是講來聽一聽呢?”張超知道一定是有什麼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所以他決心要弄一個明白,顯然這個湯金應該會給出自己所需要的答案的。

即然都決意投誠了,現在張超提出了問題,湯金沒有不回答的道理。當下他就將西域各國都在商量着共同對付天朝,尤其是他的鄰國想要吞併小宛國的事情一併講了一個詳細。

“天朝皇帝陛下,湯金願意帶着小宛國效忠於天朝,只是希望您能夠保護我們小宛國,不要讓他再遭受戰爭的冼禮了,我們的百姓祈望和平呀。”湯金己經不知道第幾次將頭跪在了地上,很是誠心的說着。

此時,張超對於西域的情況算是有了一個更深刻的瞭解,知道了在西域之中,己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反天朝的聯盟,或許只等自己大軍一動,他們就會如羣狼一般的撲上來,想要反咬自己。更重要的是,還從湯金的口中知道,現在的西域聯盟竟然還在秘密的聯合着北方的羅斯國,似乎想在以西和北兩面夾攻的方式給天朝一個重擊。

羅斯國與天朝的戰爭之中,早己經兵敗,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張超也知道一口吃不得一個胖子,所以只是在佔領了一大半的土地之後他就收手了,不爲別的,只是因爲想要完全的佔領羅斯國地境似乎條件還不成熟,那個時候東吳與西蜀還在國內沒事找事呢,就算是在東方的海上還有一個小倭國在四處做亂。

可是如今,形勢早己經發生了變化,和平接收了東吳土地,滅掉了西蜀,重創了小倭國,可以說如今的天朝在四周己經沒有了什麼強大的敵人,內部相較於兩年前也和平安穩了許多,那也是時候到了應該結束羅斯國的時間了。現在他們還要主動的跳出來,這實在是在好不過的事情。

湯金雖然跪倒在地,但頭確己經擡了起來,且還在認真的盯着張超看,他想看看,自己說出了這麼多的秘密之後,這位被人稱爲傳奇的天朝皇帝會怎麼做樣,是害怕呢,還是恐懼。

只是他註定要失望了,張超只是在初一聽到消息的時候,神色間多了一絲的凝神之意,但接下來就一切恢復了正常。如今在看向湯金的時候,目光又恢復瞭如初般的祥和之態,仿若就是之前的一切他都沒有聽到一般。

目光再一次落到了湯金的身上時,張超也終於知道這個人爲什麼要主動的投誠自己了。敢情此人也是有些走頭無路了,眼看着要被兩個強大的領國所吞併,這才抱着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態度求到了自己的頭上。

雖然這也算是被動的投誠了,但不管怎麼樣,張超還是很高興的。他現在急於要知道西域各國對自己的態度,而有一個好的內應無疑將會讓他在接下來的對峙中得利許多。

“嗯,湯金國主,你的事情我知道了。也請放心,即然你是真心的投誠於我大天朝,那自然我們就會庇護你的。如此,你可以先放心的回去,然後繼續做你的國主,一旦有什麼新消息了,只需記得隨時通知朕就是了。”張超己經決定,就借用湯金的投誠更好的監視西域各國,從而達到知己知彼的目地。

張超接受了自己,這自然讓湯金高興不己,但他還有些好奇的是,對方爲何沒有說如何的拯救小宛國呢?畢竟這一次他來就是爲了自己的國家存亡而奔走的。

只是張超不說,他也不能多問,畢竟自己的實力還是太弱了一些,無法達到和人家談條件的目地。

在說了,能夠與天朝皇帝如此順暢的談話,並且被以對方所認可,這就己經是一個不小的勝利了,他也不敢去祈求太多的。生怕因爲自己的得寸進尺而惹怒了對方,而一旦自己來到晉陽城的事情被傳了出去,那小宛國在整個西域將會再無立足之地了。

“是的,即然天朝皇帝有所命,湯金與小宛國當盡全力去做,如此,告退了。”湯金多少還帶着一絲的想不通離開了皇宮大殿。

湯金一走,一旁站着旁聽的魯肅大人即道:“皇上,這一次湯金國主來倒是給我們帶來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呀。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要有所準備了呢?”

“不錯。”張超點了點頭,“這樣,傳令下去,準備糧草,同時通知子龍還有八軍團,做好戰備計劃,倘若是羅斯國不來就先算了,來了就要一擊必中,在不給對方任何活下去的機會。”

張超說着這些的時候,目光中也露出了一絲的狠色。他最討厭的就是那些私下裡搞小動作的人,還有就是那些想要趁機趁便宜的小人。而但凡他遇到這樣的人,皆是不會放過,定然會給他們一個好看,讓他知道後悔兩字的意義,讓他們爲自己的所爲付出最爲慘重的代價。

公元二一四年,天朝十二年八月底,天朝太子張天帶着一軍團六軍團進入到了西域之境,以換防爲由,駐紮在了車師國邊境線上。

車師國是當初張超一怒之下滅掉的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而從那個時候開始,這裡便成爲了天朝所統治,其中龍騎軍團一直駐紮在這裡,統治着這裡。

一愰也是好幾年過去了,如今龍騎軍團對這裡的統治只會更加的堅固。而他們的一舉一動也一直備受着其它西域三十四國所關注,畢竟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頭猛虎,但就是不知道他會何時露出自己的獠牙而己。

但是現在,天朝突然又入住了兩個軍團,足足百萬人,這個舉動更是牽動了很多人神經,使得西域各國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就落到了這裡。儘管太子張天對外所說的是龍騎軍團在車師國所帶的時間太長了,需要調動回去整編訓練,由其它的軍團替換他們的位置與責任,可是這樣的說法,又真正的有幾個人能夠相信呢?

好好的龍騎軍團竟然需要調動回去,這有些不合常理,大家也不會去相信。而張天也沒有要做更多解釋的意思,他只是對外這樣一說之後,就帶人進入到了車師國的城中,駐紮了下來。並且一呆就是一個月,沒有絲毫要離開的意思。

這似乎己經證明了對方根本就沒有離開的意思,先前所說的換防之事也不過就是一個藉口而己。

天朝的舉動,深深的刺激到了西域各國,經過他們商議決定,派出了距離車師國並不遠的烏孫國丞相比利前來探聽消息。

而在比利丞相未動身之前,己經知道消息的小宛國國主湯金就將消息先一步的通知了在車師國的天朝太子張天。

湯金由晉陽城回到小宛國也有一段日子了,雖然說見過了天朝皇帝,也得到了承諾,可依然還是一直心驚膽顫着,生怕一旦是大宛國和烏孫國決意向自己動手,怕是天朝皇帝是想救也要來不及了。

第七十七章 曹操二到陳留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九百一十六章 控制南蠻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一百七十章 主動留下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九百二十九章 調兵應對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五百九十二章 盡是精銳的天朝大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壺關之勢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七百九十八章 冬去春來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四百七十八章 君心難測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一百五十九章 搶功勞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戰待援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六百一十章 特種兵顯威第九百六十九章 不付重託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九百六十二章 打懵圈了第七十九章 張飛的羨慕第七百零四章 陷陣營的勇威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快之方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二百一十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麗的真危機第六十一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榮棺木第九百三十四章 張家重騎現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六百一十八章 陷陣營的威猛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七百九十九章 戰事再起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八百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二十三章 再戰白龍堆第七百三十章 裡應外合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堅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張遼提親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四百五十二章 丟金城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七百九十章 收服馬特維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三百三十章 趙雲殺出第八百一十九章 滅阿拉軍團第九十七章 呂布主公第七百五十七章 威脅與利誘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韓起兵(加更章節)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二百七十九章 建立法院第三十章 路遇左豐第八百四十七章 遊說孫權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九百一十五章 目標一致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第五百五十二章 于飛龍要起事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殺李榷第六百三十六章 司馬懿的疑惑第六百八十九章 斬韓當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俘獲鄧艾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圍重傷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勁敵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
第七十七章 曹操二到陳留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九百一十六章 控制南蠻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一百七十章 主動留下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九百二十九章 調兵應對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五百九十二章 盡是精銳的天朝大軍第三百一十二章 壺關之勢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七百九十八章 冬去春來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四百七十八章 君心難測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一百五十九章 搶功勞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一百五十七章 苦戰待援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四百二十一章 呂布VS顏良第五百四十章 司馬懿在出招第六百一十章 特種兵顯威第九百六十九章 不付重託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九百六十二章 打懵圈了第七十九章 張飛的羨慕第七百零四章 陷陣營的勇威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快之方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二百一十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三百三十一章 高麗的真危機第六十一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榮棺木第九百三十四章 張家重騎現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六百一十八章 陷陣營的威猛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變第七百九十九章 戰事再起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八百八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九百二十三章 再戰白龍堆第七百三十章 裡應外合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五百零八章 決定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堅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張遼提親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決袁氏第四百五十二章 丟金城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七百九十章 收服馬特維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三百三十章 趙雲殺出第八百一十九章 滅阿拉軍團第九十七章 呂布主公第七百五十七章 威脅與利誘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韓起兵(加更章節)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二百七十九章 建立法院第三十章 路遇左豐第八百四十七章 遊說孫權第六百九十六章 典韋戰魏延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九百一十五章 目標一致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第五百五十二章 于飛龍要起事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殺李榷第六百三十六章 司馬懿的疑惑第六百八十九章 斬韓當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俘獲鄧艾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圍重傷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七十八章 勁敵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