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

張超沒有想到孫尚香如此的理解自己,並沒有要求自己不要對東吳用兵,只是說要保全家裡人的性命,這樣的要求在是合乎情理不過,他不能不答應,“香兒只管放心,我不會傷及你的家人。”

“嗯。”聽到張超答應了下來,孫尚香是一臉的滿意之色。天朝到底如何的強大,身在皇宮中她都可以感受的出來,所以並不認爲東吳能撐多長時間。天朝不動手,不管是在等待着時機而己,可憐父親到現在還沒有看明白。尤其還有那兩位同父異母的兄長,固步自封的總是以爲東吳如何的強大,可實際上比起天朝來,還真的就是不值一提。這一次更是妄想將自己接回去,這分明就是在觸怒張超而己,這和找死有什麼分別嗎?(注:孫堅原配妻子吳夫人(吳國太)爲其生下四子:長子:孫策 字:伯符 次子:孫權 字:仲謀 三子:孫翊 字:叔弼 四子:孫匡 字:季佐 。吳夫人之妹是孫堅次妻:吳氏(吳氏吳國太)爲孫堅生有一子一女 兒子:孫朗 字:早安 女兒:孫仁 字:尚香 。)

爲自己的父親和兄長們求了情,張超還答應了饒其不死的要求之後,孫尚香的心情大好,激動之餘,竟然伸出了雙手摟住了張超的脖頸道:“皇上,香兒想...想要一個孩子。”

“哈哈,好,朕準了。”聽後的張超也是哈哈大笑了起來,他知道其它的皇妃都有孩子了,只有孫尚香一個人孤苦伶仃,若是有了孩子在身邊,或許就不會總胡思亂想了。在說了, 一個女人,一輩子都沒有一個孩子,終歸是不完整的,這份缺憾,張超願意來添補。

呂範被割耳而回,東吳一時間是氣憤填膺,同時也抓緊了戰備工作,大家都知道,天朝南下是早晚之事了。

回到了東吳的呂範,就此閉門不出,對於像他這種極爲注重儀表之人,是絕對不會允許身體上有所缺失的。因爲心情鬱鬱寡歡,兩個月之後,呂範病死在自己的府邸之中,享年四十二歲。

沒有人去關注呂範的死活,更多的目光是放在了天朝何時會進軍東吳的事情上,爲了此事,吳王孫堅又派出了使臣出使西蜀,要求達成堅定的聯盟,同時將之前答應下來的百萬石糧草和百萬銀錢一併也送了過去。

說起來,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東吳並不是如何的缺錢缺糧,他們缺少的只是人口和地盤而己。

即然天朝要殺過來了,一旦不敵,留下的這些東西都會被對方所獲,即是如此,倒還不如送給西蜀,增強一下聯軍間的感情呢。

劉備收了東西之後,自是滿口答應着,一旦天朝有動,他就會和東吳一起對抗。

西蜀與東吳都在做着戰爭的準備,身上的那根弦也是繃得越來越緊,大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大戰之意。

倒是天朝,看不出來絲毫的緊張,就算是時間到了公元210年的春天,依然還沒有增兵許昌之意,這使得不管是西蜀還是東吳都有些不解,難道說是張超不想對他們動手了?他有這樣的好心嗎?

晉陽城皇宮大殿,此刻的張超的確是在皺眉凝思。他的面前正放着典韋六軍團送來的軍報,上面寫着龍騎軍團因爲輕兵冒進,被圍困在了距離大宛城不遠的費山城中,同時被圍的還有大皇子張天,以及整個龍騎軍團的騎兵們。

典韋得知消息之後,己經先行帶着六軍團一部,共二十萬騎兵前去解圍了,只是他也不知道會面對怎麼樣的情況,這就着人將實情向張超做了彙報。可就在他報出這個消息的時候,六軍團餘下的三十萬大軍,也同樣被西域聯軍所圍,至此,天朝兩個軍團共一百萬大軍被徹底的包圍在西域地境之中。

得知消息後,郭嘉與魯肅兩人盡皆來到大殿之中,看出了張超似有不快,兩位一品大臣站在那裡,都是不語分毫。

“報,皇上,去得因帶過來了,就在殿外。”侍衛長許褚進入大殿中半跪於地。

去得因,跟着大宛國的大王子成勒利一起來到了晉陽城,原本是想着用大宛的健馬來換取天朝鋒利的鐵器,可不成想大王子惹下了大禍,最終被殺,他確是見機的快,得以活命,雖然右臂沒有了,但確是天天好吃好喝着,甚至還有不少的美女伺候着,讓他感覺到了一種有如神仙般的日子。

皇上突然急召,去得因是放棄了與美女溝通的機會,急急趕來,現就跪在大殿之下。

“把你對西域的瞭解都講出來,不要有任何的遺漏,尤其是大宛國與其它各國間的關係更要說個明白。”張超是連看都有去看跪在地上的去得因一眼,對於這樣賣主求榮的小人,他很是不喜,若非對方對西域有着足夠的瞭解,還有些用的話,他早就下令斬殺。

“是。”去得因連聲答應着,他知道這是一個自己表現的機會,弄好了,引得龍顏大悅,或許待遇還能再度上升。稍稍醞釀一下之後,他這就將自己所知的西域情況盡數講出。

從去得因的口中,張超對於西域各國有了一個更深的瞭解。

西域地區由大小三十六國組成,小國且不去提,其中有着較大勢力的大國就有八個,分別是車師、烏孫、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賓、婼羌國。

平常的時候,各國間也會因爲利益的原因偶爾發生戰爭,畢竟地盤有限,人人都想更狀大一些,戰爭就是避免不了的手段。只是當外敵入侵的時候,他們往往又非常的團結。

也就是說,他們爲了生存,可以允許內鬥的事情發生,但絕對不會允許外來勢力的侵入。就去得因所說,二十年前,他還很小的時候,西方強大的伊斯蘭就曾有意出兵西域,並且還打到了安息國。(安息,同樣的西域強大國家,但因爲地處西域與伊斯蘭的交界之地,它就並沒有列入西域八大強國之一)。

但那一次,西域三十六國是皆有兵出,硬生生的靠着地利的原因,將強大的伊斯蘭阻擋在了西域之外。

正是那一次的勝利,使得在無人敢窺伺於西域之地。這一次張超與馬超進軍大宛國,顯然應該就是觸動了他們的底線,怕二十年前的一幕又要重演了。

去得因口中所說的伊斯蘭,不管是郭嘉還是魯肅都並不瞭解,只是張超心中確是非常的清楚,那裡有一條喜馬拉雅山脈,將西域與其隔絕開來,想必也是因爲這個原因,伊斯蘭的大軍纔沒有發揮出他們的作用吧。甚至張超還知道,在伊斯蘭的南面,還有一個叫做古印度的國家,一樣也是十分的強大。

只是這些,張超不是費力去和郭嘉他們講的,他的目標也只是將天朝發展到西域而己,對於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去與異邦戰鬥,那也只可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還不需要去考慮。

兒子與龍騎軍團正被困在費山城,張超現在想的是怎麼將他們救出來,還有就是給予那些敢於和天朝爲敵的國家一次重擊,甚至是收歸爲國土之事。

對於其它的,張超現在暫無想法,便是說好了年初要攻打東吳的事情,如今看來也要推後了。

皇長子與龍騎軍團被圍,使得張超又一次不得不改變最初的計劃,要出兵西域了。他可不認爲,能困住龍騎軍團的西域聯軍,會因爲典韋帶着二十萬騎兵就給解了圍。

張超能將天朝經營的如此壯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從來不會輕視任何的對手,即然要動手,那他就會全力以赴。

聽了去得因之言,讓張超對於整個西域有了更多的瞭解,他也下定了決心要出重兵解決那裡的問題。雖然說西域有三十六國組成,看起來勢力不小,可即然是聯軍,就有漏洞可尋,運作好了,是可以個個擊破的。

“好,去得因,你說的這些很有用,這樣,你回去準備一下,隨我出征西域可好?”雖然是下着命令,但張超還是以一幅和善的樣子說着。

“罪臣願去。”去得因怎麼能看不出來,這是一次自己出人頭地的機會呢?現在的日子雖好,可畢竟是寄人籬下,如果這一次可以跟着天朝皇帝一起,弄不好還會立功,如此他就有了功名,這對於他以後在晉陽城過享樂的日子可是有着極大的好處的。

去得因答應了下來,張超也十分的高興,當即就下旨,封其爲四品文官,歸禮部,也就是在外交部任職,這一次他將以天朝特使的身份隨駕親征。

這樣就得了一個四品官員的職位,去得因自然是十分的高興,當即就跪地直呼着萬歲。看得出來,這個人還是很願意去學習的,至少天朝這一套君臣規矩就被他給弄明白了。

這是一個聰明人,張超也喜歡聰明人,與這樣的打交道不累。

張超表現出了要親征之態,郭嘉與魯肅就知規勸不了,當即兩人就表示願意隨駕親征。

第六十九章 爲呂布正名第二百一十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五百九十二章 盡是精銳的天朝大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陷陣營亮相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戰始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三百四十六章 拼死一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女孫尚香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就是張超第七百八十五章 乘勝而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戰新豐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四百六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八章 憋氣的徐榮第三百章 周瑜出策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戰至寒冬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四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出現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七百六十八章 典韋當先鋒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圍殺軻比能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八百七十章 血拼到底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九百零七章 北方有動靜第九百三十七章 無力的婼羌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北甄宓俏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三百一十七章 曹操之擔心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五百零一章 諸葛亮逃跑計劃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四百五十六章 拿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欲見張超第九百零五章 誰合攻誰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丁奉的收穫第七百九十五章 換防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七十四章 呂布臣服(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八百三十二章 戰敗羅斯國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七百零四章 陷陣營的勇威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
第六十九章 爲呂布正名第二百一十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五百九十二章 盡是精銳的天朝大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陷陣營亮相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戰始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三百四十六章 拼死一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女孫尚香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我就是張超第七百八十五章 乘勝而擊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四百八十一章 再戰新豐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四百六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八章 憋氣的徐榮第三百章 周瑜出策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戰至寒冬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四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出現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七百六十八章 典韋當先鋒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圍殺軻比能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八百七十章 血拼到底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一百五十四章 賈文和出招亂敵心第九百零七章 北方有動靜第九百三十七章 無力的婼羌兵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雲的勇猛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北甄宓俏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三百一十七章 曹操之擔心第五百一十章 破羌城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五百零一章 諸葛亮逃跑計劃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百八十章 糊塗的樑齊第四百五十六章 拿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欲見張超第九百零五章 誰合攻誰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丁奉的收穫第七百九十五章 換防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七百四十八章 詐城門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七十四章 呂布臣服(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八百三十二章 戰敗羅斯國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二百一十六章 顏良兵敗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七百零四章 陷陣營的勇威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