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

或是說一般的江上盜賊,司馬懿並不害怕,有着將軍孫禮在身邊,自保應該問題不大了,可是當那“賊”船剛剛靠近,就突然衝出了上百的壯年漢子,他就知道事情怕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

船上來了上百的敵人,孫禮未敢拔劍,只是謹慎的將司馬懿拉在了身後,其它跟隨的親兵也是小心的退後着,呈了一個扇形保護了自己了主子,剛剛做好這些,對面船上又來了一名身材拔拔的俊秀男子,此人一出現在這裡,尤其是在看到了被衆人保護的司馬懿之後,即是一臉驚喜的笑道:“可是仲達兄嗎?”

突然間被人認了出來,可偏偏的自己並不認識對方,這一會司馬懿是一臉迷茫之色,本不想承認的身份的他,眼見現在這個陣勢,知道遮掩無異,這便道:“不錯,只是不知兄之高姓。”

眼見司馬懿承認了,此人哈哈大笑道:“果然就是仲達兄,吾乃周公瑾呀。”

“周公瑾?”名號一出,司馬懿當即是恍然大悟,但隨即也是心底冰寒,怎麼這裡會有東吳之人呢?難道說是船伕們將船開錯了地方不成?

只是現在縱有千般的問題,司馬懿也不會當衆問出,而是抱拳有禮的回道:“原來是公瑾兄,懿這廂有禮了,只是兄之一詞實不敢當。”

“哈哈,仲達兄實在太過客氣了,即是這樣,以後叫你仲達即是。來,即然相見,就是緣份,這樣快隨我來,來吾船中見過大公子。”周公瑾,也就是周瑜哈哈大笑着突然上前就來牽司馬懿之手。論及年紀,周瑜是要虛長司馬懿四歲的,對方這樣說倒也是正常。

孫禮眼見如此,尤其是見到周瑜竟然將大手伸來,是當即要拔劍上前,不過倒是被一旁的司馬懿給阻攔了。

現在的形勢是敵衆他寡,如果真動了刀槍,在江上便是跑都無地而去,即是如此,何必自找不痛快呢?而且他聽出來了,周瑜說要見過大公子,那就說明孫策也在船上,只有此人才能配上這大公子之稱。

按下了要動武的孫禮,司馬懿一臉的笑容而道:“還勞煩公瑾兄引見。”

“哈哈,應該的,請。”眼見司馬懿如此的識趣,周瑜的眼中不由又多了一絲讚賞之意,爾後身子便是一轉,伸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只有司馬懿一人跟在了周瑜的身後向着另一船上走去,至於孫禮等人,確是都被控制在了船中,這其實也是周瑜有意如此,他就是要藉此告訴司馬懿,你不要做無用的掙扎了,不然的話,這些人的小命就沒有了。

兩船早就被船工連接在了一起,周瑜兩人很容易的就跨船而過,這一來到別一艘船上的時候,司馬懿即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相比之下,無論是空間,還是船中的擺設,自己那一艘小般都顯得太過寒酸了一些。

“大公子,看我找到了誰?哈哈哈。”人未至,周瑜的笑聲即先傳了過來,而後就見那正對的房間中門簾一開,由中走出了一位俊逸之青年。此人正是東吳大公子孫策是矣。

孫策聽到了周瑜的笑聲之後出了房門,這就一眼看到了正走來的司馬懿,當即先是雙目一凝,接着就完全展開而道:“可是司馬仲達嗎?”

“正是。”司馬懿答應了一聲之後,這就身子一彎,很是恭敬的說道:“懿見過大公子殿下。”

“哈哈,仲達不必客氣,哈哈哈。”孫策只是一伸手,就制止住了司馬懿的彎拜,而此刻由他的手臂之中傳來了巨大的力量,引得司馬懿這一刻是不起身也不行。

孫策,字伯符,乃是東吳王孫堅的長子,同時他本人亦有着江東小霸王之稱,而從這個稱號上就可以看得出來,本身自是一員猛將無疑了。

事實也的確是如此,江東之地,論及個人武勇而言,孫策說是第二,倒還真沒有人敢說是第一了。

感受到孫策手臂中傳來巨大的力量,引得司馬懿不由就是渾身一震,只是區區一個動作而己,就讓他聯想到了很多的事情。

孫策很年輕,到現在也不過就是三十多歲的年紀而己。

孫策地位崇高,不出意外的話,他是很可能會繼承父王孫堅的王位,成爲一方諸侯自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孫策很武勇,且身邊又有周瑜這般的智者相輔,顯爾易見,做出一番大事來也並不困難。

就似是現在這帶滿着力量的手臂伸出一般,就是在告訴他司馬懿,此人現在是強勢之極,且一身都充滿着力量。

司馬懿是何等人,那絕對是人精中的人精,遇到事情總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分析出數種合適做法之人。而以他的習慣來看,江中遇到了孫策,這絕對不是一種巧合,從對方見到自己就可以馬上叫出身份而言,想必正是應該在這裡等待自己纔是的吧。

要說司馬懿的確是很聰明,他猜測的也是完全的正確,孫策與周瑜出現在這裡還真就不是巧合,他們就是在這裡等候着兵敗的魏軍,只是讓他們想不到的是,竟然能夠這般順利的就碰到了司馬懿,且他身邊還沒有什麼軍隊保護,這真是有些意外之喜了。

自從天朝開始出兵針對青州之後,周瑜就判定曹丕帶領的五十萬大軍堅持不了多久。尤其是在聽到他們還斬殺了四軍團的副軍團長高幹之後,他就做出了曹丕必敗的判斷。

只是這樣的判斷,雖然由周瑜的口中說出,可在東吳之地,相信之人確是寥寥無幾,尤其像是張昭等一些老臣,他們認爲,曹丕本身實力不俗,又有司馬懿這般的智者相輔,在說青州還是魏國之境,敗或可能,被滅確是很難。

周瑜的意見與衆人不合,他自是有些不喜。好在大公子,也就是他的好朋友孫策十分相信他,朝會之後即單獨召見詳細的問了一些具體的想法。

周瑜指出,面對天朝大軍的怒火,曹丕必敗只是時間的問題,甚至弄不好還會丟了性命,而他們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怎麼樣利用此事來找尋自己的人才,來擴大自己的實力。

這些年來,漢室漸微在到滅亡、諸侯並起在到漸至統一,東吳也是經歷了不少的變革,大小戰役也經歷了一些的他們終於漸漸的壯大了起來。尤其是張超建立的天朝日益強大之後,東吳反倒藉機開始強大起來。

東吳的強大,是建立在沒有大戰的基礎之上。一來他們地盤與天朝並不相通,這就減少了很多的麻煩;二來,孫尚香成爲了張超的夫人,這就使得兩家有了聯姻之誼,如此形勢下,別人都在打仗,他們倒是有了可以休養生息的時間。

對這一切,東吳的一些老臣還是十分滿意的,甚至很多人認爲這就是最好的結果了,最好就是可以劃江而治,他們可以向天朝稱臣,但是東吳必須有自己的行政管理機構。

這隻能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周瑜聽了這些談論之後自然是不以爲伍,在他看來,天朝不向他們動手,並非是因爲不會動手,而是時機未到而己,但凡雙方的地盤相鄰之後,以張超的性格,他是定然會統一的,且還是那種實質上的統一,並且那種允許王中之國的情況出現。

雖然知道了這些,可週瑜一人確是有些力不從心,論起資格來他還是太顯年輕了些。好在孫策對他十分的看好,也是十分的支持,且做爲年輕人,他更是相信周瑜的說法,認爲東吳除非主動解散,而想要保全自己的政權和地位,那終會是有一戰的。

孫策相信了周瑜,兩人商謀之後這就開始積蓄力量,其中引進人才自然就是關鍵了。古語云,兵不在多而在於精,講的就是人才的重要性。

想要吸納人才,司馬懿就入了周瑜的眼簾之中,這就有了海上等候之事。

周瑜認定,就算是曹丕敗了,以司馬懿的能力,也是有辦法逃出來的,現在看來,果真就是如此。

司馬懿被孫策給攔下了,並被請到了船中,爾後當其面,就顯露出了招攬之意。

“仲達,天朝勢強,魏軍兵危,那裡並非是可以有建術之地,倒是東吳,憑藉着長江之險要,乃是大有作爲之地呀,若是仲達願意,策願拜你爲軍師,以後共享富貴。”孫策一幅極爲誠肯的表情向司馬懿說着。

開誠佈公,這也是周瑜給孫策提出的建議,像是司馬懿這樣的人,就似是猴精一般,想要獲取他的信任很不容易,與這樣的打交道想要耍花花腸子更是不妥之舉,那倒不如直提招納之意,想來憑現在的處境,對方也不敢拒絕的,而一切留在日後用時間來證明誠心好了。

如此就有了孫策之言,上來還許了軍師之重職,這也引得司馬懿就是一愣。

當然,這一愣有一半是裝的。只是聰明的司馬懿深知,此刻似乎也沒有了他可以拒絕的機會,因爲不同意或許就是死了。

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六百七十八章 黃蓋戰死呂蒙敗第二十三章 長社局勢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縣戰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伏兵在前第七百六十一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八十二章 將軍們顯威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七百四十九章 張遼以身誘敵第九章 研究院雛形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二百八十三章 袁術耳根軟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重的堅守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動手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興出擊第一百六十章 殺去卑佔陰館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七百一十四章 典韋接手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九十五章 將膽兵魂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建立法院第一百二十六章 丁齊遠走在得兩將第六百五十二章 武器院昇華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九百七十三章 曹昂末路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紹入甕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三章 鬼才郭嘉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六十章 你的張郎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六百八十九章 斬韓當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八百一十五章 一場好戲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四百零六章 文丑迎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九百一十九章 特使司馬懿第八百九十九章 諸葛亮死西蜀亡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二百九十六章 四方來攻第八百四十一章 清理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幷州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四百一十三章 說服荀諶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六百三十九章 郭嘉的圍殺之計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三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九百二十八章 悄然滇入第四百六十九章 張飛至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
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六百七十八章 黃蓋戰死呂蒙敗第二十三章 長社局勢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六百六十二章 密縣戰起第一百四十六章 伏兵在前第七百六十一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八十二章 將軍們顯威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七百四十九章 張遼以身誘敵第九章 研究院雛形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貪婪的劉皇叔第七百六十二章 張飛的魯莽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二百八十三章 袁術耳根軟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重的堅守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動手第九百三十章 曹昂的野心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興出擊第一百六十章 殺去卑佔陰館第四百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七百一十四章 典韋接手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九十五章 將膽兵魂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意的莫得罕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建立法院第一百二十六章 丁齊遠走在得兩將第六百五十二章 武器院昇華第六百一十二章 再敗曹操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九百七十三章 曹昂末路第四百一十四章 袁紹入甕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三章 鬼才郭嘉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六十章 你的張郎第八百七十一章 備戰小倭國第六百八十九章 斬韓當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八百一十五章 一場好戲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目標直指張超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八百九十五章 諸葛亮下手第四百零六章 文丑迎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馬鬥關第七百零一章 破斧一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九百一十九章 特使司馬懿第八百九十九章 諸葛亮死西蜀亡第五百九十八章 鐵蒺藜第二百九十六章 四方來攻第八百四十一章 清理第一百零二章 我要幷州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四百一十三章 說服荀諶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五百二十六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六百三十九章 郭嘉的圍殺之計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九百七十四章 遷都洛陽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三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九百二十八章 悄然滇入第四百六十九章 張飛至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