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

中華歷史中,對外表現最爲強悍的就是蒙古部落的成吉思汗了,只有他真正的做到了開疆擴土,揚我軍威之事。

暫且不說蒙古是不是屬於漢人,單就說最終他也是因爲年齡的問題死在了出征之路上。爲了不讓這樣的遺憾事情再度發生,張超決意要抓緊每一刻的時間,他要將平時一年做成的事情當做半年來做,幾年做成的事情當成一年來做,唯有如此,才能在他的任上做出更好,更多的事情來,爲將來王朝的強大打下雄厚的基礎。

要說典韋的確是一個勇漢。換成旁人得了這個任務,還需要半年的時間來完成,怕是不敢一口答應下來的。可換成他,確只是提出了兩個條件,並說只要可以滿足,他就能在半年之內完成任務。

典韋所說的兩個條件,一是錢,二是糧。

有了錢,就可以在當地徵軍,就可以買通一些西涼內其它的小勢力頭領,讓他們進行內耗和內鬥。

有了糧,軍隊就有了信心和士氣,在做起事情來的時候,自然也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對於典韋的兩個要求,張超也是沒有任何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錢的方面己經解決,董卓在天眼成員的酷刑之下,早就己經開口,說出了他那一批財寶的藏身之處。張超也派許褚查看過,的確是一比不小的財富,拿出一部來給典韋,就可以解決他提的要求了。

至於糧食方面,就更不是什麼問題了。幽州和幷州的土地近幾年被開發了不少,張超又實行了軍隊囤田制,一旦沒有戰事的時候,軍隊就需要去種田,保證自己給自足。

有了足夠的人口和勞力,又有了面積不小的田地,加上這些年倒也算是風調雨順,糧食着實是積攢了一下。

儘管戰爭是一個接着一個,消耗了許多,但還是有些存留的,提供給典韋一個軍團的用度還是很富裕。

兩個要求得到了滿足,典韋即帶着還有八萬大軍的六軍團先行了一步。

典韋離開之後的第二天,即是張超所說的離開蒼松城的日子。這一天早上,全城的軍隊都整裝齊備的集合了起來。

大軍要出征之時,張超一聲令下,便有鐵衛將捆綁得十分結實的董卓給帶到了大路之旁。

幾天來的折磨,董卓早就狼狽不堪,受了衆多酷刑的他,身切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生不如死。

現在眼看着時辰以至,他非旦不害怕,反而是有了一種要解脫的感覺。

當然,董卓在死前,還想罵上幾句,罵張超的不仁義,罵他明明得了自己的財寶,但確沒有給自己生活。只是他想做到這些也是不可能,嘴被堵了一個結實,他根本就說不了話。

張超也沒有要給董卓說話的機會,當着幾個軍團和大軍的面,驗明瞭董卓的身份之後,張超只是很痛快的做了一個手勢下揮的動作。隨後早就準備好的劊子手,便是手起刀落,一顆帶着鮮血的人頭就此被甩翻在了地上。

董卓死了,這位曾經把持漢室朝政數年的一代梟雄死了,也代表着中華大地上,又一個諸侯勢力的完全覆滅。

“出發,回洛陽!”眼看着董卓人頭落地,不少人都唏噓不己。但張超確是以着十分堅定的口氣說着。在洛陽方面,情況還是有些複雜的,泄歸泥將軍和手下十一萬人的戰死,此刻也是應該有一個結果的時候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天眼成員也終於查清了伏擊泄歸泥將軍一事是何人所爲,當答案送到了張超案頭之上時,他也有了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竟然是曹丕和司馬懿。”看着這個答案,張超也纔想起,他要對付的敵人不僅只有諸葛亮和曹操,還有那個曹家二世子曹丕,以及智力完全不輸於諸葛孔明的司馬仲達。

歷史中,司馬懿的崛起是在曹操身死之後,雖然之前曾斬露過頭腳,可因爲一直受曹阿瞞質疑,倒是收斂很多。可誰想到,因爲張超的意外崛起,此人竟然也提前的發揮出他的實力了。

即然知道司馬懿的厲害,張超便早早着人通知了在洛陽城的徐晃和在新安城的中張遼,讓他們以固守爲主,待自己帶大軍回援時,在一併解決這個問題。

張超是擔心五軍團和七軍團枉動之下會中了對方的埋伏。可正是因爲這兩個軍團受了命令,不能隨意出兵,反倒使得曹丕的十五萬人馬在函谷關附近變得猖狂了起來。

在發現無法將洛陽和新安城軍兵調動出來之後,曹丕就採用了司馬懿的建議,開始在附近不斷的出擊,使得一些小縣城受到了攻擊,甚至幾度被佔,錢糧府庫被搶之事更是時有發生。

曹丕大軍更是一度進入到時了河陰和河陽,對那裡實施了劫掠,可依然還是沒有尋到張超大軍主力,沒成造成決戰之勢。

對此,司馬懿也是不得不讚嘆着張超治軍之嚴。而當前方情報傳來,說是西涼被佔,董卓被伏誅後,他也就開始考慮起要退回豫州之事了。

“二公子,張超己經帶着大軍返程,怕用不了多久,就能殺過來的,我們還是考慮一下撤回之事吧。”司馬懿得了情服後同,就向着曹丕進言。

這一段時間來,曹丕心情極好。儘管沒有尋到幷州主力軍,但着實是搶了不少的東西,且給整個司隸地區帶來了一片混亂,爲了這件事情,父親曹操己派人來進行了表慰。

能夠得父親一番誇獎,曹丕自是心中大喜,便是還想在做幾件事情,甚至他還想要將目標瞄準在河東,誰不知道那裡盛產鐵和鹽,是極爲富庶之地,若是能在那裡搶掠一番的話,收穫一定更豐碩纔是。

只是對於司馬懿的能力,曹丕也是十分的看重,這一次能夠起到擾亂司隸,連續牽制張超兩個軍團的兵力,切還讓他們不敢妄動更是此人的主意。

因爲看重,聽到了司馬懿的建議後,曹丕便是很慎重的問着,“仲達,我們不能在偷襲了河東之後在離開嗎?那樣的話,纔算是真正重創了張致遠呀。”

“二公子,張致遠大軍己經回返,我擔以如果不能及時撤出的話,怕是會有被堵在這裡的危險。”司馬懿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本就是做事謹慎,甚至給人一種膽小之感的他,是絕對不會當場的去說任何肯定之語,一切的語氣皆是在商量着。

正是這種商量的口氣,給人一種緩和之感,曹丕以爲事有可解,當即就呵呵笑道:“無妨,我們快去快回就是。只要安排得當,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解決這裡的問題。”

見到曹丕堅持,司馬懿心中擔憂,但確不能表達。他明白,任自己功勞在高,不過只是一個謀士而己,若因此就想要左右二公子的想法,那便是得寸進尺了。

不能明言,司馬懿就以着一種曲線救國的方式說道:“二公子,張超大軍返回這裡,怕是半月之內就可到達了。”

“半月嗎?那我們就爭取在十天之後撤回去,如此應該沒有問題了吧。”曹丕錯誤的理解着。

“怕還是不...”不等司馬懿將妥字說出,一旁的王雙將軍就己經跳了出來道:“好了,仲達兄,二公子都說了,我們在十天之內就撤回,如此,不等張超大軍趕到,我們就己經回去了,他能奈之我何呢?”

王雙殺了泄歸泥,得到了曹丕,甚至是曹操書信的表揚,現在的他,大有一幅天下之大,無人是其對手之感,現在看到司馬懿這般小心謹慎的樣子,自然是心中不喜了。

曹丕也是連連得勝,年輕人自然是有些輕浮氣燥的,聽了王雙之言後,即又笑道:“是的,仲達就不必太過多慮了,總之你放心,我們會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河東,搶掠一番之後即會回去,不耽誤事的。”

連曹丕都這般說了,司馬懿還能如何,最終只得抱拳而道:“即是二公子決心以下,那還請在新城的曹真將軍做好接應的準備。這一次我們去了河東,搶來的東西必不會少,運輸也是一件不小的事情。”

“好,我即派人通知子丹(曹真字)做接應準備即是。”眼見得司馬懿同意了,曹丕自然是大喜不己。

曹丕之前就做好了前往河東之事,現即然張超大軍回返,他們當然要爭分奪秒的出發。而也就是在他們向着河東進軍之時,守在長安的四軍團主力己經向着新安城方向開進。

因爲天眼情報組織的疏漏,使得沒有提早的發現曹丕軍的舉動,讓泄歸泥將軍及十一萬大軍中了埋伏,盡皆被殺。這件事情之後,張超大怒,一道命令傳回晉陽城,主管着這個組織的陸菲還有二夫人白彤都受到了責怪。

儘管兩人的身份高貴,一位是張超的夫人,一位是趙雲將軍的夫人,張超並未深說,但能來信責備就己經表示出他的不悅了。

爲了此事,陸菲與白彤將負責司隸地區的情報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全部換掉,派上了另一批精兵強將。

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六百六十三章 曹操被圍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五百二十五章 抓現形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六百三十章 龐德發威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馬超的不滿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六百四十一章 兵圍高苑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郝昭的防守之道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戰換和平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七百七十二章 各懷心機第七百九十七章 迷茫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四十一章 蕩寇將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趙睿兵敗第三百九十二章 圍堵張超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羣雄會第七百零三章 重騎兵對虎豹騎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一十三章 張婕被捉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六百七十二章 俘獲鄧艾第三百九十九章 圍殺張勳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四百五十六章 拿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換防第八百五十一章 龍營出手第九百五十七章 張家輕騎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曹劉在聯盟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忽悠的袁術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兵發靈丘第七百五十五章 魏延挑大樑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六百八十三章 徐盛入甕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七百三十三章 郭嘉的勸誡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十章 初會曹阿瞞第六百七十七章 雙夾戰陣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在救你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戰啓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四百一十七章 戲志才病重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決定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四美出街第八百零一章 張超親征第八百一十二章 葉塞寧回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六十九章 爲呂布正名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
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圍而叛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六百六十三章 曹操被圍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五百二十五章 抓現形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六百三十章 龐德發威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七百一十七章 囂張的大宛王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馬超的不滿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六百四十一章 兵圍高苑城第六百六十四章 郝昭的防守之道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二十七章 座地分錢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四十五章 帝師王越第二百八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戰換和平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火釋放(加更章節)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團長徐榮第七百七十二章 各懷心機第七百九十七章 迷茫之戰第三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四十一章 蕩寇將軍第三百一十三章 趙睿兵敗第三百九十二章 圍堵張超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七百八十章 趙雲的不易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羣雄會第七百零三章 重騎兵對虎豹騎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一十三章 張婕被捉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六百七十二章 俘獲鄧艾第三百九十九章 圍殺張勳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四百五十六章 拿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換防第八百五十一章 龍營出手第九百五十七章 張家輕騎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曹劉在聯盟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忽悠的袁術第六百二十三章 龐統獻計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六百三十五章 必滅曹丕第六百六十章 楊修出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兵發靈丘第七百五十五章 魏延挑大樑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六百八十三章 徐盛入甕第八百三十七章 引君入甕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七百三十三章 郭嘉的勸誡第八百五十三章 孫權歸來第十章 初會曹阿瞞第六百七十七章 雙夾戰陣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在救你第九百二十二章 大戰啓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四百一十七章 戲志才病重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決定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張強的危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四美出街第八百零一章 張超親征第八百一十二章 葉塞寧回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六十九章 爲呂布正名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