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

當然,具體之中還有一些細的劃分,那就需要在後期進行不斷的改進。但總體而言,一切均是按照着現在的這個方式進行生搬硬套,你是什麼樣的位置,就是什麼樣的級別了。

這就是張超對於官員的封賞決定,也的確得到了郭嘉與魯肅兩位謀臣的支持。他們認爲,這樣的封賞很是具體,也很規則化,讓大多數人是挑不出什麼毛病來的。

自然,任何的的決定都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但只要大多數人通過了此項決定,便也就達到最初要求了。

兩位軍師都沒有什麼意見同,張超即道:“即是如此,就將這份決定公佈出去吧,要快,就說這是最終的決定好了。”

爲避免着麻煩,張超決定要快事快辦。與此同時,他又道:“還有就是有關立國的事情,也要抓緊。之後我們還會有相應大的舉措,有些人不讓他們忙起來,怕就會胡思亂想的。”

張超的想法是用戰爭和其它的事情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如果一味只是呆着的話,怕是就會有人來生事了。

郭嘉與魯肅皆是明白張超的想法,眼見事情己經定了下來,兩人即抱拳說道:“諾,臣等即可去辦。”

官員封賞和定級的事情,竟然就在張超剛一回到了晉陽城就宣佈了出來,這使得很多還在觀望,還在打聽消息的人都有一種手足無措之感,畢竟這個決定來的太快了一些,快到他們還沒有做什麼準備,就己經結束了。

張超終於回到了大將軍府。

一入府中,以蔡琰爲首的四位夫人就趕出來迎接了。(六位夫人中二夫人白彤還在天眼總部內忙呼着,六夫人孫尚香還在趕回晉陽城的路上。)

看到了幾位夫人出來迎接,張超臉上大喜,哈哈笑着就將每人都擁抱了一個遍,爾後這才笑道:“晚上大家吃一個團員飯,介時,將孩子們都叫回來。而現在,我先與琰兒說說話。”

幾位夫人也知道了要建國的事情,而她們做爲張超的女人也是會有等階之分的。想必這個時候要商量的就是這件大事吧。

即是大事,甄宓和大小喬皆是知禮的告罪了一聲後就退了下去,張超與大夫人蔡琰也就去了她的小院中商量着正事。

“張郎,你要說的定然就是姐妹封號之事吧。”一入了屋中,蔡琰幫着張超去下了白袍披風之後,即是小心而謹慎的問着。

“還是琰兒聰明呀,正是如此,但不知你怎麼看得呢?”張超用着充滿着趣味的目光看向着蔡琰,出聲而問着。

“我怎麼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相信張郎不會虧待了姐妹們就好。”蔡琰笑了笑,她雖然是張超的正室夫人不假,但這樣有關她們以後地位之事,也是不能胡言的。說的多了好似自己爭什麼似的。

蔡琰的聰明,看在了張超的眼中,他又是滿意的一笑道:“嗯,即然琰兒不說,那就聽聽我的意見吧。你是皇后,這是必然的,官至一品。白彤是二夫人,封德貴妃;甄宓封麗貴妃;大喬封賢貴妃;小喬爲淑貴妃;尚香爲華貴妃,統統官爲二品,你看如何?”

聽着張超早就將一切準備好了,且連封號都給了出來,蔡琰就知道一切以是內定之事,想到她最終成爲了皇后,心中大喜,但還是有些擔心的說着,“只有我一人成爲了一品,姐妹們會不會不高興呀。”

“哈哈,不會的。皇后本就要與衆不同嘛,行了,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對於她們的封號和品階,我會一一找她們去談的,皇后放心就是。”張超這就開始稱蔡琰爲皇后了。

這也引得蔡琰臉上出現了嬌羞之色,“好,一切聽張郎得。”

“呵呵,好,以後就叫我張郎,不要叫我皇上。”張超聽後也是哈哈大笑着。

封賞之事這麼快的定了下來,之後就是有關建國之事。好在原本就己經有了準備,大將軍府本就十分的豪華與大氣,佔地數十畝,只需簡單的進行改變一下,在擴充數十畝地,就是皇宮了。

有了皇宮,接下來就是一衆建國的禮儀之事,這自然有郭嘉、魯肅包括像是蔡邕這樣的老人來主持,便也並不難。

在張超的一力要求快速之下,一個月後,一應事情即準備周全,爾後公元203年五月,即天朝元年,張超正式登基稱帝,自封天始帝。

當日,朝臣叩拜,行告天之禮,自是一番的熱鬧。

值得的一說的是,就在一月之前,曹操自封爲魏文帝,國號爲魏。顯然他己經知道漢室衰敗,在用劉姓人當皇帝己不能服衆,即如此,不如由幕後到臺前好了。

天朝和魏國的建立,也代表着漢室近乎於衰亡,這自然引得身處於益州的劉備十分不滿。爲了這件事情,他甚至還要舉兵伐張超與曹操,他要告訴天下人,漢室未亡,還有爭奪天下,重複輝煌的資本。

只是劉備的要求被諸葛亮和衆臣給勸了下來。

劉備的實力並不是最強的,比之曹操亦有不如,更不要說與佔據六州的張超相比了。如果主動攻擊,那等於與找死沒有什麼分別的。

劉備也知道,漢室凋零,此刻也遠非是用氣之時,所以在強壓下心頭憤怒後,他便要求諸葛亮徵兵,訓兵,他要鞏固自己的實力,以期有一天可以與這些個漢室賊子扳扳手腕。

曹操抱的是同樣的心思,他也情知如今的張超異常強大,自己或許己不是對手,而如今要做的就是最快的速度鞏固自己的實力,找尋機會重創張超,重新奪加諸侯第一的大旗來。

相比於這兩位的謹慎小心,張超也同樣在開始招兵買馬,擴大實力。

國政方面,是廣收人才,招賢納士,並大量徵用一些平民爲己所用。

三國時期的文臣基本都是富人家出來的,換句話講叫地主階層,還都是豪門,身後那都是有家族支持的,所以很難說主公的利益會在他們家族上面。

張超正是擔心一些豪門之人更多的是會想自己的利益,這纔開始啓用一些無根無勢的普通文人才子,這自然引得了一些士族們的不喜。但好在的是,天始帝地盤中,除了冀州地區有一些豪門士族之外,其方地區倒並沒有什麼大勢力的士族,他們的存在也並不能阻礙他的決定。

士兵方面,張超開始全國內徵兵,但凡是青壯年子皆可入伍爲軍,他要的是將現在的軍團由十五萬人制成二十萬人,軍團的士兵力量增多了,自然戰力也就加強了。

除此之外,張超更是又新組建了龍騎軍團,軍團長一職爲西涼第一勇將馬超。這將來會是一個插入到西域的釘子。

又是擴大軍團,又是組建新的軍團,一時間六州內需要徵兵六十餘萬,但好在雍、涼兩地百姓不少,外加他一直致力於以人爲本,治下人口數量本就不少,倒也不會在一時間出現兵源不繼的問題。

張超開始瘋狂的擴軍,這也使得天朝內所有人都不得不跟着忙呼了起來。

人一忙,注意力進行了轉移,有關封賞定階之事自然就被淡化了下來。

要說張超的封賞看似很是公平,但確也不可能讓人人都滿意的。就像是軍團長中,每一個人的貢獻也是不同的。比如說七軍團長張遼,他以前帶的就是平異軍團,打的北面的鮮卑和匈奴落花流水,他的貢獻會差嗎?可爲什麼與其它的一些軍團長一樣纔是二品?

當然,這並非是說張遼心中不平,這只是打一個比方而己。就似是剛來的馬超,寸功未立,只是剛被任命爲龍騎軍團的軍團長而己,也跟着封了一個二品的武官正職,這如何能讓人心平呢?

還有就是呂布與趙雲被封爲了正一品的事情。

要說呂布能力強,武力高,董卓都是他活捉的,倒也是本事不小。可趙雲何德何能,同樣是軍團長,他爲何要被評爲一品?難道僅僅只是因爲他跟着張超的時間最早嗎?這是不是有任人唯親的意思呢?

種種不平之事,最終歸結起來,就可能會是積少成多鬧大亂子了。

爲此,張超的解決方式是一切均以快刀斬亂麻的行動來解決。先是加速了自己封帝的時間。原本大家以爲會籌備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封帝僅僅只是一個月就完成了,且儀式之簡單,都讓人感覺到有些寒酸,僅僅只是一些三品之上的文武官員在大將軍府裡的所謂皇宮大殿中參拜一番,在由蔡邕大學士說上幾句什麼奉天之意,這就當上皇帝了。

一切都是極爲的簡練,都出乎了人們的意料。

在衆人還想着封帝怎麼會這般的簡略時,張超就己經開始行駛天始皇的權力,開始全國內徵兵,訓兵了。

這可是一個大工程,大到滿朝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文武都不得不參與進來,如此倒是讓大家都有了事幹,無瑕顧及其它了。

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三百二十四章 戲逗張超第四百一十章 火燒袁軍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五百九十六章 曹純聯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三百七十五章 沒有腦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六十五章 仁德二公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戰至寒冬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佔領海泡蘭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儒巧退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二百九十九章 孫權的擔憂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四章 做善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七百三十章 裡應外合第三十章 路遇左豐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八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第八百七十七章 諸葛之強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保張成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六百零五章 郭圖叛變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六十四章 郝昭的防守之道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一戰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女孫尚香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六十五章 仁德二公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九百二十一章 埋刺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三百九十章 善意提醒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九十五章 將膽兵魂第六百六十八章 弓箭退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四百八十五章 斬殺王方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九百六十三章 馬超顯威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四百四十一章 曹劉聯盟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斬韓當第九十七章 呂布主公第三百三十三章 于飛龍的決定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七十二章 貂嬋着急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婚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四百零九章 賈詡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三百四十章 退路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
第七百二十一章 縱容之策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三百二十四章 戲逗張超第四百一十章 火燒袁軍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五百九十六章 曹純聯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三百七十五章 沒有腦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六十五章 仁德二公子第五百八十六章 一戰至寒冬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佔領海泡蘭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儒巧退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二百九十九章 孫權的擔憂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四章 做善事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風頭的伊萬第五百七十五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七百三十章 裡應外合第三十章 路遇左豐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八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第八百七十七章 諸葛之強第二十四章 準備火攻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保張成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六百零五章 郭圖叛變第四百五十章 強悍的馬超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百六十四章 郝昭的防守之道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七百五十二章 圍攻張任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一戰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女孫尚香第六百四十二章 韓猛自殺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佔馬邑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六十五章 仁德二公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九百二十一章 埋刺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二百三十章 步度根的小心思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三百九十章 善意提醒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九十五章 將膽兵魂第六百六十八章 弓箭退敵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四百八十五章 斬殺王方第五百零二章 追擊張繡第四百四十章 使臣逢紀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九百六十三章 馬超顯威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四百四十一章 曹劉聯盟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斬韓當第九十七章 呂布主公第三百三十三章 于飛龍的決定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七十二章 貂嬋着急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圍平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婚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四百零九章 賈詡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五章 龍有逆鱗第三百四十章 退路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