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張智見魏延

襄城。

打扮成西蜀軍的東吳士兵己經換回了原本的裝束。

幾個月前,諸葛亮借東吳之兵,給張超來了一個障眼法,使其誤信西蜀主力到了襄城,這纔有了淳于瓊十萬兵敗之事。

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東吳兵在也沒有離開過襄城,對此,負責鎮守這裡的西蜀將軍魏延還是有着很大的意見的。

因爲魏延並不受諸葛亮的待見,在西蜀逼退了天朝大軍之後不久,他就不在領荊州將軍,而是成爲了襄城將軍。倒是關羽頂替他的職位,掌握一州之兵政大權。

對此,魏延要說心中一點氣也沒有,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搶他位置的是關羽,他便是有火也發不出去。縱然劉備在欣賞他,也不可能將自己的二弟召來,將他換上去。

己成爲了事實,魏延也就此認命了,想着好好的當一個襄城將軍總沒有問題吧,這裡畢竟是前線,弄好了立些戰功,到時候諸葛亮就知道自己的厲害了。

只是沒有想到,天朝大軍還沒有到,東吳大軍確來到了襄城,且還在城中住了下來,尤其對方的主將還是孫策,那可是吳王的長子,未來的新吳王呀,儘管魏延佔理,可是身份的不對等,使得他幾次與其商議都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果。

爲了這件事情,魏延也曾上書給漢元帝劉備,但得到的回信,確是爲了西蜀與東吳的聯盟,還希望他能以大局爲重,即然東吳人不願意走,就留他們在那裡好了,還可以更好的防備天朝大軍的南下。

連劉備都這樣說了,魏延就更沒有什麼拒絕的藉口,只是他在不在管城防之事,而是天天的窩在自己的將軍府中,沒事聽聽曲,看看書倒也樂得其中。

魏延適應了安逸的生活,不管軍務上的事情,這使得孫策及爲的高興。

這一次,應了諸葛亮的請求,喬裝成西蜀出兵,孫策之所以答應的那麼痛快,是因爲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回去。即然請他入了襄城,那他就在成爲這裡的主人。

孫策將自己的想法與軍師兼好友的周瑜說了,並得到了支持。現在看來,他們幾個月的努力並沒有白費,至少現在的襄城防備己經落到了他的手中。

第一步目標完成,接下來周瑜就又給孫策出了一個主意,讓自己手下的士兵裝扮成天朝士兵的樣子,引魏延出城一戰,而後逼魏延出襄城,不在放他回來。

孫策聽從了計策,作了一番的安排,隨後襄城之外果然就出現了穿着黑甲的士兵,事情也在第一時間報到了城中魏延的府中。

聽聞有天朝軍隊出現,魏延便是想要好好的表現一番,就急忙去了孫策的府邸進行商議,得到了他出兵,東吳會全力輔助的好結果。

魏延上當,帶着西蜀二十萬大軍出了襄城,至此,他就等於失去了主動權。等他發現城外的“天朝士兵”消失不見,在想歸城的時候,被擋在了外面。

周瑜站在襄城城樓之上,給魏延的藉口是,即然天朝大軍可以出現第一次,很可能就會出現第二次,爲了以後的安全,不如西蜀軍就留在城外好了,如此這般就等於與襄城形成了犄角之勢,便是達到了進可攻,退可守之態。

周瑜的做法引得魏延自是惱怒不己,可恨的是他輕信了對方,這一次出城因爲匆忙的原因,並沒有帶過多的糧草,倘若是現在不答應對方的要求,那很可能大軍接下來的吃飯都會成問題。

被人拿住了短,魏延是不得不低頭。當然,他也把這件事情着快馬向漢元帝劉備進行了彙報,儘管他也知道,事情到了這樣的程度,他受罰是一定的,可實在是尋不到更好的方法。他總不能對東吳出手吧,若是這樣,一旦讓許昌城中的徐晃與徐庶知道,那吃虧的還是自己,且配合聯軍這頂大帽子還很有可能會扣在自己的頭上。

魏延被周瑜用計,調出了襄城,不得以在城外一個叫梅山的地方駐軍呆了下來。

經過一番的準備之後,魏延大軍選擇了一處山峰做爲休息之地。好在接下來東吳還派軍給他們送需要的吃食,大軍倒是餓不死,但受人之制己是不可更改。

原本在襄城中說了算,現在連城裡都不能回,要說魏延沒有一丁點的脾氣是不可能的,只是沒有人撐腰之下,他能做的事情實在有限。雖然說劉備對他不薄,且很是賞識,可現在丞相諸葛亮正率大軍在上祿城與天朝大軍對峙,實在是沒有空來管他的事情。

大局如此,魏延不得不將一切隱忍下來,就算是知道接下來諸葛亮會就他的所爲進行懲罰,但除了接受也似乎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魏延己經認命了,想不到的是,在他梅山的帳中,竟然在夜晚來了一位不素之客。

來人一入帳中,就掀開了身上的斗笠,露出了一張露着炯炯雙眼的面龐,此人的眼睛給人感覺很亮,一看就知道不應該是一個普通之人。

“你是何人?”突然見到帳中走進一位陌生之人,魏延臉露憤怒之氣,真是的,手下的親兵都是幹什麼吃的,自己被東吳算計也就是了,可現在怎麼何人都可以進入他的帳中呢?

眼見魏延臉露不悅之色,來人就似是沒有看見一般,並所問非所答的回了一句:“魏延將軍,你可知自己大禍臨頭了嗎?”

“你還沒有告訴我你是何人。”魏延也同樣似是沒有聽到這句話一樣,再一次出聲反問着。

“魏延將軍,您被轟出了襄城,可曾想過,一旦諸葛丞相知道後,會如此的處罰於你,這與打了敗仗丟了城池可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怕就算是以最重的軍法來處制於你,也是不可以吧。”那男子依然是瞪着一雙大眼睛,所問非所答着。

“你到底是何人?若是在不說的話,休要怪我叫人了。”魏延面色不變,實則心中確是驚訝不己,因爲他知道,眼前這個人說的都對,憑着他和諸葛亮平日的不對付,這一次想要治自己的罪,怕還真就無人會說一些什麼。

儘管魏延依然是厲聲質問着,可來人還是沒有說出自己的身份,全然自顧的道:“魏延將軍,你不要在心存僥倖了。可以實話告訴你,如果諸葛亮在上祿縣逼退了天朝大軍,那他的權勢將會更盛,想要處制你一個丟了城池的將軍就會更加的容易。反之,若是他敗了,也一定會殺了你,借爾轉移大家的注意力。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結果,這一次你都無法倖免於難。不僅如此,怕是連同你在荊州的家人也要受到波及,同樣被殺斬草除根的。”

男子的話,一字一句的砸在了魏延的心坎之上。

在此之前,魏延的確想過自己的處境。還真就讓他把希望放在了上祿城一戰上。在他看來,若是西蜀勝了,他自然會跟着沾沾喜氣,到時候漢元帝劉備一高興,只需一句話就可以放了自己。反之,若是西蜀敗了,諸葛亮的聲望必然會下落,那個時候以他一個敗臣的身份,又怎麼會來處制自己呢?

所以,不管怎麼看,魏延都是安全的。可是現在聽此人一說,確是變成了什麼結果都是危險的,他又怎麼可以接受的了?

魏延不在問自己是誰,反而是深深的陷入到了思考之中,來人終果鬆了一口氣。說實話,在來時的路上他也不確定這一次勸降的任務是不是可以完成,甚至他都承認這一次的行爲是有些太冒險了。

可現在的魏延的確是危險之極,若是不能抓住這一次機會來勸降的話,怕是以後就在尋不到這般好的機會。思前想來,他還是決定前來,且爲此也做了一番的功課。

他擔心的並不是自己說服不了魏延,而是擔心,這個人根本就不聽自己去說什麼,直接出手砍了自己,若是那般,任由巧舌如簧也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即然話被對方聽了進去,他就知道,這次的任務他己經完成了一半。接下來,就是自己暴露身份的時候了,“張智見過魏延將軍。”

“你叫張智?”這一次沒有問,反而對方把名字講了出來,這讓魏延的神色瞬間就變得冷漠了下來。要說這個名字,他的確曾經聽過,那還是從盟軍東吳中知道的,好像是他們的右軍師司馬懿就是在此人的勸說之下歸了天朝,且現在還任龍騎軍團的軍師一職。

“是的,我就是那個勸說了司馬軍師歸服天朝的張智。哦對了,現在司馬軍師可謂是得償所願,成爲了天朝中的重臣,成爲了可以自己做主自己人生的贏家。”張智看着魏延的反應,就知道此人己經猜出了自己的身份,即是如此,他也沒有必要去隱瞞什麼了。

張智的坦白,甚至是慷慨陳詞,的確是有些出乎了魏延的意料,想着來人竟然是天朝之臣,他便臉色一冷,而後詳裝一臉怒氣的喝問着,“天朝是我西蜀的敵人,你現在竟然自認了身份,難道就不怕我將你殺了去請功嗎?”

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一百六十八章 誠意第九百七十六章 西方使臣第六十三章 李儒被擒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服沮授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六百五十四章 兩雄相談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儒巧退軍第九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橫掃千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九百二十八章 悄然滇入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一百九十八章 賺城門第六百九十八章 連環弩的威力第七百二十二章 收網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一百六十八章 誠意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六百六十九章 淩統衝城第九十一章 一人之威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六百三十四章 高幹被圍殺第四百零四章 太史慈離營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七十七章 曹操二到陳留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七百三十六章 突襲益州第三百七十三章 無糧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騎追千里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六百四十八章 發現曹丕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二百八十九章 四美出街第一百七十八章 勁敵第七百九十七章 迷茫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九百三十五章 重騎展神威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七十九章 張飛的羨慕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堅城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涼州第九百七十六章 西方使臣第四百三十一章 心意動搖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三百三十章 趙雲殺出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五十三章 打賭第二百九十九章 孫權的擔憂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七百一十三章 張婕被捉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九百二十一章 埋刺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六百六十五章 曹孟德兵敗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三百八十八章 張超的無賴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
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六百八十章 偷見司馬懿第四百五十九章 張超的實力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一百六十八章 誠意第九百七十六章 西方使臣第六十三章 李儒被擒第二百五十二章 說服沮授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六百五十四章 兩雄相談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儒巧退軍第九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橫掃千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十四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九百二十八章 悄然滇入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一百九十八章 賺城門第六百九十八章 連環弩的威力第七百二十二章 收網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七百一十九章 典韋的小聰明第一百三十章 新張家大院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十六章 利劍出鞘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一百六十八章 誠意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進鉅鹿第六百六十九章 淩統衝城第九十一章 一人之威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六百章 磁石之威第六百三十四章 高幹被圍殺第四百零四章 太史慈離營第四百一十九章 等待許久的呂布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七十七章 曹操二到陳留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七百三十六章 突襲益州第三百七十三章 無糧第四百八十四章 一騎追千里第七百七十三章 馬特維入坑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九百五十五章 龍營的手段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四百零一章 害怕的袁紹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六百四十八章 發現曹丕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二百八十九章 四美出街第一百七十八章 勁敵第七百九十七章 迷茫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九百三十五章 重騎展神威第七百五十四章 拿下綿竹城第七十九章 張飛的羨慕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堅城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四百五十八章 我要涼州第九百七十六章 西方使臣第四百三十一章 心意動搖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三百三十章 趙雲殺出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五十三章 打賭第二百九十九章 孫權的擔憂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七百一十三章 張婕被捉第五百八十四章 趙雲戰亞歷山大第九百二十一章 埋刺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八百八十九章 糜氏惑亂第六百六十五章 曹孟德兵敗第八百一十八章 圍攻阿拉軍團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五百一十四章 泄歸泥戰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抓捕呂布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三百八十八章 張超的無賴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