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韓起兵(加更章節)

縣衙之中,被俘且己被說服的張合在看到了張超之後即是一臉的羞愧之態。

想當初,張超早就想招撫於他,若是他肯的話,家人就會無生命之憂了。現在他倒成爲了被俘之將,在鄴城中的家人也盡被袁紹處死,這一切皆是他選擇之錯。

一看到張合之後,張超即是一臉悲慘之表情道:“儁乂,是吾害了你的家人呀。”

“啊,大將軍莫不可如此說。”聽到張超將過錯自攬於身,張合連忙慌張而言。

“唉,若是我有些準備的話,提前安排,或許儁乂的家人就可以不用逢難了。”張超確是搖着頭,一臉悲慟之態。

張超的舉動,感動了張合,當即他就下跪道:“主公莫說此言,一切都是合之選擇之錯,錯不在主公呀。”

張合叫了主公,這亦是表明了徹底歸順之意,這引得張超是大喜,將其扶起之後道:“儁乂且莫如此之說,這件事情我也是有責任的。當然,錯還是在袁本初身上,有此良將不知善待,早晚會衆叛親離也。”

一說到袁紹時,張合更是雙眼放着血光道:“滅家之仇,合定報之。”

“好。即是如此,吾就成全儁乂,這樣,我即任命你爲河內將軍,統兵五萬與沮授先生一起鎮定河內。倘若袁本初在起戰心,我們便給他來一個滅家之舉好了。”張超藉着雙方之仇恨給了張合實權。

以前的河內,正是由張合與沮授主政,只是那個時候,河內歸袁紹管轄。而現在,依然還是由他們兩人去管理,確是己經換了一個主公,變成了張超。

敢於這般做,自然是張超有着充分的自信了。袁紹不會用人,纔會有此失敗,可是他確自信,同樣的人,同樣的事定會出不同的結果。

對於張超將自己單放一處,如此之信任,張合自然是感動不己,當即表示定會守住河內,以粉身碎骨來報答主公之恩。

有了任命之後,當即張合即帶着親兵繞道幷州先行一步去河內任職了。

張超本人帶着呂布的四萬先鋒軍,黃忠的四萬一軍團士兵以及五千張家軍退出了冀州之地,由常山郡直向着雁門關而去。

大軍剛剛駛出了常山郡,幽州方向就傳來了急報,信是主管幽州的軍師賈詡着人送來的,信中寫的是三韓之地突然起兵於樂浪郡,並殺了那裡公孫度派出的郡守。

現三韓二十萬大軍正由樂浪向着遼東郡方向殺來,賈詡己帶和公孫度等人帶兵進行防禦,同時鎮守河間郡的趙雲將軍己帶着五萬龍虎軍向遼東那裡趕去。

看着這軍情急報,張超的雙眼露出了怒火道:“好一個三韓之異族,我還未想到要去征服你們,你們就自找上門了,即是如此,便先收拾了你們。”

軍情緊張,張超當即帶着八萬五千人不在奔向雁門,而是由幽州轉道直向着遼東郡而去。爲了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幽州之邊境問題,張超還着人送信給了留守在晉陽城的魯肅軍師,讓他將一軍團五萬主力也一同派來。

公元一九六年九月底,歷經兩個多月的時間,張超重創了袁紹,使他的南方邊境獲得了暫時的平安。之後又揮軍東出,直向遼東而來。

三韓入境,這件事情也很快的傳到了冀州牧袁紹耳中。當即就有人建言,此時正是攻取幷州,最少也是奪回河內的最好時機。可袁紹只是聽了後心情振奮之下又搖了搖頭,“算了,還是先等等,我軍剛經歷大戰,現在士氣不足,士兵數量亦不足也,還是等着遼東那裡傳回的結果在說吧。”

袁紹出身極好,爲人也算是謙虛,但就是有一個致命的特點便是多謀少斷。做事情往往猶豫不絕,這才使得他在歷史中也錯失多少良機,最終被曹操所滅。

張超也正是抓住了袁紹這一點,這才放心帶兵前往遼東。

袁紹不動,這就給了張超藉機解決幽州周邊之患的機會,這也是他同意談和,並不要太多條件的原因,他就是要將袁紹留下來,阻擋着中原曹操的兵鋒。

反之,若是真滅了袁紹的話,怕換成曹操,他也不敢如此果斷的就集中兵力展開遼東之戰了。

遼東郡。

公孫度爲郡守,自投降了張超之後,他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大的改變,甚至比在公孫瓚手下時還要過的更好,更加的自由一些。

原本,他還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雖然歸屬於張超帳下,但所謂天高皇帝遠,在遼東他還是有着很大的話語權的。可沒有想到,張超與袁紹就打到了一起,然後三韓認爲時機成熟,這便突然出兵進入了樂浪,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眼看樂浪被佔,遼東危機,公孫度這便急着人通知了賈詡,同時也引兵去了遼東西安平,與三韓先打了一仗。

因爲沒有足夠的準備即開戰,一戰之下,公孫度大敗,張超任命的輔助先生田疇和將軍鮮于輔盡戰死被殺。

一戰之下,非旦損兵三萬,還丟了西安平,使得遼東門戶大開,公孫度慌張之下不得不退守汶縣,等待着賈詡的援軍。

三韓即馬韓,辰韓、弁韓,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小部落。

馬韓是三韓中最強大的,被三韓擁立爲"辰王",定都目支國,統領三韓之地。

馬韓由54個城邦構成,辰韓主要位於洛東江以東,由12個城邦組成。弁韓也是由12個城邦組成。

漢朝末落,但三韓此時確異常的平和,並在不斷的發展壯大。

在張超起兵進入遼東的時候,白馬將軍曾派人向三韓求援,只因幷州軍太過勇猛,等着他們準備好軍隊之時,公孫瓚己然兵敗被殺,但從那個時候起,三韓就有意要進戰幽州了,他們不過只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張超與袁紹北方一戰之時,這讓三韓似乎是看到了機會,當即便集中了二十萬大軍突襲樂浪,開始了侵略之旅。

一路攻襲了樂浪,又在西安平打了一場勝仗之後,使三韓看到了擴充的希望,當即在西平安整頓之後,即兵發汶縣。

三韓二十萬大軍,分別由馬韓的利不切將軍、辰韓的得衆將軍和弁韓的加泥三位大將所帶領。其中,隊了馬韓的十萬大軍外,其它皆是五萬人馬。而一路上他們燒殺搶掠是無惡不作,殺男子和老人五萬餘,搶婦女和兒童五萬餘。

一路的順利使得他們士氣大盛,來到了汶縣之前時,更是軍心強盛,遠遠看去只是人頭攢動,數之不盡。

汶縣城樓之上的公孫度眼看着三韓之軍士如此之多,當即害怕了起來,竟然選擇了棄城撤到了安市城,留下了一城近萬餘的百姓於不顧,使得三韓士兵進城又是一番的肆虐。

等到賈詡帶着五萬士兵趕到安市城,看到的就是一路兵敗的公孫度以及他手下的五千士兵。

公孫度不敵,主要原因也是手下可用之兵太少,僅有五千人,面對着如狼似虎的二十萬大軍,便是守亦是不住。

“先生救我呀。”一看到賈詡帶着大軍入城之後,公孫度便是一臉的哭喊向前,他知道這一次丟了城池,損了人馬,己經是處犯了張超所制定的軍法。

“能不能救將軍,我說不了算,主公己經起大軍向遼東而來,你且聽他安排就是。左右何在,將此人拿下。”賈詡看着跪倒在地的公孫度搖了搖頭。若是隻失了城池,他並不擔心,可是此人竟然棄百姓於不顧,只是自己逃亡,這想必就無法讓張超容忍了。

張超對百姓的態度如何,賈詡是十分清楚的。這一次公孫度怕是再劫難逃了。

將公孫度軟禁之後,賈詡即命令隨軍將軍柳浦(公孫瓚原部下,降將,爲消滅公孫瓚戰役中立過戰功)安排安市城百姓撤離之市,同時他又叫了來了另一隨軍將軍鮮于銀安排人守城之事。

賈詡這一次只有五萬軍士,面對着城牆不高的安市城,他自知久守不住,但城中百姓還沒有撤離,他也不能棄城,只得一戰了。

剛剛安排了城防防務,三韓的軍隊就來到了城下。當下沒有進行什麼休息,這便展開了攻城戰。

三韓的軍隊一路士氣極盛,一路未逢什麼敵手,這攻城也是異常的兇猛,鮮于銀帶兵兩萬,只是守了一天一夜之後,便是損兵一萬五,眼看就快支撐不住了。

不得以之下,賈詡只得又派上了兩萬人,這才勉強的守城三天,直到百姓都撤出了城,走出了百里十地之後,賈詡這才率軍而退,如此安平城被拿下。

入得城中,竟然看不到百姓,找不到糧食,三韓的軍隊十分氣憤,這就一路追趕了過來。

眼見看敵人追了過來,賈詡自知帶着百姓逃不快,這便只是留下了兩千士兵護送百姓,他帶着鮮于銀和柳浦兩位將軍外加餘下的兩萬三千士兵與三韓在平地上展開了決戰。

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離開高麗第七百九十九章 戰事再起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眭固被圍第四百零七章 甘寧誘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閱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七百八十八章 需要理由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二百六十章 張合爲難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百零九章 劫糧第四十八章 白彤吃醋第五百八十二章 馬超的興奮第八百五十五章 張天選妻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蠻歸附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七百六十四章 張超對劉備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九百一十五章 目標一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四百零八章 被圍浮陽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一百零四章 龍虎軍與先鋒軍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搶功勞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四百零八章 被圍浮陽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司馬懿的疑惑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守池陽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五百六十九章 馬超的不滿第五百三十九章 斬王雙第五百八十八章 皇妃的智慧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七百八十八章 需要理由第七百三十六章 突襲益州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關羽中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三百七十九章 離開高麗第八百八十二章 悍勇陷陣營第四百七十五章 古時的追悼會第五十四章 再添虎將第四百九十七章 關平救父戰死第六百六十三章 曹操被圍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軍匯合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忽悠的袁術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六百零一章 大舉反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伏兵在前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六百一十九章 又一炸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阿丹爾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超出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逢紀的驚天之言第五百一十八章 那一炸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九百七十七章 強國的外交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七百八十二章 十殺令
第三百六十四章 示弱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六百零九章 平叛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離開高麗第七百九十九章 戰事再起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眭固被圍第四百零七章 甘寧誘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閱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二百零四章 牙斯來訪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七百八十八章 需要理由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二百六十章 張合爲難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八百八十一章 計劃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二百零九章 劫糧第四十八章 白彤吃醋第五百八十二章 馬超的興奮第八百五十五章 張天選妻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進陳留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蠻歸附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七百六十四章 張超對劉備第三百一十五章 張超終到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九百七十五章 準備閱兵第九百一十五章 目標一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西河郡用兵第四百零八章 被圍浮陽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九百一十一章 北線反擊第一百零四章 龍虎軍與先鋒軍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搶功勞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八百八十六章 諸葛中計(中)第四百零八章 被圍浮陽城第六百三十六章 司馬懿的疑惑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守池陽第八十章 算計袁紹第五百六十九章 馬超的不滿第五百三十九章 斬王雙第五百八十八章 皇妃的智慧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七百八十八章 需要理由第七百三十六章 突襲益州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關羽中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五百八十章 龐德顯威第三百七十九章 離開高麗第八百八十二章 悍勇陷陣營第四百七十五章 古時的追悼會第五十四章 再添虎將第四百九十七章 關平救父戰死第六百六十三章 曹操被圍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軍匯合第八百七十九章 冬日對峙第三百九十七章 被忽悠的袁術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六百零一章 大舉反攻第一百四十六章 伏兵在前第八百六十章 入駐江東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六百一十九章 又一炸第八百一十三章 國師的請求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十二章 入獄收奉孝(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阿丹爾城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超出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逢紀的驚天之言第五百一十八章 那一炸第三百五十九章 羅斯進犯第五百八十五章 馬超歸位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九百七十七章 強國的外交第七百七十四章 退守第七百八十二章 十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