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

文有郭嘉,魯肅和徐庶。

武有趙雲,黃忠和太史慈。

等大家都落座於前廳之後,張超揮手讓白彤等人退下,這一次的商議必須是絕密的,要求除了七人知道之外,不在允許其它人知道自己的計劃。這不存着相不相信誰的問題,而是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纔會越加的安全。

看到連白彤都退了出去,郭嘉等人面色就變得嚴肅了許多,這還是他們跟隨張超以來,第一次如此鄭重其事的會議,如何不讓人緊張。

六人皆因爲氣氛的壓抑而變得嚴肅了起來。張超的目光一一打量在衆人的身上,他是有意將氣氛弄成這般,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家重視這一次的會議內容。

“諸位,如今天下大勢己經發生了重要的改變。董卓佔領着洛陽,廢帝立帝,行不臣之事。下面的文臣武將也是各有心思,天下離崩即在此刻。”聲音宏亮而出。如果仔細品位的話,可以聽出張超心中的那一種激動之感。

來到了東漢,等了足足五年多的時間,終於就要輪到自己大殿宏圖之日了,試問,如何又會不激動,不緊張呢?

“前日,我兄長己經與曹阿瞞離城而去,討伐董卓大日在即。可以預見的是,董賊定然支撐不了太久,聯軍衆人心思不同,並不齊心。如此之下,都是必敗無疑,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怎麼樣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之中,尋找到自己可以發展發揮的平臺。所以,我決定。”

一說到決定之時,其它六人的目光皆是多出了一絲的光亮,他們也知道,要發揮自己特長的時候到來了。

“我決定,吾等大軍共分爲三路。奉孝與子義一路,帶領一千輕騎前往河內與上黨之間尋找可以安身之所,以待新的命令。到時候會有天眼成員配合你們,給指名方向和具體地點,有關這方面的事情,他們其實一直在做,己經有了一套完整的計劃。你們去時要晝伏夜行,萬不可被人給發現了。好在你們的時間還算是充足,怎麼樣,兩位可能完成?”張超將目光落在了這兩人的身上。

郭嘉與太史慈相視一些之後,皆是起身站起道:“請主公放心,吾定能完成好任務。”

“好,介時,有什麼事情子義要多和奉孝商量,要多聽取他的意見。”張超點了點頭,由郭嘉隨行,這件事情便可以放心了。

目光由兩人身上一轉,看向着魯肅道:“子敬,這一次就要麻煩你鎮守陳留了,我們的大本營可是在這裡,家眷也在這裡。而我只能給你騎兵五百,不知道能守住否?”

魯肅是連忙站起而道:“主公且安心,有肅在,必保陳留無事。”

“好。”看着魯肅如此的自信,張超心安矣。這一次只是留下魯肅一人也是無奈之法,實在他要做的事情需要太多人手,不管是留下哪一位武將,都怕力有未逮,這就只好把此人留下了。好在各諸侯都奔着虎牢關而去,陳留應該無事。

安排好了守城的事情,張超就把目光放在了趙雲,黃忠和徐庶的身上。“你們三位,跟着我一起向洛陽進發,記住,依然是晝伏夜行,行動要隱秘。現在我們來說說兵力的事情吧。”

經過幾年的發展,張超手下的張家軍騎兵數量達到了五千之數。其中重騎兵有一千五百人,分爲三個營。輕騎兵有三千五百人,分爲七個營。

此次,魯肅留在家中,可支配的就是重騎兵的一個營。有了這些人,或許追擊敵人有些困難,可若是說到守城,抵擋來犯之敵還是可以起到很強大的作用。

郭嘉和太史慈帶走的是兩個營的輕騎兵,即一千人。

張超帶着趙雲,黃忠,徐庶則帶着剩下的兩個營的重騎兵和五個營的輕騎兵。

人馬分配完畢之後,張超便讓大家下去準備,兩天之後立即出發。

會議之後,所有人都動了起來,準備糧草的,檢查軍需的,堪察路線的,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

二公子府的院中,一身白衣的張超正站在一池塘邊看着時不時就會露頭呼吸的魚兒,心中百感交集。

人有時候何償不像是魚一般,爲了生存而在不斷的呼吸着呢?儘管知道露頭就有可能會被捕撈的危險,但還是有魚兒會去這樣做,不然的話,只怕是死得更快。

“二公子,要打仗了嗎?”白彤拿着一件白披風,來到了張超的身後,輕聲開口問着。

雖然白彤沒有聽到會議的內容,可是在看到之後大家都開始忙碌了起來,便也猜到一定是有大事要發生了。

看到是白彤來了,張超沒有馬上回答她的問題,而是將話題一轉的問着,“剛纔開會的時候,我沒有允許你在場,你不會生我的氣吧。”

“怎麼可能呢?”白彤一幅自己絕對沒有多想的樣子說着。

看着白彤很是理解自己,張超更感愧疚,主動的解釋道:“其實我並不是在針對你,而是想要形成一種規矩,那就是女人是不可以干政的,這是鐵律,誰都不能違反,這要求便要從自我做起。”

張超竟然主動解釋,這讓白彤心中十分的感動,“二公子,您不要在說了,我可以理解的。我也知道您是做大事的人,我只是想讓告訴您,以後不管你做什麼決定,我都會第一個遵守的。”

“好。”看着白彤如此善解人意,張超在感動之下伸手就將其抱在自己的懷中。

倒在張超的懷中,白彤是備感溫暖,此時她感覺到自己便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了。

...... ......

公元一九零年正月,以袁紹爲盟主的聯軍舉起了討伐董卓的義旗,屯兵虎牢關,天下大亂正式開啓。

張超在虎牢關正兵鋒激烈的時候,悄然的帶着幾年來訓練的手下悄然出了陳留城,直向洛陽而去。

洛陽城,此時正被一陣陰雲給籠罩着。

距離靈帝甕死己經有半年多了,政局由開始的混亂,到了現在的更混亂。

混亂的起因不僅僅因爲有人開始針對手握洛陽軍政大權的董卓開始討伐,還有就是剛剛發生的事情,董卓竟然令李儒毒死弘農王(少帝),他也只有15歲而己,做了皇帝沒有幾天,先是被趕下了臺,現在竟然連活着的機會都沒了。

董卓如此的做法,更是讓洛陽陷入到了一片壓抑之中,是人人自危,都要考慮着以後的前途和未來。

蔡府之中的正院裡廳,蔡邕正在房間裡不斷的回來踱步,臉上的雙眉早就皺在了一起,顯示着他內心中對於整個國家的擔心。

正廳之中正座着柳氏和蔡琰。在看到蔡邕來回的走個不停的時候,柳氏不由一臉急色說道:“不要在來回走了,接下來怎麼辦,你倒是說句話呀。聽說袁紹正帶着十幾路大軍攻打虎牢關,還聽說京師裡有很多人受到了連累,我們家不會有事吧?”

“不會。致遠很聰明,他沒有去參加聯軍,這件事情董卓是知道的,現在應該不會爲難我們的。”蔡邕停下了來回遊走的腳步,思考了一下之後說道。

“哦,那就好。”聽到暫時不會有什麼危險,柳氏原本着急的臉色不由好看了許多。

可是接下來,蔡邕的話,確是讓她心中又是一驚。“董卓雖然現在沒有爲難我們,可若是估計不錯的話,怕是接下來危險還是會存在的。”

“這是什麼意思?”心中又一揪的柳氏重新的着急了起來。

“還能什麼意思,你想呀,他連十五歲的弘農王(少帝)都給毒死了,那做事還有什麼可顧忌的嗎?總之他不除,災難便可能會隨時的降臨。”蔡邕搖着頭,一幅很是憤怒,又是無奈的樣子。

也就在蔡邕剛剛說到這裡的時候,門外管家突然就跑了進來,“老爺,老爺,不好了。”

“何事如此的驚慌。”一看到管家是上氣不接下氣的跑了進來,蔡邕就預感到事情不妙。

“老爺,老爺,郎中令李儒來了。”管家急喘得說着。

“李儒。”一聽到這個名字,蔡邕不由就是全身一震,一旁的柳氏更是臉色大變道:“可是那個毒死了弘農王的李儒嗎?”

“不錯,就是他,董卓的女婿。”蔡邕點點頭答應着。

李儒,字文優,又名李孝儒。正史中是漢少帝時的郎中令,董卓專政時,奉董卓之命,入宮毒死劉辯。董卓死後,李傕攻進長安,控制朝政,李傕推舉博士李儒爲侍中,但被漢獻帝拒絕。198年李傕被曹操擊敗,李儒不知所蹤。

李儒同時也是東漢末期的博士,是一個很有心智,計謀之人,董卓能夠成爲一方霸主,終入鼎中樞,他在其中亦起了不小的功勞。

“走,去看看。”即然人都到了,那便沒有躲着不見的道理,儘管有些不願,可蔡邕還是移動向外廳而去。

在約一盞茶之後,蔡邕重新的回到了內廳,柳氏一見之下就急問道:“他有什麼事情?”

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搶戰先機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燕被俘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錦帆賊甘寧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八十一章 張飛VS顏良第四十八章 白彤吃醋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九百七十二章 斬王平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七百七十五章 烏特金的請求第六百三十六章 司馬懿的疑惑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六百一十九章 又一炸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五十章 稱病不赴任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七百四十二章 橫掃一切第八十三章 互挖牆角第九百零七章 北方有動靜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五百二十五章 抓現形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七百二十章 聖明的皇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決定第八百三十八章 張興戰孫權第三百三十三章 于飛龍的決定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九百一十二章 趙雲截路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一百九十八章 賺城門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夜突圍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八百六十三章 張興冒險第九百一十九章 特使司馬懿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解敵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龍營出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九百五十二章 真實身份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二百八十章 終於獲利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六百四十三章 甘寧奪兵權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榮棺木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五百八十三章 鬥馬克西姆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六百四十八章 發現曹丕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三百四十六章 拼死一擊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勢發展第二十二章 趙雲爲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九百五十六章 張超至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
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搶戰先機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燕被俘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錦帆賊甘寧第四百九十八章 特種軍在顯威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七百零七章 文聘的矛盾第十三章 入獄收奉孝(下)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八百七十六章 吉田阿部的瘋狂第八十一章 張飛VS顏良第四十八章 白彤吃醋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九百七十二章 斬王平第五百九十九章 張超的自信第五百七十章 馬岱誘敵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七百三十二章 呂布之威第七百七十五章 烏特金的請求第六百三十六章 司馬懿的疑惑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城之戰第六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一十四章 西域聯國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六百一十九章 又一炸第七百五十一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五十章 稱病不赴任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七百四十二章 橫掃一切第八十三章 互挖牆角第九百零七章 北方有動靜第二百三十八章 蹋頓之降第五百二十五章 抓現形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七百二十章 聖明的皇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決定第八百三十八章 張興戰孫權第三百三十三章 于飛龍的決定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八百一十章 強攻帕漢城第九百六十八章 圍殺第九百一十二章 趙雲截路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一百九十八章 賺城門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夜突圍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八百六十三章 張興冒險第九百一十九章 特使司馬懿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二百二十一章 擒下鬱築鞬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四百一十一章 無路可走第二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解敵心第八百五十一章 龍營出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六百五十五章 典韋戰夏侯惇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九百五十二章 真實身份第三百六十一章 臨時決定第二百八十章 終於獲利第三百六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六百二十二章 曹操暈倒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六百二十一章 新兵的不靠譜第六百四十三章 甘寧奪兵權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四百七十四章 徐榮棺木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五百八十三章 鬥馬克西姆第二百五十五章 神速推進第六百四十八章 發現曹丕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三百四十六章 拼死一擊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五百一十五章 張超見馬超第二百五十八章 死守鄔縣第一百三十七章 強勢發展第二十二章 趙雲爲將第二百三十一章 造反何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九百五十六章 張超至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