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立太子

趙雲還在按着之前與法正商量的計劃,一步步蠶食着挹婁國的軍隊,而在遙遠的大羅斯城,羅斯國的國都之中,朝堂之上也正在議論着這一場戰事。

駐守在高麗的天朝軍隊突然出兵包圍了挹婁國的邊城小城烏拉城,這件事情很快就被羅斯國的斥候所獲知,並報了上來。

不管是高麗,還是挹婁,都距離羅斯國並不太遙遠,尤其是後者,兩方還有邊境接壤。那裡原本平衡的局勢突然出現了變化,也就怪不得會引起有些人的注意了。

很可能會涉及到自身,現在天朝又動了兵,羅斯國亞雄夫強大帝爲此事就召開了朝議。

而會議一開始,就有人提出要發兵邊境,幫助挹婁國對付高麗。

可跟着就有人進行了反對,而出言反對的正是大皇子一系的勢力。要說這是很反常的,因爲就在不久之前的朝議之上,大皇子一系人還準備出兵給天朝一個教訓呢

想當初大皇子一怒之下派人殺了張良,逼走了天朝使者張強。當時還爲其而沾沾自喜,畢竟張家商社不在了,伊萬想要藉此發財的機會就沒有了。

可事後,大皇子一系的謀士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爲,對張超出兵可以,但確不能在這個時候。倘若是現在在發兵而戰的話,怕是所有人都會把戰爭起火的矛頭指向在大皇子的身上吧。

發生了戰爭,不管是勝還是敗,都是要死人的,且打仗不是打錢,這個責任要由誰來付?

大皇子纔不想成爲千夫所指之人,所以明白過來的他是絕對不想現在就開戰,至少不想因爲自己的原因開戰。

大皇子是這個意思,手下的人當然要爲他出力了,爲此,議會上的局勢近乎是一面倒般,儘管二皇子經母親的提點開始同意出兵了,可面對着態度大變的大哥,他手下之人明顯是勢單力薄。

亞雄夫強大帝看到多數人並不支持發起戰爭後,就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國師費拉基米爾(翻譯過來擁有世界的意思)。

下面的人是什麼樣的心態,做爲皇帝他是十分清楚的,他也知道大皇子不想把戰爭的起點歸在自己的身上。但即然邊境己經燃起了戰火,他自然是要重視的,只是涉及到出兵,他還需要慎重的對待,而現在就想聽一聽國師的意見。

費拉基米爾身爲羅斯帝國的國師,可謂是帝國的第一智者,正是因爲這個人的輔助,纔有了現在鼎盛的羅斯國,同時他也是亞雄夫強大帝最爲信任的人。

費拉基米爾平時是不怎麼參與政事的,便是兩位皇子的鬥爭他也是從不說話,一幅超然事外的樣子。正是因此,他纔得到了亞雄夫強的絕對信任,以至於兩位皇子都想拉攏他,想讓他在父親的面前給自己說好話。

這一次,亞雄夫強將問題問向了費拉基米爾,這便是最後的詢問了。可以說,之前那些的爭議都算不得什麼的,只要此人現在說開戰,那就一定會開戰,反之就一定不會開戰了。

正是亞雄夫強的信任,費拉基米爾身上的擔子其實是很重的,因爲他清楚自己的一個決定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對於這個剛成立還不到一年的天朝,他是有些印像,但確並不是很深。甚至若非沒有幾年前列夫的那場戰敗,他的印像只會更小。

即然現在亞雄夫強問起了自己,費拉基米爾是一定的回答的。他先是很恭敬的彎了一下腰,表示出對大帝的尊重之後,這就慢慢擡起頭道:“天朝不過時剛剛成立,內部也沒有完全的統一,去年又是災年,想必他們應該沒有什麼膽量向我們挑釁的。前一陣子使者的被殺,他們當是憋了一口氣的,現在怕就是要拿挹婁國開刀撒氣吧。”

“嗯,國師說的很有道理,那現在我們是座山觀虎鬥,還是幫助那個挹婁小國呢?”亞雄夫強點了點頭,他信任費拉基米爾的說法,甚至他心底裡也是這樣認爲的。畢竟羅斯國太強大了一些,遠不是誰都可以挑釁的,天朝也應該沒有這樣的膽量纔是。

想法與國師一樣之後,亞雄夫強就問起了對策。

“陛下,臣以爲現在出兵爲是尚早,且就算是打贏了我們也沒有什麼好處可撈的吧,那倒不如先觀察一下在說。當然了,兵是要派的,安東將軍不就守着邊城海泡蘭嗎?陛下可以授權他,一旦挹婁國向我們求援了,他可以便宜行事,同時也可以聯繫扶餘國,與之合作一起共對天朝大軍,總之不能讓天朝佔到什麼便宜就是了。”費拉基米爾笑而說着。在他眼中,天朝去年大旱,又是剛剛建國,是沒有什麼油水可揮的,數千裡揮師而去,如果沒有什麼好處那出兵只會是勞民傷財的,倒不如在一旁看着,看着他們相互的消耗國力就好了。

“很好,傳旨下去,就這樣辦,通知安東將軍做好準備就是。”亞雄夫強點了點頭,一語定音。

亞雄夫強開口了,這就是最後的旨意,便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也不敢在說一些什麼了。而在羅斯國朝堂上議事的同時,晉陽城皇宮內,張超也有些頭疼的在看向面前的郭嘉與魯肅兩位一品大員。

張超的確是有些頭疼,不爲別的,只是因爲明天就是他動身的日子,而在此之前,七軍團和龍騎軍己經先行一步了,他們大多都是騎兵,行軍速度較快,他們先手,就是爲了去輔助趙雲將軍的。

張超也做出了決定,於明天,親帶着一、四兩個軍團向幽州而去,而後進入高麗。只是萬事俱備下,冷不防兩位一品大員找上了門來,魯肅還當着他的面,突然提出了立太子的事情來。

不錯,就是要求立太子。用魯肅的話說,戰爭是殘酷的,誰也不敢說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而爲了天朝計,爲了國家計,爲了黎民計,做爲皇帝的張超需要先找一個繼承人,這樣就算了真出了什麼問題,國家也不至於會亂,衆臣也知道應該怎麼樣做。

張超不過才三十多歲的年紀而己,正是青春鼎盛的時候,而當着他的面,提出立太子,這多少有些詛咒的意思了,換成一般的大臣怕是不敢這樣做的,可魯肅就敢。

目光看向着魯肅,張超是真的有些生氣了,只是當目光在看向一旁的郭嘉,看到對方也是如此堅定的眼神時,他就知道,這個主意,怕是郭奉孝也是同意的。

兩位一品文臣都是一樣的態度,這樣的事情還是很少發生的,但同時也證明着事情的重大,讓張超也不得不去慎重對待了。

先是有着怒氣,可跟着張超的心態就漸漸放緩,爾後用着似是隨意的聲音問着,“子敬認爲朕立誰爲太子好呢?”

“撲通”一聲,魯肅就跪在了地上,連同一旁的郭嘉也是同樣的跪倒在地。

這一次可是真的跪倒在地上,因爲兩人都清楚,立誰爲儲君的事情,可非是他們能夠參與的,這件事情只能張超一人乾綱獨斷。繼任國主乃一國之大事,外人是插不上什麼嘴的,便是一品大員也是一樣,若不然的話,他們就非是謀臣重臣,而是權臣了。

張超存在,任何人想要當權臣都是做不到的,而有這樣的想法之人,定然會有着悲催的下場,因爲這可是一位智者,一位權威及重的皇帝。不誇張的說,現在的天朝他就是一言九鼎。

兩位一品大員跪倒在地,什麼也沒有說,只是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們心中的忐忑,以就不會去議論誰來當太子的事情而己。

看着兩人跪倒在地,張超心情好了很多。他們並沒有索要什麼,這樣做也完全是公心,這樣他就放心了。仔細的想一想,確定太子之事也的確是非常的重要得,因爲誰也不敢保證就一定可以活着見到明天升起的太陽,人生本就充滿着無數的未知。

“好了,你們起來吧。朕知道你們的一番苦心了,即是如此,便依你們,立下太子就是,只是這件事情現在還不易宣揚,朕會寫下一道聖旨,當着兩位愛卿的面就放在朝中正大光明匾的後面,一旦朕有了什麼危險,你們就可以將這道聖旨拿出了,當然,若是沒有危險,這道聖旨的內容還暫時的不易公開,懂了嗎?”張超決意立儲了,但確非是公開,而是秘密。

一來立太子是大事,可他明天就要出征了,時間上來不及操辦。

二來,立太子的事情傳出,怕有心人就會想到,他是抱着大戰的心態而去的,若不然,只是對付扶余和挹婁兩個小國的話,還用不上連儲君之位都提前的設好吧。

郭嘉與魯肅都明白張超的想法,他們要的是隻是萬一情況下的一種措施而己,即然張超有了決定,他們便也不能在去逼迫了。他們的皇帝現在才三十多歲呀,且又身體健康,是沒有必要一定現在就立太子的。能夠以秘密的形勢做出這件事情己經是一種讓步了。

張超當着兩位重臣的面,寫了一道聖旨,之後三人去了朝堂之上,將那聖旨放在了正大光明匾的後面,一切就算是有了一個結果。至此兩人也不在阻攔張超御駕親征。

第七百二十八章 首戰車師國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勇太史慈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張燕要逃第九百四十六章 馬超有動作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五百一十二章 解決問題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七十九章 張飛的羨慕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連環弩的威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三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吳欲起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求援劉備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八十六章 劉備的手段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第六十章 你的張郎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殺關羽第三百四十章 退路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二百八十九章 四美出街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守池陽第一百零五章 狼狽的劉備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九十一章 一人之威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第六百六十三章 曹操被圍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二百五十六章 重用龐統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雞鳳山之戰第九百七十二章 斬王平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九百六十一章 誰的援軍第一百零五章 狼狽的劉備第二十八章 舉薦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五百四十二章 曹丕敗逃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五百四十七章 二皇子的貪婪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二百四十六章 精銳之白馬義從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三百八十八章 張超的無賴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七百八十九章 黃忠裝傻第九章 研究院雛形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忠VS高覽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九百四十八章 聰明的波得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四百八十二章 將軍們顯威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曹洪第六百六十九章 淩統衝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伏兵在前第三百三十五章 與大哥交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路縣之圍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戰換和平
第七百二十八章 首戰車師國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勇太史慈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張燕要逃第九百四十六章 馬超有動作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六十八章 酒桶二將第五百一十二章 解決問題第三百零四章 曹操計得逞第七十九章 張飛的羨慕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六百九十八章 連環弩的威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蔡陽勸鄧艾第三百七十七章 包圍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吳欲起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求援劉備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八十六章 劉備的手段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八百零七章 撲空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第六十章 你的張郎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殺關羽第三百四十章 退路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一百四十七章 反伏第二百八十九章 四美出街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守池陽第一百零五章 狼狽的劉備第四百一十二章 許攸的想法第九十一章 一人之威第三百零五章 英勇陷陣營第九百一十三章 離開海泡蘭第六百六十三章 曹操被圍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錦衣衛展威第二百五十六章 重用龐統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五百五十三章 雞鳳山之戰第九百七十二章 斬王平第六百九十四章 張超撤退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四百九十四章 魏延敗逃第九百六十一章 誰的援軍第一百零五章 狼狽的劉備第二十八章 舉薦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五百四十二章 曹丕敗逃第九百四十二章 南蠻軍血戰第七十八章 五路聯軍伐董第四百零二章 兵指南皮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武聖之神威第五百四十七章 二皇子的貪婪第五百四十四章 迅雷之勢第二百四十六章 精銳之白馬義從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三百八十八章 張超的無賴第七百八十四章 趙雲VS彼得第七百八十九章 黃忠裝傻第九章 研究院雛形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忠VS高覽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九百四十八章 聰明的波得第四百八十九章 軍師們的顧忌第五百二十九章 見法正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四百八十二章 將軍們顯威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十八章 常山趙子龍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四十四章 香津第六百三十一章 呂布戰夏侯淵第九百四十一章 誰都有援軍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五百二十一章 張春的情報第三百二十章 曹操回援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曹洪第六百六十九章 淩統衝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伏兵在前第三百三十五章 與大哥交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路縣之圍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又是地震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戰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