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君心難測

可不曾想,曹操竟然這般的狡猾,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硬是要先看到自己重創了張超才肯出兵。可他難道不知道面對着足有三個完整建制的軍團,又有着兩個有着主力存在的軍團,共計加起來足有近六十萬人大軍不是那麼好重創的嗎?

只是話說回來,倘若現在是曹操面對着張超的主力,怕是等着對方來求援時,諸葛亮也會這樣答覆吧。畢竟做爲諸侯而言,所謂的聯合都是假的,只是各取所需的一種手段則己。

現曹操己經放了話,想要得到這支援軍,諸葛亮也只能儘可能的重創張超了。而在此之前,提高己方的士氣就顯得尤爲重要了。如此,他當着張飛和張繡兩位將軍的面,自然不能說實話,在行打擊之事。

當着兩位將軍的面,說曹操肯出兵後,果然那一臉緊張之色的張繡將軍也放鬆了許多。“好,只要曹操出兵,在有王方的十萬人馬,我們在兵力上也不弱於對方什麼了。”

“呵呵,本來就不弱於什麼。即然我們能殺了徐榮,也能殺了張榮和李榮,是吧軍師。”張飛聽聞之後,確依然是呵呵笑着。顯然藝高人膽大,他倒是想得開。

看着兩位將軍果然士氣起來了,諸葛亮也不由鬆了一口氣,可內心中一想到要迎戰張超的主力,又不免懸了起來。

歷史中,諸葛亮就曾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時,跟着劉備的他只有三萬兵馬,確是要面對着曹操的八十萬大軍。形勢自也是十分的危急,後來還是他舌戰羣儒,說服了東吳孫權,這才靠着赤壁大戰獲取了勝利,從而有了後來的三足鼎力之事。

可不曾想,張超突然間崛起了,但這樣的事情還是一樣的發生了。只是目標人物換了而己。

而這一次,諸葛亮是不是還能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呢?怕是連他自己心中都沒有底氣了。

....... ......

鄭縣府衙大廳之中。

大將軍張超此刻正高高在上的座着,在下面,則是各軍團的負責人依次而站。

這是張超出了潼關,來到了鄭縣之後,召開的第一次軍事會議,各軍團的軍團長,副軍團和軍師們是盡皆到齊,正站在下面等候着主公發佈命令。

座於首位之上,目光炯炯的向下看去,此時的張超不僅有一種欣慰和自豪之感。

先看看這下面的陣容吧。

武將有一軍團的副軍團長文丑、四軍團軍團長張合、副軍團長高幹、六軍團的軍團長典韋、副軍團長顏良、七軍團軍團長張遼、副軍團長泄歸泥、先鋒軍團長呂布、副軍團長侯成。

文臣有,四軍團軍師沮授、六軍團軍師李儒、先鋒軍團軍師龐統。

這些人幾乎是整個張超集團中近二分之一的文武重臣了。而他們都是自己的手下,且都十分的忠誠,有此大軍,江山豈不是唾手可得之物?

心中自豪的同時,張超確未曾有絲毫的大意。徐榮剛剛戰死,這個前車之鑑就在眼前,若是他心懷小視之心,怕也未必就不會被重創。這一次面對的可是有着三國第一智者之稱的諸葛亮呀,他實在是不敢有絲毫的狂傲之心。

自身冷靜,使得張超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了。而如何能夠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便是他召集這些重臣來這裡的主要原因。

“都到齊了,就先請沮授先生分析一下眼前的敵我形勢。”說着話,張超向着沮授進行了眼神的示意。

會議之前,沮授就得到了命令,要由他來介紹戰場佈局。自然是早有準備,當即他就點頭答應着一步走出,爾後向着外面說道:“來人,上沙盤。”

隨即便有着隨軍鐵衛走了進來,將一個偌大的沙盤開始擺放整齊,不一會,一個強於地圖很多倍的清晰地立體地形圖就以實體形勢出現在了衆人的面前。

有了這個沙盤,沮授手中也我多了一個銀製的小棍,當即他就上前指向這地形圖說道:“大家請看,如今我們的位置是在鄭縣,而在鄭縣之前就是新豐城,在那裡有着董卓部下王方將軍所帶的十萬人馬;新豐城之後就是陰般城,在那裡還有劉備大軍的二十萬人馬。同時在新豐城的北面高陸城也有董卓軍駐紮在那裡,因爲實行了封城,具體兵力不知。”

簡單的說了一下形勢之後,沮授這就向後退了一步,同時也將手中的銀製小棍放在了沙盤之旁。

沮授退了下去,其它這些將軍們就開始在那裡議論紛紛了,顯然這些情況他們之前也大都瞭解,現在不過就是更加確定而己。只是他們知道沒有用,關鍵的是看主公如何做決定。

沮授退下,其它的將軍皆在議論紛紛,張超確是沒有阻止之意,這就是他一貫的行事作風。

張超深知羣體的力量是強大的,所以從來就不阻止大家議論軍情,關鍵的是最後能有一個明確的決定,並且大家也要爲之目標而統一行動,這就足夠了。

任由着下面的人去紛紛議論,大約過去了一刻鐘的時間,眼看着下面的議論之聲漸小後,張超這才輕輕咳嗽了一聲,頓時廳中就變得安靜了起來。

很滿意大家這一刻的配合,張超輕輕點了一下頭後道:“好了,情況大家都知道了,接下來要如何去做,也請各抒己見吧。”

一說到仗要如何去打,衆武將頓時就閉上了嘴巴,而是將目光看向到了沮授、李儒和龐統三位軍師的身上。

各司其職,這出謀劃策的事情自然是要交給軍師們去做的。

感受到了衆人的目光,三人互相看了一眼之後,年紀最大的沮授這就上前了一小步,算是主動站了出來。

李儒受了處份,現在只是代理軍師的職務,此刻自然不易站出來說話的。

龐統又是剛到鄭縣不久,對於這裡的局勢並不算是最瞭解的,加上年紀最小,他自然也沒有出頭之意。

無奈之下沮授只得站了出來。好在他之前就有所準備,這一站出來之後,即出聲說道:“主公,我是這樣考慮的。”

“指出來。”張超向着沮授點了點頭,示意的說着。

“諾。”答應了一聲,沮授這就將那銀白小棍重新的拿在了手中,爾後指着面前的沙盤說道:“鄭縣東面就是新豐城,那裡現在駐守的是董卓軍王方率領的十萬兵馬。雖然說起來實力不錯,可是憑着我們現有的戰力,完全可以硬攻而下,且這支軍隊的實力很是一般,想來定會守不住的。只要攻下了新豐城之後,我們就可以兵分兩路,一路繼續的向着陰般城前進,吸引對方的主力,另一路則可以向北直通高陸,爾後過池陽,或可攻入長安,或也可以繞道陰般城之後,堵住劉、董大軍的退路。只要長安城被拿下,雍正大部唾手可得。”

沮授振振有詞的說着。待全部講完了,這才向着張超恭敬行禮退下。

“嗯,這個套路怎麼好似很熟悉呢?”

“怎麼,你還沒有看出來,之前四軍團和六軍團在的時候就是這樣打的呀。”

將軍們聽了沮授之後言,又是一陣的議論紛紛。

要說這的確就是之前沮授與李儒商量的方法。只是很不幸,在池陽城顏良被圍,導致計劃出現了問題而己。但不管怎麼說,計劃是沒有大錯的。

現在沮授又一次的提了出來,也就難怪將軍們會議論紛紛了,這本就是無奈之事。三方大軍就守在這幾個城池之間,實力都擺在那裡,面對面的情況之下,所謂的計策是很難奏效的。

有句話怎麼說來着的,在強大的實力面前,任何的陰謀詭計都是不堪一擊的。

就比如一個四歲的孩子,就算是有些小聰明,可是要面對一名二十多歲的成年男子,想要打倒他,怕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所謂的計策,是在大家兵力相等,或是地形複雜,機會等等的情況之下才會有奇效。而現在,大家擺明了車馬,在想行任何的陰謀之事,便是難如登天了。

這就導致着,沮授與李儒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同樣想不到任何太好的方法,那倒不如延續着以前的方案好了。至少,那方案是沒有錯的,錯的只是諸葛亮準備的太過周全,這才吃了虧而己。

將軍們對着這個方案議論了一陣之後,便又莫不作聲了。怕是他們也清楚,即然主公在此,那接下來要怎麼打,還是要看張超之意了。

廳中重新的安靜了下來,而這份安靜之下,幾位軍師的神色也略顯凝重。按着正常的道理而言,在沮授說完之後,張超是應該有所動作纔對,哪怕就算是不同意,也要說話的。

可是現在,張超就老神哉哉的座在那裡,這倒讓三位軍師心中都沒有底氣了。

自古君王之心最難猜測。而很多時候,一旦說錯了話,那很可能是導致有着殺身之禍的。

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五十一章 郭嘉說服魯肅第七百七十六章 烏特金的懷疑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將演戲進行到底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賢內助白彤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二百八十章 終於獲利第五百九十五章 路縣之圍第六百七十八章 黃蓋戰死呂蒙敗第六百四十三章 甘寧奪兵權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燕被俘第九百七十一章 人活一口氣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七百二十章 聖明的皇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四百三十一章 心意動搖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四十六章 廣陵太守第七百六十一章 火燒連營第七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無奈之舉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九百零七章 北方有動靜第三百九十二章 圍堵張超第五百五十三章 雞鳳山之戰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七百一十八章 侮辱的就是你第九百四十五章 苦戰待援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丁齊遠走在得兩將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一百六十三章 眭固被圍第九百五十一章 攤牌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八百九十九章 諸葛亮死西蜀亡第三百四十章 退路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超掛帥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二十八章 舉薦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六百一十五章 黑衣大炮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二百零二章 忠心的匈奴騎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六百三十七章 高地之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圍長安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七百一十三章 張婕被捉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燕被俘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九百五十一章 攤牌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八百一十二章 葉塞寧回援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韓起兵(加更章節)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
第七百四十一章 黑衣大炮第一百二十四章 你的張郎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二百四十二章 圍攻公孫瓚第五十一章 郭嘉說服魯肅第七百七十六章 烏特金的懷疑第六百零三章 馬超消失了第九百一十八章 震懾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八百六十二章 王家坳第四百三十八章 董卓之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六百一十六章 曹操北伐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一百八十五章 連勝第二百二十四章 戰爭是殘酷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將演戲進行到底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二十七章 賢內助白彤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二百八十章 終於獲利第五百九十五章 路縣之圍第六百七十八章 黃蓋戰死呂蒙敗第六百四十三章 甘寧奪兵權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燕被俘第九百七十一章 人活一口氣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七百二十章 聖明的皇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不怕事大第二百零七章 借城給糧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四百三十一章 心意動搖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騎對匈奴第四十六章 廣陵太守第七百六十一章 火燒連營第七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無奈之舉第七百六十五章 張家軍VS麒麟軍第九百零七章 北方有動靜第三百九十二章 圍堵張超第五百五十三章 雞鳳山之戰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七百一十八章 侮辱的就是你第九百四十五章 苦戰待援軍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八百二十六章 典韋衝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丁齊遠走在得兩將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五百零三章 圍攻張繡第六百五十八章 張遼助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退一步第五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一百六十三章 眭固被圍第九百五十一章 攤牌第九百四十三章 再現陷陣營第八百九十九章 諸葛亮死西蜀亡第三百四十章 退路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超掛帥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八章 張家大院第五百五十一章 決定出兵第二十八章 舉薦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六百一十五章 黑衣大炮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羽回援第五百二十八章 捉董卓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二百零二章 忠心的匈奴騎兵第五百七十六章 硬碰硬第六百三十七章 高地之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圍長安第八百九十八章 後院起火第七百一十三章 張婕被捉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燕被俘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壓城第九百五十一章 攤牌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八百一十二章 葉塞寧回援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四十一章 馬邑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九百零三章 計斬來使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韓起兵(加更章節)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