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郭嘉的勸誡

說白了,就是大家都想看着車師國與天朝大軍拼上一個兩敗俱傷,爾後在尋機而戰,爭取利益的最大話。

可任誰也沒有想到,天朝大軍竟然如此之厲害,車師國又會如此之無用,一時間西域各國一片譁然之聲。

其實不僅僅是西域各國,便是連張超本人也同樣沒有想到事情會如此的順利。

他一沒有想到,紀凡將軍會投降自己;二沒有想到,呂布如此之勇猛,竟然帶着三千鐵騎就衝進了車師國皇宮,硬是逼着數倍於他們的兵力投降。

“不愧是我天朝第一猛將,奉先大功也。”這是在軍帳之中,張超聽到車師國大捷之後說出的第一句話。

即然車師國的問題解決了,張超自然也就要將目光放在南邊的鄯善(樓蘭)和婼羌兩地。在那一邊,七軍團張遼所部早己經帶着大軍做好了隨時可以攻擊的準備。

天朝大軍即然來到了西域,那就一勞永逸的解決這裡的問題。而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問題處理掉,那就需要雷霆手段,而這個手段在張超看來,就是展現超強的實力。

雖然說滅了車師國,己經展現出了天朝的戰力,但在張超看來,還遠遠不夠,想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就需要有着足夠的籌碼纔可以,要有一種自己說了話,別人就不敢反對的氣魄才行。無疑,如果可以在攻下鄯善(樓蘭)和婼羌兩地的話,那相信,震懾力就將達到空前的狀態。

張超決意出兵對付鄯善和婼羌兩國,就叫來了軍師郭嘉商議此事。

對此,郭嘉還是有着不同意見的。同爲西域八大強國之一的婼羌並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就像是在西涼地區,仍然還有屬於他們國家的騎兵存在。

婼羌的前身就是羌族,他們善於騎射,更有一種說法,很多孩子都是出生於馬背之上,他們從小就以馬背爲家,可以想像,這樣的一個國家想要像車師一樣將其滅亡會是何等的困難了。

對於郭嘉的分析,張超笑呵呵的回道:“朕自然知道婼羌不好對付,不然也會叫你奉孝前來了。好了,朕叫你來不是讓我擺困難的,而是出辦法的,說吧,有什麼好辦法,可以像是滅了車師國一樣的滅了婼羌國?”

張超是明知婼羌的強大,但還要拿其開刀,說白了,就是想讓自己的震懾起到足夠的作用,希望就此以後,可以用其威勢來降服其它的西域小國。

要說這樣的戰略想法是得當的,如果真的說滅了婼羌國,就可以讓其它的西域小國懼怕了天朝,甚至因爾而投降,那就算是在這一戰之中付出一定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可問題是,郭嘉並不認爲婼羌國那麼好滅。就他了解的情況,婼羌僅是騎兵就有三十萬,步兵二十萬,是一個遠比車師國還要強大的國家。更重要的是,婼羌還剛剛從西蜀弄來了一批鋒利的武器,這些東西配備在騎兵身上之後,將對他們的戰力提升一個檔次都不止。

在說了,車師國被滅,多少有大意的成份在其中,外加紀凡將軍的裡應外合,不然的話,縱然呂布將軍英勇,也不可能這麼快就解決了車師國的事情。

而這些優勢,在對付婼羌國的時候,優勢都將不復存在了。

沒有了這些優勢,可以想見,滅掉婼羌國是何談容易的事情。縱然就算是將問題交給郭嘉,他也一樣十分的爲難。

所謂計策可以奏效,通常都是可用計謀的前提之下。但現在的問題是,婼羌爲了自保一定會全力的反擊,外加論起對地形的熟悉程度,他們只能算是一個門外漢,想要計策來取勝就更是難中之難的事情了。

郭嘉不語,即不說行也不說不行,這種態度便是己經在告訴張超,這一戰的困難程度了。

正是因爲知道難,張超才找來了郭嘉,本以爲對方會有奇謀而出,可是現在看來,似乎自己還是太樂觀了一些。

“唉,好吧,那奉孝就說說,不強攻的話,我們接下來應該做些什麼?”張超終於還是從滅了車師國一戰的勝利中走了出來,他的思維也開始變得冷靜了起來。

對於張超沒有衝動行事,郭嘉還是很讚賞的,一個人最難能可貴的就是,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顯然這一點張超做到了,有這樣的君王,是臣子和百姓們的幸事。

只是這一回,郭嘉不僅僅是不同意出兵,還想勸張超撤兵,這有些話就不太好說了。而也就在賈詡爲難的時候,帳外許褚護衛長帶了一名天眼成員走進了帳中,並聲稱這人手中有着最新的西域戰報。

“臣宋通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那被帶進帳中的天眼成員,在見到張超之後,就跪倒在地,十分虔誠的說着。

“你就是宋通,是張春的副手?”張超聽過這個名字,知道這是天朝駐西域張家商社兼天眼情報負責人張春的護衛長。

“回皇上,正是臣下。張春大人隨着大皇子一起去往大宛國,臣就留在了這裡負責整理情報。這就是剛剛收到的線報,請皇上過目。”說着話,宋通就恭敬的將一份奏摺遞了上來。

許褚伸手接過,這才傳遞到了張超的手中。隨後,張致遠打開看了一遍後,臉色就變得深沉起來,在然後就冷哼了一聲將密報遞向了一旁的郭嘉。

這是一封有關西域各國對天朝向車師國進軍之後的反應情報,裡面記載着,很多西域國因爲張超皇帝的舉動,都做出了及時的反應,那就是至少有兩百萬以上的聯軍正在集合之中,可以想見,如果在沒有什麼措施的話,怕是很快這些軍隊就會出現在白龍堆附近,若是那樣的話,張超和他的大軍將會陷入到危急之中。

正是因爲西域各國開始聯合針對天朝行動了,張超這纔不悅的冷哼了一聲,藉以表達着自己的不滿。

郭嘉看過這份密報之後,心中吃驚的同時,也有了想法,他本來就在發愁如何勸張超不要輕動,現在有了這份密報,他自然要知道怎麼說了。

“奉孝,你如何看待這份密報呀。”揮手讓許褚帶着宋通退出大帳之後,張超即向着站在下面的郭嘉問着。

郭嘉是早有謀劃,眼見張超問起,他即道:“皇上,依臣之意,接下來我們什麼都不要做,就在白龍堆休息生息即是,還有,可以命令呂布軍團長穩定在車師國的戰果,同時地車師國王力皮也送往晉陽城中,在那裡給他安排一個府邸讓其頤養天年。”

“嗯?奉孝的意思是,善待力皮,讓其它人知道我們並非是如此的弒殺,而是因爲有人對我們不利,我們不得不反擊才這樣做是嗎?”張超何等的聰明,立馬就看出了郭嘉之意。

“是的,皇上聖明。”郭嘉抱拳微笑而道。

明確了郭嘉之意後,張超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沉思了一陣之後出言問道:“奉孝,你和朕說句實話,你是不是認爲以我們現在的能力還無法將西域全部佔領?”

張超之所以會帶着三個軍團,一百五十萬大軍出現在西域,爲的就是強佔這裡的地盤,這讓裡成爲天朝的國土。相信這一點,隨行的郭嘉應該很清楚纔是,可是現在面對着一個婼羌國,此人就退縮了,那用意是不言而喻的,就是他並不看好張超的想法。

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郭嘉就知道,必須要承認了一些什麼了,其實原本他就並不認爲以現在天朝的實力想要強吞下整個西域,胃口就不夠。但之所以沒有阻攔,是因爲他認爲藉着大宛國王子成勒利的事情出兵是一個正確的做法,至少可以通過這件事情,名正言順的進入到西域之地,爾後在這裡通過幾場硬仗來站穩腳根。

可一切也僅僅是侷限於站穩腳根就是,郭嘉可並不認爲,就真的能拿下整個西域了。這裡大小可有三十六個國家,軍隊數百萬,百姓更是數不勝數。

面對着如此的強敵,又有着這麼廣大的疆域,只是靠着現有的這些兵力,就算是一時間佔有了這裡,怕也是難以長期進行統治的。如果在到了當地百姓的集合反對,那對於天朝來說,就算是壞事情了。

說白了,郭嘉所擔憂的,並非是天朝打不過西域各國,而是勉強打過了,也沒有能力佔領這裡。相反,兵力不足之下,很可能使這裡變得更加混亂,除了會牽制大批的天朝士兵在其中之外,別有好處。

而這還是基本西域的百姓反對,一旦喜馬拉雅山脈那一端的異邦得悉了西域的變化,也開始出重兵而動的話,那天朝大軍就可能會首尾不能相顧,不旦有兵敗的可能,就算是全軍覆沒的事情也並非沒有可能發生。別看現在的天朝很是強大,可實際上連華夏都有一統呢?一旦在這裡付出的心血太大的話,那就是得不償失,對於天朝滅掉西蜀與東吳之事都可能會發生變術,一旦是那樣,幾十年來的辛苦都將化爲烏有,那時莫說是將天朝流芳百世了,就是能不能守住現在的國土都要兩說。

第二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過河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火燒山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殲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斷向前的列夫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二十二章 趙雲爲將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羽大敗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九十五章 關羽中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侮辱的就是你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超定乾坤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六百二十八章 龐德對步騭第三百八十一章 張超演戲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八百七十五章 計策層出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五百六十五章 攻佔扶余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七百四十二章 橫掃一切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超定乾坤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四百六十四章 顏良被圍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遼的霸氣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寒冬的訓練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興出擊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六百二十七章 步騭的選擇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快之方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息傳來第四百六十四章 顏良被圍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皇子動手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米特爾的迷茫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五百六十三章 于飛龍的末日第四百六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吳動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魏延挑大樑第九百零八章 調兵遣將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六百二十七章 步騭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
第二百三十九章 公孫瓚過河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火燒山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四百四十五章 說服董卓第三百九十八章 攻破涉縣第二百四十三章 文丑分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龐德被圍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殲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八百零二章 龐統的分析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斷向前的列夫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息傳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二十二章 趙雲爲將第三百一十一章 關羽大敗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四百二十章 三呂之戰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九十五章 關羽中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羅斯國形勢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五百六十八章 官大一階壓死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侮辱的就是你第七百四十三章 魏延的舉動第五百七十二章 馬超的反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毒士之計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三百四十三章 王越出現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超定乾坤第七百四十七章 王平勸張任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兩軍相遇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七百零二章 終於來了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六百二十八章 龐德對步騭第三百八十一章 張超演戲第七百五十章 張遼的困境第八百七十五章 計策層出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一百七十六章 強大的鮮卑騎兵第四百零三章 戰文丑第五百六十五章 攻佔扶余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第三百零一章 諸侯進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五百八十九章 二皇子的怒火第七百四十二章 橫掃一切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七百三十八章 準備破陣攻城第七百七十九章 李儒的虛情假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超定乾坤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步府第五百零四章 追擊諸葛亮第四百六十四章 顏良被圍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遼的霸氣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七百九十三章 寒冬的訓練第九百四十九章 張興出擊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一百七十二章 圍殲黑山軍(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諸葛亮合縱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八百二十四章 哀兵必勝第六百二十七章 步騭的選擇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快之方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王樸真麗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息傳來第四百六十四章 顏良被圍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皇子動手第九百三十八章 再派援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米特爾的迷茫第七百九十二章 國師之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說客雷薄第五百六十三章 于飛龍的末日第四百六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吳動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沮授爲難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魏延挑大樑第九百零八章 調兵遣將第八百四十六章 自薦做說客第六百二十七章 步騭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 高麗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