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智者法正

說起來關羽和法正都算是智者,很快就想通了這其中的關節,倒是魏延一時腦子轉的沒有那麼快。只是看到連二將軍都不曾反對,他只需要服從軍令就是。

而沒有了關羽的支持,董卓想要在短時間內攻下金城顯然也是不可能的,這就註定着西邊的戰場短時間內不會分出一個勝負了。

對於諸葛亮的安排,關羽都是聽從的,更不要說是法正和魏延等人了,他們在看了絹布上的內容之後,就己經決定要按兵不動了。只是對這一切董卓並不知情。

董卓是非常擔心張超會對其動手的,爲此對付馬騰的事情上,他是能快則快,萬不敢拖延。

如此一來,大軍駐營的第二天一早,董卓就安排了先鋒將軍段成前去叫較,爲的也就是給軍隊鼓舞士兵,若是有機會,不妨趁着士氣正足,攻下此城好了。

段成也是抱着這樣的心思,一早上就套好了鎧甲,主動叫陣而出。

金城中,馬騰所派的十萬先鋒軍己然到達,先鋒大將龐德見到有人竟然叫陣,自然是豪無懼色的就衝了出來,與那段成打在了一起。

龐德的武力可是非凡的,面對着從未聽過的段成自不會有任何的懼戰之意。

段成得了一個機會也不容易,正想好好的表現一番,面對着龐德自也是用盡了全力。

雙方皆是想用武力來震懾對方,這一交手皆是用了全力。但二十回合之後,董卓即鳴金收兵了。

正打得過癮的段成聽聞收兵之音,不敢大意,這便提槍趕了回來。來到了董卓面前時,還一臉不解的說道:“主公,我就要斬了那個龐德了,您爲何要收兵呢?”

“哼!你沒有見到今天那關羽沒有出現嗎?他們根本就是不想動手,我們等一等在說吧。”董卓冷哼而道,目光向着魏延大軍所在的方向,投去了一絲的恨意。

因爲心有防備,董卓一直在注意着劉備軍那裡的動靜,在看到一早上連關羽都沒有出現,他便是生怕對方想要看自己的笑話,這纔在段成將軍對戰二十回合時,就鳴金收兵了。

魏延自然也看到了董卓看來的眼神,只是他渾不在意。見對方先撤了,當下也不客氣,帶着手下士兵也向着大營而回。

金城下的龐德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眼神間有些疑惑閃過,隨後就一臉沉色的回入了城中。而一入城,他即親寫了書信,將這裡的情況向馬騰做了一個報告,同時還說,對方似有什麼陰謀詭計,只是他無法得知而己。

正在姑臧的馬騰收到了龐德的信件之後,也是一臉的迷茫,顯然他也並不認爲初一交戰,董卓就會與關羽不合的。他也在想對方是不是有什麼陰謀呢?

馬騰臉上的憂色被侄子馬岱所見,這本就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將軍。在上前問過得知發生的事情之後,略一猶豫就進言道:“西涼王,我認爲不管對方是不是有什麼陰謀,如今我們以一己之力對付劉、董聯軍都非是智者所爲,爲了以防萬一,是不是請援大將軍呢?畢竟如果西涼出了事情,也非是他所願意看到的吧。”

馬岱會出此言,也是因爲憂之長遠計。打仗這個東西,誰勝誰負,在沒有結果之前誰也不敢去說。尤其是目前涼州的情況,更是經不起一敗,若是如此,怕是馬氏就完蛋了。

爲長遠計,也爲安全計,即然有援軍,爲何不去請呢?至少能夠大大的減少西涼軍的損失吧。

要說馬岱這樣說也是爲了安全起見,只是他終還是小看了馬騰。儘管對方來勢洶洶,可做爲西涼王,他非是怕事之人。若是有一點事情就請外援的話,那豈非要被人笑話嗎?

怎麼說馬騰也是一方諸侯的存在,只是一打仗就請外援,馬騰自不會應。只見他搖頭而道:“算了,如今局勢尚不明朗,龐德將軍也守住了金城之地,且先用不上別人幫忙。”

雖然說的是輕鬆,可是馬騰拒絕援軍之事己經表示的十分明白。眼見如此,馬岱也就不好在說一些什麼,只得應諾退下。

馬騰並不想找援軍,眼前的敵人就需要他自己來對付了。

而張超不來,諸葛亮在長安一帶所做的佈防就起不到真正的作用。而在不能打退這強力援軍情況之下,他自然是不會放心。如此,兩軍對峙不過就是半月時間,一道新的命令即重新發到了前方法正之手,那就是無論如何,先要拿下金城,要給足馬騰的壓力。

諸葛亮還是小看了馬騰這人的志氣,原本以爲自己和董卓的大軍壓境,會迫使對方求援的,可是現在看來,並非如此。即是這般,就給對方足夠的壓力好了,看你能撐到什麼。

法正看了諸葛亮送來的新軍令,當即就向關羽將軍進行了彙報。

關羽聽到終於要攻下金城了,不由就是雙手拈着鬍鬚道:“好,如此還要麻煩孝直籌劃了。”

“應該的。”法正很是謙虛的說着。

法正能力很強,在益州也是頗具影響力。等閒之人也是難以讓他如此臣服的,可關羽確非此之列,他可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呀,是最爲依仗之武臣,這般人遠不是他可以得罪得起。

有了諸葛亮和關羽的命令之後,法正這就去了董卓的軍中大帳,即然是要攻城,自然不可能只是他一家用兵了。

董卓在帳中正自鬱悶呢。

本以爲有了劉備這三十萬大軍相輔,大軍進攻西涼就應該是勢如破竹,無往而不利纔是。可是現在都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這盟友確是一點動靜也沒有,他們到底是什麼意思,莫非是真的想座山觀虎鬥,而座收漁翁之利嗎?

摸不清關羽這邊的動靜,董卓自然不會隨便的發兵,這幾日他便是讓大軍退守,甚至是連叫城都不曾有過。

就在董卓還想着關羽大軍是何意思之時,門外有親兵來報,說是法正到了。

一聽是法正來了,董卓先是一驚,然後臉上就帶着笑容,看來不僅僅是自己急,也有人着急起來了呀。如此就好,只要對方着急,他就可以去與之談些條件。“請。”向着親兵揮了一個手勢的董卓呵呵笑道。

沒一會,一身稱袍,文人打扮的法正就進入到了董卓的軍帳之中。

“哈哈,是孝直先生來了,請座吧。”待得法正一進入到大帳之中,董卓即一臉的哈哈大笑,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他們多麼相熟一般。

對於董卓的客氣,法正自然也是一臉帶笑,說了一聲“謝雍王賜座。”這便尋了一張椅子座了下來。

正是這一句謝雍王賜座,便是讓董卓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因爲這似己經證明對方認可了自己爲雍州王的身份,如何讓人不喜。

隨着漢獻帝早亡,各諸侯便都自立爲王。只是說到底,不過都是自立而己,並非是官方所承認的,這樣的身份,在自家人面前提提還好,可若是想讓別人承認,困難度就大了很多。

但是現在,法正叫出了這個稱號,豈不是等於說劉備承認了自己爲王的身份嗎?若是如此,倒是一件好事情了。

董卓開心大笑起來,法正也是臉含笑意,這樣的稱呼自然就是他與人辦事的一種方法。知道董卓這個人要面子,那給他面子就是了,反正他的話並不能代表整個劉備集團。

因爲有了這個稱呼,一瞬間兩人間的關係似乎也友好了許多,這對於法正接下來所談的正事自然會起到極好的推動作用。

“雍王,這一次正前來,實是有些事情要與您解釋的。”法正一幅非常謙虛般的樣子說着。

“哈哈,孝直有什麼話不妨直言就是。”還是一臉的笑意,只是董卓本人己經猜到了什麼,看來自己的按兵不動,對方也着急了。這就對了嘛,早知如何,何必當初呢?早有這樣的認識,大家一起合力攻城,怕是金城早就被拿下來了吧。

法正也不在乎董卓是真笑還是假笑,這就一抱拳而道:“雍王,之前我大軍未對金城動武,實在是有着諸多的考慮,這也是諸葛軍師之意,有些人他不得不防呀。”

說着話,法正還有意的指了指北面。

這個北面所代表的是誰,董卓自然是十分清楚了。當即他的臉色也就變得嚴肅了許多,畢竟說起了正事,還是軍國大事,總不能一直哈哈大笑吧。

“嗯,諸葛軍師擔心的正是呀。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馬騰會不會向張超求援的,爲此我也安排了十萬兵馬在新豐,就是爲了一旦有事,可進行阻攔。”董卓重重點頭,顯然這一件事情他也曾有過考慮。

董卓怎麼說也是曾做過太師之人,當初輝煌的時候,那可是連皇帝的廢立都由他一言而定。這樣的人,要說一點腦子都沒有,那別人是無法相信的。

眼見董卓也有這過方面的憂慮,法正便有意用着一幅佩服的眼神看向對方,這個眼神也讓前者十分的受用。

第五十一章 郭嘉說服魯肅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六百零一章 大舉反攻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八百三十九章 生擒孫權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一十三章 張婕被捉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火燒山第八百三十一章 典韋戰維克多第三百一十七章 曹操之擔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動手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七百九十七章 迷茫之戰第八十三章 互挖牆角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二百零二章 忠心的匈奴騎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一百七十四章 撞上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女心思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七百八十八章 需要理由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夜突圍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三百五十章 一團迷霧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一百五十章 劫營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五百一十三章 司馬懿的伏擊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八十四章 長記性第八十三章 互挖牆角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軍的不甘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勁敵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一百五十章 劫營第七十章 典韋許褚VS呂布第六百零四章 測量人心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五百六十一章 米特爾的迷茫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統分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擒關羽第三十五章 魯肅魯子敬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九十六章 徐榮投牛輔俘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七百一十八章 侮辱的就是你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七百七十章 典韋醉酒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
第五十一章 郭嘉說服魯肅第一百一十七章 富貴險中求第三百二十六章 宋憲生恨第六百零一章 大舉反攻第二十九章 長社戰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三十三章 洛陽悅來居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虎山第六百零二章 殺無赦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八百三十九章 生擒孫權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七百零五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一十三章 張婕被捉第九百七十章 呂布佈局第八百七十三章 大火燒山第八百三十一章 典韋戰維克多第三百一十七章 曹操之擔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動手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七百九十七章 迷茫之戰第八十三章 互挖牆角第二十章 火鍋待客第二百零二章 忠心的匈奴騎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諸葛中計(上)第九百零九章 海泡蘭大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一百七十四章 撞上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女心思第八百二十二章 張超遇襲第七百八十八章 需要理由第三百五十二章 夜探侯成第六百九十七章 悲劇魏延第九百五十四章 半夜突圍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二百二十六章 王匡求援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行生恨意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歸順非臣服第五章 挑選人才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三百五十章 一團迷霧第六百五十六章 殘酷的血戰第四百九十章 軍團各顯威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一百五十章 劫營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四百七十九章 誓殺張繡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八百三十六章 孫權的小九九第五百一十三章 司馬懿的伏擊第三十七章 岳父相助第四百五十五章 武器學院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座不住第一百一十五章 反守爲攻(上)第八十四章 長記性第八十三章 互挖牆角第八百六十一章 斥候大軍第七百二十六章 張天被圍第三百九十五章 將軍的不甘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勁敵第三十八章 馬市第九百五十九章 萬軍中取首級第二百六十七章 龐統獻計第一百五十章 劫營第七十章 典韋許褚VS呂布第六百零四章 測量人心第九百四十章 兩面皆敵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兵合圍第八百零四章 撤與不撤第四百二十九章 顏良與文丑第五百六十一章 米特爾的迷茫第二百七十二章 龐統分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于飛龍下決定第一百零三章 大將軍兼併州牧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七百五十八章 呂布擒關羽第三十五章 魯肅魯子敬第二百二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逃而戰第九十六章 徐榮投牛輔俘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七百一十八章 侮辱的就是你第二百七十章 大舉反擊第七百七十章 典韋醉酒第九百六十六章 四軍團之亂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第七百六十章 燈下黑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