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水師出

倭五王能夠成爲部族大王,的確有着他的才智所以,現在一聽曹昂這般說,表情上便也收斂了幾分的說道:“嗯,曹公子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但不知道你是不是己經有了什麼更好的辦法呢?”

“是的,王上,我己有一計,可達到與天朝軍隊周旋,甚至做好了,還可以消滅他們。”曹昂自信滿滿而道。正是因爲知道張超的厲害,天朝軍隊的強大,所以他早就想好了對策。

聽到曹昂果然有了主意,倭五王即是一幅笑逐顏開的樣子說道:“呵呵,曹公子果然是聰明人,即是這樣,就把你的辦法說出來吧。”

“好的,我的辦法就是聯合北九州大王,我們合兵一處,如此兵多將衆,在加上地利的原因,我們便足可以與天朝軍隊周旋,而在補給困難之下,相信打敗他們也並非是沒有可能的。”曹昂是慷慨陳詞,一幅胸有成竹之勢。

北九州大王,屬於大和國的另一股強大勢力,在這些小島之中,這個勢力可以稱之爲是倭五王的最大對手了。而北九州大王小野元井更是一個厲害人物,手中將士聽說有三十萬之衆,實是一股不小的勢力。

“嗯,與小野聯合?”聽到這裡,倭五王的臉色明顯變得陰沉了很多,顯然他對於曹昂提出的這個建議並不是很贊同。

眼見倭五王的臉色變得難看了起來,曹昂就知道事情要壞,這便連忙的說道:“是的,先與他們聯合,然後合力去刮分華夏的土地。相比於大和國的地盤,那裡纔是真正的地大物博呢。在者,只要我們運做的好,或許還可以利用戰爭來消耗他們的實力,如此也可以達到吞併他們的目地。”

曹昂是一邊說着,一邊觀察着倭五王的神色,尤其是在說到最後幾句,在看到倭五王的臉上又露出了笑意之後,他這纔在心中長鬆了一口氣。

這些日子的相處,曹昂對於倭五王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這個人是有野心與抱負的,但可能是因爲生活在大和國的原因,他的目光還是有些短淺,他只知道佔領整個大和國,確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曹昂知道,想要改變倭五王的想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他便拿着小野元井來說事,只要是能夠消滅掉此人,想必這個方法就可以在倭五王心中通過的吧。

“嗯,不錯,這個主意提得好,倒是可以一試的。但就是不知道小野那邊是不是會同意呢?”倭五王在心中己經同意了曹昂的這個計劃,但他就是不知道小野會不會中計,這纔有此一問。

眼見倭五王是同意了,曹昂便接話道:“他們會同意的,這一點我願意親自去做說客,說服他們與王上與天朝軍隊一戰。”

“好,即是如此,就麻煩曹公子了。”聽着曹昂如此的自告奮勇,倭五王豈會有不同意的道理,當即就點了點頭,表示了支持。

如此,在天朝水軍向着大和國靠近的日子裡,曹昂就做起了說客,開始聯合倭五王與小野元井的勢力。

曹昂的口才是很不錯的,在加上舉例說明,將華夏大地說得是多麼的富饒,便也是說動了同樣有野心的小野元井,當下大和國中的兩股最強勢力算是聯合到了一起,做起了備戰工作,要一致對付即將到來的天朝軍隊。

倭五王與小野元井聯合了起來,總兵力達到了七十五萬,其中倭五王有兵四十萬,小野元井三十五萬。

這些兵力基本上就是大和國男子人口的四分之三了。除去了老人與孩子,但凡十四到五十歲的男子基本上都參軍入伍。

大和國的歷史太短了一些,能夠湊齊這些兵力己經是非常的難得。這也是他們舉國針對外來人的第一次合作。

對於這次合作,不管是倭五王還是小野元井都是信心滿滿,在他們看來,憑着地利的原因,一定可以讓遠來的天朝軍隊吃虧,弄好了,還可以藉機反撲,佔領富饒的華夏大地也並非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而爲了達到一擊必中,首戰揚威的目的,兩人將精銳的力量全部派出守在了通島一線。

通島,即是現在的廣島。是大和國的南岸線,也是距離三韓最近之地。

把軍隊擺在這裡,就是爲了給予遠來的天朝大軍以迎頭一擊。爲此,他們在岸邊挖出一條條深壕,並在這裡埋伏了大量的弓箭兵。同時,還建立了一個個岸邊雕堡,在那裡也埋伏了大量的士兵,以此爲依託,呈三角戰線進行防守。

這就是大和國由彌生文華後期向古墳時代初期轉變的一個過程。而有了如此複雜與嚴密的岸邊防線,他們相信,沒有人可以輕易的衝上岸來。

做足了準備之後,大和國軍隊只等着天朝大軍遠來了,他們就可以大展伸手。

而此時,天朝的水路大軍正在海上航行着。

投放了大量錢財之後的天朝水軍現在己經大小船隻數千艘。其中還有十艘超大型的戰船裝備了最新式的火炮。

將火炮安裝在海船上,這是張超的主意,但這樣做確並非是第一次了。以前就曾裝備過,大挫了江東水軍。但那個時候火炮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都不是很大,現在經過了張家武器學院重新的整修之後,威力只會更大,射程也更遠。

而這一次,十艘超大型的戰船就以箭矢型方隊衝在了最前後,他的身後是一些大型載人戰船,在後面是中型載人戰船以及最後的補養船隻。

天始帝張超就座在超大型船隻上,從窗戶處可以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碧藍大海。

對於海戰,張超並不熟悉,以前他也從未有過什麼接觸,這一次他隨行,完全就是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他將一切的指揮權都交到了水軍軍團長甘寧的手中,他則是在船中與水路軍團軍師賈詡閒聊着。

說是閒聊也不盡然,他是通過聊天獲得水路軍團以及三韓地區的一些具體情況。

從閒聊中得知,三韓地區近幾年來發展得非常不錯,在穩定的局勢之下,百姓得以安心發展,在水路軍團的幫助下,又開荒出了不少的良田,如今非旦提供水路軍團的軍糧沒有問題,還能餘出一部分來支持天朝大軍。

聽到這些,張超很是滿意的點頭,對於水路軍團在三韓地區的發展提出了表揚。但同時也指出,對於異族,要儘量的同化,這其中包括思想上的,信仰上的,語言上的,文化上的同化,要儘可能讓他們以身爲天朝人爲驕傲。對於一些頑固不化的分子也要進行嚴肅的處理的打擊,不要手軟。

對於這些,賈詡都一一拿筆墨記下,這就等於是聖旨一般,有了這些話,在回到三韓地區,他也知道如何去做了。

時間就在這樣的閒聊之中渡過,終於在近一月之後來到了大和國的外圍。

大和國,北起北島,中至福島,南到熊本縣和大分縣。而這一次天朝大軍選擇的落角之地就在距離通島不遠的大分縣。

大分縣,是直線距離三韓地區最近的縣城,也是大和國南部的重鎮之一。在這裡,倭五王早就安排了重兵五萬進行把守,並把自己最爲看重的木村百田將軍放在這裡。

當天朝水軍出現在大分縣外的沙灘之旁時,這裡就響起了警報之聲,接着所有的弓箭兵各種各位,做好了隨時出擊,用弓箭進行遠程攻擊的準備。

按着張超指示下發明的單筒望遠鏡,得以很輕鬆的就可以看到沙灘之上的情形,在看到小倭國的士兵早有準備之後,負責打先鋒的水路軍團副軍團長閆行第一時間就下令船隻停下,爾後將事情向上進行了彙報。

超大型戰船之中,張超聽到了甘寧軍團長有關於戰情的彙報,不由就是呵呵一笑而道:“朕說了,這一次就是來觀戰而己,你做爲軍團長,想要怎麼打就怎麼打,無需在請示什麼了。”

“臣遵旨。”聽到張超完全的放權,甘寧自然是一臉的喜色,之後就躬身退了出去,爾後就下達了超大型戰船準備火炮攻擊的命令。

戰壕有序的排列着,甚至還有明面上的土堡做掩護,這樣的防線在木村百田看來自然是萬無一失的。雖然他現在手中只有五萬兵馬,但是他相信,對方想要衝上岸來也不太可能,就算是可以上得來,那也是需要付出極爲慘重的代價纔是。

木村百田是十分自信的,因爲就是這樣的防禦陣形,曾讓以前的敵人小野元井吃過不小的虧,那天朝大軍來到也應該是同樣的結果纔是。

只是木村百田並不知道,他根本就是井底之蛙,他根本就不知道火炮是何物,他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早己經發生了變化,還是那種翻天覆地的變化。

面對着無知的小倭國軍隊,甘寧軍團長是意義風發,隨着他一聲令下開炮之後,早就將炮筒瞄準向了岸邊壕溝和土堡的巨炮當即是一陣鳴響,炮彈直飛而去。

第八百一十五章 一場好戲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周倉和裴元紹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三百五十章 一團迷霧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當誘餌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三百八十九章 拜訪孫堅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九百三十一章 孟獲的重任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九百零四章 烏孫國入套第五百四十七章 二皇子的貪婪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戰換和平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動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二次劫營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殺李榷第八百零六章 黃忠攻行宮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九百零五章 誰合攻誰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四百七十三章 退至鄭縣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六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動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紀靈策反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一百九十九章 辨別真假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八十六章 張繡的緊張第七百三十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零六章 楊修之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心意動搖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八百二十八章 張超再現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四章 做善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殲黑山軍(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將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五百零六章 斬殺張繡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八百六十三章 張興冒險第六十四章 趙雲黃忠VS呂布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三百章 周瑜出策第一百四十章 解救甄宓
第八百一十五章 一場好戲第二百七十四章 得衆怒離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方之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周倉和裴元紹第四百三十章 質對猛將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間行動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敗如山倒第九百二十五章 父親的煩惱第四百六十八章 憤怒的顏良(加更章節)第九十八章 郭汜末日第五十七章 演技實力派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五百零九章 沮授的提醒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二百四十九章 二喬入晉陽第九十二章 火燒營第七百零九章 夜變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三百五十章 一團迷霧第二百七十六章 攻入三韓第六百四十章 曹丕無奈撤兵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當誘餌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三百八十九章 拜訪孫堅第九百五十三章 放火燒林第九百三十一章 孟獲的重任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九百零四章 烏孫國入套第五百四十七章 二皇子的貪婪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五百七十七章 一戰換和平第五百三十一章 誅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董卓逃亡第八百零三章 黃忠不負重望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覽的骨氣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八百二十章 圍困伊萬皇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犯西涼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動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二次劫營第四十章 東萊太史慈(下)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殺李榷第八百零六章 黃忠攻行宮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守爲攻(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皇帝人選第九百零五章 誰合攻誰第五百四十三章 建天朝第一百零八章 歸陳留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五百七十四章 馬超質疑第九十四章 田豐妙招第四百七十三章 退至鄭縣第一百七十九章 步度根的猶豫(加更節)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路感化第六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動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紀靈策反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四十七章 綁走魯肅第一百九十九章 辨別真假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八十六章 張繡的緊張第七百三十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零六章 楊修之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心意動搖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西客棧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八百二十八章 張超再現第五百三十四章 重用馬超第九百零一章 主動而來的內應第七百三十四章 滅焉耆國第五十八章 蔡邕之憂第三十九章 東萊太史慈(上)第四章 做善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路遇子龍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殲黑山軍(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走進埋伏圈第一百一十九章 挑將第二百一十九章 軻比能出現第五百零六章 斬殺張繡第八十七章 裝傻還是真傻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六百五十九章 魏軍免戰牌第八百六十三章 張興冒險第六十四章 趙雲黃忠VS呂布第六百零六章 亂賊合謀第三百八十六章 會哭的劉備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後時刻第三百章 周瑜出策第一百四十章 解救甄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