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進擊池陽

注意到這手指所落之地,沮授便先是雙眼一凝,接着就輕輕點了點頭,爾後又搖了搖頭,顯得很糾結的樣子。

“沒有辦法了,即然敵軍都在陰般城會聚了,那以我們現在的兵力想要攻下實在太過困難,不如就走上一步險棋好了,一旦成功,倒是可以以守代攻,此事亦是好解決矣。”李儒出口而道。

顯然,李儒己經知道沮授明白了自己的意圖。要說這樣做事情的確有些冒險,只是現在也顧不得那麼多了。即然張超將大軍的決定權交給了他們,那總不能讓人失望的。雖然說孤軍由此伸入冒險了一些,可一旦能夠成功,便可以切斷劉、董聯軍的後路。而一被圍,這支軍隊必須軍心大亂,那個時候,他們只需守城,等着別人來死攻就是了。

“這樣是不是不太穩妥?”沮授儘管聽了李儒之言,依然還是有些不太確定的問着。

“打仗哪裡會沒有風險嘛。在說了,一旦可以由高陸進入池陽,就可以繞道到長安之後,如此就等於切斷了敵軍的後路和糧草供應。想必用不了多久,聯軍軍心自亂,那個時候,我們只要守住城池就可以將來敵重重消耗了。待對方受到了重創,便是我大軍反擊之時,一戰可勝矣。”李儒沒有絲毫猶豫的說着,同時還將詳細的作戰意圖講了出來。

沮授當然聽懂了李儒的意思。這是要分兵而圍,如此由攻城改成了守城,將聯軍當成了甕中之鱉,是想怎麼處置就可以怎麼處置的。

要說,這個做戰計劃是有着出奇的一面,一旦真的做成了,將會對敵人的聯軍以重創,可同樣也有着很大的隱患存在,那就是能不能順利由高陸進入池陽在繞到敵人的後路上去,還有就是真達成了這作戰意圖後,在西涼的聯軍會不會反過來對付自己,若是那般,就等於是包圍圈中有包圍圈了。但不管怎麼樣,孤軍伸入的這個軍團無疑都是非常危險的。

沮授此人行事喜好穩妥,不願冒險,這是他成熟的一方面,也是張超所看重的一方面。可是同樣的,這樣的性格打起順風仗來會很合適,但應對眼前的局面就不成了。

相反,李儒此人確是習慣出鬼招的,往往他所帶軍都會行出其不意之舉,你以爲他會東面出現,事實上,他確是帶軍由西而面來了。這是完全兩種性格的人,要不然也不會出這樣的主意了。

若只是一個軍團去戰,李儒無需去與人商量,他只要下命令就是。可現在是兩個軍團協同作戰,他就不能如此的無禮了。若是不能說服沮授的話,沒有人配合自己,也是不行的。

所以,李儒就側頭看向着沮授道:“冀州之戰沒有我們的用武之地。這一次主公行公平之舉,允我等前來解決雍州的事情,那難道我們就這樣與聯軍對峙嗎?若是如此,怎麼完成主公之命令,又豈不讓其它人笑話呢?好了,沮先生,現在沒有什麼別的選擇了,請答應我的請求吧。”

李儒在說着這些話的時候,十分的真誠。要說他的確是憋了一口氣在的,同樣是軍師,眼看着其它人都靠着自己的能力出謀劃策,獲功得賞,如何不急。當然,他也知道沮授同樣也需要一場勝利來獲得別人的認可。

果然,當這些話在講給沮授聽之後,他也爲之動容,然後輕輕點頭而道:“此計雖然有些冒險,但並非不可爲。這樣吧,那這出兵高陸的事情就由我們四軍團來做好了。”

任誰都看得出來,走高陸這一路線的軍隊,無疑風險是要大上許多的。沮授這樣說,也是想將困難的事情交給自己去做。

“這怎麼行,主意是我出的,當然是由我們六軍團來做這件事情了,此事無需爭議。”李儒聽聞後確是拂了拂袖,一幅不同意的樣子。

不錯,走高陸是有些危險,可一旦成功了,也將會立上大功。李儒怎麼會讓給別人呢?在說,沮授的性格太過沉穩了一些,倘若是由他來執行這個任務,怕是很難起到突襲的效果,若是那樣,這個計劃就算是執行起來也不會多麼的完美了。

李儒不讓,沮授便不在去爭,只是好心的提醒道:“即是這般,就請文優兄多多注意了,一旦情況不對,還請速退,我和四軍團會接應你們的。”

“好。”見到沮授終於答應了下來,李儒便忙不迭的點頭。而至於對方說的有事即退,他確是沒有多想,或是他認爲根本不會有後退的那一天。

兩位軍師意見達成了一致。接下來開始商量進攻高陸城的事情。而爲了能起到迷惑對方的作用,李儒的意見是在六軍團一動手時,四軍團也要向陰般城發起佯攻,至少要吸引敵軍的注意力纔是。

對於這些,沮授都點頭答應了下來。冒險的事情都讓六軍團去做了,他當然要好好的配合。

大事商定後,李儒就開始吩咐人準備糧草,召集軍團的將領開會商議,佈置任務。而就在當天晚上,六軍團就離開了新豐城。他們出城時都沒有打火把,爲的就是不引人注意。

第二日一早,四軍團長張合在軍師沮授的授意之下,就安排副軍團長高覽帶兵五萬前去陰般城叫陣,他們這是要吸引對方的注意力了。

話說六軍團夜晚而出,只是一夜就走了足足三十里路,而後在天即將大亮時,尋了路邊的一個大林中進行休息。

即然是要搞突襲,當然不能露出絲毫的跡像讓對方知道了。爲此,李儒提出的要求是日伏夜出,等到敵人發現自己的時候,他己經殺到了長安城,截斷了聯軍三十萬大軍的退路。

大軍白天休息,晚上出動,速度倒也並不算是太慢。尤其是先鋒將軍由副軍團長顏良兼任,行軍速度更是不曾慢下了絲毫。

袁紹投降,冀州被佔,顏良就成爲了俘將,被安排到了張家軍事學院進行學習。

原本以爲,像是他這樣的俘將,就算是有些本事,可是想要獲取信任與重用,也是需要很長時間纔可以做到。而顏良也做好了從基層做起的心理準備,甚至他連被任命爲一個師長的信心都沒有,在他看來,能當上一名團長就是很不錯了。至少可以單獨領兵,可以立功。

只是未曾想,就在不久之前,任命下達了,他竟然被安排到了六軍團任了一名副軍團長,這個職務可是比師長還要強上很多倍的。

這個結果,有些出乎了顏良的意料,他在感動的同時,也下定了決心要好好的表現,不辜負張超的重用。

讓顏良任六軍團的副軍團長,也是張超下了很大決心才做的決定。相對而言,徐榮雖然有些本事,可是幾個軍團長之間相比,實力確是最弱的一個,那配備一個強勢的副軍團長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考慮了良久之後,張超這就決定將顏良派給徐榮做副手,有了此人的協助,六軍團的戰力也將會是大漲,便是遇到了強敵拼將鬥勇的話,也有了雄厚的基礎。

對於這一點,李儒看得非常明白,就講給了軍團長徐榮聽。知道了主公這般安排的意義之所在,當顏良一來到六軍團即被重用,不旦受到了真誠的歡迎,同時還可以獲准獨自帶兵。

對於軍團長和軍師的倚重,顏良感動之下,也決意要好好的表現。就像這一次,明知道此行會很艱辛,甚至一步不慎,就會陷入到危險之中,可他還是努力爭取到了先鋒將軍的位置。他就是要藉此讓別人看看,他冀州投降來的將軍不比任何人差,也是能夠被委以重任,也是能夠帶軍立下大功的。

想要好好的表現心理之下,顏良帶着先鋒軍團的行軍速度是越來越快,尤其是在突襲了毫無防備的高陸城並將之佔領後,他只是留下了一千士兵守城等候着軍團長和軍師的到來,他又帶着五萬先鋒軍向池陽而去。

如此一來,顏良的先鋒部隊與身後的軍團主力就拉開了一定的距離。

對此,也有將軍提醒了顏良,是不是等一下軍團主力。他的回答是攻下了池陽之後,在城內進行休整和等待。

想着距離池陽也並不遠了,在那裡休整也可以,其它的將軍們便不在說話,而是主動的配合起顏良帶着大軍行進。

攻高陸的時候,顏良等五萬人就有如天兵下凡一般,讓得城中的五百守軍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被己經被圍城,被破城。可以說是出其的順利。正是因此,當來到池陽腳下的時候,顏良走的是一樣的路數,也是採取了突襲的方式。五萬大軍同時在兩個城門前出現,然後就是大舉進攻。

池陽的守軍一樣只有五百人,面對着百倍的敵人,他們只是稍一抵抗,就撤退了,城門大開,引得顏良哈哈大笑的帶兵進入。

如此輕意的就拿下了池陽城,顏良並不感覺到多麼的意外。他認爲這根本就是董卓軍太弱的原因所至。而沒有防備的他初一入城,手下斥候即急急來報,說是在西面方向,有着人數不少的敵軍殺了過來,請示接下來要如何去做。

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五百七十八章 整頓龍騎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兩雄相談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五百九十六章 曹純聯軍第一百四十章 解救甄宓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九百四十五章 苦戰待援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三百四十章 退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斬殺王方第九百五十六章 張超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四百四十六章 衝動的馬超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六百七十八章 黃蓋戰死呂蒙敗第一百五十章 劫營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四章 做善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典韋接手第十五章 馭下手段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師出有名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七百九十五章 換防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七十四章 呂布臣服(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張興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第二十三章 長社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官匪之說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一百四十二章 貪生怕死的張超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遼的霸氣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在救你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黃忠戰羣英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八百九十二章 迷惑馬謖第四百九十九章 孫府前的大場面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快之方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雁門新郡守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七百九十七章 迷茫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九章 張飛的羨慕第九百五十七章 張家輕騎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北甄宓俏第三百八十五章 羣雄會第三百零九章 三誘關羽(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猛公子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
第八百二十一章 伊萬死影子出第五百七十八章 整頓龍騎軍第六百五十四章 兩雄相談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圍宜陽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一百八十六章 演講第六百七十五章 呂蒙入海西第五百九十六章 曹純聯軍第一百四十章 解救甄宓第八百五十四章 張超放權第八百七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六十三章 龐統之計第九百四十五章 苦戰待援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得心民者得天下第二百零五章 匈奴內亂第十七章 鐵騎亮相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三百四十章 退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斬殺王方第九百五十六章 張超至第一百三十六章 聞喜之戰驚四方第六十六章 質對李儒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四百四十六章 衝動的馬超第三百九十四章 袁紹出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斬殺段煨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六百七十八章 黃蓋戰死呂蒙敗第一百五十章 劫營第六百四十四章 掖縣困曹丕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情況第二百一十二章 用糧做餌第四章 做善事第七百一十四章 典韋接手第十五章 馭下手段第四百六十一章 攻下新豐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師出有名第四百九十三章 張家特種軍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七百九十五章 換防第五百二十四章 圍堵法正第七十四章 呂布臣服(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張興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殺軻比能第二十三章 長社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官匪之說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三百零三章 大戰啓第一百四十二章 貪生怕死的張超第六百二十五章 張遼的霸氣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七百六十六章 成都易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在救你第七百四十四章 圍關羽第六百三十三章 司馬懿在獻計第七百一十五章 當街救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八門金鎖陣第六百五十章 司馬懿入東吳第五百六十章 開元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會袁紹第六百九十五章 昆陽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黃忠戰羣英第三十一章 赴洛陽第八百九十二章 迷惑馬謖第四百九十九章 孫府前的大場面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擒馬岱第五百四十九章 羅斯國的挑釁第三百五十四章 華佗至第八百五十九章 海匪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吳增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合圍夏侯惇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萬年太久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快之方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雁門新郡守第七百七十一章 攻連克斯城第八百章 蔡陽路軍覆沒第七百九十七章 迷茫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二見田豐第二百六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九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九章 張飛的羨慕第九百五十七章 張家輕騎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鐵衛顯威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八百一十七章 張家軍之威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出奇招第九百一十七章 選擇第六百四十七章 貧民窟之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司馬懿要逃第一百三十八章 河北甄宓俏第三百八十五章 羣雄會第三百零九章 三誘關羽(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君的王邑第五百三十六章 法正之謀第三百零七章 三誘關羽(上)第八百零八章 搶糧第八百四十三章 三猛公子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