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目標一致

人都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朝沿襲了幾百年之後終於開始沒落,現在又到了英雄輩出的年代,什麼中原王袁紹,奸雄曹操,漢室後裔劉備等等,那皆算是厲害的人物,可是這些人都被張超一人壓下,如今更有了大天朝的成立,要說與這樣的人爲敵,不小心謹慎一些,那是很容易就吃大虧的。

王燦此刻出言提醒大家,也是希望可以戒驕戒燥,雖不能盲目的擴大對手的實力,但也不能小覷了對方。

有人潑了冷水,自然有些人心中是有些不悅的,可是看到是大夏國主親自出口說的,確是沒有什麼人再去計較。這一次的聯國大會,雖然各國都來了人,但像是大國來的都是使臣,國主親至的並不是很多,王燦的身份在其中就顯得更加重要了。爲此,沒有人會與他爲難的。

“是的,王國主說的極是,我看動手時還需要大家有一個詳細的計劃纔是。”烏孫國主元朗倒是沒有生氣的意思,相反很配合的點了點頭,他是吃過天朝的虧,遠得不說,就說上一次他主動進攻便是損兵近十萬,那可是烏孫國三分之一的兵力呀,怎麼能不心疼呢。爲了防止像是上次事情的發生,他提出了按計劃攻擊。

一說到計劃,各位國主還有國主代表們紛紛開始發言,參與了進來。

三十四個國家,外加黑騎兵的存在,那便是三十五股勢力,根據數量,將這些勢力分成了五大組。其中四大組分別負責包圍車師國的東南西北,另一組則是擋在由西涼進入到天朝的必經之路上,阻天朝之援軍。

天朝的主力都在北方與羅斯國還有他的盟友們鏖戰,看起來一時半會怕是不會有人進入到西域境內,那自然守在那裡就會安全許多了,這便也成爲了各國主所搶的任務所在。

三十多個人,誰都不是傻子,即能打勝了戰爭,又能保存下自己的實力,這樣的任務沒有人會不喜歡,所以當計劃定下來那一刻,這第五組的任務計劃就極爲的搶手,像是婼羌、郝善、皮山、合夜四國率先開口,搶下了位置。而接下來不等人開口,黑騎兵首領也站了出來,“再算我們一個吧,攻城我們都是騎兵並不是拿手。”

“憑什麼?”本正想開口的賓國國主陽圖隨聲而接着。

誰都看得出來,目光最爲安全,也是最好保留實力的進攻方式就是第五組了,看起來他們任務也不輕,需要阻天朝的援軍於國門之外,可問題是現在的天朝正在北方打大仗,哪裡又來的機會和實力針對西域呢?如此一來,這第五組的任務看似很重,實則確是最爲安全的了。

有這麼好的任務,即可以不出力,還可以在勝後分杯羹,誰不羨慕誰不想去搶呢?

當然,做爲西域版圖中的幾大強國是不好意思開口的,在說婼羌己經第一個發聲,這就足夠了。接下來幾個小國跟着意思一下就可以了。賓國國主陽圖自然也看出了這其中的道道,也是想在發生的,只是因爲話語較別人慢了一步而己,這纔沒有搶上前幾個位置。當眼看着就剩下了一個位置的時候,他是絕對不能在讓給別人,哪怕就是黑騎兵先開了口,他也斷不相讓。

一句憑什麼一出,原本還算融洽的大帳之中氣氛頓時冷下了幾分,衆人的目光都放在了陽圖與帶着黑色斗笠的黑騎兵特使身上,當然他們並不知道這一次來的不是什麼特使,而就是他們原本的敵人,天朝龍騎軍團的軍團長馬超。

被衆人的目光所視,陽圖確是一點也不焦急,他自認在西域中還有些朋友,與一些國主的交情還是不錯的,像是搶位置這樣的事情,至少與外來的黑騎兵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優勢。

果然,陽圖一幅勝券在握的樣子,一旁就有人替他開口說話了。“我看這麼重要的任務還是讓給賓國來做吧,畢竟大家都熟悉,能夠更好的溝通不是。”

說話的是康居國的使者易利,亦也是國主易吉的親弟弟。

康居也是西域九大國之一,易利這一開口,自然一般的小國就不好在插言了,若是意見相同還好,意見相反的話那是要得罪人的。無端的去得罪了一個大國,那豈不是閒得沒事幹了。

易利一開口,一旁座着的烏孫國主元朗就不由皺了一個眉頭。

易利是康居的特使不假,甚至更是國主易吉的親弟弟,只是此人實在是草包一個,傳言中說此人是天天美酒佳餚,享盡着人間各種的美事。這樣的人,你若是說在玩樂方面怕還真有見識,但若說在大事上面,那還是算了吧,若是都聽他的,國之將毀矣。

先不說易利與賓國的國陽圖有什麼樣的私人交系吧,單就說於大局而言,黑騎兵的確更加的適合加入到阻止天朝的援軍隊伍中去。畢竟人家之前就說過了嘛,他們都是騎兵,並不擅長於攻城戰。

僅是從大局上着想,烏孫國主元朗認爲自己就應該站出來說一些什麼,更不要說之前的時候他還曾與黑騎兵一起合作過,雖然最後的結果不如人意,但多少也算是有了一些的交情了。

“咳,我看還是讓黑騎兵前去吧,畢竟他們是騎兵,速度更快,一旦天朝援軍來了,他們是可以當成一把利刃出擊的。”元朗在輕咳一聲之後,即開口說道。

烏孫國主開口了,一時間其它還想討好康居國的一些小國國主們頓時沒有了聲音。現在大家都可以看出來,這是起了糾紛,倘若這個時候站出來那就是得罪人了,可對於這些小國國主而言,不管是康居還烏孫國都強大他們許多,實在是沒有得罪的必要。

其它人不開口了,現場的局勢就變成了一比一,這引得易利是十分的不快,他原本以爲自己開口支持賓國,那任誰都要給面子纔是,可元朗的出現似乎要壓自己一頭一般。

倘若是平時的話,元朗開口了,易利沒有去得罪的必要。畢竟大家都是大國,現在又逢強敵在側,基本的團結還是需要的。可現在明明是自己先開口,元朗後出言反對了自己,倘若這個時候,他就此退縮的話,那豈不是太沒有面子了,也難免會讓一些不知情的人以爲是他們康居國怕了烏孫國一般。

縱然就算是爲了面子,這一刻的元朗也不會退縮的。

所以,在看到別人都不說話了,他便先是冷哼一聲而道:“元朗國主,你這是什麼意思,我都說了賓國更爲合適一些,難道這件事情還需要我國主兄長前來與你說明嗎?”

擡出了自己的兄長,易利就是在告訴元朗,你那本事也就敢在我面前叫囂一下吧,若是我親哥哥國主來了,你還敢在提什麼反對意見嗎?

易利的話一落,當即元朗國主的臉色就是大變。

如果僅僅是比兩國實力的話,烏孫的確不如康居,因爲就算是大國之間的實力也並非是全部相等的。更不要說之前他還被天朝滅了十萬大軍,實力就更不如人了。

可元朗能站出來說話,確是沒有絲毫要挑釁康居的意思,而是實實在在是認爲全是騎軍的黑騎兵更適合於去阻止天朝援軍。

可以說,元朗站出來說話完全是出於公心的,可不曾想易利竟然以勢壓人,這根本就是胡攪蠻纏嘛。

倘若只是平時的話,或許元朗也就退讓一步了,畢竟與易利這樣的敗家子,只知道吃喝玩樂的人去講道理,那本就是一件跌份的事情,可是現下不行,對天朝一戰,原本就是十分謹慎的事情,是絕對不能出現紕漏的,現在任由對方,那就是對自己,對聯國的一種不負責任,那他是絕對不能後退的。

“易利特使,事情不是這樣說的,讓黑騎兵前往阻敵,那也是爲了大局,是爲了我們聯國好,此時不能義氣用事呀。”元朗聲音中多少帶了一絲的火氣的回答着。

“義氣用事,你的做法是正確的,我們就不是爲了聯國着想嗎?元朗國主,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了。”感受到元朗有些火氣之後,賓國國主陽圖是生怕易利會退縮,連忙就把語言跟了上去。

只是不曾想,陽圖的話剛剛說完,一把長劍就己經橫在了他的脖頸之前,一股冰涼之意也讓他後腦生出了一種冷氣。

出劍之人正是黑騎兵的特使馬超。眼看着起了爭端,他出手了。

做爲黑騎兵的首領也好,龍騎軍團的軍團長也罷,在場中人沒有比馬超更加的瞭解眼前天朝的形勢。

三十四國出兵四百萬以上針對天朝的三個軍團,其形勢嚴峻不僅僅只是說說那麼簡單,那是真刀真槍的幹,不知道要死去多少人的。這個時候他能做的就是先隱藏下來,然後隨時準備接應天朝的援軍,那這個阻敵的任務他就必須要接下來才行。誰與他搶,就是他的敵人,他便出劍了。

第八百八十七章 諸葛中計(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四百八十八章 猜不透的舉動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二百九十九章 孫權的擔憂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第八十六章 劉備的手段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九十八章 賺城門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息傳來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一百章 曹操大笑的後果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圍重傷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曹洪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遼與高順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四百九十六章 呂布VS關羽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五百六十四章 師出有名第四百一十三章 說服荀諶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一百九十二章 雁門再起硝煙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一百九十章 迎親第七十七章 曹操二到陳留第三百三十章 趙雲殺出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三百七十九章 離開高麗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六十五章 仁德二公子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九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橫掃千軍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九百四十四章 叛軍的恐懼第九十三章 樊稠末路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吳動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決定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四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出現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八百七十章 血拼到底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試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四百八十八章 猜不透的舉動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四百九十五章 關羽中計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殺李榷第三百七十三章 無糧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八十二章 借力揚名第三百一十章 反擊荊州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一百五十三章 陷陣營亮相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四百七十五章 古時的追悼會第四十八章 白彤吃醋第三百七十五章 沒有腦子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七百二十八章 首戰車師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超掛帥
第八百八十七章 諸葛中計(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進軍幽州第四百八十八章 猜不透的舉動第七百五十三章 張遼VS張任第二百三十四章 親征烏桓第二百九十九章 孫權的擔憂第五百三十五章 曹丕的貪婪第八十六章 劉備的手段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九十八章 賺城門第三百三十八章 敵襲第一百二十一章 黑衣重騎第四百八十章 爭奪攻城權第二百四十章 韓起找罵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三百四十二章 消息傳來第九百五十章 惱火的慕楓第一百八十一章 第一猛將呂奉先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八百五十二章 張昭勸息戰第一百章 曹操大笑的後果第三百二十二章 被圍重傷第六百二十九章 圍曹洪第一百二十五章 張遼與高順第二百四十五章 圍殺公孫瓚第四百九十六章 呂布VS關羽第二百六十八章 震撼的張家軍(加更章)第七百四十章 魏延的決定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遼戰曹洪第五百六十四章 師出有名第四百一十三章 說服荀諶第七百五十九章 徐庶出策第一百九十二章 雁門再起硝煙第七百八十六章 趙雲的戰術第三十二章 討親事第五十九章 河東楊郡徐公明第八百四十二章 呂勇對黃敘第九百六十章 斬殺王鐵第一百九十章 迎親第七十七章 曹操二到陳留第三百三十章 趙雲殺出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軍第一百零六章 在要好處第三百七十九章 離開高麗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見蹤跡第二百零一章 於夫羅被擒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丕自刎第五百章 攻下長安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以己爲質第七百七十七章 伊萬的難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戰朝歌第三百五十一章 宋憲叛逃第六十五章 仁德二公子第八百五十七章 影響第六百一十七章 樑縣血戰第九百二十六章 輕騎兵橫掃千軍第七百八十三章 援軍至第九百四十四章 叛軍的恐懼第九十三章 樊稠末路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吳動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決定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一百六十六章 匈奴單于第四百六十三章 諸葛亮出現第一百一十章 遷軍幷州第八百七十章 血拼到底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一百一十三章 戰場上的比賽第四百章 大勢以去第四百七十章 迫退而撤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試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會曹操第四百八十八章 猜不透的舉動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撤曹追第四百九十五章 關羽中計第九百零六章 滅軍十萬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殺李榷第三百七十三章 無糧第八百四十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九百六十七章 還之其身第八十二章 借力揚名第三百一十章 反擊荊州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呂範造訪第一百五十三章 陷陣營亮相第二百零八章 騎虎難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三十四章 才女蔡文姬第五百二十二章 董卓處境不妙第四百七十五章 古時的追悼會第四十八章 白彤吃醋第三百七十五章 沒有腦子第五百二十章 馬騰的悲傷第五百五十六章 彈劾趙雲第四百一十五章 急燥的呂布第三百五十五章 呂布現身第六百四十五章 張合身先士卒第六百五十三章 張超入中原第七百二十八章 首戰車師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張超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