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革命黨?

《江蘇》、《遊學譯編》、《浙江潮》等書遞到了阿發的手裡,他有些疑惑,隨手翻了幾頁,擡起頭詢問道:“反對滿清政府的?查理是革命黨?”

查理宋見阿發只是疑惑和詢問,卻沒有什麼驚訝神情,便覺得大有希望,笑道:“這是朋友們要我印的,做生意嘛。再說,我是林肯的忠實信徒,覺得這些書挺不錯。”

阿發似信非信地點了點頭,微微一笑,調侃道:“印行禁書,必定發財,這大概是出版界的一條規律吧!”

“發財嘛,算是吧!”查理宋望着阿發,意味深長地說道:“那陳先生對革命黨,革命,又是怎麼看的呢?”

阿發想了想,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那查理怎麼看國學和實用科學?革命是破而後立,還是隻破不立,或者說是隻會破不會立?革命是隻需要鼓與呼的宣傳家,還是也需要埋頭苦幹的工作者?”

這一連串的問題立刻讓查理宋陷入了沉思。在當時的絕大多數革命者心裡,幾乎都有一個革命萬能的認定。似乎推翻腐朽的滿清政權,革命成功了,便一切問題都能解決。國家能獨立強盛,民族能復興升騰,百姓能安居樂業,革命似乎就是一劑解決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

但實際上呢,國家的強盛和民族的獨立要取決於多種因素。對一個社會形態的政治經濟制度而言,革命是“新桃換舊符”,具有明顯的質的突變;但對一個社會形態的物質基礎、科學文化乃至人才發展而言,在新質基礎上開始的新的飛躍卻是離不開量的積累的。

換而言之,“實業救國”、“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等等,單拿出來自然是片面和狹隘的,但從總體上看,卻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獨立強盛不可或缺的因素。光憑革命家的鼓動和宣傳能夠擺脫列強的壓榨欺侮嗎?沒有長時間的“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等方面的艱苦創業和艱苦的量的準備,革命固然能推翻一箇舊社會,但新社會的形態又會是什麼模樣呢?

而阿發的問題看似簡單,卻隱含了這樣的思想和判斷。就象魯迅先生說到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爲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難道就因爲從事的工作不同,做事的方法不同,而不把他們看成是新世紀復興中華民族的脊樑?

而在中國古代,“革命”的意思很窄,只指改朝易姓。革是變,命是天命。這一詞義,兩三千年裡都沒有變化。

直到一八九零年前後,晚清王韜的《法國志略》才第一次使用了現代語義的“革命”、“法國革命”。由於“革命”的現代用法初進中國時和法國大革命的關係,以及這個字眼在本土原有的語義,使它從一開始就有兩種色彩,一是暴力,二是正義。特別是後一點,使清政府只說“亂黨”,“賊黨”,“叛黨”,而絕不願使用“革命黨”這樣的雖然已經流傳開來的字眼。

既然“革命”一詞已經有了新的語義,那便不同於中國歷史上的造反和叛亂,更不應只以排滿和推翻清廷爲最終目的。而且,革命未必是濟世良方,建設也不是打家劫舍。

其實,阿發的思想還沒有說得這麼深,也沒有理解得如此透,在查理宋聽來也頗有些詭辯的意味。但阿發的態度也算是表明了,革命他不反對,但他搞實業、發展實用科學,也是革命的一項工作。也就是說,阿發起碼暫時是不準備參與查理宋所希望的那種革命。

“若是要具體的理論,陳先生可以看看這個。”查理宋不想輕易放棄,從書中挑出一本遞給阿發,讚揚道:“有農功,又有工功,還有鐵路、機器,實乃是濟世之作。”

阿發不好太拂查理宋的面子,便拿過來翻看着。顯然,在他看來,上面所說的並不新鮮,什麼廣用機器、多開工廠,什麼以農爲經、以商爲緯,什麼大修鐵路、四通八達……只要對列強國家的歷史情況有所瞭解,寫出這些並不是很難。

“其實,這就是職業革命家,或者說是政治家和實幹家的區別。”阿發看得很快,因爲很多內容並不需要仔細琢磨考慮,但他與查理宋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是不同的,“這些東西是革命家或政治家寫的,目標高遠,前景樂觀,卻是鼓動和宣傳。但要實現,卻需要具體而細緻的辦法,需要各種職業和特長的實幹家去艱苦奮鬥。更重要的是,需要巨量的資金。請問,資金何來?”

“我不否認實幹家的作用,但沒有遠大的理想,如何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查理宋很有些失望,因爲沒看見阿發欣喜若狂、拍案讚歎,但他依然耐着性子解釋道:“革命需要北辰,現在已經有了,有志之士自然要追隨他,支持他,擁護他,爲最終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一個時代的人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也就是思維模式和思想理論是不同的。阿發自然也不例外,最突出的表現則是尊重卻不迷信權威。況且,所謂的革命的北辰的這些理論,對阿發來說既不新穎又不具體,缺乏吸引力。

“既然查理不否認實幹家的作用,那我就先爭取做其中之一吧!”阿發笑着說道:“爭論是大可不必的,總有時間去證明誰對誰錯。對了,今天我想與查理商量一件事情。簡單地說,就是我想開家報館,想請查理的華美印刷廠承攬印刷這一塊。”

見阿發岔開了話題,查理宋也就不好再說下去。何況,阿發雖然沒有明確的承諾,可也沒有明顯的反對,還把這些書都留下了,看來似乎是可以爭取的。

而阿發的後世思維使他更講求實際,儘管他也不否認理想的作用和革命的必要性。但他着重的不是那種放嘴炮的高瞻遠矚,而是顯得有些不夠熱血激進的腳踏實地,就象想幹什麼和能幹什麼的區別。令人炫目激動的目標固然可以有,但如何實現的手段和方法在他心目中似乎更加重要。

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239章 大勝第280章 無題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5章 刮目相看第74章 回滬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33章 團體?政黨?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51章 無題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27章 身跨青紅第58章 安排託付第5章 刮目相看第24章 結死樑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45章 求知少年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91章 赴日第239章 大勝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79章 朋友?第117章 義軍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183章 底線?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66章 慶生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64章 生日邀約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8章 遭罪,青樓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251章 無題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69章 工會設想第59章 檳城立足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33章 團體?政黨?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
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239章 大勝第280章 無題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19章 撒手不管,討價還價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5章 刮目相看第74章 回滬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59章 計議不定第79章 點評《革命軍》第33章 團體?政黨?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51章 無題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77章 潛伏,裡挑外掘第27章 身跨青紅第58章 安排託付第5章 刮目相看第24章 結死樑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45章 求知少年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91章 赴日第239章 大勝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245章 敲打,入京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79章 朋友?第117章 義軍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183章 底線?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66章 慶生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64章 生日邀約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8章 遭罪,青樓第232章 明談暗戰第251章 無題第89章 羅登困惑,赴瓊州第13章 心有感,剪辮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69章 工會設想第59章 檳城立足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33章 團體?政黨?第270章 潛艇,華僑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