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

半年之期,陳文強的判斷算不上太離譜,可卻只是密商的與會人員才知道。 ⊙,雖然會議內容要通報總部,但應陳文強的要求,還是謹慎地要求不要訴諸於外,特別是在宣傳口徑上不要泄露。

但革命大發動的時間是基本確定下來了,不僅陳文強要奔走聯絡、佈置安排,總部也愈發緊鑼密鼓地加緊工作。最緊要的工作便是革命聯合陣線的各方人員抓緊在新軍的滲透和發展,尤其以長江流域爲主,湖北新軍更是重中之重。

而在湖北新軍中,復興會早就暗中做了很多工作,再加上各個革命團體的潛伏人員,取得的成效是很大的。特別是黎元洪的混成協,革命黨人滲透得更加厲害。

原因很簡單,黎元洪這個人脾氣好,有黎菩薩之稱,對誰都是一臉笑眯眯的。大凡部屬犯了事,黎元洪無一例外統統包庇,對革命黨人也網開一面。這樣一來,革命黨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活動得最歡勢。

張彪的第八鎮要南下,武漢三鎮就只剩下了黎元洪的混成協,這就使決戰於此的革命方略實行起來更加容易。

按照總參謀部的計劃,決戰武漢,卻儘量不戰於武漢,而是據守北方的武勝關,截斷武勝關以南的京漢鐵路一段,與南下的北方清軍在武勝關作生死較量。

生死較量或許不是很準確,但總參謀部還是認爲與北方清軍總要打一場硬仗,證明革命軍的實力。沒有實力保證,又何來談判?即便先不管談判的問題,與北方清軍的作戰對南方各省的響應,也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陳文強和總部在作出決定時。並不知道另外一個革命團體也把目光投向了長江,投向了湖北新軍。

……

新加坡。

在密林深處的一座白色兩層樓房內,重新撿起同盟會招牌的中華革命黨,正在密謀商議着發動革命。

說起來,復興會組織成立了革命聯合陣線,對同盟會的打擊是相當沉重的。而西南革命運動日漸高漲。也形成了不是壓制的壓制,在革命羣衆的爭奪中,同盟會同樣也落了下風。

所以,會議之初的氣氛有些沉悶,直到北辰慷慨激昂的動員後,氣氛纔有所活躍。

“……革命之風潮已經興盛,華僑思想已開化。我們的困難不在於四海窮困,恰恰在於我們喪失信心,沒有計劃。沒有勇氣。久困奇窮,等待便是自我消沉,自我毀滅。所以,我們要盡傾全黨之人力、物力,克服困難,排除險阻,作破釜沉舟之壯舉。”北辰停頓了一下,揮舞着手臂高呼道:“內地同志捨命。海外同志出財。成敗利鈍,在此一舉。”

與會會員們從座位上紛紛站起。熱烈鼓掌,在空中揮舞拳頭,互相激勵。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革命是高尚的事業,但離開錢,卻依然玩不轉。而且。由於西南革命之勢已成,在何地發動,又在會員中引起了爭論。

“廣州作爲突破點已不合適,雖然軍隊多被抽調,但警察力量卻強大起來。以清鄉剿匪爲名,屠戮抓捕會黨和江湖好漢,原來的革命基礎已被破壞。”居正首先反對再在廣州起事,而提議在長江地區發動,“在國內,武昌新軍是唯一可對陣北洋軍的部隊,湖北革命黨人在軍中的運動又是全國最早的。眼下第八鎮又南下,似乎是很好的時機。”

“武漢深居內地中心,四面受敵,率先發動,恐怕不合適吧?”胡漢民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廣州靠近大海,海外力量接應得上。如果在廣州率先打出旗號,長江地區再同時響應,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吧?”

“我說說我的看法。”出身於日知會的李楚武顯然是贊同居正的意見,“我們最早的革命,是策動紳士官員,結果發現這幫人墮落彷徨,不足以成大事;接着呢,又是聯合會黨和草莽,又感到這些人放蕩不羈,江湖脾性過重,難以約束。所以,我覺得運動新軍應該是最後的希望了。既然如此,還是湖北最爲合適。湖北新軍中本就革命基礎較爲深厚,又有鋼鐵廠、兵工廠、火藥廠、造幣廠等,武器、兵餉也是能夠保證的。”

“武漢是內地水陸交通中心,一旦起事發動,必然會震撼全國。西南又有革命軍牽制,後顧之憂並非很大。”又有人贊同在長江地區發動,理由也很充分,“就民情風俗而言,此地民風悍野,兇蠻好鬥。有兵力、武器、地理、人情這四個優越條件,絕不是廣州可比的。”

“既然在武漢發動有諸多優點,那便這麼定了。”北辰也覺得有西南革命軍,廣東會黨綠林又遭到沉重打擊,重新選擇突破點也不錯,“這次發動事關重大,勝敗在此一舉。若再無建樹,日後又如何面對傾財付出的海外華僑?”

“是啊,人們會懷疑我們這幫人騙錢,以後再籌款可就難了。”李楚武附和着,但這話卻有些不太入耳,“如果能與革命聯合陣線建立聯絡,共同響應——成功的希望更大。”

“志同道不同,在我看來,他們表面上看起來聲勢很大,但到底還是畏首畏尾,偏安一隅。”胡漢民見北辰臉色有些不愉,便插嘴說道:“而且,其行事頗爲詭秘齷齪,對本黨抱有很大成見,又有諸多打壓分解之舉,實在不是一個可以推心置腹、共同革命的盟友。”

“我對他們是沒有什麼成見的,都是革命志士,但他們既有自外之心,我們倒也不必硬貼上去。”北辰淡淡地說道:“革命嘛,要有天下爲公之心;黨同伐異,我是很不贊同的。”

會議又持續了很長時間,纔算把諸項事務商議妥當,都分派下去。其中便有在上海和武漢分別建立統籌部和指揮部,就近指揮的事情。

會議已畢,北辰便要去南洋各地和美洲籌款,其他工作也便隨之展開。

……(。)

第88章 提前避禍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199章 陳袁會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241章 無題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74章 回滬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73章 訪德第61章 任務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79章 朋友?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39章 新思路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7章 酒席,歌女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259章 戰端開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86章 黑吃黑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38章 立威,鴉*片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26章 只要一個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64章 生日邀約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13章 樂極生悲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237章 定遼東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126章 新武器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0章 麻皮金榮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73章 佈局,人販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74章 回滬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58章 行前瑣事第79章 朋友?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72章 南洋,軍火
第88章 提前避禍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135章 商談,忽悠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87章 堅強決心,蘇報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199章 陳袁會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241章 無題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143章 不投脾氣,鐵血夢想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148章 喧賓奪主,袁大頭爽約第74章 回滬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73章 訪德第61章 任務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65章 強硬的原因第79章 朋友?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39章 新思路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7章 酒席,歌女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259章 戰端開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86章 黑吃黑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254章 美國的判斷,日人碰壁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38章 立威,鴉*片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263章 洞悉其虛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26章 只要一個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288章 萬一?前提?第64章 生日邀約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44章 復興會會議第13章 樂極生悲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237章 定遼東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126章 新武器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0章 麻皮金榮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73章 佈局,人販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74章 回滬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180章 大舉南下,密商對策第58章 行前瑣事第79章 朋友?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72章 南洋,軍火